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華星光電中長期具備增值潛力

2020-12-14 證券之星

TCL集團近日擬向TCL控股出售終端業務引發市場關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此次資產出售交易價格合理,有利於股東利益。華星光電未來增長潛力巨大。「重組後,TCL集團負債率降低,融資能力提高。整體來說,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有利。」

改善資本結構

12月7日,TCL集團公告顯示,公司擬將其持有的TCL實業、惠州家電、合肥家電、客音商務、TCL產業園100%股權、酷友科技56.5%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簡單匯75%股權,合計按照47.6億元的價格向TCL實業控股(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TCL控股」)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包含TCL電視機、通訊、視聽類消費電子業務的TCL實業被評估為-7.98億元。不少股東質疑估值是否合理。「很多交易都有員工補償放在交易對價中。這次把員工平移出去,有信心不大批解僱員工。」李東生表示,交易對價包括150億元有息負債和5萬多名員工及項目的剝離。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負債減少,資本結構更健康,盈利和融資能力將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員工總數從目前的約7.5萬名減少至約2.5萬名。上市公司可以節省人力成本。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過去三年,華星光電錶現出較好的營業收入和盈利性,盈利能力顯著超出集團其他業務板塊,在行業內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優勢。隨著公司智能終端等業務剝離,上市公司估值體系有望由家電企業向半導體顯示企業轉移,重塑公司估值體系。

中長期潛力大

「5G時代就是無處不屏的時代。中小屏幕市場需求增長較快,並且不乏高毛利產品。」李東生表示,此次剝離終端業務,上市公司將專注於面板業務。TCL集團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目前,華星光電共有兩條8.5代產線實現「滿產滿銷」,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保持全球第五,32寸和55寸超高清面板(UD)產品市場佔有率居全球第二。未來6代LTPS產線、11代線和6代AMOLED產線將陸續投產,產能規模將逐步擴大,可覆蓋顯示應用領域的全部主流尺寸產品。

不過,IHS Marki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面板需求在2018年增長達到7.3%的頂峰之後,預計在2019年增長將為6.4%,達到2.2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率四年來首次放緩,放緩狀況將持續到2021年;預計2019年薄膜電晶體面板產能將比2018年增加11%,供過於求的程度將超過2018年。

面對面板行業的「熊市」,李東生並不擔心華星光電未來的盈利能力。他表示,未來兩年國內新增面板產能將集中釋放,2018年-2020年可能供過於求,但未來新建項目將明顯減少。隨著市場需求增長,部分產線將老化或者關停,供需逐步趨於平衡,行業景氣度將有新一輪增長,屆時華星T7項目將量產。

西南證券指出,2018年受面板行業周期性影響,華星光電營收規模和業績受到一定影響。隨著面板行業周期回暖以及華星光電新產線投產,有望繼續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主要財務指標。

