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官方微信:china-laoling
訂閱微信名:【樂陵】
12月7日,2019年樂陵市第四季度鄉村振興現場觀摩啟動,樂陵市領導樊廷雷、王大山、劉世昌、蘇蘭武等四大家領導班子成員。樂陵市各經濟園區、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鄉鎮長(辦事處主任)以及各有關市直部門負責人參加觀摩活動。
此次觀摩,
旨在進一步促進各樂陵市經濟園區、鄉鎮(街道)
對標學習、相互借鑑、激勵先進、鞭策落後。
不斷推動全市鄉村振興工作
開創新局面。
在觀摩點設置上,
此次觀摩緊緊圍繞
生態宜居、重點項目建設、組織振興、文化振興等與群眾利益緊緊相關的重點、難點。
市中街道
孫桃棚戶改造項目(觀摩點,棚改拆遷,市重點項目)
項目東起興隆北大街,西至白龍灣路,南起躍馬河,北至挺進路,遷佔面積426.9畝,房屋219套,於2016年納入我市棚改範圍,2017年4月正式啟動。第一階段,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完成房屋拆遷170套;第二個階段,街道成立工作組進駐孫桃村。目前,完成房屋拆遷42戶,剩餘4戶,預計2019年年底全部完成。本著先建後拆原則,原規劃香邑水岸項目四期已全面鋪開,規劃建築總面積44萬平,住宅面積32萬平,住房2656套,其中811套用於安置孫桃村、大鄭村片區拆遷安置戶,拆遷人口1852人。
南部生態區「連片治理」項目(觀摩點,生態宜居,市重點項目)
項目涵蓋李連池、馮家、蘇家、王海水4個村莊,共計投資470萬元,現已高標準完成硬化、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其中新建硬化道路3064米,新建及修繕下水管道3370米,拆除破舊房屋52處,栽植各類喬木、灌木1663株,綠化10262平,安裝路燈64盞,粉刷牆面15466平。徹底改善村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循環經濟示範園(鐵營鎮)
大張村拆遷現場(觀摩點)
大張村總人口289人,83戶村民已於今年8月份實現100%拆遷上樓,順利搬入興隆花園社區,安置樓房122套,成功復墾土地109畝。大張村能夠順利實現拆遷安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村耕地於2018年12月實現了全部流轉。
藉助人居環境和棚戶區改造項目,鐵營鎮第一批同時啟動了5個村的拆遷工作。5月5日召開了5個村的動員大會,經過反覆討論、徵求意見、代表座談,最終確定採取競爭式、陽光式拆遷,取得群眾的認可,5月14日正式啟動籤約(每個村5天的籤約時間),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籤約、搬遷、拆除。9月份758戶村民全部選到了心儀的房源(其中有15戶是貧困戶),大張、小張完成率100%,小孫完成98.3%,興隆鎮完成90%,楊橋完成71%,共復耕土地207畝,騰空建設用地445畝,改造後5個村每年村集體增收不低於20萬元。
結合鄉村振興宜居工程,鐵營鎮正在積極啟動第二批拆遷安置工作。目前,由土地開發公司建設的16棟樓已實現主體封頂,11月底樣板間裝修完成,10月27日組織召開了動員大會,11月2日組織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積極號召村民代表做好拆遷動員工作。此次拆遷涉及8個村(3個整村、5個部分村),計劃元旦前完成籤約(涉及拆遷人口1500人,可復墾土地約400畝)。
鄉村振興產業扶貧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中廣核山東樂陵二期20MWp農業大棚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站址位於鐵營鎮一支路北,項目規劃裝機容量20MWp,光伏組件均布置在大棚上,大棚種植食用菌菇、蔬菜等,提高土地整體利用率,形成立體空間上的農光互補,在保證土地的農用性質前提下,有機結合農業與光伏發電。現與山東中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一地多用,綜合開發。同時,該項目每年解決全市667戶貧困戶扶貧工作,每年每戶增加扶貧收入3000元,持續20年。 目前,樂陵二期農光互補扶貧合作項目進展順利,農業大棚部分投入使用。
花園鎮
仲家村(觀摩點,組織振興)
仲家村位於花園鎮東北方向,距花園鎮政府駐地6.5公裡,村莊佔地397.8畝,總耕地面積1640畝,居民236戶,944人,現有黨員22名。
