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董明珠、宗慶後齊聚堂 對話暢談實業

2020-12-24 萬維家電網

【萬維家電網12月26日報導】日前,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三位中國實業界領軍人物做客央視《對話》欄目,把脈中國實體經濟,論道中國實業發展。在節目錄製現場,三位企業家分享了堅守實業的初心,暢談了實業興國的理想,並為中國實業發展建言建策。

李東生、董明珠、宗慶後做客對話暢談實業

撐起中國經濟脊梁的實業大佬

李東生「挺起中國經濟脊梁」廣告片在紐約時代廣場

「山有脊梁而峻,人有堅持而錚,國有實業則興」2015年9月末,習近平總書記訪美之際,李東生親自站臺的企業形象廣告在紐約時代廣場、好萊塢中國大劇院上亮相,他表示,未來全球創新和發展的中心在中國,只有不懼風浪,堅守實業,才能撐起中國經濟的脊梁。

「其實我代言的不是我們的產品,是一種實業的精神。」《對話》錄製現場,談到為企業代言的話題時,李東生的那顆「實業心」盡顯無遺,也正是這份不忘初心,驅動著李東生帶領TCL成為中國實業的標杆企業。

35年的發展,TCL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智能產品製造及網際網路應用服務企業集團,現有8萬名員工,23個研發機構,21個製造基地,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2015年,TCL集團連續兩年實現營收突破千億元。2016年,TCL品牌價值765.69億元人民幣,連續11年蟬聯中國彩電業第一品牌。

不僅僅是李東生,包括董明珠、宗慶後在內的很多中國知名實業家也在積極為振興中國實業奔走呼喊。

在很多場合,宗慶後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的觀點,並且始終堅持心無旁騖堅守實業態度。董明珠更是與李東生一樣,親自披掛上陣,站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振興實業強音。

強大的經濟才能支撐強大的國家,而實業是強大經濟的基礎,眾多堅守實業的企業家,則是中國實業強大的源動力。 

堅守源於實業強國的不舍情懷

「TCL做實業35年更多的是一種堅守、一種堅持、一種積累,得要耐得住寂寞,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夠把實業做成。」《對話》錄製現場,談到堅守實業的話題時,李東生表達了歷經艱難,但不改初心,知難而進的實業強國情懷。

「實體經濟是倡導財富經濟,是就業經濟,是創造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經濟,是富民強國的經濟。」宗慶後再次表達了其一貫堅持的實業是強國之本的觀點。

董明珠在對話中,更是將實體經濟發展上升到國家實現強國夢唯一支撐的地位,更曾經表示將堅守實業,不去做金融的態度。

實業強國,這是支撐中國實業家們堅守實業的最初理想,不舍情懷。

實業發展的道路是漫長的,沒有快錢與暴利,需要一份堅定的信念。「對於大部分的製造業而言,投入資本大,回報周期長,對企業團隊整體要求高,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長期不懈地堅持去做一件事情,才能獲得成功。」李東生說。

因此,堅守實業發展,用唯精唯一的「工匠精神」鍛造品質,是中國企業需要恪守的原則,相信正是這種信念推動李東生和TCL砥礪前行。在這個過程中,李東生坦言TCL放棄了很多可以快速積累財富的方式,專注於實業發展,最終從一家小企業成長為全球化企業集團,成為中國製造業的標杆。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讓做實業「有前途」「有錢途」。不僅為實體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更是極大鼓舞和堅定了企業堅守實業、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提振信心 堅守實業更需支持鼓勵

李東生表示,對中國實體經濟未來充滿信心

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實業企業製造成本上身,企業稅負重等問題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在《對話》欄目錄製現場,李東生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製造業的成本在上升,但相應的產品售價沒有明顯提高,這給實體製造業在盈利方面帶來了挑戰。

「大企業在稅費方面確實比行業的平均稅費率要高,這是常態。但同時應該看到,我國實體經濟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儘管面臨結構、體制、成本、稅負等各種問題,面臨複雜國際環境,但總的發展條件和趨勢是向好的。整個中國企業也在成長,企業內部也在積極的實現轉型,我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應該對未來充滿信心。」李東生說。

宗慶後也持同樣的觀點。「現在實體經濟確實困難到一定程度,不光是稅費太重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討論要振興實體經濟,說明國家已經重視到這個問題。」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明確指出,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這無疑為振興實體經濟釋放了重大利好。 

振興實業要順勢而為,做好創新

再工業化已成為全球聚焦的課題,德國推出了工業4.0,美國也倡導再工業化。而中國製造業在基礎、規模、科研能力方面尚存差距。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要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歸根到底還需要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和優秀的引導能力。因此,如何提升中國的工業力量,顯得尤為重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要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可以看到,實體經濟要發展,一定要立足創新。

