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是否是大禹的後裔?

2021-01-07 徐子毅

大禹,是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君主,也是公天下制度的最後一位君主。在他死後,其子夏啟擊敗大禹指定的繼承人伯益建立夏朝。而夏朝的君主們自然也都是大禹的後裔。然而在一千多年後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卻號稱自己也是大禹的後裔。這個諸侯國就是位於江南的越國。

如果大家對越國這個諸侯國感到陌生的話,那我接下來介紹的這位越國君主,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他就是有著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典故的越王勾踐。為大家介紹完越國這個國家,然而大家好奇的,應該還是越國是否是大禹後裔,而非越國這個諸侯國本身。那越國究竟是不是大禹的後裔?越國自稱大禹後裔又有哪些依據呢?

本文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這兩個問題。由於這兩個問題本身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因為越國究竟是不是大禹的後裔,主要還是看依據是否可靠,所以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越國自稱大禹後裔的依據是否可靠?首先為這一論點背書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認為夏朝的少康將自己庶子封於此地,于越是庶子的名字,號為無餘;賀循《會稽記》稱庶子號為于越,由是得名。

而《史記·越世家》稱大禹曾經在會稽會盟諸侯,越國為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封地,國君為姒姓,勾踐稱霸中原以後稱自己為夏禹後裔。秦始皇在今天的會稽山祭祀大禹後這一說法越發流行。因為大禹病逝於會稽,所以夏朝宗室在此供奉也就情有可原。那這兩種說法是否可靠呢?我認為其可靠性有待商榷。

首先大禹的確是在會稽病逝,然而夏朝直到君主少康時,才在會稽設立宗室諸侯為大禹守靈是不是有些太晚了?其次如果是設立諸侯來供奉大禹,那麼應該會有相關史料予以佐證。然而並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大禹的確被埋葬在會稽,而且也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少康有分封諸侯供奉大禹的事跡。

加之越人在語言習俗、歷史繼承、考古遺蹟等方面與中原文化存在較大差別。當地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以及後來的馬橋文化、幾何印紋陶文化層在考古發掘、基因分析上都存在一定繼承關係,而與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關係不大。因此對于越人的祖先是否來自中原,可以說沒有任何相關證據和可能的證據證明這件事。

所以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越國自稱大禹後裔,或許有一定的傳說依據,然而事實上,越國的來源還有很多種說法。如越國諸稽氏起源等方面考證越王的先祖是祝融八姓之一,屬於彭姓諸稽氏,越國是徐人進入越地統治越人所建立。以及越族是由三苗中一支演變而來,越人出現地域和三苗相近且出現較晚因而可能有繼承關係等多種說法。

而事實究竟是什麼?恐怕還要依靠進一步的考古發現才能予以證實。各位網友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