仲家村原來環境髒亂差,是典型的軟弱渙散村。仲家村仲浩峰於1998年到北京務工從事建築裝修工作,擔任山東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2018年,積極相應家鄉黨委、政府的號召,通過換屆選舉當選仲家村村委會主任。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產生後,從根本上解決了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安裝路燈、挖溝建渠、捐款修路,把事情辦到群眾的心坎上。
便民服務中心和綜合執法中心(觀摩點)
一是便民服務中心。建設900平便民服務中心,管區服務站、人社、計生、扶貧、經管、民政、殘聯等部門整體入駐,推動「一次辦好」政務服務改革。
二是實施綜合執法試點。建設900平綜合執法中心,一站式執法大廳,涵蓋自然資源、綜合治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城鄉建設、市民熱線、司法調解等職能,形成「鄉呼市應」聯動模式,實現執法主體、執法權責、執法力量三統一,提升執法效能。
鄭店鎮
鄉村振興宜居工程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該項目位於鄭店鎮小房村、S240西側、緊鄰濟樂高速出口。項目規劃佔地300畝,建設面積約20萬平,共安置1800餘戶,可為全市節約用地1000畝。其中一期佔地100畝,建設面積約6萬平,可安置500戶,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內部裝飾。新型社區建成後,將成為集住宅社區、商業街區、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綜合體,打造鄉村振興生態宜居示範工程。
小微企業孵化器項目(觀摩點,產業振興)
該項目位於鄭店鎮工業園,一期佔地40畝,投資600萬元,建成標準廠房8個,共1.2萬平,現入駐企業5家。二期佔地50畝,投資1300萬元,建設標準廠房8個,共2萬平,2018年5月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全部完工,面向五金加工產業小微企業開展招商,目前已入駐企業5家,年可為鄭店鎮增加財稅收入370萬元。
寨頭堡鄉
輕紡產業園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樂陵市輕紡產業園位於寨頭堡鄉西部,距德濱高速樂陵出口3公裡,是樂陵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特色產業園區。
園區按照「聚集進園,抱團發展,產業升級,主體多元」總體思路,以整合帆布企業資源,規範企業管理和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為核心,以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為支撐,堅持規劃引導,基礎先行,融資支持,招商促進,體制創新,實現帆布企業市場競爭實力經營效益全面提升,建成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在紡紗、織布、帆布製品方面形成產業鏈完備,公共服務到位,商貿流通發達的新型專業園區。
園區規劃用地100.4畝,建設可定製化單雙層共享標準廠房6棟,建築面積4.7萬平,總部經濟辦公樓5000平(由德州金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實行「政府主導、國企打造」建設運營模式),總投資7500萬元。建成後可容納中小微型企業50餘家,年可實現產值5億元,稅收每年可達1500萬元。園區將與碧霞社區形成「園區帶社區,社區促園區」產城融合模式,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FD生物食品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該項目是由北京美味鮮食品廠擬建設的生物食品項目。該項目規劃佔地60畝,分二期建設,一期佔地40畝,二期佔地20畝,計劃總投資約1.2億元。
項目一期於2019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3.74萬平,總投資1億元:一號凍幹水果蔬菜生產車間,建築面積2.04萬平,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預計2020年3月完成建設並對設備進行安裝調試,於4月正式投產使用;二號速凍水果蔬菜生產車間,一號車間建成正式投產後,預計於3月開始對二號速凍水果蔬菜生產車間開工建設,建築面積1.7萬平,總投資5000萬元,預計2020年9月正式投產使用。
項目二期建設,預計於2020年9月一期建成正常投產使用後開始,主要建設三層辦公及研發大樓一棟,建築面積8100平,預計投資2000萬元,2020年底可投入使用。
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產能1000噸,產值1.2億元,年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利稅達500萬元。
