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蒲城千年神社堯山

2021-01-08 九州鬼

堯山在蒲城人心目中是一座聖山。早在遠古時,水漫九州,唯堯山浮於水面,故又稱浮山。「昔堯時,洪水為災,諸山盡沒,唯此山若浮」,因而得名「古浮山」,又因帝堯在山上治水有功,又稱為堯山。堯山系西南東北走向,主峰海拔1080米,居中偏東,堯山山谷,形似圈椅,三面側柏環繞,南與華山相望,椅掌小平壩中建有「靈應夫人」祠,景色怡人,紫煙縈繞,殿堂生輝。

堯山屬一山谷,形似圈椅,三面側柏環繞,南與華山相望,椅掌小平壩中建有「靈應夫人」祠,常年遊客不斷,景色怡人,紫煙縈繞,殿堂生輝。是一塊令人神往的風水寶地。

堯山側柏林大約170畝,據說屬唐代所植,經2007年4月14日堯山小學師生多點測量計算,總數多達17.76萬棵,最粗的直徑為48公分。「堯山古柏」是蒲城有名的八景之一。堯山山門,原建有兩層樓閣,磚木結構,一對雄獅橫臥兩邊,氣勢肅穆壯觀。門前正中地面鋪設一塊長方形石頭,叫作「世面」,就是人們常說的「你見過世面沒有」裡「世面」。

山上廟宇90餘間,聖母正殿為主,周圍有馬王廟、牛王廟、文昌廟、藥王廟、白馬將軍廟、送子娘娘廟、關帝廟、九天三聖廟等。據說唐宋時就開始每年在清明節舉辦盛大的堯山廟會祭祀。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縣令王佑奏請將堯山廟勝跡載入祀典。

從此,堯山廟香火更盛,祭祀隆重,同時,還有了十一社的祭祀迎神、送神活動。相傳堯王創世界的時候,天下發了大水,只有此山浮在水面,堯視察民情時,就停在上面,故稱浮山。還傳說,帝堯體察民情,忽遇大雨,曾在此山避雨,故名堯山。

每年清明,民間組織"堯山廟會"輪流娛神,主持社事。十一社分別為:延興社、池陽社、陶池社、山楊社、泰睦村社、罕井社、廟臺社、南坡社、橋西社、東覺社。正月十五日,各社長聚集堯山上。

堯山極富詩情畫意,山前古柏環抱,廟宇樓臺掩映在一片翠柏中,山後松林成片,柿樹遍野。春日登高望遠,眼前頓然開闊,使人有「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博大感懷。

歷史資料

據《唐山縣誌》記載:唐山故隸邢州,其西北有山隆起,曰堯山。相傳為帝堯始封之地,邑人思其德不能忘,遂以名山。山巔有魏武定三年(545年)彭樂碑,載云:「惟斯宣務,唐堯彩封」。堯山亦稱宣務之南山,在堯山之巔曾矗立著兩通高大的石碑,遠在三十裡以外即可望見,這就是由元代大德元年(1297年)翰林侍讀學士郝經撰寫碑銘的「唐帝廟碑」和浙江儒提舉楊剛中撰寫的「舜禹殿碑」。唐堯廟碑正面鐫刻著「唐堯故土」四個大字,下面記載著帝堯的豐功偉績,頌歌曰:「唐山蒼蒼,唐水湯湯,帝德是昌,纂於有皇。唐哉皇哉,帝道光哉,乃聖乃神,莫不具來。相於有虞,股肱良哉,謨明弼諧,庶事康哉……」精闢地追溯了堯山這塊唐候故土的漫長歷史淵源。

堯山聖母廟(靈應夫人祠)

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敕封「堯山聖母」為「靈應夫人」。崇寧三年和金皇統九年(公元1149年)進行了兩次擴建。皇統九年六月,在廟宇西北取石時,在石縫中發現古代人類軀體化石一具,人們以為是神仙的軀蛻,就用柏棺置於山崖石洞,題名「仙蛻崖」,並立碑記事。後來天長日久,「仙蛻崖」遺蹟和碑石全無蹤影。「文革」後期,為破迷信,將堯山廟大殿拆除,其它碑石也遭破壞。

據資料記載,明熹宗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蒲城縣令王佐申請將堯山廟載人祀典,把周圍數百個村莊編為11個社,每年清明節舉行盛大祭祀活動。明思宗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在堯山廟附近偶然出現一股泉水,人稱「神泉」,後又出現幾處泉水,有人就題詩立碑紀念。後來又在附近修建了歌臺、牌坊及三宵殿、嶽飛廟等11座,共40餘間。

