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松江廣富林遺址,穿越繁華上海的前世

2020-09-03 一悟

孩子的暑期快結束了,妻特定在周四請了一天假,趁人少的時候好好遊覽一下廣富林遺址。

前去遊覽需要額外注意一個變化,原來可以開車到廣富林園內用餐,然後入地下博物館買門票即可,現在統一到入園口買門票,我們是開車入園的,不知道這個變化,稍微折騰了一下,就是烈日當頭,曬得有點火辣辣的。

入園口矗立高高的大牌坊「集賢坊」,門前有一條清亮的小河。

牌坊後面是飛榭亭角,中式園林的門洞和亭子。

穿過以後面前變得很開闊,豁然開朗之間,是傳說始建於唐代年間的知也禪寺。

藍天白雲下,禪寺端莊肅穆,歷經劫難後,已是繁華盛世時的模樣。往左就可以來到上海起始之源的廣富林地下博物館,一座藏於水面下的博物館。

穿越時空概不例外都要入洞口進隧道。

進入洞口後,蒼虯的老根像一個歲月的老者,準備告訴你近6000年來上海的變化。

目前發掘的上海古文化最早的是崧澤文化,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分布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

廣富林文化在良渚文化之後,分三層:上層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層、中層為夏商時代的馬橋文化、下層為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層,是環太湖地區介於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一種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末期考古學文化,文化年代為距今4300一4000年。廣富林文化顯示了最早移民來自中原先民,在春秋時期該地叫茸城,別名華亭,在秦統一華夏後設置過海鹽縣。

博物館遊覽路線按照時代由遠及近安排,單向朝前。首先是還原廣富林遺址發掘現場及展示先民遺骸,據遺骨目測,古人身高也不低,高的可能超過了1.8米。隨後是生活用品的陶陶罐罐,以及麋鹿的遺骨,說明幾千年前先民主要狩獵鹿。

博物館專門有一個展區展示夏商周到唐的陶、瓷器件演進變化,我一般看不懂,匆匆過了。到了近現代,博物館通過構造的街景和人物來還原時代背景,簡單易懂也直觀,就像親歷其中,非常贊。

這裡就不得不提上海的歷史由來,19世紀伊始,上海縣隸屬於松江府,1843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上海縣各區域被迫對國外開埠,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知名度和影響力超過松江,進而取代松江。

上海在近現代就是東方巴黎,開放、海納百川,遊人坐在老上海灘照片前的今昔對比,歲月在變,事物在變,人在變,唯有文化傳承的紐帶才能串起古今。

從地下博物館出來,感覺走了好長一段壓抑的歲月,重見天日,藍天白雲,大家都趕緊釋放內心的小歡喜。

地下博物館只是廣富林遺址公園很小的一部分,沿著園內的步道,先是看到廣富林的地標標誌骨針。

繼續往前,可看到一大片稻田、荷花的綠色田野。

逆時針沿著園內最靠邊緣的道路走,看到一些空置的紅房子和大別墅,有些惋惜。

沿著河水繼續往前,就是橫臥水面的石橋和漂亮的長廊。

走過長廊,一幅縮影版的壯觀園林橫在眼前。

走到此,行程就快結束了,路中央高高聳立著天牛柱,一架高飛的客機映襯天牛柱直衝雲霄。

廣富林遺址公園一圈走下來大概5公裡左右,幾千年的歲月,需要慢慢品。

中國文化喜歡認祖歸宗,喜歡找源頭、找出處,上海作為曾經的邊陲小漁村,如今名冠天下,自然也想找到自己文化發展的源頭,廣富林遺址公園提供了這麼一個學習歷史的機會,也提供了讓你感受江南水鄉園林的機會,我的感覺值得去!

