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團隊:開源是我們的基因和文化|Gitee 封面人物

2020-12-13 Gitee

本期嘉賓

RT-Thread 團隊:包括熊譜翔、鄒誠、邱禕、朱天龍等人以及社區貢獻者滿鑑霆、盧華東、李濤。

RT-Thread:RT-Thread 是一個集實時作業系統(RTOS)內核、中間件組件和開發者社區於一體的技術平臺。同時 RT-Thread 也是一個組件完整豐富、高度可伸縮、簡易開發、超低功耗、高安全性的物聯網作業系統。

「沒有開源就沒有 RT-Thread」

開發 RT-Thread 的初衷是什麼?

熊譜翔(RT-Thread 創始人)

由於個人興趣及項目需求動手寫了一個 RTOS,在 2006 年初發布了 RT-Thread 的第一個內核版本並開源,一開始純粹以工程師的角度去做,當時有個看似遙遠的目標是能做成一個開放式,嵌入式系統領域的 Linux。

然而接下來幾年 RT-Thread 這個項目進入了一個艱難時期,因為僅僅只是一個 RTOS 內核很難得到關注,期間憑藉個人興趣不斷去做不同平臺移植,完善功能。期間也做過一些社區活動,很多時候就是一些愛好者在漢堡王、KFC 這類地方 AA 制聚會交流,記得最慘澹的時候聚會只有兩個人(包括自己)。

長時間的堅持和付出,RT-Thread 開始有了些支持者,然後不斷有開發者加入進來貢獻代碼和完善。ARM Cortex M3 的出現,讓開源的 RT-Thread 走上了新的階段,此時的 RT-Thread 已不再只是一個實時內核了,包括了 Shell、文件系統及 TCP/IP 協議棧等,憑藉低資源佔用、功能豐富吸引了大批的用戶。

當時是為什麼加入到 RT-Thread 的?

邱禕(聯合創始人)

最初接觸到 RT-Thread 是在 2006 年,當時還在電子科技大學讀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專業方向是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那時學了很多相關的課程,寫過不少代碼,也通讀了很多前沿的論文,很想著手寫個小型作業系統出來,正好這時熊大在網上開源發布了 RT-Thread 0.01 版,出於愛好第一時間閱讀了源碼。

當時被驚到了,一是高質量,優雅的代碼風格,二是面向對象的內核設計思想,覺得水平非常高,另外這也正是我想寫的作業系統的樣子,於是果斷放棄自己正在造的輪子,加入了 RT-Thread 團隊,開始與 RT-Thread 結下不解之緣。

朱天龍(技術總監)

我是開源發燒友,加入 RT-Thread 是為了實現開源事業的夢想。

滿鑑霆(在讀研究生)

選擇 RT-Thread 的原因是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 RTOS 內核,其上層還有豐富的組件,Linux 的程序基本上不需要怎麼做修改就可以移植到 RT-Thread 上,更重要的是它有軟體包,通過軟體包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第三方開發的庫和包。

盧華東(軟體程師)

剛參加作的時候主要做 Linux 開發,由於 Linux 已經常龐和完善了,所以直處於使階段,找不到個合適的機會參與其中。後來開始關注 RTOS,最早使的是 uC/OS 和 FreeRTOS,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開始關注 RT-Thread。

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RT-Thread 有良好的社區氛圍,可以和許多優秀的開發者起學習和成,這也讓我對業的發展有了更多思考,所以我也想貢獻份量幫助 RT-Thread 項變得越來越好。

李濤(嵌入式軟體工程師)

項目原因偶然接觸到 RT-Thread, 選擇 RT-Thread 的原因很大程度是被它的文檔所打動,以及貢獻代碼的方法和豐富的軟體包組件,寫的很詳細並且是中文的,之前看其他作業系統沒看到文檔寫的這麼好的,從小白一步步教導入門,能夠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目前 RT-Thread 的使用者有多少,他們所在的行業或是使用場景是怎樣的?