相關焦點

  • 稽山街道:大禹後裔 網上祭禹
    2020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圓滿完成
  • 吳越爭霸前的越國歷史,據傳越國始祖同大禹有關係
    越國的始祖據傳是夏族,他們很早就活動在會嵇(今浙江紹興)地區。夏禹娶塗山氏女為妻,有說塗山在今山陰,夏禹又曾大會「諸侯」於塗山,巡視天下,「還歸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神」。茅山就是會嵇山,因禹會諸侯,「乃大會計治國之道」,所以定名為會嵇。相傳禹死後也葬在會嵇山。
  • 大禹後人!就在紹興這塊風水寶地,千百年來長眠著公主和朝廷官員
    據說,越國皇宮的大部分人都葬在這裡。相傳,舜公主和夏朝元帝大禹的「禹公主」,以及許多越國皇宮的成員都葬在這片風水寶地。「墳」,按墳也大,「謝」,故宮人的墳,所以鍾謝村的名字就由此而來。史料記載,俞氏是大禹的後裔。大禹的三個兒子:長子齊,繼承父姓四,次子匡,姓顧。三子韓,姓禹,大禹賜三子禹,意為紀念妻子塗山。
  • 古代越族人:關于越國的起源與文化發展
    越國是由古代越族人建立的國家,而越族人傳聞是大禹的後代。據說,夏族人很早就活動在會稽一帶。夏禹曾娶塗山氏女為妻,有人說塗山就在今天的山陰。夏禹還曾在塗山大會「諸侯」,巡視天下,「還歸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神」。這裡的茅山被人認為就是會稽山。
  • 紹興這個古村,據說是大禹後裔,還是禹妃安葬地,大家去過嗎?
    古村名叫冢斜,在紹興縣稽東鎮,據說這裡的村民是大禹後裔。關於冢斜村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相傳舜妃禹妃及越國宮人葬於此地,「
  • 戈布:破譯古越國鑄幣之謎
    史書上從來沒有有關越國錢幣的記載,此前也沒有越國錢幣出土的先例。顯然老夫子是在糊弄人呢。「在一片嘲笑中老夫子悻悻離去。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幾乎都有貨幣,而南方的越國是否有貨幣,使用什麼樣的貨幣由於沒有相關記載,錢幣界一直是疑團莫釋,至今仍是中國貨幣史上的一段懸而未決的謎案。
  • 他們的後裔分布在哪些地區?
    現在我們常常是將東南地區稱為吳越之地,這是由於春秋時期,這裡存在的兩個大國非常有名,分別是吳國與越國,隨後越國消滅了吳國統一了東南,不過在史書中,我們也常常見到了一些越人,所謂的越人並非是越國人的稱謂,事實上在越國建立之前,越人就已經存在了,現在我們將他們統稱為古越人,商周時期將東南地區的眾多部落都給稱為越。
  • 大禹陵景區煥然一新 公祭大禹市民可參加「雲祭祀」
    近日,記者來到紹興大禹陵景區祭禹廣場,看到水上祭壇、鍾亭、鼓亭、洛書臺、圖騰柱等已建設一新,廣場氣勢壯闊,目前,景區提升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據了解,今年的公祭大禹典禮將在4月19日舉行,人們將看到氣勢宏偉的大禹陵雙重「樓閣式」牌樓、浮雕牆、十二華夏柱等大禹文化「地標」。
  • 享國近2000年,春秋戰國時期最古老的諸侯國——越國是什麼國家?
    當然,就越國自己來說嘛,自然會找對自己有利的說法,勾踐稱霸中原以後稱自己為夏禹後裔(這就表示自己也是正統嘛,後世遼國也是一樣,一開始契丹人還是宣稱「青牛白馬」傳說,後來漸漸就宣稱自己是「炎黃支脈」)。不過,越國早期的歷史記載相對比較模糊。
  • 大禹誕辰4147周年!兩岸同胞齊聚四川北川共祭大禹
    楊勇 攝中新網綿陽7月26日電 (楊勇 呂婕)肅立雅靜、鳴銃撞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在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大禹誕辰4147周年之際,「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20(庚子)年大禹誕辰祭祀典禮」在大禹故裡——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
  • 北川:大禹誕辰日 海峽兩岸共祭祀
    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大禹後裔代表,以及相關學術研究機構的嘉賓學者300餘人與數萬當地群眾一道,共同見證並參與了盛會。大禹後裔夏氏宗親以及海峽兩岸政商人士、學者通過視頻表達了對大禹的緬懷追思,希望兩岸和平發展、深入交流,攜手弘揚大禹精神、共同傳承大禹文化。  今年的祭祀活動採用古代最高禮祭——「禘禮」形式進行,儀式分九項議程:肅立雅靜、鳴銃、擊鼓、撞鐘、敬獻花籃、敬獻羌紅、恭讀祭文、行禮、頌歌獻舞、禮成。
  • 2020年網上公祭大禹陵典禮舉行
    今天上午,2020年網上公祭大禹陵典禮舉行,現場祭祀典禮在改造完成的大禹陵祭禹廣場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姒健敏,副省長彭佳學,省政協副主席張澤熙,省水利廳廳長馬林雲,市委書記馬衛光,市委副書記、市長盛閱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譚志桂,市政協主席魏偉作為主祭人參加公祭典禮。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國龍任祭典司儀。
  • 住在會稽山腳下,和大禹陵景區對話,就在紹興大禹觀園酒店
    紹興大禹開元觀堂就在會稽山的腳下,靠近大禹陵景區,原來是大禹後裔娰姓家族繁衍生息之地,距今也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來到江南古城紹興,到大禹開元觀堂,徹底放鬆身心,悠然回味傳統。開元式的關懷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場尋夢之旅,在紹興大禹觀園酒店有了完美的結局
  • 謁大禹陵(文學原創)
    遠有始皇帝從鹹陽千裡迢迢來會稽山祭拜,近有大清的康熙大帝和乾隆大帝多次南巡到大禹陵祀禹,如今社會各界年年前來紹興拜謁大禹陵,更是不可勝數。身為華夏子孫,到了紹興,都應該去會稽山拜謁大禹陵。公祭大典結束的次日,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們在酒店吃過早飯,便迫不及待地乘車來到了會稽山腳下。
  • 大禹陵如何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地標?
    穀雨時節,紹興大禹陵景區,人們將再次祭祀中華立國始祖大禹。巍巍大禹陵在春風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雙重樓閣式牌樓、十二華夏柱、大禹治水浮雕牆、萬人祭禹廣場和通往大禹陵的神道,人們置身其間,更能表達對大禹的崇敬和思念。昨天,記者再次來到大禹陵景區,在追思民族先祖的聖地,感受大禹陵景區改造提升工程給人帶來的心靈震撼。
  • 逢穀雨時節 矗立起大禹文化精神的坐標
    又是穀雨時節,人們又來到紹興大禹陵景區,祭祀中華立國始祖大禹。巍巍大禹陵在春風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雙重「樓閣式」牌樓、十二華夏柱、大禹治水的浮雕牆、祭禹廣場和直通大禹陵的神道,人們置身其間,更能表達對大禹的崇敬和思念。4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大禹陵景區,在追思民族先祖的聖地,感受大禹陵景區改造提升工程給人帶來的心靈震懾。
  • 大禹:從傳說到現實
    圖為2019年7月,北川、汶川兩地分別舉行「海峽兩岸禹羌文化研討會」「大禹華誕慶典」「大禹文化與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研討會」,以及「大禹華誕食禮」。圖為在汶川舉行的祭祀活動中,釋比文化傳承人進行大禹文化展示。禹跡圖為中外大禹文化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記錄了印證大禹歷史記載、後人大禹文化的相關分布。
  • 兩岸同祭大禹!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將於7月26日在北川...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楊宗友)7月17日,記者從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20(庚子)年大禹誕辰祭祀典禮」將於7月26日(農曆6月初6)在北川羌族自治縣隆重舉行。
  • 兩岸同祭大禹!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將於7月26日在北川...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楊宗友)7月17日,記者從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二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20(庚子)年大禹誕辰祭祀典禮」將於7月26日(農曆6月初6)在北川羌族自治縣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