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臺灣著名的阿里山風景區有兩種方式,一是坐汽車沿盤山公路而上,二是最為遊客所青睞的森林火車。但歷經「八八水災」的劫難後,小火車要和遊客全程會面,至少要等到2011年底。
記者3月31日乘坐嘉義縣梅山鄉一位茶農朋友的車前往「八八水災」阿里山災區。在沿著臺18線公路螺旋狀的攀爬中,隔著車窗仍清晰可見數處大面積滑坡。為了早日搶修道路,兼保證平日的遊客往來,阿里山工務段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7點半在滑坡處每修兩個小時路開放半個小時通行。於是每當快放行時,滿載遊客的小巴士就排起了長龍。
經歷兩道修路關卡後,下午3點,記者終於抵達位於海拔2000米處的阿里山二萬坪車站,這也是森林火車軌道受衝擊最嚴重的地段。山嵐霧靄中,近10米的小火車軌道懸空在崩塌的斷崖之上,讓人頓覺觸目驚心。斷軌外的月臺之上,繫著一個個紅燈的黃色警示帶組成護欄,「危險,請勿靠近」的告示赫然在目。
阿里山的登山鐵路是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記者2008年來訪時曾搭乘過。坐上古樸的紅色蒸汽式車廂穿梭於滿山綠野之間,沿途可觀賞到熱、暖、溫帶3種林相的變化,別有一番山間風味。去年8月,在「莫拉克」颱風重創下,阿里山部分鐵路路基嚴重流失,4座隧道被埋,主線修復工程至今仍無具體進度,阿里山五奇「雲海、日出、森林、火車、晚霞」也因此獨缺一美。
據介紹,小火車「復駛」難的原因,還包括鐵路經營權的糾紛。2008年,臺灣當局以BOT(建設-經營-轉讓)招標的形式將阿里山森林鐵路營運等3個項目委託給民營企業宏都公司。但水災之後,由於阿里山林務局與宏都公司權責不清,小火車「復駛」計劃一度受到幹擾。不過,臺灣當局林務主管部門日前宣布收回經營權,小火車再上路也隨之提上日程。
記者採訪時,正遇見阿里山林務局會同鐵路改建工程部門一行十幾人在勘察災情。林務局一位姓謝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阿里山鐵路支線祝山線受損害較小,經修復後預計能在4月通車,嘉義到奮起湖站也可望於明年通車,最難的就是眼下的二萬坪到終點站阿里山的一段鐵軌。
他表示,雖然眼下這塊地基鬆動嚴重,很脆弱,但火車改道更為困難,因此只有再想辦法會商如何在原地加固,「爭取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讓阿里山鐵路能經得住颱風暴雨的考驗」。
這位工作人員說,明年12月25日是阿里山森林火車通車100周年紀念日,希望在小火車100歲生日時能夠重新通車,迎接更多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