鄒誠(RT-Thread COO):目前使用 RT-Thread 的開發者有接近 10 萬人,對應的嵌入式或物聯網廠商有上萬家之多。應用的領域千差萬別,分布在大工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及穿戴、軍工、安防等眾多行業。從極簡的傳感器或物聯網節點,到高端的電力控制終端或智能語音設備,都能看到 RT-Thread 被越來越廣泛地採用。

可以聊一聊 RT-Thread 和前不久開源的鴻蒙 2.0 以及 LiteOS 之間有什麼差異嗎?

鄒誠

儘管鴻蒙 2.0 也包括 Lite OS ,但它應該更加強調的是以手機為中心的上層應用生態和互聯互通(分布式、全場景等),涵蓋面比較廣泛。而 RT-Thread 的定位一直是作業系統和中間層組件,為終端企業和開發者賦能,我們的技術研發和運營也都是圍繞著基礎軟體生態來規劃和實現的。

面對其他的開源物聯網系統後起之秀,RT-Thread 怎樣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鄒誠

專注和堅持一直是我們的核心企業文化,也是我們得以生存並保持持續生命力和競爭力的關鍵。我們始終專注在 IoT OS 的研發和運營,且永不言棄,加上團隊超強的執行力,保證技術開發、社區運營和商業變現等都是同步、最高效的推進。

研發上我們緊跟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趨勢,並有自身的創新點;社區運營上,我們以滿足開發者的需求為唯一出發點來規劃和提供各種服務和活動。所有這些,使得我們的技術迭代和生態推進都是最快速和最優質的。

目前 RT-Thread 已經公司化運營,對於公司的開源與商業化方麵團隊是怎樣考慮的?

鄒誠

開源是我們的基因和文化,同時它也是一種戰略和模式。在持續推進開源生態的同時,我們正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商業變現上。最近一年,我們的商業模式正在變得更加清晰,商業變現比預期要來的更快更樂觀。開源與商業實現正在形成雙向循環,互相促進,同步發展。

RT-Thread 的開源社區在國內做的非常優秀,可以分享一下在國內做開源社區的一些經驗嗎?如何起步、如何吸引開發者進行貢獻等?

鄒誠

做好開源社區,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持之以恆外,還要保持開放性,你的經驗、知識、能力,甚至是最好的技術(Know-how)和運作方式等都要最大限度地與社區分享。另外,要時刻想開發者所想,經常思考他們需要什麼,小白多入門難,我們就提供各種中文文檔,舉辦各種線下線上培訓、直播,開發中需要解答問題,我們就提供各種社交平臺,解答各種問題,並供大家交流討論等。

開源技術離不開小夥伴的貢獻,我們就想出各種激勵措施去鼓勵大家參與到 RT-Thread 的發展中來,如年度貢獻頒獎、貢獻者聚會、社區工作小組等,當然情懷和引起共鳴也是必不可少的。

開源對於 RT-Thread 來說意味著什麼?

鄒誠

開源是 RT-Thread 的生命,是一切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開源就沒有 RT-Thread。也正是開源成就了 RT-Thread,只有我們把「開源」做好了,才能長期實現價值,持續助力國內 AIoT 產業的發展,同時在商業上才能成為一家成功的企業。

2019 年年底 RT-Thread 獲得了 B 輪融資,近一年過去了,公司有什麼變化嗎?

鄒誠

至去年 B 輪融資以來,我們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RT-Thread 在業內的影響力、知名度,生態社區的規模和活躍程度都有了很大幅度提升。大學計劃、Studio IDE 工具生態、海外社區運營等都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和深化。

如前所述,我們商業模式上也有了較大的突破,營業收入實現了數倍的高速增長,所有這些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AIoT 產業的蓬勃發展將一定會有 RT-Thread 的一席之地。希望更多的小夥伴和企業加入到 RT-Thread 的大生態中,與我們共同攜手,迎接萬物智能互聯的美妙遠景!

開源需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把開源作為業餘愛好和把開源作為事業,其中的區別你們認為是什麼?

