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蒸汽機車 內蒙古蒸汽火車攝影攻略

2020-12-13 蜂鳥網

  集通鐵路線上的經棚路段,冬季,列車採用重聯蒸汽機牽引穿行於起伏的山巒之中,雙機車在爬坡時,兩股蒸汽噴薄而出,氣衝霄漢,場面蔚為壯觀,這裡被譽為「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

  汽笛聲就像一曲歡歌,在山間迴響,寂靜的曠野被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顫動了,凋零的樹木舞動了,落雪改變了單調的軌跡,也加入到熱鬧的行列優雅飄揚。

    所屬地區: 內蒙古赤峰      適合人群: 自駕族       出遊難度: 微難

  適合天數: 4-5天           花費預算: 1800元       適合時間: 1月 12月


原野上的鏗鏘 作者:唐春華

  集通,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

  「嗚——」一聲幽遠悅耳的汽笛劃破冬日長空,隨著汽笛聲由遠而近,視野盡頭驀然升騰一股白雲狀的蒸汽。未幾,那流動的蒸汽便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地覆蓋了眼前的景物,伴著節奏強勁的機器轟鳴聲,從翻滾著的蒸汽裡穿行出一列鋥黑閃亮的機車,帶著強大的動力和懾人心魄的轟鳴,呼嘯而過。列車曳著熾熱的雲團一氣呵成,橫貫在列車的上方,仿如一條潔白巨大的絲巾在風中飄舞。此刻的汽笛聲就像一曲歡歌,在山間迴響,寂靜的曠野被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顫動了,凋零的樹木舞動了,落雪改變了單調的軌跡,也加入到熱鬧的行列優雅飄揚。


氣勢磅礴 作者:王嵬

    蒸汽機車拖出的一股長煙像天邊的一片雲彩,留天留車留蒸汽,這是攝影師最喜歡的角度。一聽說今年的集通蒸汽機車節,三五百名國內外攝影師齊聚在經棚站。他們從北京、河北、天津、吉林,甚至陝西自駕而來,用手中的「長槍短炮」留下蒸汽機車的一段旅程。世事大多如此,當它消失或行將消失時人們才悟其彌足珍貴,蒸汽機車更是如此。


拍火車的人們 作者:李忠

    1996年我國以蒸汽機車為牽引動力的集通鐵路(內蒙古集寧至通遼)正式通車之時,遠在它發祥地的歐洲就早已失其蹤影。多年後當人們驚覺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才又懷緬它的豐功偉績,於是英國、德國、法國等老牌工業國的蒸汽機迷們四處打探,不遠迢迢萬裡,只要發現蒸汽機車的身影,哪怕再偏僻也會找到這些發燒攝影師的足跡。


蒸汽機車的最後一抹餘暉 作者:佚名

    在這條鐵路線上的經棚路段,因之地處大興安嶺南端和燕山餘脈的交匯處,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鐵路常在崇山峻岭中迂迴,特殊的地理環境讓蒸汽機車迷和攝影師們認定了這裡毫無疑問就是最精彩最出片的地方。冬季,列車採用重聯蒸汽機牽引穿行於起伏的山巒之中,雙機車在爬坡時,兩股蒸汽噴薄而出,氣衝霄漢,場面蔚為壯觀。這一發現讓歐洲、北美、日本的蒸汽機車迷們激動不已,譽之為「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

    鏡頭裡的龐然大物

  走近蒸汽機車,車體上黝黑的漆面已經斑駁脫落,曾經鋥亮的氣泵連杆也已鏽跡斑斑,刷著朱紅油漆的巨大車輪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豔麗,滲透著褪色的蒼白。機車前方那個如同怒目圓睜的大燈明亮地注視著前方,就在視線可及的不遠處,一個紅色信號燈永久地亮在它的鐵軌旁邊,預示著它只能在紅燈的這邊看著那些在它後來的內燃機車忙碌作業。2012年1月1日清晨5點15分,一輛前進型蒸汽機車從還未破曉的黎明中開始轟鳴,司爐將第一鏟煤鏟進爐床。

