革命老區行——淇縣:朝歌大地展新顏

2020-12-15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谷武民 郭文麗

11月5日,「增強『四力』、決勝小康」 鶴壁革命老區集中採訪活動來到淇縣。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大河報、鶴壁電視臺等十多家省、市新聞媒體記者,一起走近古韻新顏的朝歌。

近年來,淇縣在紅色教育、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出高標準高要求,成效顯著。採訪團一行先後到石老公村、魚泉村、涼水泉村、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朝歌老街從多個方面見證淇縣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鬥、攻堅克難、務實重幹的精神風貌。

薪火相傳:靳月英精神代代傳

天氣晴好,陽光透過路旁的樹葉揮灑而下,在盤山公路後藏著的一個小村莊——魚泉村,這裡居住著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靳月英。11月5日,記者在黃洞鄉的魚泉村見到了97歲高齡的靳月英,這位矮小乾瘦、銀髮飄霜的老人眯著眼笑,皺紋裡寫滿了歲月靜好,濃密的白髮中間大約還有兩成的黑絲。她耳聰目明,接受著大家的訪問和祝福。

在靳月英榮譽室裡,一張張照片如歲月流轉,一項項榮譽似磐石永駐,在她半個多世紀的人生歷程中,曾一百多次受到黨和政府的嘉獎,受到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她的事跡兩次被編入中學生教材,成為億萬人敬仰和學習的普通共產黨員的楷模。

巍巍太行,來到淇縣「八一擁軍紀念林」陡直如削的峭壁側面,石縫狹隘的間隙裡,斜生著一棵棵側柏,藍天白雲輝映下,一簇簇翠綠輕輕流入雲際。這兒就是靳月英老太太帶領兒孫35年爬滿8架山19面坡種下的地方,他們一捧一捧摳土填坑種出來20多萬棵樹。她是一個時代奮鬥的縮影、精神的符號。

通過紅色資源挖掘和開發,如今的「八一擁軍紀念林」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區,更承載著淇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待。

產業轉型:壯大主導產業

據了解,中維化纖是國內唯一一家生產尼龍66安全氣囊絲的民營企業,且生產效率是同行業的2-4倍。「創民族品牌,數百年企業。」作為河南省打造千億級尼龍產業基地鶴壁片區核心企業,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在鶴壁市、淇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標準規劃了「河南特種尼龍電·朝歌電子科技產業園項目」,充分利用中維化纖在核心原材料方面研發生產優勢,結合「尼龍新材料產業上下遊」,圍繞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探索「核心企業 園區 政府+資本+產業鏈」的招商模式,力爭建設一個集尼龍新材料後加工、研發、倉儲於一體的尼龍產業集群。項目全部入駐建成後,將圍繞中維化纖為核心,打造成產值過一百億的尼龍產業園區,為全省打造千億級尼龍產業集群提供重要支撐。

據了解,淇縣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實施全力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創新模式擴大開放招商、加大投入夯實載體平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四大舉措,立足縣情,揚長避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強縣富民新引擎。

鄉村旅遊:打造產業扶貧新模式

經過國家4A級景區古靈山,山道彎彎。拐了最後一個彎,「靈泉妙境」四個大字映入眼帘,近年來,淇縣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的南太行山水資源,先後創建了3個國家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打造了老家趙莊、靈泉妙境涼水泉等一批旅遊特色村莊。

坐落在太行山下的涼水泉村組建了淇縣涼水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8億元,分期分步驟有序開發建設靈泉妙境高端民宿度假區。如今已建設了10棟石光院子、12棟花田木屋、20座星空木屋等三種不同風格、不同檔次的民宿酒店,可容納100人同時住宿。同時牛棚咖啡、豬舍茶吧、羊圈西餐廳、山裡人家特色中餐廳,具備140人就餐的接待能力。隨後,石光閣會議中心,養生堂、五穀磨坊、觀景臺、高爾夫果嶺、妙音臺文化廣場、甜蜜世界、幸福果園、等設施也相繼投入使用,正式對外經營。

「 最近天氣轉涼,不太忙,但入住率也能達到70%,趕上暑期節假日每天都是爆滿,忙的不可開交。」 靈泉妙鏡高端民宿度假區的前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悉,鄉村旅遊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的農產品銷售。山核桃、山小米、紅薯粉皮、笨雞蛋等農特產品銷售火爆,戶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使群眾足不出戶,就解決了農特產品的銷路問題。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及各類扶貧政策疊加,該村2019年戶均增收達2萬元以上。省、市採訪團對近年來淇縣發展的變化,以及取得的新成效、新面貌,紛紛讚不絕口。

