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法典,民法典從編纂到頒行都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它標誌著我國民法體系進入新的階段,我國公民民事權利保護開啟新的徵程。
吃「霸王餐」的顧客不付錢想要開溜,
店主能不能扣留對方的財產?
抓到偷拿超市商品的扒手,
商家能否先扣下他的財物,待警察處理?
下面小編帶你在民法典中找答案……
法 律 規 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 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 條 解 讀
實施自助行為的前提:
(1)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
(2)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3)不超過必要限度,超過必要限度的構成侵權行為。
採取措施的限度: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
採取措施的方法:
扣留侵權人財物等合理措施。
風險提示:
1
行為一定是受害人基於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實施,這就要求自助行為實施者應當是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受到侵害的必須是合法權益,賭債等違法利益不可適用此條款進行「自助」。
2
自助行為實施之後要第一時間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最終「侵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須由公權力機關介入認定,各方行為的認定和處置須由公權力機關實施,這點容易被受害人忽略,須重視。
3
民事自助行為行使的界限是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限於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條文中還明確規定,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在此提醒權利人一定要在自助行為實施過程中保持足夠的「理性」,以防止自助「過當」,造成不必要的侵權。
文字晦澀沒看懂?
不要緊,
貼心的小編還為你準備了精彩的普法短視頻!
視頻來源:貴州省司法廳
撰稿:韓 琳
原標題:《民法典來啦|說說民法典裡的自助行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