邱禕

在學校時,有不少時間能夠自由參與到 RT-Thread 開發中,我的碩士畢業論文也是寫的 RT-Thread。 在畢業後依然保持了這份興趣,一般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及周末的時間參與到 RT-Thread 開發及相關的活動中,不知覺間就過了很多年。

後來,隨著使用 RT-Thread 的開發者和公司越來越多,感覺到 RT-Thread 不僅可以作為業餘愛好,它本身也是很有價值的項目,應該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使用它,於是在 2015 年的時候從原來的公司離職,全職投入到 RT-Thread 公司的運營中。

在這個過程中,當開源作為業餘愛好時,考慮的更多是做出一個有用並令人滿意的作品,而作為事業時,考慮的更多是怎樣發揮它的最大價值,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

作為社區貢獻者,你們分別為 RT-Thread 貢獻了什麼呢?

滿鑑霆

截至目前我為 RT-Thread 貢獻了 47 次 Commits 以及 4 個軟體包。其中包括 uCOS-III 作業系統的兼容層軟體包,可以讓使用 uCOS-III 的用戶快速轉到 RT-Thread,且之前寫的 uCOS-III 應用層代碼不需要做任何變動即可直接在 RT-Thread 上運行。目前正在編寫 uCOS-II 兼容層。

盧華東

前對 RT-Thread 項的貢獻主要集中在 BSP、驅動框架、AT 組件、Sensor 軟體包以及 Scons 構建具。

李濤

我為 RT-Thread 貢獻了 Nordic 的 BSP 和一些 STM32 BSP 以及一些藍牙相關的軟體包,主要會圍繞幾個軟體包重點維護。

開源對你們的影響是什麼?

滿鑑霆

開源對我的影響就是我走進了一個我之前從來沒有涉足過的圈子,結識了一群大牛,這裡邊大佬雲集,能夠相互學習,快速進步。我能夠感受到我這四個月進步神速。

盧華東

從微觀度來看,開源讓我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讓我更有動去學習,也加快了我的作進度;從宏觀度來看,開源讓我看到了更的世界,幫助我釋放創造,成為更好的,同時也在構築個更加由和公平的社會。

李濤

生活更充實了,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能夠和大佬們一起奮戰在開源的一線,能夠認識很多小夥伴。更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也能夠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知識,也開拓了自己的眼界,而且能學到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對國內開源發展有什麼看法?

滿鑑霆

國內開源這些年穩中向好,但做開源在國內仍然相當於幹公益一樣。工程師也是人,也需要養家餬口,所以最後因為資金和現實的壓力最後有些開源項目就不了了之了,很少會像 RT-Thread 一樣以開源項目為依託,進行盈利。

其實開源項目盈利才是一個正確的好事,只有盈利這個項目才會有持續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寫的代碼要藏著,不能讓別人白白用到。殊不知這喪失了讓別人給你找 Bug,加速你代碼迭代的重要良機。

盧華東:由於各種原因,我覺得國內對開源化的重視程度太低了,尤其是在基礎軟體和嵌式領域。雖然現在趨勢向好,開發者也越來越接受 Git 協作式,這年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開源項。

但同時也有擔憂,如對開源許可的理解,對開源軟體的尊重,以及如何讓個開源項持續地運作下去。總的來說,我希望國內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企業參與進來,同時引基會管理模式,在治理式、管理以及法律等進步完善,共同探索、維護個良好的開源環境。

李濤:目前國內的開源相比於國外,相對來說不是太友好。由於某些原因,國外的網站國內用的不是很多,其實走出去可以看到開源的新世界。RT-Thread 就提供了一個這樣的過渡平臺,通過 RT-Thread 你可以看到開源的新世界,我覺得國內應該多一些這樣的平臺。開源並不限於代碼,文檔知識都是開源分享的內容。

長遠來看,還是看好國內開源發展的,希望能多包容全世界人民,並且能夠做到不忘初心,每個人都分享一點點小知識,整合在一起就是持久的生產力。

對那些「對開源有想法但是不知道怎麼行動」的開發者有什麼想分享的?