唐鹹通年間在山谷內創修堯山聖母廟,宋崇寧三年(1105 年)、金皇統九年(1149 年)先後拓建。今存上殿、獻殿、山門等建築四十餘間,均為明、清建築。聖母廟東有妝鑑泉,酉有龍池泉,兩泉常年清盈,形若西面寶鏡。廟內有歷代刻石的碑碣二十餘通。廟外還有一對高大的鐵旗杆。

堯山古柏

按照堯山碑石記載,在唐初期就稱渭河以北,群山有綠柏成林,是渭河北岸一景。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將堯山的柏樹描繪稱「堯山古柏」,成為蒲城八景之一。後來人們不說堯山柏樹,都以堯山古柏相稱。文人們以堯山古柏吟詩作賦,抒發情感,使堯山古柏聲名遠揚。堯山周圍的百姓又將堯山古柏以神話般的傳頌,堯山柏樹已成為百姓心中堯山植物之神,有靈動之感,有靈性之運。

堯山從古到今都是依靠神泉來保護,靠民間信仰來捐資建設。堯山有名的「堯山十一社」,成立於明代天啟年間,山南六社,山北五社,佔蒲城行政區域的三分之一。依照習俗,每年輪流舉辦廟會,其間以抬神、接神為主,有大社火助興。為期三至五天,清明節以在山上活動為主。這天,從凌晨開始,人流愈來愈多,到午時,山上山下,人山人海,高達十萬之多,昔日的聖母大殿,兩邊「神棍」林立,威武森嚴,保佑著朝拜者依序上香跪拜。今有公安幹警配合,基本安全有序。清明期間,在村間活動,時間按各社的大小、實際情況而定。十一年輪一次,人們緊抓機遇家家戶戶齊動員,男女老少皆參加,釋放出民俗文化的熱量,盡情施展才華,主要表現在民間社火上,氣勢宏大壯觀,規模空前。村與村比賽表演,社火越打情緒越高,社火的種類主要有「堯山大鼓」、「八仙板」、「花鼓」、「秧歌」、「高低蹺」、「信子」等。由於堯山聖母廟會的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民俗文化種類繁多,氣勢罕見,因而已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批名錄,加以保護。

堯山文獻資料

《堯山聖母廟與神社》一書,是近年出版的一部關於民間神社與廟宇廟會的著作,由中法兩國學者共同調查研究完成。該書的出版,揭示了一座中國古廟宇內在的深層結構與一千多年的生存史,可以說填補了國內在此方面研究的一項空缺,所以頗受關注。該書是在多年艱苦的調查基礎上完成的,因此,內容豐富翔實。

目錄如下

總序(中文)

總序(法文)

致謝

第一部分 堯山聖母廟與神社

第一章 廟與神靈

一、靈應夫人祠

歷史地理背景

靈應夫人祠

二、祠廟沿革

堯山

祠廟的早期歷史

金元道教入主堯

明清之堯山

民國以來

三、其他堯山廟

縣城中之堯山廟

十一社堯山廟

十一社外之堯山廟

四、靈應夫人之神

名號與冊封

神靈來源與其形象

賜雨與*惡揚善

堯山陪祀諸神

第二章 十一社與祭祀

一、十一社

產生

十一社所在地輿主事人之稱謂

十二社之說

總社與頭中尾三社及諸社地理分布

社與頭

主社與幫社

村莊與社間的關係

二、迎送神與廟會

歷史上的接神與儀仗

現在的接神

送神

遊神與管飯

花費來源與支出

社火

堯山社火的特點

廟會

唱戲

三、祈雨與求子還花

祈雨

求子與還花

結語

附錄

一、《堯山民間傳說故事選》

二、《堯山神社交接簿》

三、《保護堯山重點文物倡議書》

四、《蒲城縣堯山協會章程議案》

五、《堯山七社清明廟會秩序冊》

六、《1999年堯山七社接神社火活動實錄》

七、《堯山大鼓和花鼓》

第二部分 碑刻摩崖

碑石與摩崖概況

凡例

堯山碑石摩崖編年目錄

碑石與注

堯山以自然奇特景觀名揚八百裡秦川,以民間信仰延續數千年至今,以民俗文化的雄姿受到了政府的保護,堯山敞開博大的胸懷,歡迎社會有識之士來這裡投資開發。來吧,這片熾熱、神奇的土地歡迎您!