相關焦點

  • 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又有新玩法兒
    在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就有這樣一場節日盛會,10月1日-10月8日,「中秋國慶系列」活動,等你來打卡!一曲《夢縈老上海》沉浸式穿越劇,帶你遊走在百年前的老上海!,應該沒有人不喜歡吧,何況還是以明末繁華景象為主題!
  • 繁華大上海,建於水上的廣富林古文化遺址公園,超乎你想像的美
    松江廣富林遺址,被稱為「上海之根」,是上海已發現的最具保護和開發價值的古代文化遺址。該遺址證明,5000年前的上海土地上就生活著古代居民,這裡的文化遺存被專家確認為「廣富林文化」,它還與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交集,另外還存在周、漢、宋、元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蹟。
  •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將運營,西側就是更大的廣富林郊野公園
    位於上海西南松江區的廣富林,一直被稱為」上海之根「,經過將近十年的修繕和改造,松江區廣富林文化遺址將於2018年6月26日(周二)開放運營。同時,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的門票也在公示,現在看來公園的票價還是比較親民的。
  •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採風
       10月4日,秋高氣爽,陽光明媚,是外出採風的好時機,我打算去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走一回我急忙拿起相機投入了緊張的拍攝之中…… 廣富林遺址公園位於上海松江區方松街道廣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兩岸一帶
  • 「上海之根」,六千年歷史,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磅礴霸氣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稱之為「上海之根」,現有長約一公裡水鄉建築,氣勢磅礴,擁有六千年歷史,文化底蘊源遠流長,國家雙A級旅遊景點,遊覽好去處。
  • 松江廣富林路邊驚現「粉色花海」 美如仙境
    據《松江報》,去年走紅網絡的「粉色花海」最近出現在松江廣富林路上,這片粉黛亂子草園面積約
  • 這裡還藏著「上海小故宮」!
    >下層為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層廣富林遺址還證明了幾千年前的「上海人」就已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了!展示館坐落在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內,佔地面積7788平米,建築設計靈感來自考古時發現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樣子。 首波內部實景圖圖已流出!
  • 建築可閱讀|廣富林文化遺址:上海之根,海派之源
    2013年5月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本身 佇立於園區南入口處的富林印記,是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地標性建築,常年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尋上海之根,良心景點推薦
    有一句話叫「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後又松江史」。松江區廣富林遺址位於廣富林路3260弄,主要涉及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一定要從東片區看起,三座「漂浮」著的「水下博物館」藏著千年歷史文物的富林塔……來領略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可以說是上海文化之根了。
  •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圖)
    發掘單位:上海市博物館  廣富林遺址位於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區方松街道,西北和西面較遠處環繞佘山、辰山、鳳凰山等諸多小山峰,遺址附近地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3米左右。  2009年3-7月,因上海松江新城開發建設,在原劃定的廣富林遺址保護區東側以外的民宅區域施工,由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先行勘探,發現該區域在近現代擾動較大,但仍埋藏有古代文化遺存。隨後在開發方的支持下,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 廣富林遺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風景優美,值得一去!
    擁有約5000年前的良渚時期——4000多年前的廣富林文化的廣富林遺址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松江區方松街道廣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兩岸一帶、松江大學城的西北部,與華東政法大學僅一條馬路之隔。廣富林遺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1959年發現,上海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將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遺存,命名為廣富林文化。
  • 一座漂浮在湖水中的博物館,上海歷史文化之根-廣富林遺址公園
    重修的知也禪寺,不僅設有知也法師塑像的祖師殿,還供奉著上海寺院唯一的「五方文殊」。這裡還提供素齋面哦。>廣富林文化展示館位於漂浮在富林湖中的第一個大屋頂和邊側的圓形建築內,整個展覽空間均設置在水下,千萬不要錯過了,文化遺址展館再現了當時考古的場景,也有一些原始部落的場景,挺有意思的
  • 一座漂浮在湖水中的博物館,上海歷史文化之根-廣富林遺址公園
    廣富林,原稱皇甫林、廣福林,位於松江城西北6公裡,辰山塘東岸。廣富林地區地處上海市松江大學城,古代屬於華亭谷範疇,孕育了燦爛的廣富林古文化,是上古時期東吳東部文化、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從了解到廣富林至真正去打卡可能經過了兩年,作為一個不會開車的人,真心怕去郊區,所以一直拖延著,終於在今年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下定決定去打個卡,完成了這個行程!
  • 被稱為「上海之根」,實物令人震撼
    在上海民間有一句古話:「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浦西,千年上海看松江」。松江,被稱為「上海之根」,而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的發現和開掘,揭開了松江「上海之根」的神秘面紗。古文化廣富林遺址位於松江區廣富林街道廣富林路以北、銀澤路以南、沈涇塘以東、油敦港以西,廣富林村及北部一帶。
  • 廣富林文化遺址真的要開了,美圖 攻略收好
    大家千等萬等的  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  前段時間完成了壓力測試階段  馬上就能正式開門啦!!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樂遊上海 作者: 責任編輯:鄭彩敏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吸引遊客
    ↑8月18日,遊客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參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的廣富林文化遺址,擁有豐富的考古史料。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自2018年6月26日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248萬人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影報導↑8月18日,遊客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參觀。↑8月18日,遊客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參觀。↑8月18日,遊客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參觀。↑這是8月18日拍攝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一景。↑8月18日,遊客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參觀。
  • 廣富林遺址斷想(錢漢東)
    上海是一個年輕而古老的大都市,是太平洋西岸最充滿青春活力和創造激情的城市之一。在這塊熱土地上,6000年前遠古的上海人已在這裡辛勤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日前,記者在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宋建的陪同下有幸到松江廣富林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感慨頗多。
  • 一波美照帶你領略見所未見的廣富林文化遺址
    廣富林文化遺址位於松江區廣富林路3260弄,廣富林文化遺址一期工程於2018年6月26日正式開始試運行。  湖底車庫入口距離東片區更近,也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區域,富林門則有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地標性建築——富林印記。
  • 被譽為上海小京都,廣富林又又又又又要火了!
    這裡有徽派建築風格,也有融合現代中式建築,寺廟、古塔、古橋,感覺回到了京都。當然,「上海京都」,是一個噱頭,廣富林向人們展示了數千年歷史的燦爛文化,是魔都真正的瑰寶。現在認識廣富林,還不晚!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就是火遍全網的「水下博物館」,像被洪水淹沒一般,只有它的屋頂顯現在水面上,展覽空間均布置在水下面。遠遠看去,展館就像一個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非常酷炫,是公園熱門打卡地標之一!
  • 去廣富林文化遺址看什麼?
    去廣富林文化遺址看什麼? 走進遺址,令人流連忘返的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一座座仿佛金字塔般的屋頂漂浮在富林湖中,抬頭看天空雲捲雲舒,俯身賞水中晚霞倒映,一幅歲月靜好的美妙畫卷,將成為上海新一個「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