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月餅,是中秋佳節當仁不讓的「主角」。細膩綿柔的蛋黃金腿、清甜可口的玫瑰豆沙、芳香四溢的鮮肉月餅……一枚枚金黃的月餅滿足著不同地域食客味蕾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團圓美滿的期盼。

中秋節將至,新華社記者精心挑選兩岸暨港澳地區各具獨特風味的月餅,與您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閒聊月餅背後的故事。

(小標題)臺灣:「西洋味」「傳統範」俱全的美食

在臺灣,中秋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賞圓月、食月餅是流傳已久的習俗。

(圖為做工精緻、口味獨特的小月餅。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臺灣的月餅製作除受到大陸影響外,也結合了其他地方的特點。如百年老店陳允寶泉的小月餅就結合了日本糕點烘焙技法,口感綿密、入口即化。

在陳允寶泉臺北車站店,正在採購月餅的陳妤蓁告訴記者,她是第三次來陳允寶泉買月餅。這裡月餅味道是淡淡的清香,吃起來感覺很好。陳妤蓁是臺灣雲林縣人,這個中秋她會和往年一樣,帶上精挑細選的月餅回老家與家人團聚。

「陳允寶泉的月餅盒,在中秋節時為紅底金字,形狀頗似以前大戶人家小姐用的首飾箱。打開月餅盒,就給人一種要打開百寶箱的感覺。」陳允寶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理黃歆詠說。

黃歆詠介紹,以前的月餅都比較大,要切開吃,吃不了就會浪費。陳允寶泉自1976年推出直徑5至6釐米的小月餅,一上市就受到好評。目前,該公司主打的小月餅採用日本產白鳳豆做餡,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紐西蘭進口奶油與微量的糖,在臺灣頗受歡迎。

(圖為新上市的各式月餅。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除了傳統的綠豆、紅豆餡,近些年肉餡也在臺灣流行起來。每到中秋節前,王師傅餅鋪臺北京站店都會排起兩排長達百米的長隊。在這裡,咖喱餡、香菇滷肉餡和滷肉餡等餡的月餅供不應求。

無論月餅的品種如何創新,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卻是不變的。「以前都是吃廣式月餅,可能時代在變吧,所以有很多新奇的式樣出來,但都可以接受。」陳妤蓁說,「中秋節吃月餅有特殊的意義,就是和家人團圓。」

(小標題)香港:集盡「天時地利人和」的雙黃白蓮蓉

在香港,一盒雙黃白蓮蓉月餅從準備到上桌要花費近3個月的時間。神聖的拜神開爐儀式、漫長的煮蓮蓉過程、精細的手工包餅、適中的火候炙烤,一系列複雜的工序之後,美味的雙黃白蓮蓉月餅才正式亮相。

對於香港大同老餅家第二代傳人謝禛原來說,做月餅有著近乎神聖的傳統意義。這家以做傳統糕點而聞名的餅店每年做月餅前都有個「開爐儀式」。拜神、發紅包、祈福過後,月餅行的師傅才正式開工。

(圖為市民在選購月餅。圖片來源:謝禛原提供

謝禛原說,月餅的品質依賴「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當年的蓮子、糖水和麵粉的質地;地利是看烤月餅的火候;人和則是指師傅包月餅的水平。只有當這三樣都佔盡,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品質上佳的月餅。

謝禛原告訴記者,雙黃白蓮月餅的精髓在於蓮蓉。蓮蓉由蓮子、花生油和砂糖製成。製作蓮蓉的過程漫長而複雜,首先要將蓮子用白糖醃製,之後把蓮子弄碎,將顆粒較大的蓮子碎粒篩出,留下比較細的蓮子沙。蓮子沙煮熟之後用磨機加入花生油反覆打磨成蓮子漿,最後把蓮子漿煮近一個月的時間,散落的蓮子就化身為細膩綿軟的蓮蓉了。

