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經常會出現骨折的現象,雖然骨折是意外發生,但是骨質疏鬆增加了骨折的出現機率,有相關調查顯示,有40%到60%的男性骨折,都跟骨質疏鬆有關,鈣的吸收也會受到雌激素及月經周期的影響,所以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一旦出現,患者骨量減少、骨功能退化,很容易摔倒骨折,嚴重時還會導致骨骼變形,給大家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
大家在50歲之後,就要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給自己的骨頭「延長壽命」,早一點開始保養自己的骨頭,及時給骨頭補3種營養,就能減少骨量的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01鈣
想要為自己的骨頭「延長壽命」,鈣就是首先需要補充的物質,有很多中老年人,都會喜歡去藥店買一點鈣片,想要給自己補充鈣物質,如果不是病情需要的話,其實是不建議盲目去購買保健品,有些店員會誇大宣傳,產品裡面鈣的劑量可能並不大,對骨量減少可能起不到幫助,而且身體鈣過剩,還有可能出現結石和便秘的情況,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還是進行食補比較好。
比較推薦的食材,就是牛奶和綠葉蔬菜,可能有些人就會感到好奇,牛奶比較好理解,怎麼還要多吃綠葉蔬菜呢?其實一般的綠葉蔬菜,能給身體補充的鈣物質並不少,例如大家常見的薺菜,100克裡面鈣含量就能大於200毫克,其他深色的蔬菜,也都能在50到100毫克左右,50歲到70歲之間,男性每天需要攝入1000毫克的鈣,女性每天需要1200毫克,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量來規劃。
02維生素D
光補充鈣還不行,還要讓自己的骨頭能及時吸收,如果吸收不了也白搭,所以在補鈣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因為人在過了50歲之後,骨骼細胞開始退變,對鈣的吸收和轉化效率都會逐漸降低,補鈣的效果可能就不好,維生素D可以改善機體鈣的代謝,促進腸道對鈣、磷元素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鬆可以起到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從食物中獲得維生素D,可能會存在一些難度,基本上蔬菜中的含量都會比較低,西紅柿和菠菜的含量會相對較高一點,主要還是動物肝臟、深海魚含量會比較多,但是不適合多吃,可以偶爾吃一次,天氣暖和時,多曬太陽,讓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就是比較好的補充方式。
03維生素K
骨骼健康跟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想要給自己的骨頭「延長壽命」,只是一味地給骨頭補充鈣,可以起到預防作用,但是效果也比較有限,維生素K和適量運動,都會有利於鈣的沉積,幫助身體留住鈣,讓骨質流失的速度變慢,胡蘿蔔、西蘭花等等,裡面維生素K的含量都比較豐富,正常飲食中就能獲取足夠的維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