雪野中爬坡的雙頭火車 作者:彭崢

  從今天開始連續三天,我們將拍攝它在集通線上的大板—好魯庫段往返穿行。它的上一次出勤,還是在2010年的年底,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它已經屬於「返聘」表演的工作狀態了,為了滿足很多蒸汽機車迷和攝影愛好者的懷舊心情,每年年底它都連續在集通線的某個段落上跑上幾天。很多人至今還記得六年前的那個凌晨,整個大板車務段人聲鼎沸,最後三臺退役的蒸汽機車一字排開,煙囪在凜冽的寒風中吐著白煙。


大橋上的蒸汽機車 作者:佚名

  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和攝影師紛紛上前拍攝和觀賞。最後一列蒸汽機車執行完任務後從正式使用的歷史舞臺退出的那一刻,是工業時代逝去的一個標誌,與其說人們緬懷蒸汽機車,不如說是對工業時代的一種深刻記憶。


集通,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 作者:王嵬

  1960年代末,世界上仍然有使用蒸汽機車作商業運作的國家已寥寥無幾。到了二十世紀末,蒸汽機車在北美洲及歐洲基本上已被完全淘汰,只會在其間特別為鐵道迷及遊客安排的路線上行走。墨西哥仍有很少量的蒸汽機車在偏遠的地方運作。在中國,某些地區煤炭的價格比石油低很多,使蒸汽機車仍然有它們的價值。中國曾經是全球最後一個製造大型蒸汽機車的國家,位於山西的大同車廠一直生產蒸汽機車至1988年。但近些年來中國蒸汽機車的數量亦在迅速減少。印度也曾經大量使用蒸汽機車,但現在它們只會在空氣稀薄的山區運作。


鋼鐵巨龍的另彎 作者:佚名

  大板到經棚的這近50公裡鐵軌上,近六年來都能夠重新聽到蒸汽機車「況且況且」的摩擦聲和洪亮的汽笛,但通常只有三天。

  鏡頭裡的司機、副司機、司爐

  在鐵路媒體任職多年的作家趙妮娜曾說「在我看來,沒有哪一種交通工具像火車這樣夾帶著懷舊和憂傷的氣息。對於中國人,火車是往事和人生聚散之地,與火車有關的一些場景會被一個人暗暗地保留一世。」她還說:「可是現在它們卻漸行漸遠於人們的視野之外,我無力把這些老舊的火車收藏起來,卻可以用文字和圖片將它們記錄下來,關於它們的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直至不惑之年黯然退場。」 今天當我們站到這條橫貫內蒙古東西腹地的集通鐵路之上,集通公司人員告訴我們,十幾年前,經營這條路線的內蒙古集通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用相當於破銅爛鐵的價格收購了全國各地150多臺還能開動的蒸汔機車作為動力。2005年5月,集通公司正式宣布了將蒸汽機車全部更換為內燃機車的消息。那一年,所有運行的蒸汽機車全部熄火停運。


工業時代的蒸汽巨擎 作者:科峰

  大板是美麗的,它是內蒙古赤峰市北部100多公裡草原上的一個小鎮,這裡已經註定要成為世界上蒸汽火車的最後終點,也成為很多攝影師最後為他們所愛之物留念的地方。工業革命的標誌——蒸汽機車在世界上的幹線鐵路徹底消失。一直靠蒸汽機車生活的人們也在默默地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他們的生活也將隨著蒸汽機車的淘汰而改變。


加煤的機車師傅 作者:佚名

  從走近到走進蒸汽機車,我們見到了司機、副司機、司爐,也將他們一併拍進我們的鏡頭。在鐵路上,人們把火車司機習慣稱「大車」,副司機和司爐稱為「夥計」。行車時司機和副司機均坐在機車駕駛室兩側的凳子上,司機除了負責觀望和駕駛機車外,還要作行車記錄;副司機在右側幫助司機觀望、鳴笛和給鍋爐加水;司爐則專職燒鍋爐。當然,這是個很費力氣的差事。


