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春秋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逮」字的結構與意義

2020-12-10 穀梁春秋教育

「逮」字的古文字字形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其左邊是一個「辵」字旁,表示與行走有關。右邊是一個手持一個動物的尾巴,表示捕捉到動物。

什麼是「辵」字旁呢?它是一個古文字字形的一個部首。由「行」字省略右邊的一半而來的「彳」字旁與表示腳趾的「止」組合而成,聯合起來表示與行走、運動有關。後來經過隸書簡化變成「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走之旁」。從古文字演化到今文字是文字發展歷史上必然趨勢,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金文的「逮」就是如下圖所示的形狀,表示一隻手捉住了動物的尾巴,表達的意義為捉得住,趕得上。古人為了表達意義的嚴謹性,在其左邊添加一個「辵」字旁,表示「逮」字的意義不僅與手的動作有關,也與腳步的動作有關。

當我們去捕捉動物,動物有腿有腳,怎麼可能心甘情願被我們捕捉呢?當人類顯示出捕捉動物的動機之時,小動物受到驚嚇就逃跑了。當然了古人也考慮到這個問題,藉助打獵的工具,捕捉動物就變得容易的多。比如,在森林裡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放置一些夾子,然後用樹葉進行遮蓋,並作上標識。動物在獵人的追趕之下,慌不擇路被獵人設置的夾子家住。有的動物能夠使勁地掙脫從而逃走,有的動物雖然能夠掙脫逃走但是獵人窮追不捨,在其精疲力盡之下被獵人抓住尾巴活捉。

古代打獵也有挖陷阱讓體形比較大的動物掉落陷阱之中,從而獵殺動物當作盤中美食。古代為了軍事演習而進行的田獵就是將四面圍成三面,用火把驅趕動物,留出的一面提前挖好陷阱,在動物倉皇逃跑過程中掉進大坑之中,從而進行捕捉。