在李東生看來,以前中國企業的成長,更多是依靠效率、速度和成本控制的優勢,但如今這些優勢已經不足以支持企業發展。未來,具有雄心壯志的中國企業必須加大產品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力度,才能構建新的核心能力,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今天講產能過剩,我根本不認為是產能過剩,而是產品落後。我們的技術不先進,所以我們變成了產能落後。」在《對話》錄製現場,董明珠更是直言不諱的表達創新的重要性,「產品落後的時候,就是我這一代結束的時候。」

宗慶後則表示振興實業,要分清主次,虛擬經濟要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網際網路創新要立足實體經濟為根本,不能本末倒置。

繼《中國製造2025》之後,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振興實業的中央精神,將會是中國實體經濟最大的振奮。相信在國家的有力引導以及眾多堅守實業的企業共同努力下,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會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振興實業勢必成功。

相關焦點

  • 對話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實業報國 此生無悔
    他很愛將TCL比作一艘大船,支撐這位船長在無數次大風大浪中篤定前行的,正是他的實業信仰、報國情懷。到國際市場去1982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李東生被分配到家鄉廣東惠州的一家機關單位工作。明明已經端上了「鐵飯碗」,李東生卻總是感覺少了點什麼,高中班主任的教誨——「學理工科能投身實業,建設一國之基礎」時時縈繞在耳邊。
  • 董明珠演講點名雷軍方洪波李東生黃光裕:從十億賭局到搶人戰
    在會後,當被問到下一個5年的賭局是否還會贏時,董明珠霸氣回應:「讓雷軍來問我。」談競爭對手:奧克斯天天來挖人,李東生不敢打廣告談到企業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時董明珠大倒苦水:「我們十多年培養出一個人才輕而易舉就被別人挖走,政府管不管?」
  • TCL實業全資控股通力電子 李東生的智能終端「大計」啟動
    《科創板日報》(北京,特約記者 孫聰穎),TCL實業全資控股通力電子(01249.HK)的計劃仍在持續推進之中。通力電子是TCL集團從事音頻、視頻、電聲及智能家居類產品ODM業務的平臺 。TCL集團在中國香港的全資持股平臺TCL實業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目前持有通力電子近半數股份。
  • 堅守實業 書寫偉大時代——李東生
    2018年4月11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政府與市場」分論壇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新華社深圳1月2日電(記者白瑜、吳燕婷)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深圳TCL大廈的辦公室一角,擺放著一個碩大的木雕,九隻雄鷹與五隻雛鷹振翅欲飛,象徵TCL的人才梯隊建設薪火相傳。  「我是1977年考上大學的,畢業時正趕上改革開放。
  • TCL董事長李東生莊重宣告:鷹已重生
    正因為一直堅持在製造業的道路上,2009年,李東生被CCTV評選為「十年商業領袖」之一,央視給他的評語是「百折不回」。  對於自己一直埋頭實業,李東生回答得很平靜,「只有實體經濟強大了,房地產、金融業、服務業,它才能夠有一個發展的基礎。所以必須要有更多的企業來從事實體經濟,從事製造業,中國經濟才能穩定發展。」
  • 李東生:TCL卡位戰
    夏普悔婚 華星出世三年前,李東生找到負責液晶項目籌備的賀成明,問道:「夏普不跟咱合作了,我們也很難找到其他家,要是TCL自己單獨幹,你有沒有信心?」賀成明乍聽之後愣了一下,但馬上反應過來,斬釘截鐵地說了一個字:「有。」李東生就是用這一次簡短的對話,讓華星光電避免了夭折的命運。
  • TCL集團擬以5030萬港元購買李東生所持2%通力電子股份
    【TechWeb報導】9月23日消息,TCL集團昨晚發布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TCL實業控股擬以5030.4萬港元(約合人民幣4245萬元)購買李東生所持約2%通力電子股份。
  • 四句話致敬時代燃爆社交媒體圈,TCL李東生到底說了啥?
    :大V不斷轉發、多位知名經濟學家對金句進行了點評:吳曉波從熟識好友的身份講述了對於李東生的個人印象,管清友從智能製造角度,葉檀以實業角度,向松祚從創新角度,水皮則從夢想角度解讀金句。精神是成就的根源在「向偉大時代致敬」活動中,李東生關於夢想、實業、智造、創新的四個金句,是對TCL企業精神的高度凝練,也是TCL始終能夠與時俱進的根源。TCL的起點,從40年前李東生「做一家爭氣的中國家電企業」的夢想開始。
  • 董明珠、周鴻禕、郭廣昌等大咖齊聚珠海,會談論什麼?
    本屆峰會期間,眾多大咖將齊聚珠海,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行業智慧,為澳珠合作的新方向、新動能、新價值尋找答卷。 於 盈 鳳凰衛視中文臺節目製片人、主持人 演講嘉賓 馬有禮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永遠主席 董明珠