盧華東

我曾經收到些夥伴的郵件,他們找到了我製作的軟體包的 Bug,並且也給出了解決案, 我建議他們直接在 GitHub 上提交 PR,結果被他們拒絕了,原因是他們不會使 Git 和 GitHub/Gitee。 的確,相對於 Web 領域,嵌式領域使 Git 的開發者更少,這點從 GitHub/Gitee 的 Star 數量可以明顯看到。

我當年其實也沒有教,靠本《Pro Git》就開始了,現在絡上已經有很多 Git 教程了,所以缺的並不是教程,是開始的勇。當然份好的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當我看到 Gitee 的《開源指北》編寫計劃後,就加了,希望能貢獻份量,幫助更多開發者跨過這道坎。家可以關注下。

李濤

能夠邁出第一步很重要,大到提交軟體包,小到簡單地修改一個說明,小小的貢獻能夠匯聚大大的能量,只要你覺得哪裡值得改進的地方都可以提交。國內大部分的程式設計師都沉浸在公司和家庭兩點一線的環境中,缺少社區圈子。可以試著多參與一些社區,生活從來都不只是賺錢。

其實很多大佬並不像想像中的神仙一樣,很多都樂於分享,樂於交友。還有就是,真的有很多開源的事情可以做,只要你想做,跟著大家一起做,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你做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文章為受採訪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

