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鏡子:靠現金貸做到日本首富,日本消費金融巨擎武富士覆滅記

2020-12-15 創易分享

前言: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人們相信經濟會永遠增長,正是這種對未來的信心,成就了股市、房市和個人信貸的持續增長,直到泡沫破裂,一地雞毛。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企業,它伴隨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而生,曾經在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候成功上市,並一路將創始人送上了日本首富的寶座。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企業上市之時也是日本經濟登頂之日,至此,日本開啟了25年經濟零增長之路。這家神奇的企業就是曾經的日本消費金融第一巨頭「武富士」。

窮小子白手起家創立個人信貸公司:

談到武富士公司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曾經的日本首富武井保雄。

武井保雄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經歷傳奇。

武井保雄生於1930年東京附近的埼玉縣深谷市,母親是家小雜貨店的店主。

中學時代正值「二戰」後期,武井保雄輟學後,進入陸軍飛行學校——日本的戰爭預備隊。1945年「二戰」結束,14歲的武井保雄和很多學生兵一樣淪入失業大軍的一員。

沒有念過多少書的他到處流浪,靠打零工艱難謀生。年輕時的武井保雄當過鐵路職員,販賣過蔬菜,擺過攤,也曾在黑市倒賣大米,並由此與日本黑社會關係密切。

飽嘗世態炎涼的武井保雄發誓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出人頭地。「如果留下很多錢,後人就會認為那個人多麼偉大。」這是他常對友人說的一句話。

上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騰飛階段,消費信貸悄然興起,各種貸金公司大量取代典當行,成為居民借貸主流。

由於當時日本各大銀行,信貸對象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對於小微企業及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普遍不夠重視,即使有相關的服務,要求也比較高,且手續繁瑣。同時,雖然日本在1954年出臺了《出資法》及《利率限制法》,但因執法不力,兩部法律形同虛設。監管的真空,加上正規消費信貸渠道的缺失,給日本民間借貸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機會。各種小型消費信貸公司及其營業點遍布大街小巷。

1966年1月,36歲的武井保雄靠著在黑市倒賣大米所積累的資金,白手起家,在東京板橋區租借了一間12平方米的小屋,設立「富士商事」公司,辦起小額貸款業務。

把錢貸給家庭主婦:

在公司的主營業務上武井保雄押寶在個人信貸業務上:「借給一個企業很多錢,不如借給很多人少量的錢。這樣不但風險小,而且利潤大。」對於為何個人信貸風險小,他是這麼解釋的「日本是經營信貸的良好國家。因為貸款人不管多窮,都會想著還錢。」

在客戶選擇標準上,武井保雄開創性的將放款目標鎖定在日本的家庭主婦上,他認為「主婦的個人信用要比男人好」。並自製了一套衡量客戶信用的直觀方法:「不能借給不打掃廚房、廁所的主婦,而要借給孩子穿著乾淨衣服的主婦。

在風控策略上武井保雄的方法也很奇葩。

早上10點開始,他就去住宅小區,觀察小區內的各家陽臺,看誰家的主婦在晾曬清洗乾淨的衣服,然後,以借用洗手間為名挨家挨戶敲門,藉機混進洗手間進行調查,以整齊乾淨的家庭環境,作為判定「能借能還」的依據。

很快,憑藉著開創性的理念和獨到的風控管理策略,武井保雄在競爭激烈、風險極大的民間借貸市場贏得了一席之地,而且發展迅猛。

1969年,大阪幾家大公司聯合成立了日本消費金融協會,將用戶借貸數據共享,將信貸業務中最大的隱患——多頭借貸問題解決。有了數據共享的支撐,武井保雄的風控成本大為降低。

日本的消費金融興起於上世紀50年代,雛形為「百貨店開展的按月分期付款服務」,主要推動者以零售企業和百貨商店為主。進入60年代,隨著城市化的大發展、日本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的提升,日本的消費金融開始急速狂飆。借著這股強大的消費金融需求浪潮,武井保雄在70年代完成了巨額的財富積累。