丁塢鎮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項目(觀摩點,文化振興)
2019年初,在東梁村臨近G339,建成全市首個高標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總建築面積3000餘平。建有書畫室、文娛室、多媒體室、文化講堂、舞蹈室、廉政室、紅色文化室等功能室,文化廣場面積近2000餘平,建有鄉村文化大舞臺、健身廣場等,既為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娛樂、休閒場所,也是丁塢鎮宣傳黨的政策、舉辦各類活動、開展文明實踐的重要場所。
截至目前,已開展100人以上規模活動4場,其中舉行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揭牌儀式。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日接待群眾均在50人以上,與楊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相呼應,實現文化場所覆蓋全鎮群眾,滿足了群眾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提升了群眾文化涵養和鄉村文明。
楊盤西街軟弱渙散村整頓提升(觀摩點,組織振興)
楊盤西街村位於丁塢鎮東南部,170戶,610人,800餘畝耕地,黨支部現有黨員12名。過去,楊盤西街村因王海軍等惡勢力團夥影響,村內鄰裡矛盾尖銳,信訪問題突出,村班子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通過派駐工作組,市派駐第一書記,成功查處以王海軍為首的惡勢力團夥等。丁塢鎮黨委徹底清查並消除王海軍惡勢力團夥影響,2018年12月,楊盤西街村成功完成村黨支部、村委會換屆選舉。至此,楊盤西街村結束連續2年多沒有村班子、全部工作靠政府的局面。
2019年,在鎮黨委政府的幫扶指導下,楊盤西街村落實「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推進村級事務規範化運行,從解決群眾急需的農業生產困難問題開始,重拾群眾信心。修繕生產道路,挖溝調水抗旱灌溉,通過司法途徑成功收回村集體土地74畝,廢除原籤訂100年期限的土地承包合同,重新籤訂土地承包合同。同時,充分利用村集體資源發展經濟,公開對外承包村內坑塘,既治理了坑塘垃圾、汙水問題,也為村集體創收3000元。
目前,村班子工作熱情高漲,群眾精神抖擻,正在積極謀劃利用G339交通地理優勢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在鄉村振興方面尋求新的發展進步。
孔鎮鎮
壹號土豬生態養殖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項目由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獨資建設,總投資5億元,佔地682.5畝。項目分南區和北區,規劃建設科研檢疫、種豬養殖、配懷、分娩、保育、育肥和有機肥處理等七大功能區。項目於2018年5月12日正式籤訂協議,11月14日開工建設,有效施工天數270天。目前,項目南區建設基本完成,北區正在緊張施工中,已累計完成投資3億元,計劃於2019年12月底建成投產。建成後,可實現年存欄母豬6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5萬隻,年產值可達6億元。屆時,將成為國內單體養殖規模最大的封閉式、智能化、現代化的土豬生態養殖基地。
項目引進、建設期間,孔鎮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政主要負責人牽頭,專門成立工作組,鎮人大負責同志盯靠負責項目服務。下一步,將繼續加大項目服務和推進力度,確保今年12月竣工驗收;同時,以該項目為載體,拉長產業鏈條,啟內力、借外力、聚合力,在屠宰加工、飼料加工、有機肥料加工、物流等產業上下功夫,在擴大留守人員就業和增加稅收上做文章,使其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為全鎮乃至全市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馬固村土地增減掛鈎項目(觀摩點)
馬固村共221人,住宅75處,耕地429畝,村莊佔地77.8畝。經過充分醞釀、討論,孔鎮鎮馬固村拆遷安置工作小組於10月3日正式入駐辦公,歷時一個月,全村60戶戶主全部籤訂協議,群眾全部搬遷上樓,房屋全部拆除完畢。主要做法總結如下:
一是尊重民意,側重宣傳,深入調研。成立馬固村土地增減掛鈎項目工作領導小組,鎮黨政負責人牽頭,鎮人大負責人盯靠負責,先後召開會議20餘次敲定方案,進村入戶講解政策、徵求建議,將合理要求融入方案,解除擔心事、憂心事。