本文版權屬 Gitee(Gitee.com)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 lizechen@oschina.cn ,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反上述聲明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開源微內核作業系統上線!原始碼已開放下載
    源碼下載連結: https://github.com/RT-Thread/rt-thread/tree/rt-smart https://gitee.com/rtthread/rt-thread/tree/rt-smart RT-Thread
  • RT-Thread柿餅派、麻雀板等限時直降+免單活動
    上述數據可自行製造假數據評分標準:實現上述4點基本要求後,根據DEMO的絢麗程度和操作程度打分!免單名單會公布在論壇及售後群!論壇地址:https://www.rt-thread.org/qa/forum.phpqq售後群號:321116336(領取資料請進售後群/看詳情頁)明星2號 — 性價比之王 BK7252麻雀1號開發板
  • 2018 年度新增開源軟體排行榜之國產 TOP 50
    )是一個對 SQL 進行優化和改寫的自動化工具,由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臺的資料庫團隊開發與維護。項目主頁:https://gitee.com/zyzpp/JavaMonitor開源協議:GPLv3開發語言:Java項目作者:@像風一樣iRoses 基於 Spring Boot 2 和 Spring Cloud Finchley.SR2,更符合企業級的分布式和服務化解決方案。
  • RT-Thread Studio V1.0.2 發布,物聯網作業系統一站式開發工具
    為了解決大家的這些痛點,RT-Thread 官方團隊歷經一年用心打磨,推出了 RT-Thread Studio 集成開發環境(IDE),讓大家告別 ENV,能夠基於一款 IDE 快速的進行 RT-Thread 項目開發。日前,RT-Thread Studio V1.0.2 也已經正式發布了。
  • 成立11年裝機量上億,RT-Thread 3.0如何助力物聯網終端開發?
    另一方面,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讓廠商的產品開發周期逐漸縮短、價格戰也更加白熱化,為保證利潤空間,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輕設計化,即廠商不斷精簡自己不必要的研發投入,專注於核心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對於物聯網來說,由於相關應用非常碎片化以及需要低功耗,因此其對作業系統也有新的要求,比如快速、成熟、高可靠性、開發便捷性、可連接性、低功耗性,同時也需要開源。
  • 華為方舟編譯器正式支持C語言:完全開源
    現在,方舟編譯器加入了對C語言程序的支持,當然繼續開源,也是實現Java和C混合編譯的基礎。未來,方舟引擎不僅要對來自Java語言的IR代碼進行JIT編譯,也會支持對C、C++語言的IR代碼進行JIT編譯。
  • 微信團隊開源圍棋AI技術PhoenixGo,復現AlphaGo Zero論文
    本文介紹了騰訊微信翻譯團隊開源的人工智慧圍棋項目 PhoenixGo,該項目是對 DeepMindAlphaGo Zero論文《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out human knowledge》的實現。
  • MIT創建微流控領域開源網站
    在研究過程中,他經常需要用到DNA知識庫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GenBank,這是一個開源DNA資料庫,研究者能夠共享並獲取基因序列及其相應功能等數據。Kong意識到,「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有相當多不同類型信息的共享平臺。生物科技領域的這種大型開源平臺十分重要,而我們希望在這個開源生態系統中填補有關開源硬體設計的這個關鍵部分。」
  • 當我們在談論肖戰的《人物》封面故事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有32名微信好友關注了《人物》公眾號,「當代史、個人、價值觀」由前雜誌主編李海鵬提出,關注《人物》公眾號自動回復的內容,即使李海鵬離開《人物》到了《時代先生》,又帶著整個特稿部門集體跳槽到亭東文化與韓寒一起打江山,「三要素」在《人物》仍然具有決定性作用。 從「每個生命都有一個故事 」到「富於人文性質,緊扣時代脈搏」。《人物》的標語經歷了好些變化。
  • 這個國產作業系統不但開源,而且全用 lua 腳本開發
    項目名稱:LuatOS項目作者:Wendal開源許可協議:MIT LuatOS 是運行在嵌入式硬體的實時作業系統,只需要少量內存的 flash 空間就能運行,用戶編寫 lua 代碼就可完成各種功能。基於Lua 5.3.5低內存需求,最低32kb, 96kb flash空間硬體抽象層兼容M3/arm/risc-v等可測試,可模擬(qemu)在線升級可裁剪,可擴展總體架構項目地址:https://gitee.com/wendal/LuatOS
  • MIT 50 家聰明公司、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多方認可,永不止步
    作為歷史上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權威科技期刊之一,創立於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出的 PingCAP 的上榜理由是:「業界領先的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中國唯一專注於開源 HTAP 領域的團隊。
  • 國產自主物聯網作業系統廠商RT-Thread獲得華強聚豐及思必馳
    新的投資將用於擴張研發團隊,優化物聯網作業系統平臺並開發新的組件;同時,公司將在現有廣受歡迎的物聯網與嵌入式開發者社區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產業應用和生態體系,助力國內物聯網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經過11年的累積發展,RT-Thread已經擁有一個國內最大的嵌入式開源社區,同時被廣泛應用於能源、車載、醫療、消費電子等多個行業,累積裝機量達數千萬臺,成為國人自主開發、國內最成熟穩定和裝機量最大的開源RTOS。
  • Gfast 工作流引擎 1.0 正式發布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Gfast管理系統採用go語言開發,基於GF(Go Frame)的後臺管理系統,現增加工作流引擎模塊開源發布,實現工作流引擎與業務解綁
  • iOS10怎麼修改相冊人物封面_iOS10修改相薄人物封面方法
    iOS10怎麼修改相冊人物封面_iOS10修改相薄人物封面方法 2016-11-14 16:45 | 作者:leidian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封面送給我們的大師兄!
    又是一冊封面人物和劇情不沾邊的配搭,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還是為好奇的鬥迷解答一下最新一冊《終極鬥羅》第23冊實體書的封面人物吧; 首先,我們先來觀摩一下,《終極鬥羅》的封面人物一如既往的延續了其規律,一冊男,一冊女、一冊男…… 這樣的循環
  • 我調研了100來個 Java 開源博客系統,發現這 5...
    最近想倒騰一下博客,看了很多現成的比較成熟的開源博客系統,自己也簡單從下面幾個維度總結對比了一下:star 數量技術選型社區生態當然啦!halo-寒山志-baozi.funOneBlogGithub 地址:https://gitee.com
  • 李後強:長江和黃河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 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
    編者按1月5日,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教授接受封面新聞採訪,認為長江和黃河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論支撐。全文如下:1月5日,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展望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溯源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是關鍵,他同時表示,「中華文明連續五千年不斷代,根本原因是形成了穩定的文化基因。」他也在類比研究中發現,長江和黃河是 「雙聯體」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的雙股結構,由此可以說明中華民族為何生生不息,並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學理解釋。
  • 【微封面】唐縣在線第636期封面人物-高海寧
    微封面人物資料關於·微封面你想成為萬人關注的唐縣明星人物嗎,你想體驗成為偶像的感覺嗎……你覺得自己美麗嗎,你覺得自己夠個性嗎,你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嗎……如果你覺得你可以,我們給您提供一個交流展現自己的平臺,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將你的自信美麗傳播給所有人。【報名條件】1、唐縣本地生活或工作,16周歲以上,男女不限2、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3、必須是唐縣在線微信平臺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