什麼才是正宗的雙黃白蓮月餅?食不厭精的香港人有著嚴格的數字要求:標準的雙黃白蓮淨重5兩,其中蓮蓉3兩半、蛋黃7錢、餅皮8錢。而從感官上來說,月餅的餅皮為糖漿皮,皮薄柔軟且均勻,表面光澤突出;餡料為純蓮蓉,口感滑膩,有蓮子的清香;而兩個鹹鴨蛋黃要整齊擺在蓮蓉當中,呈金黃色,略紅。這樣的雙黃蓮蓉月餅一切開,便讓人垂涎欲滴。

「以前家家只能買到一盒月餅,在吃之前要拜神,吃過就沒有了。現在不一樣了,但中秋當日,家人團圓,賞月之後吃月餅這種約定俗成習慣還沒有變,也不會變。」謝禛原說。

(小標題)澳門:賣了半個世紀的手工月餅

在澳門地標之一的紅街市對面,隱藏著一家開了快半個世紀的店鋪,堅守著澳門所剩無幾的手工廣式月餅。

從紅街市水果檔背後的一條小巷拐進去,有一間長約七八米、寬三米的小鋪子,頂上招牌寫著「鳳凰餅家」四個略微褪色的紅色大字。臨街是鑲著玻璃的櫃檯,上面放著四個裝糕點的玻璃罐子,仿佛置身七八十年代的雜貨店。

下午六點,櫃檯上還放著兩個烤盤,盛著當天還沒賣掉的四十多塊月餅,不時有路人買走幾個。這裡的蓮蓉月餅和超市、酒店裡甜得膩人的月餅不太一樣,微甜中帶著蓮子的清香。

「這些賣完就收工。每天半夜一點多就起來備料,早上六七點就開門,賣幾百個月餅是家常便飯。」店主何偉光說。他的店是家族經營,直接在鋪子裡備料、包餡、壓模、烤制。光是蓮蓉就要幾個人輪流上陣,剝皮、挖蓮心、煮透、磨茸、翻炒。


(圖為何偉光和他的小店。新華社記者王晨曦攝)

何偉光於1968年開店,當時是澳門手工月餅最火的時候。他除了製作蓮蓉蛋黃、五仁鹹肉等品種,還有市場少見的玫瑰黑豆沙。儘管之後手工月餅店一家家關門歇業,他的生意也趨於平淡,但周圍的老鄰居常常光顧,一些香港的老主顧也常常託人帶幾盒。

「我這裡的玫瑰黑豆沙,香港和澳門都很少見了,賣得最快,你來晚了。」老何說道。不過他推薦了蛋黃金腿月餅。記者一口咬下去,略欠細膩,但再嚼之下滿口生香,砂糖被牙齒磨得脆響,舌頭能清楚地分辨出南瓜子、杏仁、榛子、玫瑰、火腿和鹹蛋黃的味道。

在港澳和廣東的美食論壇上,食客們對這家老店評價頗高,不少人來這裡尋找小時候的味道,然後拍圖「曬」在網上引來點讚一片。

(小標題)上海:大廚解密鮮肉月餅的神奇之處

下午四點半,位於上海淮海中路上的「光明邨」門庭若市。十隻鮮肉月餅剛剛出爐,十多名排隊者一擁而上,瞬間淹沒在飄著鹹甜香味的油煙氣裡。

「一個鐘頭(小時)也就賣十個人左右,每人限購60隻,後面排隊排不上的,趕緊回家吧!」只見一名大堂主管跑到蜿蜒的隊伍最尾,努力勸退熱情高漲的「吃貨」們。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海派」鮮肉月餅究竟有多大魅力,記者就此走訪了現任德國雙立人美食學院中國區院長的中國知名國宴主廚蔣頤。這位地道的上海籍烹飪大師,向記者解密「海派」月餅的神奇之處。