二是發揚民主,依靠代表,讓利於民。選出老支書、老黨員、老幹部等村民代表10名,所有決議、決策等均由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予以實施。按照最大讓利於民原則,設置多種獎勵補助政策。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群眾自行拆除、自行出售、讓利於民,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三是黨建引領,土地入股,保障收入。村黨支部引領,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所有土地入股,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每畝地800元保底收益,並對純收益進行二次分紅,確保群眾、村集體「雙增收」。
四是設身處地,貼心服務,強化保障。提檔升級安置區供水、供電、供暖設備,確保水、電、暖正常供應,協調補貼政策安裝天然氣,協調天網工程安裝、學生轉學、群眾網絡線路轉移等事宜,建設公用車棚,真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提供保姆式服務,確保群眾「上樓」後居住安心、生活舒心。
化樓鎮
白家村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觀摩點)
依託全市唯一少數民族(回族)村白家村,深入開展夯實黨建基礎、改善宜居環境、發展特色經濟、增進文化交流、維護群眾權益、倡樹文明鄉風「六大工程」為主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成立全省首個村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主要包括「一館一寺一廣場一庭院」:「一館」即民族團結進步文化展覽館,面積126平,共分為中華民族一家親、伊斯蘭教中國化、水乳交融唇齒依、同心共築中國夢四個部分;「一寺」即白家清真寺,始建於明朝崇禎二年,面積473平,在原址建成新寺;「一廣場」即民族團結同心廣場,面積400平,配有各種健身器材和文娛設施,繪製文化牆2000餘平;「一庭院」即星級「美麗庭院」示範戶。
範家村生態宜居項目及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觀摩點)
範家村共有52戶202人,耕地360畝。今年,藉助土地增減掛鈎政策,探索實行「先拆後建、邊拆邊建、穩步推進」的工作方法,從宣傳發動到整村拆遷僅用3個月。截止9月底完成復耕,增加建設用地指標105畝。同時利用有利時機,完成「三資」清理,統一收回範家村所有閒散地,共計復墾土地190餘畝,通過招投標競爭發包,村集體年增收6萬餘元,實現了「當年動員、當年拆遷、當年復墾、當年收益」。範家村安置樓房與五星社區韓橋村合併建設,由村民自選樓房數量和戶型,聘請省規劃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105平和120平兩種戶型,共計2棟72套,2020年10月可建成完工,春節前搬遷入住。
選取後魏村試點推行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入社比例達到90%,當年社員每畝地獲得分紅1100元,合作社盈餘6萬餘元,今年新種植高附加值經濟作物丹參、線椒60畝,進一步提高合作社收益和社員分紅。帶動南鄭、河劉等村入股土地850餘畝,借勢清理閒散地300餘畝,以集體產權入股合作社,探索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真正實現「土地變股份、農民變股民」。目前,全鎮共有15個村實行土地全託管和半託管,實現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
楊安鎮
新農村發展學院項目(觀摩點)
樂陵市新農村發展學院依託楊安鎮原便民服務大廳,構建起「一院五中心」的組織架構,內設培訓中心、教研中心、「三農」問題調研中心、紅棗產業調研中心、調味品產業調研中心和多媒體教室、圖書室等基礎保障功能辦公室。
通過開展培訓需求調研,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繫對接,針對性的制定培訓計劃。在承辦我市培訓任務的同時,主要開展針對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鄉土人才、職業農民等人群的就業和創新創業培訓;圍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聚焦鄉村人才創新創業、調味品及紅棗產業發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等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問題,開展教學方法研究和學術討論活動,不斷探索新時代下新農村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
