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是冷戰產物,是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民主陣營的對決。最後以美國扶持的越南共和國被打敗為標誌,這場持續20多年的越南戰爭結束了。
美國扶持南越的手法與當時美國扶持南朝鮮的手法一模一樣。當時社會主義革命在越南發展,封建王朝被推翻,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為了奪回越南控制權扶持封建王朝殘餘勢力與越南共產黨對抗。
隨後,美國接手這部分勢力,就這樣越南國內以中蘇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國與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以北緯17度線為界分治。
「紅色革命」一旦順利在越南成功,周圍國家將會效仿越南革命的做法,這將損害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美國人將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稱為「紅色革命」。
美國接手南越殘餘勢力其目的就是。
防止「紅色革命」在越南順利實施。
早在1948年,杜魯門總統就已經將目光放在了中南半島,為防止蘇聯控制越南共產黨,籤署了「防止共產黨在亞洲進一步擴張」的文件,其立場就是注意共產黨在越南的發展動向。
有一個詞非常符合美國總統在中南半島地區的憂慮:
多米諾骨牌效應。
。越南就是第一張牌,一旦中蘇支持的越南共產黨順利奪取越南,那麼周邊國家像柬埔寨,寮國這些國家將有可能會效仿越南革命模式,那麼中南半島說不得就會成為蘇聯的後花園,而美國將會失去在中南半島的利益。
越南在美國的眼中就是美國掌控中南半島的跳板,也是資本主義在亞洲的要塞。
奪取越南將會打擊社會主義在世界席捲的浪潮,這也是資本主義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對決。
越南地理位置特殊,接壤中國,水利位置優越,可以遏制中國海上通道。
越南地理位置太優越了,其海岸線非常狹長。
中國的從中東進口的物資從馬六甲海峽通過,然後走南海到國內,而越南就是遏制中國發展的牆頭堡。
一旦越南被控制,那麼美國實行中國的封鎖將會更徹底,不然美國的封鎖就會大大折扣。
所以美國扶持南越這個傀儡,不過卻低估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也低估了美軍根本不適合打叢林戰。
就這樣美國在越南本土打了20年戰爭,雖然南越輸掉了戰爭,不過共產主義也沒有乘勢在中南半島順勢席捲,也算是達到了美國的戰略目的。
寫在最後。
美國在越南作戰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政治考量。但是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扶持傀儡國家是美國一貫的做法,如同南朝鮮。
不過美國低估了社會主義的決心和力量,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沒有討到好處,越南戰爭後遺留最多的就是越美混血兒童。
不過現在越南和美國搞的很近,還時不時的和找中國麻煩,看來是美國沒有完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