前進,一個時代的標誌 作者:佚名

  劉師傅,在這條從內蒙古大板到查布嘎站全程160公裡的線路上,已經工作十年了,1985年上車的時候還只是一名司爐工,專門負責給機車鍋爐填煤,那時上一個班,就得給爐膛裡填進去大約5噸煤。幹了4年司爐工後劉師傅考上了機車駕駛員,那時才知道其實做機車駕駛員也不容易。


集通鐵路的工人在用蒸汽給火車「洗澡」 作者:趙鋼

  為了看清楚鐵路沿線情況,司機必須把半個身子都探出窗口,左半個身體在外面被風吹得冰冰涼,右半個身子緊挨高溫鍋爐,忍受著冰火兩重天的煎熬。雖然劉師傅說:「可以想像那個活兒得有多髒多累吧。」但他也說:「從參加工作就跟這種車在一起,是它才使我走上工作崗位的,是它才讓我端起這碗飯的。」他還跟站在蒸汽機車周圍的我們說:「如果再有個兩三年,我還能,我還想在蒸汽機車上幹,我對它還是挺留戀的,因為太熟悉了。這幾天也是準備抽個空照幾張相。」(文字作者:司徒綠)

    景點介紹

  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的集通鐵路線上的經棚路段,因之地處大興安嶺南端和燕山餘脈的交匯處,鐵路常在崇山峻岭中迂迴,特殊的地理環境讓蒸汽機車迷和攝影師們認定了這裡毫無疑問就是最精彩最出片的地方,這裡被譽為「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每年在12月28日—次年1月3日之間,都會在經棚鎮舉行克什克騰旗國際蒸汽機車節。冬季旅遊是克什克騰旅遊的一大特色,除了蒸汽機車節之外,烏蘭布統壩上草原和阿斯哈圖石林雪域風光攝影、黃崗梁林海雪源生活體驗、達裡湖冬捕、草原滑雪、冰雪那達慕等一系列旅遊項目倍受國內外遊客青睞。

  活動區域: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集通鐵路沿線

  活動開行時間:2012年12月29日-2013年1月2日

  開幕式時間:2012年12月29日15:00

  開幕式地點:克什克騰旗經棚火車站

  門票:免費

  諮詢電話:0476-5225577 5227755 / 0476-5226929 (克旗旅遊局電話)


穿行在夕陽下的蒸汽機車 來源:南方周末

  第六屆克什克騰旗國際蒸汽機車攝影節介紹

  克什克騰旗是全國乃至世界蒸汽機車攝影的主要基地。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寧—通遼)西起集二線(集寧—二連浩特)賁紅車站,東接通霍線(通遼一霍林河)的通遼北站。全長997公裡,途經內蒙古自治區四個盟(市)、13個旗縣。集通鐵路原是一條以蒸汽機車為動力的地方鐵路,1990年6月開工,1995年交付使用,2005年改為內燃機車。赤峰境內全長460公裡,其中克旗段長140公裡。克旗段,特別是經棚——熱水段,地處燕山山脈七老圖山和大興安嶺山脈交匯處,地形複雜,山高、坡陡、多彎道、多橋涵、多隧道、坡度大。其間鐵路距離50KM,行車時間2個多小時。其間,有11個大彎道、穿7個隧道、過6座高架橋。在這一路段,機車速度慢,吐出的煙汽最大,利於表現場面,被公認為是這條線上的最佳A級攝影地。據統計,自1996年—2005年,有德國、法國、美國、日本、荷蘭等二十幾個國家的6000餘名蒸汽機攝影愛好者來這裡攝影。國際蒸汽機車協會理事史提夫先生稱譽集通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蒸汽機車攝影勝地。」