樂陵市科技共享產業園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項目位於樂陵市楊安鎮,總投資4.5億元,總建築面積28萬平,主要建設小鎮會客廳(含科技研發中心、商務中心、品牌推廣中心、調味品指數發布中心),調味品創新創業基地,電商物流園,以及日處理6000方的汙水處理等相關配套設施。該項目致力於打造調味品科技共享產業園區,形成「科研平臺+示範基地+科技企業+電子商務」完整調味品產業鏈,可提升樂陵市調味品產業發展檔次,進一步壯大樂陵市全國調味品集散地及產業集群的綜合實力。項目於2019年9月開始建設,計劃2020年12月竣工。項目建成後,園區內企業可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5億元。
郭家街道
農民文明提升工程示範點--郭家村(觀摩點)
郭家街道以郭家村為試點,開展農民文明提升工程。以「樹立新理念、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創造新生活」為目標,通過開展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營造乾淨整潔的村居環境;通過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尚;通過創建美麗庭院,推進廁所革命,改變群眾生活方式,提升群眾幸福感;通過開展豐富文化活動,以文化民,培樹良好村風民風;通過評樹先進典型,教育帶動群眾積極向好向善。自農民文明提升工程開展以來,社會風氣明顯好轉,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推進。
禾田共享鋰電池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針對當前低速電動車增程器市場日漸縮小現狀及兩輪電動車最新國標的出臺,禾田公司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新研發共享鋰電池項目。該項目集鋰電池生產和共享鋰電池網絡於一體,一方面,企業自行生產鋰電池組供應國內電動車生產商及企業自身共享鋰電池項目。另一方面,通過智能電櫃網絡的鋪裝,解決自身鋰電池銷售出路,通過共享電池的押金實現資金快速回攏。目前,已研發完成APP軟體哈哎出行,通過智慧型手機掃碼連接到智能電櫃,實現租車、維修、換電等業務一體化,為全國億萬電動車用戶的智慧出行、無限續航提供完美解決方案。
黃夾鎮
軟弱渙散村轉化--大海李村(觀摩點,組織振興)
大海李村坐落在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3.5公裡,東鄰老君堂村,西至小海李村,南鄰許家村,北至後張木良村,總人口761人,總戶數140戶,耕地面積1300畝,村莊佔地280畝。現有黨員18人,黨支部書記、主任由楊書軍一人兼任。2015年-2018年,大海李村「兩委」班子形同虛設,組織力量薄弱,村民出行、飲水都存在困難。
自2018年下半年,楊書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在鎮黨委、政府支持下,村「兩委」決心改變大海李村薄弱局面,帶領全體黨員與村幹部通過入戶走訪方式了解群眾意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通過硬化村內道路、修建出村主幹道橋梁、改造自來水管道、修建公廁、三資清理、土地增減掛鈎等方式改善村莊環境,方便群眾出行,村集體每年增收5000餘元,群眾對村「兩委」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村內矛盾基本緩解,組織振興初見成效。
全市北部紅色文化旅遊帶--東大桑樹村(觀摩點,文化振興)
東大桑樹村坐落在鎮政府西北角,距鎮政府駐地8公裡。東鄰李杏雨村,西鄰西大桑樹村,南鄰李壽村,北鄰漳衛新河,總人口1370人,總戶數330戶,耕地面積1555畝,村莊佔地200畝,黨員38人。東大桑樹村積極融入樂陵市北部紅色文化旅遊帶建設,高標準打造了「冀魯邊軍區司令部舊址」「鐵帽子五連舊址」「北海銀行冀魯邊分行舊址」及黨性教育標牌、紅色革命雕塑等紅色文化標誌。其中「冀魯邊軍區司令部舊址」和「北海銀行冀魯邊分行舊址」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有望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樂陵市北部紅色文化旅遊帶貢獻力量。
大孫鄉
劉百萬村土地流轉(觀摩點,產業振興)