1974年,武井保雄將「富士商事」更名為「武富士」。外號為「日元商店」,意思為可以買賣日元的商店。

高額利潤加鐵腕管理終成日本首富

武富士籌措的資金利率一般是1.85%左右,但放貸的利率卻高達29.2%。高額利潤讓武富士賺得盆滿缽滿。

在管理上,武井保雄推崇「獨裁」和「鐵腕」式管理。公司要求將武井保雄的照片陳列在公司及下屬各店鋪中間,職員上下班的時候必須對著照片鞠躬致意,大聲背誦老闆的名言警句。武井保雄在公司管理上喜歡大權獨攬,從不放權。對高管及下屬要求極嚴,稍有其理念不和或不滿意者,武井保雄就會立馬將其掃地出門。所以武富士的高離職率在日本金融界人人皆知。

但是,正是憑藉著鐵腕管理方式,武富士形成了一支業務」鐵軍「,在信貸領域一騎絕塵。

上世紀90年代,整個日本消費信貸市場,最後形成四大行業巨頭:武富士、Aiful、Promise、Acom。而其中只有武富士是唯一的白手起家的企業,其他三家都有大公司背書,比如Acom和Atful背靠三菱財團,Promise屬於三井住友財團。

1985年《廣場協議》的籤署令日元大幅升值,銀行利率降低,政府將大量資金用於公共投資和民生福利。日本的地價和股指開始狂飆,民眾紛紛將積蓄用於金融投機和房地產。當時的日本醉心金融與地產,一個東京的地價甚至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但是,隨著股市和地產泡沫的相繼破裂,消費需求漸漸成了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從90年代開始,日本個人消費佔GDP的比重不斷上升,個人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借著這股消費風潮,以武富士為代表的消費金融貸款公司走上巔峰。

而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帶來了更大便利。

1993年,日本消費金融公司ACOM公司研發成功自動完成貸款申請和籤約的機器,申請者只需在用戶界面填寫相關信息,中央信審機構通過攝像頭跟申請人交談,就可完成個人信用評分。對於愛面子的日本人來說,自助式借款的新機器完美解決了這個難題,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

消費金融巨頭們通過對個人信息的快速審查、可隨意借款和還款、保護借款人信息等手段,生意越做越大,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ACOM、Promise率先在1993年上市。

1996年,武富士公司在日本二板市場「佳斯達克」成功上市。此時,公司的個人消費放貸餘額超過1萬億日元,成為日本個人消費信貸業最大的公司。而諷刺的是,這一年正是日本經濟崩盤起始年,在經濟崩潰的前一年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達到了54491億美元,而當時美國的GDP總量僅為76397億美元,日本GDP佔到了美國71.33%,日本經濟達到了頂峰。從1996年開始日本經濟從此都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往日的輝煌。2019年,日本GDP總量為4.9萬億美元。也就是說過了25年了,日本經濟一直徘徊在5萬億美元左右沒有任何增長。武富士公司的上市不僅成就了武井保雄個人輝煌,也見證了日本經濟的登頂,這既是某種巧合,也是某種暗示。

而一年之後,最後一大巨頭Aiful也成功上市。

1998年12月,武富士在東京證交所上市

199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78億美元個人資產榮登日本首富

2000年3月,武富士在倫敦證交所上市。

2002年3月,武富士的放貸金額超過210億美元,成為日本國內消費信貸行業霸主。

直到去世當年的2006年,武井保雄都穩居日本富豪榜第二的位置,僅次於軟銀集團的孫正義。

而整個日本消費金融市場也迎來了黃金時期。巨頭擠破頭上市,外資也紛紛登陸。截止到2006年3月,日本非銀行貸款餘額為41萬億日元,其中21萬億,是個人消費貸款。

」消金三惡「引來政府監管,武富士跌下神壇:

盛世之下,難掩黑幕。

在消費信貸的黃金時代之下,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

消費金融源於民間借貸,長期以來消費信貸的年利率都在30%以上,明顯帶有高利貸性質。

而在日本民間,消費信貸公司的聲譽普遍不佳,他們乘人之危,大舉發放高利貸,並且大肆鼓勵客戶多頭借貸,僅2005年,有5筆欠債以上的借款人達23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1.8%。

發跡前即有黑社會背景的武井保雄經常僱傭黑社會背景人士負責催收討債。他們不僅向借貸人催收,甚至會上門恐嚇威脅其父母、親屬進行催收。許多借貸者陷入債務危機後,在暴力催債下,離家出走、自殺以及逼良為娼的慘劇時有發生。此外,武井保雄還勾結賄賂官僚、警察人員,為其保駕護航。公司上市前,武井保雄就將部分股票轉讓給政治家、高級官僚等人,另外他高薪聘請離任的前大藏省銀行局局長為公司董事,還重金請來退休的警察總監出任公司顧問。武井保雄與政府、警察和黑社會的關係,成為社會廣泛非議的焦點。

在很長一段時間,政府重視不足加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監管嚴重缺位,導致日本消費金融從救人之急的無擔保小額貸款逐漸引發成為「高利息、多頭借貸、暴力催收」的「消金三惡」社會問題

統計顯示,2000年,近9000名日本人因經濟問題自殺,約佔自殺總人數的30%,當中很多人是因為還不起消費金融貸。消費金融問題激起的民憤越來越強。

伴隨著20世紀末日本經濟增速的放緩,不良貸款率增高,不當甚至暴力催收導致社會性問題頻發的情況下,日本政府開始通過行政和立法等手段介入日本信貸秩序維護。進入21世紀,日本政府頻繁出招,大力整治「消金三惡」。

2006年,修訂後的《貸金業法》和《利率限制法》出臺,

根據新規,通過消費金融貸款公司的貸款:

年利率上限調整至29.2%;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年總收入的1/3;在一家公司申請貸款50萬日元以上(約合3.1萬人民幣),或者在多家公司申請總額超過100萬日元的,借款人須提交還款能力證明。

為了滿足利率上限,消費金融公司大幅收緊貸款政策。

但是,已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卻很難及時調整。很多借款人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貸款,就轉戰地下,導致地下高利貸猖獗,負面新聞進一步爆發。

政策進一步收緊。

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規定,年利率不得超過20%,並且,允許借款人向消金公司索要此前貸款中,利息超過20%的部分

也就是說,之前收取的超過年利率20%的利息,企業還得吐出來,歸還給客戶。

第一巨頭武富士,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創。按照法規,武富士需要退還的貸款利息是2萬億日元,約240億美元,涉及借貸人約200萬人

同年11月10日,武井保雄因肝衰竭在東京家中去世,終年76歲。走完了其極富爭議的一生。

「日本消費信貸之王」的離去,同樣離去的,還有日本消費信貸的「黃金年代」。

除了武富士,2006年上半年,前四大消費信貸公司總共退還了利息650億日元。

巨頭們急於改革保命,消減廣告支出,關閉門店,裁員等等,但都無法挽救一瀉千裡的頹勢。

首先,家庭主婦、學生等無收入群體的貸款被大幅限制,客流量銳減。

其次,為了應對「索賠」,消金公司被迫引入「利息返還損失準備金」或「利息返回費用」,運營成本增加。

另外,為了符合法規要求,消金公司必須下調貸款利率,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

當然,對消金公司衝擊最大的,是返還過去多收的利息。

據日本金融服務協會數據,僅2006年至2010年,借款人已通過訴訟,追討超過4.4萬億日元「超徵利息」(約合人民幣2724億元)。

2006年開始,要求武富士返還多繳利息的客戶蜂擁而至,公司經營每況愈下。

2009年底,武富士停止提供新的貸款。

2010年3月,武富士的貸款餘額為70億美元,僅為8年前的1/3,負債則超過50億美元。

2010年9月底,武富士走到盡頭。公司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10月29日,武富士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摘牌退市。

