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佛跟螞蟻、蟋蟀等不同眾生說話,無需同聲翻譯

2020-12-20 淨宗傳承

淨宗法師:念佛,就是在接收彌陀的信號

彌陀的光明跟他的名號不是兩件事。彌陀的光明是看不見的名號、沒有聲音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

一、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

現在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在這裡放光呢,你們看見沒有?沒有看見。沒有看見,是因為你們「煩惱障眼雖不能見」,但是「淨宗念佛常放光明」。

當然,你們念佛我也看不見,但確實是有光的。

光有可見光,有不可見光,這並不稀奇。聲音也一樣,有可聞的聲音,也有不可聞的聲音,因為它有不同的波段。我們人的耳朵,聽到的聲音是有一定波段範圍的。在這個波段之上,像尖叫聲,就把耳朵搞聾了,聽不到了。在這個波段之下,也聽不到。

像蛐蛐、螞蟻,它們聽到的聲音,我們肯定聽不到,因為它有它的波段;人的聲音,它可能也聽不到。

所以,你不要對它喊話,它跟你不是一個波段,你要用螞蟻的聲段跟它講。

佛就不一樣了,「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機各得解」。佛是圓滿音,佛的聲音一出來,各種不同的波段都有。就好像聯合國的同聲翻譯一樣,一個人在說話,不同的語言都同時翻譯出來。

佛一講話,不同的波段通通都有:螞蟻的波段,青蛙的波段,蟋蟀的波段,人的波段,狗、豬、馬、牛、羊、地獄、三惡道……佛的聲音圓滿地遍一切維度空間,都同聲傳譯過去了,一切眾生都聽到了。

光也有不同的波段,比如螞蟻所見的光,或者紅外線,這些我們肉眼就看不見。但是,這些光是存在的。

佛的光明我們看不見,因為佛光是清淨的,我們煩惱、不清淨,我們被煩惱障礙住了,所以看不見。#淨土法門#

雖然偶爾也能看見,不過我想:我們念佛所看到的光明,跟在極樂世界看到的佛的光明,是無法相比的,決定不能相比,百千萬億倍都不能相比。

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還是肉眼凡胎的波段,不是佛本來清淨微妙的波段。只是說,你念佛,業障消了以後,能看到一部分佛光。但是,跟佛真正的光明相比,差得太遠了,差百千萬億倍,無法相比

所以,我們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以下開示詳見文首視頻,選自《第十八願傳承解》)