「走進淇縣,流連在 「時光院子」,記住鄉愁留住夢……」如今的淇縣人民懷著感恩之心,正大踏步走在通往幸福美好的康莊大道上。

相關焦點

  • 鶴壁淇縣朝歌老街讓人玩起了穿越.嗨得很
    真是同在一個城市,共擁一片藍天,新區、老區涇渭分明兩重天。現如今,在朝歌淇縣這片古老的大地上,老城區卻散發著迷人的魅力,路暢、景美、人和諧,一點也不比新區差。話說近日,我又一次到朝歌老街玩了次穿越,美的很,玩的嗨。
  • 【線上遊淇縣】第1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古都朝歌
    疫情當前,為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普及朝歌文化旅遊知識,淇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特推出「線上遊淇縣」活動,使您足不出戶品味朝歌文化盛宴
  • 紅色足跡---鶴壁市淇縣革命遺址概述(一)
    在朝歌大地上也同樣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共產黨人,他們把自己的身體、生命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淇縣縣委黨史研究室組織力量編輯出版了《紅色足跡》,就是要緬懷革命先烈,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奪取率先全面小康新勝利,奮力譜寫新時代「富裕、厚重、和美」新淇縣建設新篇章,為加快品質「三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匯聚起強大力量。
  • 淇縣是古代的朝歌,也是《封神榜》故事的演繹地。
    淇縣,古稱朝歌,有「喜迎朝陽 高歌黎明」之吉意。>朝歌朝歌老街就是朝歌的中山大街。摘星臺(樓)、雲夢山古軍校、朝陽山、石老公等等,今天說的朝歌老街就是城裡的中山大街,也是朝歌景區的一角。今遊朝歌的總結是:朝歌古城故事多,
  • 【書會動態】第7期 文化朝歌 閱動全城——4.23淇縣讀書會正式成立啦!
    各位領導和淇縣讀書會核心成員合影「淇縣讀書會的成立,旨在統籌影響全縣各具特色的讀書團隊,引領大家多讀書,讀好書,系統讀書,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倡導全民閱讀,打造書香朝歌。」淇縣讀書會會長楊林明在隨後的表態發言中如是介紹淇縣讀書會的使命和作用。楊會長還向大家介紹了淇縣讀書會的運營模式:淇縣讀書會將以「三個一」為引擎,引領全民閱讀。一個書香朝歌微信公眾號,用以傳播正能量;一個線上讀書群,交流分享讀書心得;一個線下分享會,每周四晚上7點在文明實踐中心進行知識講座。
  • 古都朝歌處處綻放文明之花——寫在鶴壁市淇縣成功創建河南省文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秦川 通訊員 杜習忠《河南日報》5月12日7版見報日前,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朝歌大地,令淇縣30萬幹部群眾激動不已——該縣成功創建河南省文明城市。暢遊公園,河水清清,綠樹掩映,雲夢橋、古靈橋、三裡橋和摘星橋依次而建,將富有淇縣特色的歷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處處彰顯著古都朝歌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沬水河一灣清水映入眼帘,淨水繞城、清水潤城、綠竹花香,美不勝收。」市民魏武斌感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 鶴壁淇縣公開徵集朝歌老街LOGO,你不來試試嗎?
    來來來, 大家請往下面看 淇縣古稱朝歌 淇縣中山街歷史文化街區2018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該街區總面積達41.66公頃,其中,朝歌老街(中山街)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區,街道傳統風貌保存完整。
  • 《朝歌古城·古鎮·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城(一)
    從今天開始,《文藝朝歌》公眾號將陸續推出《朝歌古城·古鎮·古村·古民居》(上、中、下),讓大家了解淇縣、了解家鄉,為建設新時代「富裕、厚重、和美」新淇縣凝聚智慧和力量。在這裡對淇縣政協給予的幫助一併表示衷心地感謝!
  • 淇縣——豫北地區的兩朝古都
    一提起淇縣,恐怕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這是個什麼地方?但是如果提起它之前的名字,就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淇縣,古稱朝歌,《封神榜》故事發生地,是商朝末年都城和春秋時期衛國的都城。淇縣朝歌裡景區淇縣簡介>一,沬(mei)邑淇縣以前不叫淇縣,也不叫朝歌,而叫沬(mei)邑、沬鄉。
  • 軍隊助力革命老區換新顏
    他們說,習主席來井岡山看望我們,部隊到這裡幫扶我們,我們有信心把老區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人民軍隊的初心革命老區,人民軍隊的心靈故鄉。「習主席一直牽掛著革命老區。」東部戰區群工聯絡局幹事懷前進記得,習主席2014年12月視察原南京軍區機關時,就強調要滿腔熱忱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教、醫療衛生服務等工作,把黨的關懷送到老區人民心坎上。2016年春節前夕,習主席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眾,又一次強調大力支持老區發展。此後不久,東部戰區機關將井岡山市渡陂村確定為定點幫扶對象。
  • 高鐵開進沂蒙山見證革命老區發展巨變
    高鐵開進沂蒙山,傳承革命老區紅色情。「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區好地方。」一曲悠揚動聽的《沂蒙山小調》曾風靡全國,蜚聲海外。誕生於戰爭年代的沂蒙精神,是千千萬萬沂蒙兒女共同的靈魂稱謂,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改革開放後,古老的沂蒙山舊貌換新顏,不斷創造出新的榮耀與光輝。