相關焦點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則」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則」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則」字的左邊是一個「貝殼」的「貝」字,「貝」字的右邊是一個「刀」字,現在我們稱之為「利刀旁」。「則」字在古文字構型裡面屬於會意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則」字從貝,從刀。其意義為「法典」、「規則」。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勝」字的結構與意義
    從「勝」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勝」字的左邊是一個「月」字。然而在「勝」字的金文字形當中,其左邊是一個「阜」字,本義為由土堆積而成的土山。「勝」字的右邊是一個「生」字,可是在金文當中「勝」字的右邊是一雙手持工具表示在工作的樣子,會意:人在土山上作業。
  • 穀梁春秋篆書書法會意字「採」字的結構與意義
    「採」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採」字的上部是一個「爪」字,表示與人或動物的手、爪有關係。「採」字的下部是一個「木」字,表示與樹木有關係。大家都知道樹木上面可以生長果子,果子生長成熟了可以用來充飢。
  • 篆書書法漢字教學會意字「間」字的古文字字形
    「間」字是一個會意字,也就是說「間」字是一個複合結構,由「門」字與「月」字組成。其金文字形結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其上部是一個「月」字。「日之出入,與夜為界」,古代雖然沒有精準的記時工具,但是有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有太陽活動的時間為白天,也稱之為白晝。
  • 《說文解字》漢字教學會意字「相」的結構與意義
    從「相」字的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相」字的左邊是一個「木」字,「木」字在古代代表「樹木」。「相」字的右邊是一個「目」字,它是一個象形字,主要描摹了「眼睛」的外在輪廓,也是一個圖畫文字。在這裡表示用「眼睛」看的意思。
  • 漢字教學會意字「教」字的古文字字形
    從「教」字的古文字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它是一個左右型結構的漢字。「教」字的左邊上部是一個「爻」字,下部是一個「子」的古文字字形。「教」字的右邊是一個「攴」字,現在我們稱之為「反文旁」。對於「爻」字,我們從字形上來看是兩組相互交叉的符號。
  • 楊耀廣與他的篆書書法
    但是譬如漢字,絕大多數的字與圖畫沒有關係。觀察早期的漢字,如甲骨文,甚至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彼時文明初開,創造粗製,從中很難發現更多的現代美學成分,這是事實。但是,漢字是一種文化的東西,隨著漢族先民的進化,從夏商周,經過春秋戰國到秦漢王朝,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甲骨、金文、石刻、簡帛等代有更新,漢字形體和漢字結構不斷變化,少數簡約而優美的字體在數百種漢字雜體中篩選定型。
  •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慕」字的結構與意義
    「慕」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慕」字的上部是一個「莫」字,在這裡充當「慕」字的聲符,提示「慕」字的發音字「莫」字的聲音相同或者相近。「莫」字是一個會意字,其本義為太陽西落其影落入草莽之中。
  • 《說文解字》、李斯與王羲之「變古」:淺談篆書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被認為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皇皇巨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而這部偉大的文字學研究著作,實際上就是許慎根據當時的小篆、參考戰國先秦時期的諸國文字,研究編撰而來,這本書不僅對於研究中國文字的源流演變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了解當時的篆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漢字,世界上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
    漢字作為一種表意字,其發展過程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經相關文獻和考古研究發現,漢字的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商朝、西周為代表的以圖形文字為主體的表意字甲骨文。較甲骨文晚一些的是金文,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
  • 漢字教學「東」字的結構與意義
    朋友們,我們今天來學習一下漢語「東"字的結構與意義。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部武俠電視劇《東方不敗》裡面有一句特別有名江湖的口號:日出東方,唯我不敗。風清月朗,笑傲江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啊,一個人的武功特別高強,獨立於武林之中,沒有人可以打敗他。這是江湖武林之往事。
  • 「赤」字的結構與意義
    現在咱們開始繼續學習漢字的結構與意義。今天的課程為口語課,主要以老師的講述為主,同學們要認真聽講。紅軍長徵過程中有一段歷程叫做「三渡赤水」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赤水就是赤水河,當時的中央紅軍多次突破故人的封鎖,最後取提了突圍,保存了革命的火種。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赤」字的結構與意義。
  • 學習楷書,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書法對稱美(三)滿而不虛:在半包圍和全包圍結構的漢字中,被包圍部分要寫得居中勻稱,不可大空大緊、貌合神離,要與包圍結構組合成完美的整體。中國方塊漢字從外形上來說,首先是正方形居多,其次是長方形較多,最後是扁方形較少,從組合上來說,獨體字較少,合體字最多。一般來說,只要是結構簡單的,大部分是獨體字,自然筆畫也較少,只要是結構比較複雜的,筆畫都很累大部分都是合體字。可以說,大部分合體字都是由獨體字組合而成。
  • 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
    一般認為,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或者漢字的藝術書寫,是漢字書寫的秩序化和美化行為,即以符合書寫規律的技巧,通過筆墨線條展現漢字方形結構和點線分布特點,藝術地安排漢字筆畫、結構和章法,表達認知對象的本質和美感,展現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藝術一樣,書法作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中華民族先祖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漢字和書法產生和發展的源泉。漢字是中國書法的根,書寫美是書法的魂。
  • 「眾」是品字結構?有這個結構嗎?
    昨天晚上,有位家長問我:補充問題:我的新華字典也是上下結構,我也是沒聽過什麼品字結構。老師出的一張試卷有一題就是這個字要求寫出和它差不多的字。孩子寫上下結構的,都不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字是哪一課的生字?一年級上冊語文識字9《日月明》。這一課,主要的知識點是什麼?學習會意字。什麼是會意字?
  • 「足」字的結構與意義
    「足」字從平面二維空間來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足」字的上部是一個「口」字,「足」字的下部是一個由「止」字稍有變化之形。「足」字的本義是:腳。根據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一書中的記載:「足」,人之足也。
  •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原來這叫會意字,家長感慨:漢字博大精深
    進而引出,會意字「明、男、尖」等字,並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而後由老師對會意字的特點做總結——會意字是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字,依據事理加以組合,形成新字表達新意的造字法。「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塵……」通過兒歌中朗朗上口的短句,讓學生了解漢字中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語言文字的熱情。
  • 漢字的演變過程和書法的發展脈絡
    學習書法,不可能離開漢字,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一些相關的文字知識,今天我就不吝淺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漢字的歷史和發展趨向,疏漏、不足乃至錯誤之處,歡迎各位老師留言交流。《後漢書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無文,結繩以治。這應該是對漢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
  • 還在為篆書創作寫錯字而發愁?那趕緊來看這2500字篆楷對照表
    篆書作為各書體之母體,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因形立意,結體浪漫自然,古樸而凝重;小篆結構嚴整,體勢修長,筆法簡約勻一,線條婉曲而遒勁。篆書之淳古渾穆倍受當代書人所喜愛。然而在中國書法的歷史進程中,篆書的命運既輝煌又坎坷。
  • 歐陽文石「漢字·尊重」篆書藝術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4日電   海曲墨韻第三屆書法名家作品展暨歐陽文石「漢字  篆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體,也是漢字的起源。如果從甲骨文開始算起,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先秦時期是篆書的第一次藝術高峰,一度成為官方的應用文字。漢代以後,篆書更注重其莊重與尊重之意,比如在碑額牌匾、璽印等重要的地方延續使用篆書,以示尊重與莊重。  直到今天,日本國護照依舊延用中國的小篆,以示正式與官方的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