二、手機喻

三、平生業成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相關焦點

  • 淨宗法師:跟佛打交道不需要戴面具
    淨宗法師- 跟佛打交道不需要戴面具03:50來自淨宗傳承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其實能認識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我們跟人打交道就是如此;我們跟佛打交道,一見到佛更是藏得緊緊的,「佛啊,我可是個善人,你看我作了什麼功德……」,所以,我們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虛假得很,都是把假面孔拿出來,內心的黑暗、惡毒,連自己都不敢承認,怎麼敢拿出來給別人看呢?更不能給閻羅王看,他會把你抓起來審判。
  • 淨宗法師:怎樣跟佛相應?
    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淨宗法師- 怎樣跟佛相應?03:15來自淨宗傳承經常有人說「我念佛怎麼跟佛相應啊?」怎麼相應呢?一念信心,這就相應了。如果說「佛發四十八願,我也要發四十八願」,那恰恰不相應。就好像我們在大海邊,別人造好了一艘大願船,說「你上船,我載你過海」,你只要一步登上這艘船,不就跟船相應了嗎?
  • 淨宗法師:端坐家中念念佛就是度眾生嗎?
    淨宗法師答: 因為這句名號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所成就的名號,現在佛已經成就正覺了,所以佛這句名號當中就有眾生的往生。我們來信受,稱名,當下往生的功德為我們所擁有,所以當下來說「念佛時即是往生時」。 「往生時即是成佛時」是什麼意思呢?並不是說往生之後還需要經過歷劫修行才成佛,也是因為這句名號本身含有成佛的功德。從此土往彼土叫「往生」,到了彼土那就叫「成佛」。
  • 淨宗法師:渡苦船已立 瀟灑過餘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蓮友問:淨土宗提倡「平生業成,臨終佛迎」,可是弟子障深業重,很苦惱,如果還有幾十年的壽命,這種等待很艱苦。有沒有辦法提前往生?佛會滿願嗎?如宋朝的瑩珂法師、青島湛山寺的女居士,他們是正好臨終呢,還是達到了某種功夫佛才來?淨宗法師答:本宗是講平生業成,臨終佛迎。不過,既然平生業成,倒不是說「幾十年的壽命,等待很艱苦」,等待什麼?多少事都來不及做,還在那兒等待啊?像我都不覺得等待,事情很多啊。你正好利用這一段時間勸人念佛。
  • 淨空法師:我為什麼直到晚年才接受淨宗法門
    南陽來佛寺海賢老和尚知道,他這一生住在哪裡?你們以為他住在一個鄉下,一生是標準的農夫,這大家看的。我看的不一樣,我看的他住在華嚴,法身菩薩的境界,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你們能夠把他的光碟看上一千遍,用恭敬心、清淨心去看,一千遍之後,你就能看出來了,他住在四無礙的華嚴境界。
  • 淨宗法師:阿彌陀佛為你想好了辦法
    老太婆認為女兒不懂,沒有跟女兒講明原因。她聽說要讀這部經才能往生,所以才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經。學完之後,又有人告訴她要往生少善根不行,光誦經不行,咒還要會,咒要是不會也不行。她很著急:咒這麼長,也不知道意思,我這麼大年紀,背起來很困難。人家念《大悲咒》,她就眉頭皺,但是也只好硬著頭皮學。
  • 淨宗法師:對上佛的光 就是佛的人
    所以龍樹菩薩作這部《易行品》,他對諸佛菩薩的名號有一種強烈的信心,而且是完全歸投,毫無疑問。如果對諸佛菩薩的名號不能建立信心,就說明這個人是《無量壽經》裡講的「憍慢弊懈怠」。同時,他的智慧福德是不夠的,所以才把諸佛菩薩的名號小看了,以為跟世間一般的名號差不多,結個緣而已。這種人,他的善根還不夠成熟。
  • ➮淨空法師:看到房間螞蟻很多,想到自己修德還不夠
    不能看到眾生不高興就發脾氣,那你是在布施什麼?布施煩惱。布施煩惱就是你在造罪業,你錯了。要布施持戒,持戒就是為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個社會像我這個樣子,這個社會好不好?如果是社會不好,這個樣子不能現出來。這個樣子是什麼?貪瞋痴慢的樣子,這不是好樣子。要示現不貪、不瞋、不痴、謙虛、不傲慢。佛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都謙虛、都恭敬,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的。佛對於一個叫化子都恭敬,為什麼?知道他本來是佛。
  • 我們為何會念出佛來|One Minute
    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這是緣;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跟我們結緣;結了緣,就讓我們可以念佛,我們就念佛了;我們念佛,就決定能往生,決定能成佛。六字名號是種子,這顆種子是怎麼來的?是從緣所起的,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就,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讓我們來念佛的。法藏菩薩當初發願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 淨宗法師:如果說造罪受苦乃因果報應,還值得同情嗎?