據蔣頤介紹,上海的月餅受蘇式月餅影響頗深,豬油白酥皮為皮,以鮮制餡料為主,又不似蘇式月餅顏色平淡,口味則以鹹甜居多。上海的月餅以前沒有那麼多的味道選擇,大類也就兩個,一甜一鹹,甜的主要有豬油果乾,玫瑰細沙等,鹹的主要還是主打鮮肉月餅。


(圖片來源:蔣頤提供)

蔣頤自製鮮肉月餅時,喜歡選用豬五花肉,去皮,洗剁成肉糜,再拌入蔥薑汁、薑末、雞蛋等調料,快速攪拌上勁,再加入秘制豬油拌勻,一烤就是芳香撲鼻。他也承認,如今傳統爐具慢烘的手法漸漸少了,一些人為加快速度選用烤箱烘製,後者一定會損失一部分油脂的香味。

鮮肉月餅對蔣頤而言更多的是兒時的記憶。他說,那時月餅沒有現在做得細緻,為了增加口感也會加入肥肉,倒是那股味道讓人始終對鮮肉月餅情有獨鍾。上海人也會講究將鮮肉月餅搭配茶水,最佳的當屬茉莉香片,口唇間香中帶苦、油中帶酥,相得益彰。

在今年的上海月餅市場上,出現了醃篤鮮月餅、小龍蝦月餅等,對這些有點「搞怪」的創新,蔣頤說,上海本幫菜的海派風格在餐飲大流中浮浮沉沉,始終有種孤芳自賞的味道,現在有這些創新的月餅出來,不失為一種新嘗試。(記者:劉剛、王小鵬、 周雪婷、王欣、王晨曦、許曉青、周文其)