  •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華星光電中長期具備增值潛力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資產出售交易價格合理,有利於股東利益。華星光電未來增長潛力巨大。「重組後,TCL集團負債率降低,融資能力提高。整體來說,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有利。」改善資本結構12月7日,TCL集團公告顯示,公司擬將其持有的TCL實業、惠州家電、合肥家電、客音商務、TCL產業園100%股權、酷友科技56.5%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簡單匯75%股權,合計按照47.6億元的價格向TCL實業控股(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控股」)出售。
  • 李東生:TCL將形成以電子、華星、中環為核心的三大業務引擎
    TCL創始人李東生表示,未來TCL將形成以TCL電子為核心的智能終端事業群、以TCL華星為核心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事業群和以中環為核心的半導體與新能源材料三大業務引擎。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8月17日,TCL舉行新動能戰略發布會。
  • 亂花漸欲迷人眼:李東生收監管函,TCL科技「耍財技」?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本來以為沒事了,但兩個多月後,東哥還是收到了一封監管函。此東哥非彼東哥。大家習慣稱呼京東劉強東為東哥。但還有一位大佬卻愛自稱東哥。他就是TCL科技創始人李東生。
  • 75歲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直播首秀...
    從「對電商不感冒」到全面擁抱電商,娃哈哈掌門人、75歲的董事長宗慶後今晚上演了人生中的「直播首秀」。開始前,直播間已有許多粉絲早早在蹲守,不斷刷屏「宗老師來了嗎」。八點剛過,身著清爽藍襯衣的宗慶後出現在了直播間。
  • 口罩也救不了格力,董明珠第一次「認輸」了?
    口罩也救不了格力,董明珠第一次「認輸」了?在中國傳統實體製造業經濟中,我們不得不說的一家就是珠海格力電器公司;起初格力電器在國內並沒有什麼顯眼的,但是自從董明珠當上了格力集團的掌門人以後,格力就開始變得有點不一樣起來,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發展成為了國內製造業的代表企業,而且格力空調還成為了格力集團的一大王牌核心產品,常年霸居國內空調市場銷量的第一名!
  • TCL李東生:我沒想過重組失敗,華星光電發展需要一個獨立的上市公司
    1月3日,在華星光電深圳總部舉行的TCL集團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上,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如是說。去年12月7日,TCL集團拋出了一份重大資產出售草案,擬合計以47.6億元向TCL 實業控股(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控股」)出售9家公司相關股權;同時,TCL控股將依照「人債隨資產走」的原則承接重組業務的5萬多名員工以及150億有息負債。
  • 幾年收入少了幾百億,他棄實業想做保健品,獨女卻在香港被騙幾億
    這個人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宗慶後。宗慶後在年初的時候投入了2400萬元,準備發展一個年產8200噸蛋白粉的項目。其實許多人可能忽略了,宗慶後當年也是靠著保健品起家的。宗慶後最初的時候不過是騎著三輪車在街頭賣冰棍。後來宗慶後無意中發明了一種兒童營養液。這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最初的時候,娃哈哈並不是一種飲料,而是作為一種營養液出現在市場上的。
  • 董明珠直播帶貨漂流記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第一場直播,董明珠穿青綠色連衣裙、方扣黑色高跟鞋,妝發精心。和之前「端著」的狀態相比,董明珠這次直播更鬆弛,上身是白色slogan T恤,下身是牛仔褲和運動鞋。 儘管董明珠在抖音的直播首秀成績不理想,但她的目的顯然不是帶貨,而是展示格力的民族性和產品力。 在她之後,堅守線下30多年不觸網的宗慶後,也將直播首秀放在了抖音。他說自己「不賣貨,只送貨」,做直播,是為了給娃哈哈即將推出的電商平臺康有利找個宣傳渠道。
  • 中歐政企人士齊聚羅馬暢談創新合作
    原標題:中歐政企人士齊聚羅馬暢談創新合作  新華網羅馬10月18日電(記者羅娜)正在義大利訪問的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與義大利及歐洲各國政商界人士17日在羅馬市政廳舉行圓桌論壇,就中歐未來的經濟發展、合作願景以及雙方如何攜手實現可持續增長等話題進行交流。
  • 人物誌|TCL的產業嬗變與李東生的新起點
    李東生和TCL的重生  李東生是1978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一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剛剛吹響,而這也改變了李東生的人生軌跡,可以說「高考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1982年,剛剛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李東生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別人眼中的「鐵飯碗」,這在那個年代會被看成另類。
  •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從武漢華星防控經驗看TCL「逆行」抗疫
    在採訪中,李東生如是說道,讓他倍感欣慰的是,截至目前,深圳、武漢華星光電員工沒有發生一起廠區內人傳染人的感染事件。 在李東生看來,這次突發疫情讓TCL的管理、運營體系迎來考驗,「除了保障全體員工健康、安全的同時,還需要保障疫情期間產線的健康運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