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三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他指示美國國務院著手準備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立刻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天」,稱中東和平向前邁進了一步。但是阿拉伯世界在川普發出上述正式表態之前已經對他這樣做將導致「嚴重後果」作出嚴厲警告。
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是巴以之間的核心衝突之一。目前與以色列有邦交的國家都將使館設在特拉維夫。川普的決定代表著美國公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這將意味著美國作為巴以衝突調停者的角色難以為繼,也意味著巴以之前的和平進程大體畫上句號。
川普此舉還可能將中東當前的衝突格局重新改寫。自阿拉伯之春以來,什葉派與遜尼派的衝突、打擊伊斯蘭國以及敘利亞內戰等吸附了中東地區動蕩的大部分能量,以色列並非其中的衝突方,巴以之間相對平靜。但現在,中東的焦點有可能回到被佔領土的老問題上。
川普現在捅耶路撒冷問題「馬蜂窩」的動機很難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加以分析,因為這必將強烈刺激中東局勢,激發阿拉伯及伊斯蘭世界廣大民眾對美國的不滿,甚至仇恨。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消耗美國的精力,引發美國遭遇新一輪恐怖襲擊的風險,對川普「集中精力抓經濟」沒有一點好處。
如果川普這樣做的首要原因是要「堅持競選時的承諾」,那麼他的「政治任性」能夠在美國釋放到這種程度,這從新的角度展現了美國當下的集體焦慮和衝動。前幾任美國總統都不敢幹的事情,現在川普正在幹,美國的權力機制默許了他,這就是今天世界看到的美國總統和美國。
來自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反彈必將是劇烈的,即使那些國家的政府反應相對克制,但是民間的反應將難以把控。激進力量將找到證明激進「必要並且正確」的難得機會,一系列暴力事件很可能將會發生。
由於美國的中東協友都反對川普那樣做,歐洲國家也鮮有公開支持的,川普政府將會付出一系列外交代價,美國的安全成本勢必增加。不排除這件事會牽出相當長的鏈式反應。
給世人印象最深的是,川普的確是一位敢作敢為的總統。他十分篤信美國力量的無所不能,他或許認為,美國想做什麼都能做到,只要美國下決心,任何力量都將屈服,甚至某些宗教信仰層面的東西也能做出讓步。
這是很長時間以來世界從未見過的美國總統的意志,而且川普的這種意志轉變成美國國家政策的概率比人們預期的高很多。自川普入主白宮以來,美國已經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和TPP,轟炸了敘利亞政府軍的基地,頒布了針對6個伊斯蘭國家的旅遊禁令,這些在過去都是難以置信的,但川普都「說到做到」了。
這樣一位美國總統接下來會做什麼,這個懸念就更有分量了。看來他傾向於更果斷地使用美國力量所對應的權力,強行改造這個世界令他不滿意的地方。
比如,他反覆說美國有對朝鮮軍事打擊的選項,看來不能理解為他是隨便說說。如果平壤不停止核導試驗的話,川普為兌現自己「承諾」而使用這一選項的可能性,大概大於他嚇唬嚇唬平壤,實在嚇唬不住就拉倒了的可能性。
與川普打交道,必須用實力說話,這比同他「套近乎」要重要得多。關於這一點,世界上想不受美國擺布的力量都須保持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