現代農牧業示範園區的打造是大孫鄉整體規劃中的核心產業,在前期流轉林地為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消化沼液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接公司的發展、種植需求,為其流轉土地5000畝。從土地流轉、牧草種植、沼液澆灌、沼氣發電到牛奶奶粉加工,形成循環產業鏈條,每年可為農墾集團減少物流費用2500萬元。為後續項目的早日落地打好基礎,實現大孫鄉主導產業振興。
何呂王拆遷、社區建設項目(觀摩點,生態振興)
大孫鄉的整體規劃中,第二部分是打造何呂王社區、中心社區兩個社區。何呂王社區繼續擴建拆遷中,目前,三棟樓144戶基礎建設已完工。計劃建設用地12畝,土地增減掛鈎185畝,置換出土地170畝。以何呂王社區的整體建設,帶動中心社區建設,突破瓶頸、積極穩妥地開創大孫鄉兩區同建工作新局面,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西段鄉
西段鄉福澤園公益墓地(觀摩點,移風易俗)
西段鄉福澤園公益墓地位於東趙村東南方向,佔地4000平,投資65萬元,建有接待室、管理辦公室、弔唁廳,墓地內道路全部硬化,設有墓穴200個,覆蓋東趙、西趙等10餘個村莊,可為西段鄉整個東北區域提供殯葬祭祀服務。墓地內種有松樹、白蠟,植被覆蓋率20%以上。建設了停車場,為祭祀群眾提供出行便利。福澤園公墓的建設,有效解決了亂埋濫葬、濫佔耕地、盲目攀比、重殮厚葬等喪葬陋習,減輕了農民負擔,讓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帶動了人居環境轉變,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肯定和歡迎,探索出一條殯葬改革推進全域發展的新路子,推動西段鄉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
旭宏養殖廠(觀摩點,產業振興、精準扶貧)
西段鄉旭宏養殖廠肉雞養殖項目位於劉會主村東南,佔地70畝,總投資3500萬元。建設高標準鋼結構雞舍10個,每個雞舍面積1500平,項目採用全自動化養殖設備及養殖輔助設施,常年存欄量35萬隻,年出欄商品肉雞180萬隻。目前,兩個雞舍已投入使用,年底前10個雞舍全部投入使用。
項目採取「政府+公司+貧困戶」模式,為肉雞養殖精準扶貧項目。西段鄉四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東崔村、西趙村、張元標村、木頭王村)與旭宏養殖廠籤訂合作協議,四個貧困村共注資199.6萬元,年收益率7%,不低於14萬元。全部投入使用後,可實現年總產值1800萬元,幫助周邊100名以上貧困戶實現再就業。項目的實施將為西段鄉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創造新的活力。
胡家街道
240省道胡家高標準綠化項目(觀摩點)
240胡家段總長2.8公裡,按照「苗木高規格、栽植高標準」要求,選用規格不低於8cm的法桐,投入356萬元,流轉土地854畝,全部達到兩側輻射100米的綠化標準,有力地提升了S240作為高速出口連接線的窗口形象。種植採用「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辦事處投入資金,採購苗木;公司提供苗木,按照株距2.5米,行距4米,每畝種植高標準法桐65棵,並負責養護2年,確保成活率;村集體牽頭創辦合作社,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動員村民以土地入股,並通過合作社與農民籤定合同,2年養護期後的樹苗由農戶負責管護,樹木成材後的收益,辦事處、合作社和農戶按10%:10%:80%比例分成。目前,已完成800餘畝的綠化任務。
俊林建材超細粉生產技術項目(觀摩點)
該項目為年產100萬噸超細粉一期,總投資8000萬元,佔地21.5畝,投資強度372萬元/畝,新上年生產50萬噸開路粉磨系統2套,是國內第一條超細粉規範化生產線,也是規模最大的超細技術轉產業化應用項目,在全國建材產業升級改造中具有引領示範作用。建有原料、粉磨、罐裝車間和辦公區四個功能區,2019年1月開工建設,2019年10月投產,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環保、安監等手續均已通過驗收。目前,日產「超細複合礦物外加劑」(超細微粉)3000噸,年產值3億元,預計實現利稅3000萬元。
該產品屬於「綠色建材」,利用國家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專利高新技術,處置工業廢料,全封閉生產微米級高科技超細粉。「超細粉磨」是粉磨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突破了大規模、低成本加工超細粉體的技術瓶頸,使超細粉代替礦粉成為現實。產品作為混凝土攪拌站的新型外加材料,每方降低成本10元以上,提高3-4個硬度,目前與中聯、山水等開展合作,產品供不應求。企業與科研院所籤訂獨家區域供應協議,產品由德州交投集團鯤鵬公司進行代理,市場前景廣闊,社會效益良好。
