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電商同時發力,後海淘時代個人代購需轉型

2020-12-17 雨果網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政策的出臺,海淘行業站在了起飛的「風口」,國內外大牌電商紛紛入局。對於熱衷海淘的消費者而言,購買進口商品的渠道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個人代購作為最早的海外購物模式,其前景又將如何?海外網站紛紛開通直郵中國中國海淘市場的迅猛發展,已經吸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政策的出臺,海淘行業站在了起飛的「風口」,國內外大牌電商紛紛入局。對於熱衷海淘的消費者而言,購買進口商品的渠道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個人代購作為最早的海外購物模式,其前景又將如何?

海外網站紛紛開通直郵中國

中國海淘市場的迅猛發展,已經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各大國外電商網站紛紛推出直郵中國業務。以國際綜合電商平臺亞馬遜為例,目前已經開通海外七大站點直郵中國的服務,涵蓋8000多萬種國際商品。另據記者了解,目前美國eBay、美國梅西百貨、韓國樂天百貨等多家海外綜合電商平臺都已經推出直郵中國的服務。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獨立品牌商也紛紛在自有網站上打出了「直郵牌」。國內消費者在美國保健品網站iHerb、GNC、英國童裝NEXT、服裝品牌ASOS、美國鐘錶電商Ashford等購物均可選擇直郵。

實際上,大多數開通直郵服務的網站,在國際運費收取上,低廉程度也都堪比國內快遞,不少網站在滿足一定額度後甚至可以免郵。從而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海淘成本。以上述英國NEXT為例,一個訂單收取國際運費35元。而如果訂單滿300元,還能免郵。

國內電商加速爭奪海淘市場

與此同時,一大波國內電商也正在加速爭奪海外購物市場。希望抓住迅速擴大的海外商品需求。京東開闢了「全球購」頻道,順豐上線「海購豐運」,蘇寧也推出全球購,售賣產品涉及化妝品、家居、服裝等領域;1號店上線了「1號海購」項目,通過保稅進口模式和海外直郵模式將海外優質商品引入國內;網易「考拉海購」上的商品全部由網易自主採購,作為自營商品進行銷售。

業內人士坦言,近兩年來,國家對跨境電商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相關政策頻出,是加速行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今年5月15日商務部發布《「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至今,包括國務院、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在內接連發布四次利好消息。此次出臺的《意見》更加針對跨境電商,聚焦困擾跨境電商發展的深層次障礙,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關、檢、稅、匯、金融五個方面的支持措施,在出口徵稅退稅難的痛點上將繼續推進出口跨境電商增值稅、消費稅退稅或免稅政策。

消費者:低廉運費拉低購物成本

國內外電商同時發力海淘市場,對於熱衷海淘的消費者而言,最大的福利就是低廉運費拉低了購物成本,收貨時間明顯加速,以及一旦發生丟件、破損等問題,售後服務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開始海淘已經有3年的時間,以往海淘非常麻煩。以亞馬遜為例,以前不能直郵的商品一般選擇轉運,下單後經過2至7天的時間,亞馬遜將商品運至轉運公司,然後以海運或空運方式經過1至2個月時間運至國內,再入關、抽稅,此後,消費者才能夠收到商品。而海外直郵可以快速處理清關手續,平均運送時間縮短為9至15天。填寫好自己的國內地址,選好商品後,直接等著收貨就可以。

與此同時,傳統海淘最讓消費者頭痛的丟件、退換貨等售後服務問題,也隨著直郵服務的普及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國外電商網站均提供一定時間內的無理由退貨服務。以美國服裝網站ASOS為例,消費者在籤收後28天內,在保證不影響商品二次銷售的前提下,均可以無理由退貨。

個人代購模式將走到盡頭?

差異化選品與社區化生存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家不斷降低各種進口產品關稅、跨境電商平臺不斷發展的大形勢下,購買進口產品的渠道越來越多,再加上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變化,進口產品的國內外差價已經越來越小,個人小規模的代購生意已經越來越難做了。

定居日本,已經做了5年代購的陳紅最近就做了一筆虧本生意:客人前半個月下單要求代購日本尿不溼,而自己上周去訂貨時,由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進貨價貴了,10000日元的商品之前折合人民幣420元,上個星期要花537元,貴了117元。不但沒利潤,還要倒貼。

對此,業內人士坦言,差異化選品和社區化生存或許是個人代購的突破口。一方面是中小賣家沒有辦法做多品類,另一方面是大賣家也沒有辦法滲透所有非標品,因此中小賣家的機會就是專注於某一品類,專注於差異化選品。