    淨宗法師答:仍然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我們作為凡人,往往有一種追求公平正義的心,甚至也有一分幸災樂禍,「某某人做不好的事了,就應該受報應」。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人我的分別,認為他人和自己不相關。佛菩薩的慈悲心不是這樣,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如同一體。
  • 同聲翻譯軟體來了,同聲翻譯們要小心了
    中英同聲翻譯的軟體都出來了,同聲翻譯們,你們的飯碗是不是要被搶了呢?等等,我們這裡說的具備實時語音翻譯技術的是SkypeTranslator翻譯器,它的中文預覽版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同聲翻譯們,你們先別哭,你得先了解下你的對手。它龐大的數據來自強大的機器學習平臺。SkypeTranslator通過記錄這些對話來分析對話文本並訓練系統更好地「學習」各種語言。在準備好的數據被錄入機器學習系統後,機器學習軟體會在這些對話和環境涉及到的單詞中搭建一個統計模型。不要擔心那些對話中的語氣詞們,它們已經在翻譯時被剔除了,這當然也依賴之前的數據啦。
  • 淨宗法師|人總會犯錯,要給別人犯錯的機會
    文|淨宗法師 朗讀|佛平 佛忍 只給一兩次的機會,他也只能跟一兩次;一次機會都不給人,就沒有人會跟隨。 人總會犯錯。 人犯錯,也總會被指責、被批評、被輕視、被排斥,甚至被懲罰。如果人犯錯,被包容、被原諒、被遮掩、被洗淨、被愛,他會怎麼樣呢?
  • 今日恭迎淨宗十三祖印光法師誕辰紀念日!
    實際上,大師的淨土教義是集一千多年來歷代淨宗祖師之大成。選定淨土五經,確立淨土宗的根本經典。各宗都有本宗所依據的根本經典。歷代淨土宗祖師和善知識在弘揚淨土法門的過程中,自然形成了淨土三經一論,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和《往生論》,是淨土宗的正依經論。
  • 大安法師:佛陀因眾生機緣不同,隨緣現形
    大安法師講淨土般若系經典《金剛經》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大身」是指「他受用身」,怎麼理解呢?它是「一時隨機變化而有」,顯現「他身」就是「他受用身」。佛顯現「他受用身」一般都是為度眾生的方便。佛有一種能力,二六時中觀察度化眾生的機緣是不是成熟。若機緣成熟了,佛就可以不失時機地、不前不後地予以救度,可以隨眾生的根機變化而有,現各種形。這個法義就相似於「應身」,但在「體」和「用」上又「少有差別」。佛的「應身」是一定要投胎,示現八相成道的;「他受用身」則是變化而有的,是「化身」。這裡討論「應身」是什麼?
  • 淨宗法師:聖道諸宗 曲高和寡
    「眾生本來是佛,即心即佛,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三學六度,三大阿僧祇劫修行……」,這麼高的調,有幾個人能跟得上?所以說「韻高而和者少」,只有地藏王菩薩、法藏菩薩、彌勒菩薩能跟得上。絕大多數人剛開始能跟一跟,後來就跟不上了,就啞聲了。所以,善導大師說「我身無際以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
  • 蟋蟀屁股上有刺?螞蟻為什麼保護蚜蟲?碧鳳蝶是「螢光蝶」?
    雄性蟋蟀,兩尾。辨別雌雄蟋蟀,往往看「屁股」,只有兩根尾須的是雄性蟋蟀,3根須(多了一根產卵器)的是雌性(稱三尾子),中間的那根須狀物是雌性蟋蟀的產卵器。棉蝗誰來吃蚜蟲,分明就是侵犯螞蟻的利益,螞蟻也就要奮起攻擊了。能提供蜜露的不僅只有蚜蟲,有些蚧殼蟲也如此,螞蟻也會保護它們。
  • 31|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你要善持此語,要殷重地、相續地稱念這句名號,要信而不忘,並且要為未來世眾生廣為宣說。」「流通文」這一段話「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有這一種涵義。那麼釋迦牟尼佛這裡除了付囑阿難尊者之外,有沒有付囑我們念佛人?
  •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別再分不清了!
    其一,「如來佛」是哪尊佛?實際上,不論是顯密教,還是禪淨宗,乃至翻遍三藏十二分教,都沒有「如來佛」這個尊號。在佛門中,「如來」是佛的名號之一,意為「乘真如之道而來」。所謂真如,即與虛妄相對,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凡夫,所以也稱佛不落虛妄,「如實而來」。
  • 大安法師開示念佛法門要知他力即自力
    「信他」一般是從信事相上入手,信釋迦牟尼佛宣說念佛法門真實不虛,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真實不虛,這是一方面。若從更深層次來看,這個「他」就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的他力,跟我們自性的力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我們要靠著他力——佛果地上的境界,把我們因心的性德顯發出來。
  • 淨宗法師:聞名念佛最幸福!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一個人生下來,一天走一千裡,過一千年,滿中七寶,布施於佛,得福甚多,但是不如有人於後惡世,稱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從福報來講的。如果從智慧來講,比如現在讀書,有人說:「我文化也不高,書也看不懂,聽法也聽不懂,跟人家一起學習,成績也不如人家,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