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小貼士】民法典民事自助行為

2020-12-11 澎湃新聞

【普法小貼士】民法典民事自助行為

2020-09-1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章法有度

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合法權利,在情勢緊迫之下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施加扣押、約束或其他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德所認可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自助行為無處不在,但有些屬於誤解,而是侵權行為。

01

案情回顧

Law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9年第8期

【審理法院】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案件案號】(2018)渝01民終2518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陳幫容、陳國榮、陳曦。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陳靜、吳建平、李躍國、周富勇。

上訴人系死者陳健的繼承人,2013年陳健經法院判決欠陳靜借款本金470000元及利息。判決生效後,陳靜申請執行,陳靜未發現過陳健,債權尚未實現。直到2017年9月28日凌晨左右,陳靜在消費場所前臺發現陳健等人在結帳,陳靜遂上前要求陳健還款。陳靜電話叫來被上訴人等,不讓陳健走,當時聯繫執行法官未果。後來雙方商定到派出所解決糾紛,派出所認為是民事糾紛,讓他們天亮後到法院解決,雙方均同意。陳靜一方人與陳健一起在派出所等,其間陳健兩次到旁邊的重慶芳華醫院衛生間上廁所,吳建平和李躍國則跟隨陳健一起,並在衛生間外等候。早上五點半左右,陳健第三次到重慶芳華醫院的衛生間。吳建平和李躍國在外等候但是一直沒見陳健出來,二人便開始尋找陳健。最後,二人在該衛生間窗戶牆側的樓下的馬路上發現陳健躺在地上,二人便聯繫了民警,民警聯繫了醫護人員。醫護人員趕到後將陳健送至醫院搶救。陳健經搶救無效死亡。

陳幫容等起訴要求陳靜等賠償各項費用40多萬元。

裁判分析

02

裁判

Law

重慶市渝北區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陳幫容等的訴訟請求。陳幫容等不服提起上訴。重慶市一中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03

裁判分析

Law

重慶市一中院二審認為:被上訴人陳靜等人的行為既不具有違法性,又不存在過錯,與陳健的死亡結果也並無因果關係。陳健作為一名成年人,對跳窗可能帶來的損害後果應有足夠的認知,而且,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就算是其人身安全真的受到威脅,完全可以尋求正當保護,並對自己人身安全可能受到的威脅所致的損害與跳窗可能帶來的損害之間亦應有所比較和判斷。被上訴人的前述行為並不必然導致陳健跳窗死亡,本案陳健的死亡結果與被上訴人的行為之間並不存在因果關係。