註:堯山:陝西省蒲城罕井鎮堯山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上蒲城堯山
    中午,我和王哥去蒲城上堯山。
  • 【陝西蒲城】周末,張家山、堯山 !
    此處不但景色怡人,地理位置也很特殊,立有省政府製作的蒲城與銅川印臺區滴界碑周天:張家山、堯山追雲早上不到五點就醒來了,電話聯繫資深老師郭,竟是關機,只能到其家拍其門啦!堯山,呆了不下兩小時,湊合入眼的就這一張,雖沒出片,但讓我對老師郭又有了進一步了解:拍片無畏辛與苦 蹲守捕景不覺累!好老漢一枚!
  • 渭南蒲城堯山聖母來歷—唐宋敕封說、帝堯女兒說和村姑坐化說
    堯山作為蒲城八景之一,山上又有地域性信仰堯山聖母。二者疊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信仰景觀綜合體,在地域化會有著廣泛的影響。關於堯山聖母這一信仰的來歷,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為唐宋敕封說,帝堯女兒說和村姑坐化說。
  • 陝西:遊將相故裡 咥蒲城美食
    中國網4月28日訊 近年來,陝西渭南蒲城縣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陝西省級旅遊示範縣為目標,以「遊將相故裡,咥蒲城美食」為主題,以縣城為中心,兩陵(橋陵、惠陵)為重點,搶抓蒲城納入「大華山旅遊目的地建設」機遇,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融合發展」的文化旅遊發展新機制,有效整合旅遊資源,加快旅遊產品開發,強力推進旅遊業市場化改革,構建縣域精品旅遊環線
  • 都市花園酒店渭南蒲城客運中心店,帶你遊蒲城「將相故裡」
    2019年,渭南開啟文旅全面融合發展格局,全域旅遊創建逐步推進,蒲縣地理位置四通八達,有「誠河東之咽喉,亦西秦之門戶」之說,悠久的歷史讓這座小城古蹟眾多,在周邊遊火爆的現在,更是成為陝西旅遊出行的新焦點。蒲城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位於關中平原東北部,距省會西安90公裡,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
  • 陝西蒲城有著「將相故裡」之美譽,很多人不遠千裡,慕名而來
    Li chunjingling Emperor Xianzong of Tang Dynasty 唐憲宗李純景陵Wang Ding Memorial Hall 王鼎紀念館Lin Zexu Memorial Hall in Pucheng 蒲城林則徐紀念館General Yang Hucheng Memorial Hall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 陝西蒲城校氏家譜探密
    校姓來自蒙古,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孫,於明初逃難至河南中牟,若干年後其中的一支遷到了陝西。陝西校姓繁衍居住在蒲城縣北的陶池、莊東、校家坡、山東頭等村莊,約3000餘人,是陶池村周圍最大的宗族姓氏。中華民國21年蒲城校氏族人第五次重修繪製高約3米的「校氏族譜長卷」是我們校氏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具有非凡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關中硬菜聚集地——蒲城、大荔美食精選攻略
    >蒲城縣的老單家葫蘆頭,蒲城人都懂的,完全不同於西安的葫蘆頭,雞湯煮饃,不是骨湯、不是冒饃,肥腸油颳得淨淨的,切得細細的,不腥不羶,麻辣重口味,吃上一次你再也忘不了這種味道,三十年老店,到蒲城必吃美食!
  • 【陝西蒲城】野遊城北山脊
    2020年2月15日,又是個周末,因眾所周知的原因,窩在院裡防疫 ,實實無聊,就盤算著待疫情散後再去次蒲城光陵北門。未去之前,翻看前年去後編的美篇,自我感覺還有點意思,就編發頭條,權當止個心慌!計劃路線:步行,堯山---光陵---峪豐溝,直線距離大概3公裡。參加人員:我、劉主任、軍哥、朱哥、朱總共5人。
  • 蒲城峇里島溫泉(組圖)
    蒲城峇里島溫泉位於渭南市蒲城縣平路廟常樂村。陝西網(記者 楊春波 王倩)峇里島的大海,沙灘,還有夕陽,使它成為一個無比浪漫的地方,它充滿著無限的想像。蒲城峇里島溫泉也有別樣的風採,溫泉內擺放著亞熱帶植物花卉樹木,高低大小錯落有致,組成難得的天然氧吧,小橋流水環繞四周,潺潺水聲和輕音樂的美妙結合,讓人感到心神氣爽,無比美妙。幽靜秀美,格調新穎,恬靜幽雅,別有一番了無塵戀的感覺。
  • 嘟嘟嘟,北京時間,這裡是陝西蒲城
    這是我們熟悉的報時聲,讓人感覺親切又溫暖,當我走進蒲城,我忽然覺得這句話「誤導」了我們許多年,正確的報時應該是:這裡是蒲城,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2點整。蒲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龍脈福地 將相故裡」、 「酥梨之鄉、焰火之鄉、西甜瓜之鄉」等美譽,這裡,更是中國的報時城,我們聽到的報時時間,就是從蒲城發出去的。4月28日下午,我們冒雨從合陽趕往蒲城,時間是北京時間下午4點。
