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曲阜市石門山鎮深挖儒家文化內涵,秉持「貴和持中」的「和合」理念,高標準打造鎮村兩級「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實現了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
「其實鄰裡之間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是盡心盡力的去了解、去相互理解,就不會激化矛盾。」前段時間,石門山鎮董莊北村村民孔祥順因家中排水問題和鄰居產生糾紛,村調解員孔令渭了解情況後,及時跟進調處,耐心勸說並現場提供PE管道將汙水改道,將矛盾圓滿化解。「我們這個事呢雖然是小事,但是村裡如果不調解,小事也會變大,村裡一調解大事變小了,鄰居關係也和好了,感謝村裡的調解。」村民孔祥順告訴記者。
處理這件鄰裡糾紛的孔令渭不僅是村裡的和事佬、調解員,他的另一個身份還是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在日常工作的同時,發生在村裡的一些小矛盾小糾紛,他都會主動介入調解,化解了一批婆媳之間、鄰裡之間的矛盾和矛盾紛爭等大事小情。既為村民解決了實際問題,保護了雙方的合法權益,又鞏固了村級「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體系的地位,維護了黨支部的權威。
「調解室專門邀請村裡德高望重的鄉賢和有威望的村幹部擔任調解員,村民之間有啥矛盾都願意來調解室裡說一說,矛盾化解了,心事也就放下了。」孔令渭介紹說,村裡的調解室每天都有村調解人員坐班,調處各類矛盾糾紛,積極化解居民鄰裡矛盾,群眾在遇到矛盾糾紛時養成了有事先找「和為貴」的習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這些年來,俺村裡零上訪、零治安案件、零刑事案件,村莊鄰裡和諧,村風氣正。這對我們發展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都起到極大的作用。」孔令渭說。
董莊北村「和為貴」調解室只是石門山鎮社會治理「和合」品牌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全鎮26個行政村「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室已實現全覆蓋。「和為貴」調解室建立在各村委大院,按照統一標準懸掛門牌、標語、制度,設置公示欄,配置桌椅櫥櫃,特別是「禮之用 和為貴」等富有儒家文化底蘊的標識,讓調解室顯得正規又溫馨。在調解員選配上,注重「專業、權威、平衡」,既吸收法律相關知識人員,又吸收有調解經驗人員。石門山司法所還對各調解室進行業務指導,統一制定工作流程、統一印製調解文書,統一發布典型案例。同時,調解室還將和每個村的「第一書記工作室」配合,發揮「一村一警」、「一村一名法律顧問」等工作機制的作用,對重大、複雜及遺留矛盾糾紛,協調進行解決。讓老百姓遇事先找「和為貴」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利益訴求機制,有效減少上訪、民轉刑案件的發生,促進了社會和諧。
今年5月份,該鎮又高標準打造「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通過實施「2+N+1」工程,整合司法所、信訪辦、法律服務團等工作力量,開設來訪登記、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綜合服務等窗口,設立綜合調解接待區、和為貴訪調對接區等,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服務下沉,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群眾家門口。截至目前,服務中心受理辦理網上業務近百餘起,接待群眾來訪50餘起。
「下一步,我們鎮將依託『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和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實現矛盾糾紛『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調處化解』,為石門山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石門山鎮黨委副書記劉國良告訴記者。
閃電新聞記者 賈鑫 曲阜臺 湯贇瑞 張東 濟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