  • 紅色文化壯東江 革命老區煥新顏
    2018年10月,廣東省發改委印發《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納入海陸豐革命老區的有13個縣(市、區),包括我市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享受一攬子59項支持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具體政策。 惠東作為較早誕生的蘇區根據地,有著眾多的革命舊址,僅高潭鎮就已發現各類革命遺址45處,其中革命舊址29處、紀念設施7處、名人故居5處、戰鬥遺址4處,被稱為「東江紅都」和「廣東井岡山」。 近些年,高潭鎮積極響應革命老區振興的政策號召,開始打造紅色旅遊產業。
  • 河南信陽,革命老區鄉村的美好生活
    弘揚大別山精神 實現「兩個更好」,全國網絡媒體信陽行採風活動第二天第一站,我們到達的是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畈村村部,在村部文化廣場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汪家拳表演,傳統武術後繼有人,實乃幸事。家家戶戶努力奮鬥,村裡處處展新顏,一群人均35歲的年輕人致力於規劃村莊,打造鄉村品牌,以至於迅猛發展,真是可喜可賀啊!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小雨,但是綠水青山仍是惹人醉,雨霧繚繞,宛如仙境不為過。遺憾的是沒有親自體驗村民描述尖山的場景,一湖碧水,掩映百畝茶園,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 晉江內坑:革命老區煥新顏
    烽火內坑,有著豐富的紅色革命故事,為了紀念革命戰士,以人物命名的鄉村、學校不乏其數。內坑人在革命中英勇奮戰,湧現了一個個勵志的感人故事。值此今日,我們可以生活在美好幸福的生活裡,一定要懂得感恩,飲水思源,傳播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
  • 朝歌老街 徐愛民
    河南淇縣的朝歌老街中段已經修葺一新朝歌老街比不得平遙古城,人家那裡是七橫八豎的一大片,還有城牆等諸多建築,相噹噹的世界遺產,這裡卻是像魚骨頭那麼一小段兒,滿打滿算也就南北一兩公裡。氣勢比不過平遙,但歷史也並不比平遙差。這裡是相噹噹的殷商古都、衛國國都,雖說這些都不一定就恰好落在朝歌老街上,起碼與朝歌老街相去不遠。
  • 鶴壁淇縣雲夢山要創建國家5A級景區,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奮進新時代,如何以旅遊高品質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打造淇縣旅遊升級版?如何緊抓雲夢山古靈山創建5A級景區及打造朝歌古都文化旅遊區的時機,實現文旅融合,促進淇縣全域旅遊發展?、古靈山、朝陽山、摘星臺、朝歌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帝辛陵遺址等文化旅遊項目,並就淇縣雲夢山和古靈山創建5A級景區和打造朝歌古都文化旅遊區建言獻策。
  • 河南淇縣公安局:抗擊疫情暖萬家、危難時刻見初心
    2020年3月26日上午,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淇水嘉園小區星韻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冒著小雨到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公安局朝歌派出所送來寫有「抗擊疫情暖萬家、危難時刻見初心」錦旗和感謝信,既是對公安民警、輔警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疫情防控期間公安民警、輔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讚許。
  • 穿越到「大商朝歌」 體驗千年朝歌文化
    ①搜公眾號:[大觀鶴壁]或dahebaozaihebi關注②爆料、投稿請聯繫微公子:QQ 591086767③微博請@大河報鶴壁記者站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谷武民 張曉華12月31日晚上,淇縣朝歌老街舉辦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喜迎新年
  • 林氏後裔齊聚祖地朝歌 共同參加比幹公誕辰紀念活動
    值此比幹公誕辰紀念日,淇縣隆重舉辦比幹公誕辰紀念活動,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北京、香港、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江西、浙江等地的數百位林氏宗親會代表、林氏後裔及各地遊客齊聚祖地朝歌,尋根謁祖,共同緬懷比幹公忠貞報國的偉大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德。
  • [革命老區新貌]四明山革命老區經濟騰飛 老區精神引領精神文明建設
    ,憶古撫今,為六十六年來老區面貌的巨大變化而歡呼;寧波各地傳承和弘揚革命老區精神,在老區精神的引領下,革命老區的經濟騰飛,展現了社會主義新面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共建美麗寧波。  1984年,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人均收入僅212元,是浙江省重點扶貧地區。2008年,老區的農民人均收入為5627元,是1984的26倍;工農業總產值達到51.17億元,是1984年的46倍。  「和其他革命老區一樣,原本這裡經濟基礎相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