雲紅街道
三產融合扶貧產業示範帶動項目(觀摩點,殭屍企業盤活)
該項目由雲紅街道對接孟氏集團,盤活轄區內殭屍企業,總佔地面積15畝,總投資2500萬元,依託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實現南美白對蝦、東亞飛蝗一二三產的完美融合。一產是依託孟氏集團的養殖基地和分支連鎖基地,養殖南美白對蝦和東亞飛蝗;二產是將產業扶貧養殖基地的南美白對蝦、東亞飛蝗深加工成休閒食品;三產是將休閒食品打造成樂陵特色旅遊商品,進入旅遊商品紀念店,組織參觀養殖基地和加工基地,實現旅遊效益。通過養殖、深加工、旅遊實現了三產融合,助力脫貧攻堅,走出了產業化扶貧新模式。目前,孟氏集團已在雲紅街道投資建設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2個,在劉小川村流轉土地264畝規劃建設東亞飛蝗養殖棚390個,研發的「凡佳」牌凍品生鮮、休閒食品兩大系列20餘個單品即將上市,預計可新增就業崗位60餘個,新增收益300萬元以上。
省定貧困村基礎設施綜合提升項目(觀摩點)
雲紅街道藉助省派第一書記到匡家、譚家、陳於、孫堰駐村幫扶的機會,通過第一書記與黨員幹部群眾商議,統籌考慮基層黨建、法治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養老等因素,在4個村預計投資160餘萬元,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基礎設施完善提升計劃,進一步提升4個村基礎設施水平,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整體提升。目前,4個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中。依託山東政法學院駐村幫扶優勢,在匡家村積極探索以黨建為統領,通過自治激發活力、法治定分止爭、德治春風化雨,打造「一強三治」融合發展的鄉村治理新格局,藉助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創建,積極創建法治示範村,探索出適合樂陵法治政府建設的「雲紅模式」。
朱集鎮
棗樹種植專業合作聯社項目(觀摩點)
2019年,朱集鎮圍繞全市紅棗產業振興,以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為抓手,建設合作聯社陣地、加強合作社管理、發展林下經濟、做好古樹資源保護,凝聚「兩紅文化」發展新動力。
建設合作聯社陣地方面,投資20萬元,建設1000平紅棗旅遊產業辦公室、農資配送服務站、電子銷售服務中心及榨油服務站四個場所,做好棗樹種植管理服務、金絲小棗品牌打造、紅棗產品研發銷售、古樹資源保護利用四大文章,架起合作聯社、合作社、企業、棗農有效溝通的橋梁。
加強合作社管理方面,25個村級專業合作社、7593畝棗樹與樂飛棗製品、綠莊食品、德潤三家企業籤約,實行4-8元的保護收購價,發展「訂單農業」。11月中旬,對紅棗進行統一收購,預計每畝較往年增收1000餘元。
發展林下經濟方面,堅持「樹上找經濟,樹下爭效益」的發展理念,利用棗樹下閒置土地種植油菜花、中草藥等經濟作物。截至目前,已種植油菜花3000餘畝、中草藥近1000畝,實現榨油服務站對內、外的正常運營。
做好古樹資源保護利用方面,舉辦首屆「棗花節」「開杆節」「長桌宴」等重大節會,開展古棗樹認籌、古棗樹競拍等活動,並對鎮內所有百年以上古棗樹掛牌實行古樹名木保護,進一步做好棗樹宣傳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古棗樹認籌100餘棵,古棗樹競拍30餘棵,懸掛100年以上古樹名木保護牌近1萬餘棵。
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鎮創建工程(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朱集鎮以入選山東省級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鄉鎮為契機,推進土地挖潛,改善人居環境,改造鎮區面貌,加快實施鄉村振興省級示範鎮創建工程。
推進土地挖潛方面,藉助市相關政策有利時機,提前謀劃,組織專班盯靠,在全鎮41個村175個地塊,實施村莊部分土地增減掛鈎項目。截至10月初,全鎮共復墾土地520餘畝,有效破解了鎮級財政和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難題,為鎮村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財務保障。
