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聖道諸宗 曲高和寡

2020-12-11 淨宗傳承

諸宗於今之時,機與教不相應,此以教深而機淺、教廣而機狹故也,譬如韻高而和者少,又如小器盛大物也。

中國佛教大乘八宗,淨土宗是其中一宗,淨土宗以外的通稱為「諸宗」。諸宗的教理、經論當然也都是佛菩薩傳下來的。修學佛法貴在時、機相應,如果時代、根機和教法相應,證道就易如反掌;如果時、機和教法不相應,不僅費力多,也難以證道。#淨土法門#

諸宗的教法和當今眾生的根機已經不相應了,為什麼?「教深而機淺、教廣而機狹」。「教深而機淺」就像什麼呢?「譬如韻高而和者少」,「韻」就是韻調。寺院早晚都要上課,維那師起調必須不高不低,這樣大眾都可以跟著,和者就多,這一堂殿上得就比較舒暢,大家聲音洪亮,音聲和諧;如果維那師起的調特別高,只有他能唱,或者只有幾個人能唱,一開始大家扯著嗓子還能堅持,但是逐漸就沒有聲音了,因為「韻高而和者少」。

世界上最著名的男高音就是義大利的帕瓦羅蒂,雖然他的韻調高,但是完全比不上聖道門的韻調高。聖道門修行就是高調,調有多高?「眾生本來是佛,即心即佛,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三學六度,三大阿僧祇劫修行……」,這麼高的調,有幾個人能跟得上?所以說「韻高而和者少」,只有地藏王菩薩、法藏菩薩、彌勒菩薩能跟得上。絕大多數人剛開始能跟一跟,後來就跟不上了,就啞聲了。所以,善導大師說「我身無際以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逾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

聖道諸宗的教法都非常深,「譬如韻高而和者少」,眾生根機太淺,跟不上,深淺不相應。就像井深而繩短,井有一百多米深,繩子才一米多長,怎麼能打上來水呢?聖道的教法那麼深,我們的根機這麼淺,以這麼淺的根機怎麼能得到聖道教法法水的滋潤啊?這就是深淺不相應。

教法廣大如大海,根機狹劣如碗盆,這叫「小器盛大物」。比如一個碗,裝一座山能裝得下嗎?裝大海水能裝得下嗎?教法非常廣,要相應的根機才能領納佛的教法,雖然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但這不是我等根機所堪。

唯此淨土一宗法門,機教相應,故修之者,必得成就。然則於彼不相應教,莫肯勞費身心,應唯歸此相應法門,速出生死也。

只有淨土宗念佛法門是機教相應。那麼,這是說明淨土教很淺、很狹窄嗎?不是,淨土教至深至廣。但是為什麼能機教相應呢?乘佛願力。淨土宗固然其深無底,其廣無邊,但不是讓我們探究佛的深廣智慧,所謂「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無論如何深廣,都濃縮為六字名號授予眾生,眾生但以信心稱名,必得往生。

兩相比較,靠自力修行的,我們的力量達不到的,不相應我等根機之教,就不要枉費心思了。

修行一定要找適合自己身心狀況和根器的、與自己根機相應的法門。淨土法門,五乘齊入,總攝三根,上上根和下下根都統攝無餘,廣大無礙,沒有誰不能學淨土法門;但是,聖道法門對眾生的根機就有選擇。