(原標題:兩岸暨港澳:舌尖上的中秋味道)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秋節——兩岸暨港澳地區月餅大盤點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舌尖上的中秋節——兩岸暨港澳地區月餅大盤點  新華社記者  10月4日是中秋節。在中國,民間素有中秋食月餅的習俗。如今,依據不同飲食習慣和偏好,或甜或鹹,形狀各異的月餅已是兩岸暨港澳地區老百姓生活中的常見食品。
  • 穿越兩岸暨港澳的月餅滋味兒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月餅,是中秋佳節當仁不讓的「主角」。細膩綿柔的蛋黃金腿、清甜可口的玫瑰豆沙、芳香四溢的鮮肉月餅……一枚枚金黃的月餅滿足著不同地域食客味蕾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團圓美滿的期盼。  中秋來臨,新華社記者精心挑選兩岸暨港澳地區各具獨特風味的月餅,與您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閒聊月餅背後的故事。
  • 天南海北各有韻味 細數海峽兩岸暨港澳賞月好去處
    今夜月光此處多——細數海峽兩岸暨港澳賞月好去處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自古以來,歡聚賞月就是中國人關於中秋節集體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海峽兩岸暨港澳」客家山歌邀請賽東莞舉辦
    「海峽兩岸暨港澳」客家山歌邀請賽東莞舉辦 2018-12-17 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
  • 「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在澳門開幕
    中新社澳門10月30日電 (記者 龍土有)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臺灣工商協進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及澳門中華總商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30日在澳門美獅美高梅酒店舉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論壇上作專題演講時表示,面對目前環球經濟不斷變化,澳門經濟穩中有變,需以「敢面對,懂應對,能駕馭」的態度,密切觀察市場變化,做好應對經濟變化準備,並以穩中有變和變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推動特區增強經濟韌性,提高適應變化、應對變化、駕馭變化的能力。
  • 海峽兩岸暨港澳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召開 探索互聯互通新機制
    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網際網路及相關行業大咖,就網際網路領域當下與未來的合作交流路徑、機遇和挑戰、發展新機制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點擊進入論壇專題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在講話中指出,人類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要順應這一潮流,搭上時代快車,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都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了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的局面,但是在網絡空間融合還遠遠不夠。
  • 2020第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成功舉辦
    2020第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航拍創作大賽26日在深圳主會場舉行頒獎典禮。(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9月27日訊 (記者 普燕)26日,2020第三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航拍創作大賽圓滿落幕。  經過評委會中頂尖藝術及航拍大師們的「線上」專業評審,大賽決出了包括金獎、銀獎、銅獎、網絡人氣獎、傳媒關注獎等5項團隊獎和最佳編劇、最佳飛手、最佳雲臺手及最佳剪輯等4項個人獎。
  • 海峽兩岸暨港澳2019產學合作發展論壇在臺北舉行
    海峽兩岸暨港澳2019產學合作發展論壇在臺北舉行 2019-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臺北3月10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海峽兩岸暨港澳
  • 今夜月光此處多——細數海峽兩岸暨港澳賞月好去處
    在兩岸暨港澳地區,一處處賞月勝地受到人們的推崇。明月何曾是兩鄉,一輪圓月寄託著中華兒女最樸素又真摯的情感,讓我們一起探尋賞月勝地,一覽中秋月色之美。  走遍山海和林潭 臺灣月色各有韻味  中秋賞月的好去處除了視野開闊的要求外,周邊美景也必不可少。
  • 2018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徒步登山大賽在順昌舉行
    2018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徒步登山大賽在順昌舉行 發布時間:2018-11-22 來源:福建省體育局 字體:
  • 首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在深圳落幕
    首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20日下午在深圳落下帷幕。20支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決賽隊伍在三天時間內,以「俯瞰深圳,雋秀鵬城」為題,用無人機為「畫筆」,拍攝創作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深圳畫卷。
  • 2018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頒獎儀式盛大舉行
    大獎花落誰家2018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頒獎儀式盛大舉行
  • 海峽兩岸暨港澳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於臺中啟動
    海峽兩岸暨港澳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於臺中啟動 2017年06月20日 16:49:11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教你做蝦仁蝦籽撈麵 品味舌尖上的港澳味道
    教你做蝦仁蝦籽撈麵 品味舌尖上的港澳味道
  • 中國康復醫學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
    中國康復醫學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交流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2020-09-29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
    央廣網鄭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王勇生 通訊員楊瑋瑋)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科協交流部指導,河南省科協、河南省商務廳、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 兩岸中秋包機--海峽兩岸--人民網
    2002年,在兩岸未能直航的情況下,臺商和島內一些知名人士提出了兩岸春節包機的構想。大陸有關方面隨即給予積極務實的推動,以個案處理、特事特辦方式最終促成2003年首次兩岸春節包機的實施。  2004年,由於臺灣當局堅持不合理的「單向單程」主張,兩岸春節包機未能實施。  2005年,第二次臺商春節包機成功實施。兩岸航空公司共同參與、雙方對飛、雙向載客,各6家航空公司共執行48個往返航班;包機不必降落港澳;大陸航點除上海外,增加北京、廣州。
  • IATA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會員協調會在迪慶香格裡拉召開
    民航資源網2019年5月22日消息:5月21日-23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迪慶香格裡拉成功召開了2019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會員協調會,此次會議主要目的是籌備今年6月在首爾舉行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全球航空公司年會(AGM)並深入考察雲南航空市場發展情況,來自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22家航空運輸企業代表5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 2019年第四季度兩岸暨港澳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鄭巧)2019年第四季度兩岸暨港澳消費者信心指數8日在北京發布,大陸(內地)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103.1,排名居首;香港居末,為68.7;臺灣、澳門分別為96.5、83.9。
  • 美食為媒——兩岸舌尖上的味道匯聚臺灣花蓮
    新華社臺北4月10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當美食「考官」緩緩打開一隻黑色箱子,神秘的食材終於露出了真容:一條石斑魚、一隻土雞、一袋牛蛙、一份草蝦、一把蘆筍、一個南瓜……第九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高峰論壇暨首屆環太平洋國際廚藝大賽決賽10日下午在臺灣花蓮迎來懸念揭曉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