判決駁回了陳幫容等的訴訟請求。

民法典

民法典相關規定

民法典第1177條規定,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文字:鮑一帆

原標題:《【普法小貼士】民法典民事自助行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未來《民法典》民事自助行為的制度化
    諸如討債公司、私人偵探、私人通緝令、商場搜身、暴力討薪、人肉搜索等創造性的民事自助行為正在拷問著法律的正義性與可操作性。     因此,防止民事自助行為的非理性擴展,絕不是任其遊走於法律的邊緣地帶,隨著我國未來《民法典》立法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具體,民事自助行為制度化應再一次受到立法機關與學界的充分關注。
  • 【普法課堂】解讀《民法典》「自助行為」制度
    【普法課堂】解讀《民法典》「自助行為」制度 2020-12-3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盛世民法典 | 民法典普法小劇場:被侵權時,如何適度把握「自助行為...
    盛世民法典 | 民法典普法小劇場:被侵權時,如何適度把握「自助行為」?為深入學習宣傳和推進民法典實施,雲浮市律師協會專門成立民法典宣講團,並作為省律師行業民法典宣講團雲浮市分團。自宣講團成立以來,民法典的普法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成員們以多種方式紛紛走進機關、企業、村(社區)、學校等地開展宣講,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 學習《民法典》|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的保護,適度民事「自助行為...
    後深圳某公司以殷某等四人的自助行為超過必要限度為由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深圳某公司開始搬廠,但未結算殷某等四人的工資,在沒有保全深圳某公司任何財產,且來不及請求公權力機關介入的緊迫情勢下,殷某等四人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採取阻止搬遷進行的行為,符合民事自助行為要件。事後,殷某等四人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並通知了勞動部門、街道辦等相關部門。
  • 【民法「典」讀】民法「典」讀之「自助行為」彰顯自然正義
    【民法「典」讀】民法「典」讀之「自助行為」彰顯自然正義 2021-01-15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這樣影響你的生活之自助行為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今天, 為您解讀《民法典》 關於「自助行為」的內容。
  • 民法典來啦|說說民法典裡的自助行為
    民法典來啦|說說民法典裡的自助行為 2020-08-2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普法課堂四:《民法典》中的誠信原則是什麼?
    民法典與生活同行一、基本原則2、《民法典》中的誠信原則是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五百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 安翔律師視頻解讀《民法典》之自助行為
    作者:安翔律師《民法典》中有一個新的規定,叫「自助行為」,什麼意思呢?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律師協會民法委副主任,最高檢民事行政申訴案件諮詢專家安翔律師為您帶來解讀。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可以採取一個在合理範圍內的必要行為去自我保護。比如說扣留侵權人的相應財物,但是同時必須立即尋求國家有關機關的保護,也就是說,自助行為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否則就成了私刑了。如果您的自助行為採取不當,導致了其他人的損害,同樣要承擔侵權責任。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什麼時候可能會用到「自助行為」呢?
  • 民事自助行為合法性論綱
    在我國的私力救濟制度中,已肯定了作為自衛行為的正當防衛行為和緊急避險行為的合法性,但卻未明確規定自助行為的合法性,實在是立法上的缺憾。本文作者主張,我國民法應當旗幟鮮明地規定民事自助行為為具有免責效力的合法行為。
  • 該出手時就出手 談談《民法典》中的自助行為
    該出手時就出手 談談《民法典》中的自助行為 2020-12-2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太平莊街道《民法典》普法宣傳進社區
    「普法宣傳進社區活動對渴望了解《民法典》的我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在北太平莊街道《民法典》普法宣傳進社區活動現場,居民們豎起了大拇指。近日,北太平莊街道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進社區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宣傳《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營造地區學習宣傳《民法典》的濃厚氛圍。
  • 人民日報: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成立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和實施準備工作,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係。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
  • 走進民法典丨《民法典》護航美好生活 ——遼陽燈塔市法院開展...
    為切實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燈塔市人民法院按照市委政法委、市中院通知要求,圍繞工作重點,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有效推進《民法典》貫徹落實工作開展。通過以案釋法、召開新聞發布會、庭審直播以及報刊、網站、微博、微信、室內外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及時刊發圖文視頻,發布各類民事典型案例,廣泛宣傳《民法典》。著力打造《民法典》宣傳網格化模式,員額法官結合所在庭室的基本情況,圍繞民事單行法律的修改情況、法典中顛覆性的亮點、以及婚姻家庭新規、權益保障等貼近民生的內容展開宣講。各位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有代表性的案例,為基層群眾送去《民法典》的「法律大餐」。
  • 成都市武侯區多種形式掀起學習《民法典》熱潮
    為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充分認識《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更好地推動《民法典》實施,大力營造良好的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近日,武侯區通過多種形式掀起了學習《民法典》的熱潮!領導帶頭學。6月23日,武侯區委書記陳麟主持召開七屆區委常委會第148次(擴大)會議,集中學習了《民法典》。
  • 如何理解民法典中的自助行為?
    民法典第1177條 【自助行為】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合法權利,在情勢緊迫之下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施加扣押、約束或其他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德所認可的行為。日常生活中,自助行為無處不在,但有些屬於誤解,而是侵權行為。例1、張三在土地上種植樹苗,李四認為該土地是其爺爺曾耕種過。此時李四走過去,強行抱走張三。以上案例,李四約束張三-抱走張三,屬於自助行為。
  • 猜燈謎+賞花燈,深圳葵湧帶你「玩轉」《民法典》
    "普法宣傳活動,充分利用中秋、國慶節慶之機,引導廣大遊客學習《民法典》,進一步提升遊客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此次活動圍繞《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及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七個方面展開,通過開展猜燈謎、賞花燈、投球有"法"等形式新穎、獨具特色的遊戲活動,將《民法典》帶到遊客身邊,使廣大遊客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
  • 陝西省人大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及諮詢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切實提高《民法典》的知曉率,全力營造學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圍,12月18日,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省律師協會、省圖書館聯合舉辦的《民法典》普法宣傳及法律諮詢活動在陝西省圖書館舉行。陝西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俊,副主任委員朱峰,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律師協會會長韓永安,陝西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常百寧,省圖書館副館長張海翔、陸路等出席活動。
  • 淺論民法中的自助行為
    二、民法自助行為的現實意義  雖然我國民法立法上沒有規定民法自助行為,但是在社會生活中,民事自助行為現象大量存在。自在我國助行為還處於「民間法」的身份而存在。但是在世界很多國家中,特別是民事立法比較發達和完善的國家,都制定了關於自助行為的法律規範。
  • 談「典」說法 | 從十大亮點看民法典的人文情懷
    《民法典》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十四條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這裡,《民法典》明確賦予所有民事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即,不論是國家機關、國有單位,還是私營公司、民營企業,也不論你身居何位,是何出處,在《民法典》的眼裡,都沒有差別,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