巡道工與機車 作者:駱駝向左

  集通鐵路途經烏蘭察布市(原烏蘭察布盟):集寧區(集寧南站、集寧站)、察哈爾右翼後旗(七蘇木站、大陸號站、賁紅站)、商都縣(三介海子站、商都站、三營圖站)、化德縣(二道溝站、化德站、白音特拉站、保健站、達蓋站、興和站);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星耀站、朝格溫多爾站、正鑲白旗站、西胡爾清站、道侖郭勒站)、正藍旗(查幹芒和站、牙拉蓋圖站、桑根達來站、賀日斯臺站、伊和恩格拉站);赤峰市(原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公主埂站、好魯庫站、汗蘇魯站、馬架子站、經棚站、下坑子站、上店站、六地溝站、嘎拉德斯汰站、宇宙地站)、林西縣(林西站、溫都和碩站)、巴林右旗(平頂廟站、大板站、寶木吐站、古魯滿汗站)、巴林左旗(查幹哈達站、達日其嘎站、林東站、衙門廟站)、阿魯科爾沁旗(刁家段站、查布嘎站、福興地站、道德站、沙日乃站、準沙日烏蘇站);通遼市:開魯縣(開魯站、金家店站)、科爾沁區(福巨站、哲裡木站、通遼北站、通遼站)。

  註:某些蒙文地名的釋義:盟——相當於自治州;旗——相當於縣;蘇木——相當於鄉鎮;嘎查——相當於村;郭勒——河;浩特——城;烏蘭——紅色;呼和——青色;哈達——山;敖包(鄂博)——石頭堆;嘎拉德斯汰——熱水。


勇往直前 作者:佚名

  車迷們喜歡集通線大致有這麼幾個理由:地方鐵路(簡稱地鐵),有著和國鐵不同的體制、管理方式、車票、車底、制服……;經棚附近極漂亮的展線,絕對是鐵路的藝術;沿途內蒙東部草原風光,風景秀美,別有風味;不定時舉辦的蒸汽機車節,在蒸爺越來越少的時代,能看見呼哧呼哧冒著白汽的蒸爺奔騰在草原上絕對讓人心潮澎湃!

  註:展線,減緩縱坡,延長起、終點間路線長度的設計定線。在集通線可見經典的「S」形展線,此外還有南浦大橋那樣的螺旋形展線等等多種形式。

  攝影節期間,蒸汽機車再度點火,牽引專列每天清晨從大板站出發,一路向西,途經林西、宇宙地、嘎拉德斯汰、哈達山等車站,經過熱水大橋、三地展線、大壩梁隧道、司明義大橋等著名攝影點,重現昔日蒸汽機車噴雲吐霧翻越山梁的壯景,終止於克什克騰旗首府所在地經棚車站,下午再沿原路返回。

    經典的攝影地點

  在這一經典區段中,熱水河大橋、大壩梁隧道和司明義大橋又是經典中的經典。


行駛著的蒸汽機車 作者:佚名

  熱水河大橋位於嘎啦德斯汰出站的位置,從這裡開始,列車便要開始翻山越嶺的旅程了。相傳康熙曾在此打獵,偶見地上有一泉噴湧沸水,用泉水沐浴後神清氣爽,龍顏大悅,故賜名該地嘎拉德斯汰。


火車即將入洞 作者:王嵬

  今天,嘎拉德斯汰車站所處的熱水鎮,已成為一處集旅遊和溫泉遊療養為一體的休憩勝地。但無論歷史傳說還是旅遊資源,給這裡帶來的聲望和影響都遠不及昔日奔騰的蒸汽機車。集通鐵路通車後,來自世界各地的蒸汽機車旅遊者讓這裡充滿活力。每當旅客列車經過,車上的乘客與車下的遊客都會把對方當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來欣賞,整個小鎮因此充滿別樣的趣味與情懷。特別是冬日晨曦中駛過熱水河大橋的蒸汽機車,伴隨滾滾的蒸汽和鏗鏘的汽笛,總能描繪出一幅冷暖交融的唯美畫面。列車駛出熱水,便開始翻越大壩梁。大壩梁是熱水河與必如河的分水嶺,進入「三看熱水七鑽棚」的精華路段。