——選自:淨宗法師《法然上人全集講記》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相關焦點

  • 淨宗法師|人總會犯錯,要給別人犯錯的機會
    文|淨宗法師 朗讀|佛平 佛忍 我們為什麼修不起聖道法門? 因為聖道法門有鐵定的因果律,「你的因果你承擔」,不會給任何人一點點犯錯的機會。 我們能翻過這因果的高山嗎?
  • 淨空法師: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
    1 佛說《阿彌陀經》,無量法門裡面,佛只給我們說出一個綱領,這綱領就是三十七道品後面四科——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末後一個是八聖道分。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它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2 第一個,正見。念佛法門,對於八正道的解釋,跟教下的解釋不一樣,跟禪宗的解釋也不一樣。
  • 淨宗法師:怎樣跟佛相應?
    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淨宗法師03:15來自淨宗傳承經常有人說「我念佛怎麼跟佛相應啊?」怎麼相應呢?一念信心,這就相應了。如果說「佛發四十八願,我也要發四十八願」,那恰恰不相應。就好像我們在大海邊,別人造好了一艘大願船,說「你上船,我載你過海」,你只要一步登上這艘船,不就跟船相應了嗎?
  • 淨宗法師:跟佛打交道不需要戴面具
    淨宗法師- 跟佛打交道不需要戴面具03:50來自淨宗傳承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其實能認識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選自:淨宗法師《楷定記講記》
  • 淨宗法師:渡苦船已立 瀟灑過餘生
    淨宗法師答:本宗是講平生業成,臨終佛迎。不過,既然平生業成,倒不是說「幾十年的壽命,等待很艱苦」,等待什麼?多少事都來不及做,還在那兒等待啊?像我都不覺得等待,事情很多啊。你正好利用這一段時間勸人念佛。有使命,有任務,就沒有工夫去苦惱,幾十年還不夠用,正好用這個時間去勸人念佛,不是很好嗎?自信教人信。
  • 淨空法師:我為什麼直到晚年才接受淨宗法門
    我們看這個經上所教的,十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淨宗的當機者,全都能得利益,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眾生。所以經中持名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持名這個方法「普被三根」,上中下三根統統適合,統統得利益。「齊收凡聖」,凡夫行,能往生,聖人也行,也能往生,「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
  • 淨宗法師:聞名念佛最幸福!
    主講:淨宗法師
  • 淨宗法師最新開示:信心能給我們特別的力量
    文|淨宗法師「故念佛不是問題,往生也不是問題;只怕不信,因為若信則必安心念佛,而念佛易行,無一人不能,人人都能。」這是強調信心的必要性,就是念佛很容易很簡單。為什麼說難信之法?因為稱名是很簡單的,誰都可以做得到。
  • 【​淨宗學院誠邀全球淨宗大德同修】回向恩師常住世間 一心一德化解災難 ​非常感恩您,阿彌陀佛!
    『淨宗學院誠邀全球淨宗大德同修,每晚進入學院直播網站,進行同步誦經念佛共修祈福,以大眾集體共修之力、磁場,來拯救世界各地於危難之急!』經云:【一切法從心想生】,淨宗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也曾在學院教導四眾弟子:【今天這個大災難,怎樣才能夠化解?怎樣才能夠消除?唯有一心念佛!】導師又言:【淨宗同學這種集體念佛的善業,能夠消除眾生之惡業,能夠化解世間災難。我們得真幹,決定功不唐捐!】  現今謹遵 導師明確的教誨,淨宗學院從即日起,每晚全球直播法師領眾誦經念佛,誠邀全球悲心之士,能拔冗參與共修祈福。
  • 今日恭迎淨宗十三祖印光法師誕辰紀念日!
    印光大師在見濁波湧的時代,力挽狂瀾,傳承儒佛聖學於來哲;以正法眼,弘揚淨宗念佛法門,為火宅國人,直指離苦得樂之大道。至誠頂禮印光法師!實際上,大師的淨土教義是集一千多年來歷代淨宗祖師之大成。選定淨土五經,確立淨土宗的根本經典。各宗都有本宗所依據的根本經典。歷代淨土宗祖師和善知識在弘揚淨土法門的過程中,自然形成了淨土三經一論,即《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和《往生論》,是淨土宗的正依經論。
  • 慧淨法師法語丨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是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 點擊收聽 第五篇 淨宗傳承>《慧淨法師法語》——慧淨法師1、善導大師1.善導大師是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世稱「彌陀化身」;每念佛一聲,便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聲聲佛號,聲聲光明。
  • 淨宗法師:佛跟螞蟻、蟋蟀等不同眾生說話,無需同聲翻譯
    淨宗法師:念佛,就是在接收彌陀的信號彌陀的光明跟他的名號不是兩件事。彌陀的光明是看不見的名號、沒有聲音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一、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沒有看見,是因為你們「煩惱障眼雖不能見」,但是「淨宗念佛常放光明」。當然,你們念佛我也看不見,但確實是有光的。光有可見光,有不可見光,這並不稀奇。聲音也一樣,有可聞的聲音,也有不可聞的聲音,因為它有不同的波段。我們人的耳朵,聽到的聲音是有一定波段範圍的。在這個波段之上,像尖叫聲,就把耳朵搞聾了,聽不到了。
  • 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事出席澳洲淨宗學會溫馨晚宴
    中國僑網消息: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導,3月6日,中國駐澳洲布裡斯班任共平總領事應邀出席澳洲淨宗學會慶祝學會道場成立十周年「溫馨晚宴」,泰國前副總理、澳洲聯邦議員、伊普斯維奇市長、布裡斯班市議員及1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參加了晚宴。
  • 淨宗法師:如果說造罪受苦乃因果報應,還值得同情嗎?
    淨宗法師答:仍然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我們作為凡人,往往有一種追求公平正義的心,甚至也有一分幸災樂禍,「某某人做不好的事了,就應該受報應」。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人我的分別,認為他人和自己不相關。佛菩薩的慈悲心不是這樣,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如同一體。
  •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淨宗立祖之說開始於宋代,淨宗的祖師不像其他宗派那樣,有前後傳承的關係,而是後人根據其修持成就以及弘揚淨宗的貢獻而推選出來的。我們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就是經過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漸推選,而自然形成的。那這十三祖都有誰呢?
  • 淨宗法師:把父母託給阿彌陀佛,這是盡孝的極致!
    開示:淨宗法師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 淨宗法師:一切道理 盡在六字裡
    聖道法門、淨土法門都是佛法。講空理,有人聽起來反而特別親切,講的人也覺得很好。但是我聽起來感覺不一樣,感覺這個講的人在講夢話,他是夢裡的人。跟夢裡的人講話,他也可以對答,你說:「你好啊!」他說:「好。」這樣有對答的。但醒著的人跟夢裡的人感覺不一樣,因為他是夢裡的。有的人講空,他講得不錯,講得挺好,但是他就是不在空裡,他說的也是佛說的話,有來有往,有對有答的。
  • 淨宗法師:在一切皆空的世界裡該如何活著?
    淨宗法師答:這可能是對佛講的「一切皆空」不能完全正確地理解。如果能正確理解的話,應該怎麼活著呢?當然就像佛菩薩一樣活著了。因為這是佛講的,佛已經落實了一切皆空;像觀世音菩薩隨來就來,為什麼呢?他不受障礙。一切皆空是顯示無障礙,可是我們處處都有障礙。
  • 淨宗法師:阿彌陀佛為你想好了辦法
    開示:淨宗法師選自:《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 淨宗法師:淨土門 兩深信
    這種信和聖道法門的修行,可以講大相逕庭,完全相反。聖道法門怎麼信?信自己本來是佛,自已就是佛,自己就有佛性,「彼既丈夫我亦爾」,「不向如來行處行」,豪氣沖天,禪宗就講這些。如果不這樣信,就發不起大菩提心,信自己不行他怎麼去修行呢?因為是靠自力去修行,必須相信「我一定可以達到目標的,我佛性本來就有,具足了」,它的路線是這樣,必須從這裡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