  • 陝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新建花生醬(及花生休閒食品) 項目
    1.1項目名稱陝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新建花生醬(及花生休閒食品) 項目1.2項目承建單位陝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 1.3項目負責人張銀生(董事長)1.4項目建設地址陝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附近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①新建花生醬生產車間3座,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
  • 【陝西蒲城】又見光北
    又是周六,藉機與朱哥相約堯山——光北步行!立於堯山頂往南望去,便可看見光陵東門兩座石獅,近期雨多雲多,堯山雲海幾乎每天都呈現,兩位衛士立於此肯定大飽眼福,唯一遺憾的就是只能朝東看了!光北,這次已是第二次步行至此,景色不如他父皇李純的景陵,但這裡的一切沒有人工復原痕跡,看著殘破的石刻,細細品味唐至今日千年歲月留下的痕跡,會覺得時間瞬間慢了下來,平日裡的浮躁
  • 【非遺故事】蒲城杆火技藝
    陝西蒲城杆火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宮廷低空焰火表演藝術。蒲城火藥生產源於唐宋,興於金元,盛於明清,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蒲城杆火技藝現存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荊姚鎮雷坊村,2008年,蒲城杆火技藝被評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陝西日報】北京時間 從蒲城發出
    北京時間為什麼要在蒲城進行計算和發布呢?據楊拴平主任介紹,之所以選擇陝西省蒲城作為國家的授時中心,主要考慮是蒲城地處我國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公裡,發射的時間信號便於覆蓋全國;當地的地質構造穩定,授時中心因地震等災難被毀壞的係數極小;更由於其重要性,所以建在內陸地區相對比較安全。
  • 龍首渠申遺中的蒲城印記
    新絲路雜誌—新絲路網2020年12月17日,帶著對龍首渠申遺成功的喜悅,蒲城縣水務局水文化考察組一行前往洛惠渠管理中心開展水文化交流活動,贈送了蒲城水文化叢書,參觀了五個申遺遺址,大家一致認為千年龍首渠的申遺成功,不單是洛惠人的驕傲
  • 【今日頭條】《六代人 一張餅》蒲城六合山東大餅視頻專題片
    來到陝西蒲城堯山腳下的的六合村,這裡聽到的都是純粹的魯音,鄉音未改,見證了歲月滄桑。家家桌上都有山東大餅,大餅依舊,是一抹揮之不去的鄉愁。故鄉的美味佳餚如同一壺陳年的老酒,醇香可口,總是有品不完的味道。
  • 「渭北一寶」——蒲城椽頭蒸饃(《舌尖上的陝西》之四十二)
    《舌尖上的陝西》之四十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工藝改進,漸漸在方圓有了名聲,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蒲城的椽頭蒸饃便在省內外成了無人不曉的地方名吃。鴉片戰爭以後, 林則徐被貶來蒲城時,宰相王鼎曾以椽頭蒸饃待之。1900年,慈禧西逃西安時,點名要吃蒲城的椽頭蒸饃,作為清廷貢品,受歷代皇帝的青睞。 在當地有一種傳說,唐王朝在蒲城葬有五個皇帝,每年春秋祭祀,都獻饅頭。
  • 蒲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系列活動啟動
    開幕式上,蒲城紅拳展演,蒲城縣中醫醫院的同志們帶來的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體育類項目,他們的精彩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在現場更有蒲城磚雕、蒲城剪紙、蒲城麵塑、蒲城民俗畫、蒲城花饃、蒲城糖人、蒲城木版年畫、蒲城楊氏漆畫、蒲城慶興陶瓷、蒲城椽頭蒸饃等10多個非遺傳項目進行展示。 「今天,我太高興了。我都不知道蒲城有這麼多非遺,看了後真的大開眼界。我今天有幸現場吹出了一個自己的生肖,很開心。」賈紅利拿著自己現學現吹的糖生肖高興地說。
  • 陝西渭南蒲城交警赴白水參觀學習先進工作經驗
    民主與法制網陝西訊(口張新利)為進一步強化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全面促進交通管理工作升級提檔,1月7日下午,蒲城縣公安黨委委員、交通管理大隊長張軻傑帶領大隊班子成員前往白水大隊參觀學習,借鑑兄弟縣就推動隱患治理、「一盔一帶」工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先進經驗,白水縣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大隊長張旭宏陪同,親自作了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