來源:中證網

相關焦點

  •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出席2018央視財經論壇,華星光電t6項目為...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與特斯拉副總裁任宇翔、樂普醫療董事長蒲忠傑受邀分享營商環境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李東生從政務環境維度闡述《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在李東生看來,企業的營商環境從宏觀角度上講,就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建設、法制建設和體制的改革。
  • TCL集團李東生拋售其他產業而聚焦華星光電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TCL集團李東生拋售其他產業而聚焦華星光電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210/52392.html12月8日,TCL集團發布的重組方案,再次把董事長李東生推到風口浪尖,操刀此次重組的中信證券(600030.SH)制定的方案在市場引發激烈爭議。
  • TCL董事長李東生:不放棄移動通訊業務,它是集團戰略支柱
    2018-01-10 19:56 來源: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美國時間1月9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電子展
  • 華星光電利潤跌近三成,TCL重組李東生因何「孤注一擲」?
    作為A股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上市公司之一,股價多年不漲的TCL集團(000100.SZ),是A股過去十年在三千點上下徘徊的一個典型縮影。12月8日,TCL集團發布的重組方案,再次把董事長李東生推到風口浪尖,操刀此次重組的中信證券(600030.SH)所制定的方案在市場引發激烈爭議。
  • 一直盈利的華星光電也要董事長李東生花5.3億護盤
    董事長耗資5.3億元護盤近日,TCL集團(000100)發布公告,基於對公司核心主業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先生於2019年6月6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5,510萬股,共計約1.59億元。
  • 華星光電更名「TCL華星」 開啟TCL集團科技發展新階段
    11月4日,TCL集團發布公告,子公司「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公告稱,本次更名既可準確反映其業務內涵和在公司長期規劃中的戰略定位,也有利於相關方了解公司主業構成和經營情況,更有利於推進半導體顯示業務的全球化進程,進一步提升其業務拓展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 TCL李東生:我沒想過重組失敗,華星光電發展需要一個獨立的上市公司
    「重組之後,我對未來TCL集團的業務成長很有信心,因為重組之後,這兩塊業務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管理聚焦,產業鏈鏈條變短,更加有效率。至於重組失敗,我真的還沒有想過這個事。」1月3日,在華星光電深圳總部舉行的TCL集團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上,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如是說。
  • 李東升的華星光電和TCL集團:10.60億股權流通前夜再拋重大重組
    小編看到的一份「TCL集團重大資產重組電話交流會紀要」上,李東生也毫不掩飾地表示:提升公司價值(以前股價市場比較難給pe,pe只有10倍左右,重組後參照同行的估值,提升估值)而小編在對華星光電的股權梳理過程中,更發現一個事實,華星光電開始是深圳市政府支持投資的一個公司,最早的董事長還是深圳國資委領導,而通過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華星光電就變成TCL集團絕對控股的子公司
  • TCL武漢華星光電4月銷售額超出預期,李東生:疫情後更堅定在武漢...
    楚天都市報4月27日訊(記者龐正 曲嚴)今日,在位於光谷的武漢華星光電工廠內,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工人在組裝線上身影忙碌。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專程前來武漢廠區,對在疫情中堅持生產的傑出員工進行表彰。
  •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從武漢華星防控經驗看TCL「逆行」抗疫
    錢玉娟/文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於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而言,抗疫防控一線的動態之外,還有這樣一群人讓他時刻熱切關注著
  • 李東生:華星光電今年或再上一條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上遊面板是重要支撐,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透露,今年華星光電會考慮再上一條10.5代線。給去年電視業務打85分去年TCL全球彩電銷量2300萬臺,超過了原定的2200萬臺的目標。華星光電將有兩條10.5代線去年,TCL集團完成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重組後TCL集團成為華星光電的融資平臺,而旗下子公司TCL多媒體(1070.HK)更名為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簡稱「TCL電子」)並擴展成為TCL品牌消費電子終端產業集團,TCL通訊則在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了「私有化」(退市)。
  • TCL集團資產大挪移 華星光電走入A股路徑漸明
    從多元化到清晰定位面板業務,外界認為TCL集團在成為華星光電A股融資平臺後估值將會大漲。但恰逢液晶面板行業低迷時刻,向資本市場證明自身抵禦面板價格周期負面影響的能力,對TCL集團來說至關重要。它是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和其他高管的持股平臺之一,李東生在礪達致輝持股63%。  重組後,產業金融和投資創投業務被保留下來。TCL集團相關人士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輪重組後TCL集團保留下來的其他業務主要還有翰林匯、教育網、環保、移動網際網路等,總體經營穩定,有盈利貢獻。而這些其他業務將在適當時機被重組、剝離或出售。
  • TCL董事長宣布華星光電正布局MiniLED面板、印刷柔性OLED等領域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TCL華星今年初的銷售額依然同比增長12%,全球市場份額也在穩步提升」,3月11日,TCL科技董事長、執行長李東生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說到。受全球疫情的影響,今年年初的面板材料和生產成本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導致目前面板的售價也是呈持續上漲的態勢,據李東生透露,預計面板漲價的態勢或將持續到6月份甚至更久;另外,在新興技術方面,TCL華星的MiniLED的產品預計將會在5、6月份投放市場,印刷柔性OLED也將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實現量產。
  •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武漢赴約 致敬武漢華星一線奮鬥者
    在武漢光谷顯示產業基地,也有一群在一線鏖戰了三個月的英雄,他們是TCL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員工。4月27日,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奔赴武漢,履行2月時許下的戰「疫」成功後為員工補發獎勵的約定,以一場主題為「同力協契,共克時艱」的頒獎典禮,向堅守一線的英雄表達感恩之心、敬佩之意。
  • 華星光電加速布局AMOLED 李東生:堅定在武漢發展的信心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畢磊)近日,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華星光電計劃在目前光谷t3、t4兩大項目基礎上,繼續追加投資。「過去一年,武漢華星光電的研發投入高達12.7億元,公司3000多名研發人員,為了不斷縮小與國際巨頭的距離、改寫我國『缺芯少屏』的格局,正夜以繼日工作。」2020年第一天,武漢華星光電官微正式發布,「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AMOLED產線量產出貨」。
  • 李東生的煩惱:TCL為何股價總太低?42億抄底華星光電能否火一把?
    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近日來頻頻提及的併購終告實現。5月29日,TCL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向武漢產投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華星」)39.95%股權,交易作價為42.2億元人民幣。
  • 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順利投產 夯實TCL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優勢
    2018年6月12日,歷經13個月的艱苦奮戰,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順利投產,投產儀式在惠州市仲愷區TCL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舉行。  惠州*李貽偉,惠州市委常委、秘書長徐雲樞,惠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仲愷高新區委書記、潼湖生態智慧區黨工委書記楊鵬飛,仲愷高新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莉蘭, TCL集團董事長、CEO、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TCL集團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黃偉,華星光電CEO金旴植,TCL多媒體CEO王成以及惠州海關、項目貸款銀團、設備商代表、參建單位和華星光電員工代表共180餘人出席此次儀式,並在華星光電副總裁
  • TCL收購華星光電10%股權獲批 加速業務整合
    9月21日,TCL集團正式復牌,其近期停牌的原因是證監會審核公司的一項收購計劃。早在7月,TCL集團就擬收購旗下華星光電10.04%的股份。具體來說,TCL集團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長江漢翼、星宇有限、林周星瀾、林周星湧、 林周星源、林周星漣合計持有的華星光電10.04%股權,交易價格為40.34億元。
  • TCL重組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謀求改變華星光電客戶過於集中現狀
    TCL集團(000100.SZ)董事長李東生在1月7日深圳舉行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重組後上市公司著重於重資產的華星光電,這個行業進入門檻比較高,華星光電手機屏幕最大客戶是三星。這天舉行的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正是審核TCL集團充滿爭議的重組方案。
  • TCL集團去年淨利潤40.7億元 華星光電貢獻過半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前TCL集團以47.6億元剝離消費電子業務,聚焦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業務。剔除重組標的資產,TCL集團2018年實現淨利潤35.5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5億元。華星光電實現營業收入276.7億元,淨利潤2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