而社區化是一種有生命力的能夠結合線下門店的風險極低的生存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微商的崛起不僅給一些以大學生、家庭主婦、創業者為主的人群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也給了一些個人代購賣家以啟示。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發力,代購還剩多少時間?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發出新的規定,要求從事代購業務的平臺或個人,必須通過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監管,否則以涉嫌走私處理。此外,個人郵寄物品徵收關稅的起徵點,也由原來的400元到500元,收緊至50元,大大積壓了代購商的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一系列政策利好中大型跨境電商的政策,在過去一年裡頻繁出臺。
  • 代購命運:被電商招安成買手
    2015-3-26 07:26:44來源:新聞晨報作者:觀察 選稿:方翔原標題: 記者觀察 代購命運:被電商招安成買手奢侈品國內大降價,刺激的不僅是大電商,還有那些搞代購的小微商。白領小陶因常年在國外出差,周圍朋友常常需要代購,就索性兼職幹起了海外代購生意,去年去了一趟法國就給朋友帶了3個 LV 包,每個包(退稅後)價格在9000多元,3個包總計近3萬元。「只代購奢侈品,單價高,抽取一定比例的代購費,出趟國能賺幾個小錢,還是挺不錯的。」不過,今年小陶就斷了這個念想,因為她自己也開始在跨境電商網站買海外商品了。
  • 你朋友圈的海外代購轉型了嗎?疫情下 正規進口跨境電商迎來機遇
    而有的代購只能消耗存貨,還有的代購依舊選擇冒險出國。記者在採訪中得知,3月初,一個代購從山東威海出發到義大利,3月11日回國後一到機場就被帶去隔離了,帶回的貨發不出。在出國代購難上加難的背景下,代購圈正在上演前所未有的景象:有人面臨失業,有人奮力轉型,有人冒險進入尷尬境地,還有人賣起了假貨……而這暗潮湧動的一切,似乎正在化為進口跨境電商的春風。
  • 你朋友圈的海外代購轉型了嗎? 疫情下正規進口跨境電商迎來機遇
    在出國代購難上加難的背景下,代購圈正在上演前所未有的景象:有人面臨失業,有人奮力轉型,有人冒險進入尷尬境地,還有人賣起了假貨……而這暗潮湧動的一切,似乎正在化為進口跨境電商的春風。眼霜只剩不到10個現貨不斷消耗代購們抱團取暖想方設法自救寥寥上一次出國,還是除夕夜的前十天,她請了兩個朋友幫忙,3人從上海出發,從韓國帶回了6個行李箱的貨品。
  •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施行 個人代購何去何從?
    不僅明確了代購為電子商務經營者,而且在第十條中特別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人民日報》解讀為:不管什麼代購,都需要採購地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這意味著,「個人代購的時代」即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法律界普遍認為,新頒布的《電商法》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高準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
  • 個人代購終局:有店主關店散群 有店主被判刑10年
    現在,代購已經擴展到了更多商品:從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馬桶蓋,到歐美各大高端品牌的奢侈品,不一而足。個人代購開始進入了野蠻增長階段。這個領域沒有門檻,不用工商登記,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去滿足用戶旺盛的消費需求。走在「灰色」邊緣的代購,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大的代購們註冊起了公司,在海外招募買手;小的代購開起了淘寶店,專職穿梭國內外採購。
  • 個人海外代購蕭殺:逝去的美好時光
    做個人代購十多年以來,她從未感覺像現在這般艱難。自2019年1月1日《電商法》實施以來,這個行業的微利已經眾所周知。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肉代購部分已經離場。 個人代購可粗略分為二種,一是私人包裹郵遞;二是個人攜帶通關,即人肉代購。而海外代購貨品的售價通常由五部分組成:產品海外售價、當地的消費稅、國際國內快遞費用、關稅和利潤。 於麗還在微利中堅守。
  •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起施行 「個人代購時代」即將終結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當這些小型電商或代購者的價格不具備優勢時,消費者會尋找更大型的合規進口商採購所需商品,未來個體代購者的『倒閉潮』在所難免。」律師程久餘說。 代購者應怎樣繳稅 歷時五年,經過三次徵求意見、四次審議的電子商務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 代購十年: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簡史
    「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在發達的網絡時代,這句話絕對不是口號,網絡代購方式喚來了蜂擁而至的"代購族"。近年來,網絡海外代購作為一種便捷實惠的購物方式以其獨特的運營方式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備受青睞。這種既能使國內消費者以較低的格購買到高品質的產品,又能給代購商帶來較為豐厚的回報的商業模式,讓不少人趨之若鶩。
  • 19年電商法突圍指南,代購必看,微商必看,電商必看