改善人居環境方面,推進中心社區和高廈簷社區兩大社區建設,共涉及7個村莊、3000餘人,總建築面積17萬平,可置換土地866畝。同時,中心社區內將配套建設大型綜合商超、鎮民廣場、中心幼兒園、黨群服務中心等,極大地提升鎮區公共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兩大社區項目用地徵佔已完成,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層已建設完成,高廈簷村已拆遷50%。
改造鎮區面貌方面,在鎮區實施舊街改造、路網建設和沿河景觀帶項目。對朱集南橋至大常村1.5公裡的舊街進行改造,拓寬道路至18米、修建高標準下水道,提升兩側綠化帶,對沿街商鋪進行「徽派」建築風格改造,打造旅遊小鎮新亮點;推進幸福大街西延、棗林路和民俗路建設,實現鎮區道路「四橫四縱」新格局;對王鬥樞溝鎮區段進行提升,建成集休閒、旅遊、健身於一體的沿河景觀帶。
經濟開發區
市政設備生產加工基地一期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由京津冀環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4.5億元,一期投資2.5億元,佔地200畝,主要建設全自動鈑金加工數控柔性生產線車間、電氣焊車間、自動噴塑流水線車間、櫃體組裝車間、成套電氣組裝車間、檢驗試驗車間、井蓋鑄造車間;二期投資2億元,佔地150畝,主要建設新能源直(交)流充電樁(站)研發車間、新能源直(交)流充電樁(站)生產車間、電力管材生產流水線車間。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體育產業園建設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體育產業園建設項目,由樂陵市浩華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102.8畝,建設廠房8萬平,辦公樓6000平。目前,1、2號車間正在進行封板作業,辦公樓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該項目對我市做響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品牌、打造百億級體育產業集群、建設魯北地區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基地有著重要意義。
河溝張村拆遷改造工作項目(觀摩點)
河溝張村總佔地219畝,共130戶,房屋196處。開發區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僅用30天完成全村無震蕩拆遷,創造了拆遷工作的開發區速度,探索出拆遷工作的「五步工作法」。
5月18日開始啟動籤訂協議,通過不斷努力,6月18日籤約率達到100%。隨後組織召開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大會,確定6月25日開始房屋驗收,6月底房屋驗收全部完成。拆遷公司於6月底進場施工,196處房屋已全部拆除完畢。待新城花園安置樓房交付後進行安置並結算。
在工作中推行「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留住鄉愁,解決思想問題;第二步,用活政策,分步拆遷獎勵,調動籤約、驗房的雙重積極性;第三步,以上率下,分類全面推進;第四步,全村一盤棋,走好群眾路線;第五步,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籤約數據全部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德百廣場和歐尚小鎮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德百廣場和歐尚小鎮項目,總投資6.8億元,佔地218畝,總建築面積15萬平,主要建設德百商場、歐尚小鎮及相關配套設施。目前,商場外裝正在收尾,廣場鋪裝接近尾聲,內裝基本完工,商家正在裝修,預計12月中旬商場開業。項目可實現年營業額2億元,解決就業4600人。
城區生態水系綜合治理PPP項目(觀摩點,市重點項目)
總投資12.5億元,該項目包括2大工程:(1)盤河綜合整治工程,包括5個部分:盤河4千米的河道整治以及河岸兩側景觀帶工程;人民公園及未名湖公園2座公園的改造工程;公園周邊8條路和橋涵工程;中央大道景觀帶建設工程;興隆大街南延工程。(2)老城區雨汙分流制改造工程,包括2個部分:約5.81平方公裡內54個老舊小區和12條市政道路雨汙分流改造;3座汙水提升泵站及周邊配套管網。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歲末年初,
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時刻。
來源:今日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