在嚴厲的政策監管下,第一巨頭破產後,日本的消費信貸行業一蹶不振,從此沒落了。

據日本金融廳的統計,2011年,日本金融消費貸市場規模銳減到12萬億日元,較2000年萎縮40%。

消費金融公司數量由2006年的1.18萬家,減少到2016年的0.19萬家,十年消亡80%。

從事消費金融公司貸款的人數,由2006年的171萬人,減少至2016年的9萬人。

花旗、通用等外資企業也遭受重大打擊,紛紛退出,直接造成海外銀行對日本市場失去信心。

如果說日本的一紙法令造成了武富士的崩盤,不如說,伴隨著日本經濟的遇冷、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及老齡化的日益嚴重,小額現金消費貸這個發動機再也無法有力驅動整輛馬車,而與此同時,帶來的社會問題已經無法讓政府再坐視不管。

小結:

以武井保雄為代表的消費貸在日本已成為前塵往事,然而,在一海之隔的神州大地上,消費金融正呼嘯而來,以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名義,高舉普惠金融的大旗,正在享受著資本的狂歡。這種小額貸款的模式在中國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現金貸」。也許日本消費金融巨頭武富士的傳奇一生,能給國內眾多數字金融企業有些許的啟示。

雖然環境和國情並不完全相同,但從消費信貸行業演變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武井保雄和他的武富士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今天國內消費金融業務的各個巨頭們捫心自問,有多少是嘴上喊著克制授信和普惠金融的口號,腳步還停留在對監管利率紅線陽奉陰違、對次級貸款人群過度授信和利益的收割當中無法自拔。

再不回頭,今天站在行業巔峰的任何一家消費金融巨頭,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版的『武富士』。