    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是衣食無憂的孩子,譬如:小美,福州人,家境一般,留學讀私立高商家裡負債20多萬,為了不再給父母增添負擔同時儘早向親朋好友還錢,選擇了不耽誤學習時做周末代購。電商法出臺後,大家一致反饋,對新《電商法》觀望中,不敢再做代購了。我們請教了工商稅務部門的專家,內容很多,我僅以代購為例,給大家三分鐘解讀一下。
  • 快遞業發力海淘代購網站
    原標題:快遞業發力海淘代購網站   繼加碼轉運業務、切入中美海淘市場後,韻達再將一塊巨石投入到海淘市場中。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發現,在推出海淘轉運業務的同時,韻達日前同步上線了海淘代購網站「易購達」。易購達主營美國至中國海淘商品,包括八大類商品,品牌甚至包括蔻馳等,目前網站正招攬美國代購客戶。
  • 網絡時代發展迅速的今天,代購的真真假假你還能分的清嗎?
    隨著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購物的渠道越來越多,時下最流行的莫過於「代購」,看著朋友圈、各大社交網站的代購圖片,姑娘們心動嗎?代購來的進口產品,通常物美價廉,只是有的卻真假難辨。  據《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為767億元,較2012年的483億元同比增長58.8%。 海外代購未來幾年仍然會持續增長。海淘同時也向二、三線城市的消費群體延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4年海外代購的交易規模將有望達1549億元。  海外代購為何這麼火?
  • 個人海外代購從月流水20萬到跌破萬元,有人仍在堅持有人轉型賣床墊|深網
    美國疫情和街頭運動的接踵而至讓這個行業雪上加霜。做個人代購十多年以來,她從未感覺像現在這般艱難。自2019年1月1日《電商法》實施以來,這個行業的微利已經眾所周知。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肉代購部分已經離場。個人代購可粗略分為二種,一是私人包裹郵遞;二是個人攜帶通關,即人肉代購。而
  • 電商法即將實施 朋友圈的代購是漲價還是退出?
    朋友圈的代購是漲價還是退出?  代購、微商今後將轉型為「電子商務經營者」,一些代購者面臨退出  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  《電子商務法》2019年1月1日就將正式實施了,屆時所有代購、微商都多了一個專業稱呼:「電子商務經營者」,他們都需要辦理採購目的地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並且繳納相應稅務。
  • 《電商法》即將來臨,微商、代購和直播銷售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消息一出,幾多歡喜幾多愁,作為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引起的軒然大波一直在網際網路圈久久不散。其實,此次的《電商法》,對於從事網際網路銷售者和消費者而言,其中有4條規定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即:《電商法》針對對象、繳稅、商品運輸及商品銷售方式。
  • 代購要團滅?Inagora推出一番市集幫代購轉型
    自打2019年元旦《電商法》落地實施之後,關於代購的聲音,滿屏都是「涼涼」、「團滅」、「哀嚎一片」。90後北京姑娘張小雅(化名)從大學開始就做起了代購,用她的話說,「最初做代購併不了解這個市場,純粹是自己出去玩兒,幫朋友帶點東西,後來漸漸找我帶貨的人多了,琢磨著帶一次貨其實能把出去玩兒的成本賺出來,在這上面花的心思就越來越多了。」
  • 電商紛紛跨境 代購節節敗退
    原標題:電商紛紛跨境 代購節節敗退 侯夢租住的開間裡一片狼藉。赫拉口紅、自然樂園蘆薈膠、依思蝸牛霜、3CE彩妝、雪花秀……這些大商城一層化妝品專櫃裡的搶手貨,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一部分是我前一陣從韓國自己帶回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剛從韓國發貨回來的。」雖然這些天手裡存貨賣出了大半,但看著電腦屏幕上競爭對手的價格,她還是非常擔憂。
  • 代購「消失」蘇寧跨境電商怎麼做?
    在以往的海外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出於價格、保真、物流等原因,都會選擇相熟或者有極高信譽的私人代購來完成消費。然而,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出境遊幾乎全面停擺,這使得許多代購無法出國或者回國,這無疑讓代購幾近停滯。然而,代購雖然「消失」了,但是跨境電商的生意卻沒有因此停下腳步。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群體恐慌 有人被海關扣3次貨
    中國電商在沒有直接法律框束的政策紅利下狂奔近20年,醞釀六年的《電商法》靴子落地。一方面,代購和電商假貨橫行的亂象開始以法律的效力被整治,法律的覆蓋也讓之前處在灰色地帶的代購行業,有了合法化的轉型渠道。但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激烈的現狀下,已在夾縫中生存的代購和中小淘寶商家將被進一步抹平利潤,生存維艱。行業參與者開始尋找新的陣地或者退出戰場,而這又將帶給行業新一輪的機會。
  • 海外代購面臨轉型,天貓國際成為品牌主戰場
    相信大家都有過海外代購的經歷,拎著大包小包趕飛機,或是到處尋找代購朋友,當年火及一時的代購,在今年尤為艱難,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肉代購大部分已經離場,曾經的輝煌,已是逝去的美好。在2020年海外代購被迫面臨轉型升級之時,有人轉戰其他代購城市,當然也有人選擇跨境電商平臺,知舟認為選擇跨境電商的朋友最後過的都不差。其實,這樣的選擇也並非無跡可尋,背靠大樹好乘涼。據《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個人代購僅佔25.2%,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佔比高達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