相關焦點

  • 他做現金貸做到了日本首富,最後因為一紙法令破產
    在經歷了「校園貸」、「裸貸」風波後,中國的校園貸已經成了過街老鼠,隨著國家的一紙法令,資本對「現金貸」的熱情降到了前所未有的冰點。這個行業最終會走向何方,鄰國日本給了我們前車之鑑。從雜貨店員到日本首富1999年,武井保雄首次成為日本首富,在當年的《福布斯》雜誌排行榜上,他以78億美元的資產超過孫正義名列日本第一,在全世界排名第30位。
  • 消費貸,榨乾年輕人最後一滴血!日本早就上演過
    而且花唄這個利息還是偏低的,一些平臺可以做到年化36%,完全是高利貸的水平。這种放貸賺大錢的好生意,誰不願意做呢?於是,幾乎所有網絡平臺都參與到這場放高利貸的狂歡中。第二,收你利息、賣你身,空手套白狼。資本比你想的還要狠毒,借給你錢,收你高利貸還不算完,他們轉手就把你賣掉,套更多錢繼續放貸。
  • 中國現金貸之王原來是捷克首富
    消費貸只是捷信的流量入口,僅僅佔到捷信總貸款餘額的24.1%,現金貸業務才是真正主業,佔到了70.5%。一個半月前,這家消費金融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內地27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中,捷信集團的子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是唯一的外資企業,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聆訊資料顯示,捷信集團2018年淨利潤達到4.98億歐元(相當於39億人民幣),其中,捷信消費金融淨利潤就達13.96億元人民幣。
  • 靠現金貸與信用卡維持生活時,最後通常會出現什麼結果?
    在日常生活當中,現金貸、信用卡以及網貸等已經成為了部分人維持生活的主要方式,尤其透支信用卡較為嚴重的現象在多數持卡人的身上均存在,其原因跟過度消費以及非理性消費有關,再加上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均向廣大客戶推銷信用卡業務,因此,目前社會上多數人持有數張信用卡也是常態,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來消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 現金貸平臺如何站穩腳跟 豆豆錢風險把控有優勢
    作為消費金融的重要部分,現金貸以門檻低、放款迅速、審核簡單等特點被大量用戶追捧。目前現金貸行業規模大約在6000億元到1萬億元之間, 而我國尚有5億人未被傳統金融服務,現金貸行業藍海巨大。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菲律賓的陷落,日本在南線戰役取得了勝利
    日軍原計劃分階段行軍,並希望能隨隊帶4萬名俘虜的給養,但他們根本無法做到這些。"巴丹死亡行軍"從一開始就沒有車輛,沒有補給,特別是弄不到藥品。雖然有一些日本官兵待他們的俘虜比較尊重,但許多日本士兵都非常鄙視這些美國人和菲律賓人,並對他們犯下了滔天罪行。那些跟不上行軍隊伍,或從那些好心的平民那裡接受了水或者食物的人都被殺死了,並且是用武士刀劈死的。
  • 消失的日本消費貸大亨:武井保雄財富曾超孫正義,用失控槓桿架起...
    八十年代,日本消費貸增速高過GDP增速,銀行員工背上一年放貸一億的KPI,剎那主義流行全國,通俗說就是及時行樂。 那一代年輕人愛說:消費即美德。 斐濟和峇里島上,到處是等拍婚紗照的日本人;紐約第五大道店內,擠滿了日本海淘客,他們一年消費了全球70%奢侈品。
  • 工行貸記卡和信用卡的區別
    具有信用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具有信用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信用額度可以循環使用,牡丹貸記卡按發行對象不同分為商務卡和個人卡;按信用等級不同分為金卡和普通卡。真正的信用消費牡丹貸記卡可以不必存入備用金,持卡人可以在銀行給予的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後還款。並設有免息還款期。持卡人自消費日起,可以享受最短25天,最長56天的免息還款期(取現、轉帳除外)。
  • 現金貸生死一線,監管如何「劃線」?-虎嗅網
    剩下的,就是現金貸從泥潭中走出,浴火重生……市場剛需3月下旬,現金貸輕鬆愉悅的創業環境,漸漸消逝。多位知情人透露,北京市金融局約談了眾多現金貸平臺,並讓他們在7月下旬之前,整改完畢。據此,現金貸的黃金時代正式結束,進入了監管夾持的緊縮時期。這個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當下最火的品類,命運又將如何?「監管中對現金貸的定義很模糊」,一現金貸平臺的負責人郭青雲,上周參加一場現金貸專項研討會時發現,監管層對於現金貸的定義,並不明確,甚至將「辱母案」的原因,也歸結於現金貸。
  • 博彩、群控、現金貸,中國網際網路灰產進軍印度
    最近見了一批在印度、尼日尼亞、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創業的中國網際網路人,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分地域談談不同國家的情況和在當地的創業現狀。今天先談印度。印度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國家。印度有13億人,其中有1億多人年收入超過1萬美金。
  • 前日本首富存了800億,普通人又該做什麼?
    就像是前日本首富孫正義,他在近日說了這樣一句話:「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裡,任何災難都有可能發生。」他的顧慮不無道理,現在確實不應該完全放鬆警惕,要時刻為可能到來的各種情況做「最壞的打算」。而孫正義本人也確實開始著手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最壞的情況」了。
  • 現金貸落幕:「欲望」狂歡趴的散場
    欲望讓「現金貸」迷失了雙眼簡單來說,現金貸就是小額現金貸款業務,一般指7-30天,1000元以下的個人短期信用貸款,具有借款方便快捷,時間短,範圍廣,年紀輕等特點,在國外,現金貸因為在發薪水的日子還貸,所以也被稱為發薪貸,也多以年輕化消費群體為主。
  • 日本計劃從10月起給商家退稅 推廣無現金支付
    當我第一次來到日本時,必須用現金支付讓我感到很不便。但今年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提供支付寶等行動支付選擇,以吸引中國消費者。」日本的家庭年支出總額接近3萬億美元,因此支付工具是個充滿潛力的市場。日本政府正計劃為通過信用卡或智慧型手機的支付提供最多5%的退稅,預計這將推動更多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支付和電子錢包公司正在期待,日本像中國一樣從現金時代直接進入行動支付時代。
  • 日本政府為推廣無現金支付 計劃從10月起給商家退稅
    當我第一次來到日本時,必須用現金支付讓我感到很不便。但今年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提供支付寶等行動支付選擇,以吸引中國消費者。」日本的家庭年支出總額接近3萬億美元,因此支付工具是個充滿潛力的市場。日本政府正計劃為通過信用卡或智慧型手機的支付提供最多5%的退稅,預計這將推動更多公司進入這個行業。支付和電子錢包公司正在期待,日本像中國一樣從現金時代直接進入行動支付時代。
  • 借記貸記雙卡理財成趨勢
    享受貸記卡「免費午餐」  貸記卡是銀行發給資信可靠人士的一種信用卡,可以「先消費,後還款」。銀行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帳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的人民幣信用支付工具。單位和個人申領時須提供擔保並在發卡行開立備用金帳戶,可以透支一定的消費金額。
  • 你被「消費貸」消費了
    網際網路投訴平臺「聚投訴」,甚至在首頁為網際網路消費金融開設了專欄,大量消費者怨言集中在不知情貸款、平臺方製造逾期以及惡意催收上。即便現金貸受到政策遏制,以分期貸款為主流的消費金融仍然處於極速擴張時期。2017年12月,監管機構下發《關於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打擊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等特徵的現金貸,所以很多機構轉向做有消費場景的分期貸款業務。消費分期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許多擁有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消費平臺,往往都做「貸款超市」,以自己的平臺為入口,為現金貸倒流。「貸款超市」,顧名思義,就是以自己的平臺為入口,嵌入多家貸款機構的產品供客戶選擇。
  • 首富們多有錢?日本首富1500億資產,印度首富3500億,中國呢?
    首富們多有錢?日本首富1500億資產,印度首富3500億,中國呢?一直以來,富豪的榜單以及誰是首富都是值得人們關注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的富豪還是相當多,而每一個國家的首富財富都不一樣。那麼你們知道首富們到底都多少錢嗎?
  • 費率規則暗藏貓膩綜合治理箭在弦上 何去何從現金貸
    這也正是為什麼目前現金貸產品的費用差別如此之大,但每家平臺仍能找到各自受眾並從中獲利的原因。」  據了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剛性消費需求和年輕人的超前消費需求是各現金貸平臺最主要的盈利點。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旦家中有人失業又遇到疾病,即便用盡所有積蓄,財務狀況仍會捉襟見肘,這時可能就不得不求助於現金貸。
  • 靠賣衣服成了日本首富,他有什麼魅力,讓馬雲都讚不絕口?
    近日2019年日本福布斯富豪榜發布,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寶座」。大家可能會覺得日本那麼多成功的企業家,為什麼偏偏是這個做快時尚品牌的人會成了首富呢?1984年第一家優衣庫成立,當時日本正流行「奢侈風」,行人大多還身穿比較華麗的服裝,那個時候的日本還沒有一個真正適合老百姓的平價品牌。所以柳井正就把目標對向了普通百姓,主打基礎款。1994年,優衣庫在柳井正的帶領下,成功在廣島上市。
  • 疫情下的消費貸調查|貸款「拼團」、現金分期「讓利」、利率大降...
    相比之下,大行的利率更低,工行和建行消費貸利率最低可至4.35%。銀行「花式」降利率「你好e貸」是南京銀行一款全線上個人消費貸款產品,最高可借30萬元,最長授信期限3年。拼團活動頁面顯示,參團者須為「你好e貸」新用戶,開團後72小時內拼團人數在3人(含團長)及以上,拼團視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