風雪無阻 作者:王嵬

  「三看熱水七鑽棚」,指的是列車通過此路段時可以三次看到熱水鎮,還要穿越七個隧道。其中大壩梁隧道作為越嶺隧道最為著名。從隧道口向兩端張望,所有蒸汽機車都要加煤上水,開足馬力,以便一鼓作氣鑽出隧道,迸發出騰空的煙柱——每當朝陽升起或夕陽西下,沖天的金色煙霧在展示一片唯美畫面的同時,也盡顯蒸汽機車主宰世界的霸氣。


雄偉壯麗的司名義大橋 作者:追風獵影

  駛出大壩梁隧道,列車一路下坡駛向經棚站方向。在穿越美麗的二地谷地後,便是司明義大橋了。它猶如一枚彎曲的項鍊扣,連接了兩道山梁。曲線、坡道、高橋、峻峰,所有要素宛若神來之筆一般在此匯集。每當蒸汽機車行駛到這裡,仰拍可展蒸汽機車橫空出世之壯,俯拍可現鐵路曲線婉轉千回之美,側拍能展高架橋氣勢如虹,橫拍能現眾山峰峻險巍峨。不同的光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季節,司明義大橋永遠能給蒸汽機車愛好者們以不同的感受。

  克旗其他文化節和周邊景點

  第六屆達裡湖(達裡諾爾)冬捕節

  達裡湖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面積238平方公裡,是內蒙古第二大湖泊。達裡湖冬捕一直沿用傳統的捕魚方式,在零下30℃左右的冰面上作業,世世代代,延續至今。目前已成為達裡湖一道亮麗的風景,場面之壯觀、氣氛之熱烈,使達裡湖的冬季不再寒冷、萬物生靈不再寂寞。達裡湖盛產瓦氏雅羅魚(俗稱華子魚)、鯽魚兩種特有品種,每年的12月中下旬,氣溫下降到零下20 °C,湖面的冰層厚度達到50釐米,這裡便開始一年一度的冬季捕撈。


滿載喜悅的收穫 作者:佚名

  冬捕主要氛圍祭祀、捕撈和放生三個程序。

  一、隆重而神秘的祭湖。由德高望重的喇嘛集體誦經,薩滿祭司著薩滿服裝,擊鼓、唱歌、舞蹈。同時,擺香案,供祭品,點聖火,燃煙花,獻哈達,來祈求長生天賜福,保佑當年捕魚的豐收和來年的風調雨順。

  二、古老而獨特的捕魚。夏日煙波浩渺的湖面已完全變成潔白晶瑩的冰雪世界,採用下網捕魚的方式進行冬捕。

  三、吉祥而虔誠的放生。魚出網後,買一條活魚,雙手捧著送到專門的放生地點,心中默默許願,祈禱,將魚放歸湖裡,重獲新生,讓萬物生靈保佑放生人連年有餘,事業如魚得水,順達平安。

  冬捕節時間:2012年12月15日-2013年1月15日

  活動地點:克什克騰旗達裡湖

  開幕式時間:2012年12月30日10:30


別緊張,我只是吃了點雪——銀冬駝文化節 作者:深山老林

  第四屆達日罕烏拉蘇木銀冬駝文化節

  達日罕烏拉蘇木自古以來就有「小駝鄉」的美稱,是我國雙峰駝的主要分布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駝文化。達日罕烏拉雙峰駝屬於沙漠駝類型,分布在達日罕烏拉蘇木境內西部,渾善達克沙地地區。達日罕烏拉雙峰駝體質健壯、色澤主要以棕紅色、黃色為主,白色的也時有出現。

  文化節主要活動內容:觀看民族祭拜、民族服飾、民族歌舞表演,參與到摔跤、騎馬、射箭、搶樞等比賽活動中,還可親自體驗溫泉養生、乘坐馬拉爬犁、駱駝爬犁或騎馬,在雪地草原上馳騁,到溫暖的蒙古包裡品嘗極具特色的民族餐飲,感受冬季冰雪世界中獨具特色的旅遊盛宴。同時還可以觀賞到別開生面的馴駝、駱駝競跑、駱駝踢球比賽等精彩內容,如果還是覺得不夠過癮,也可以與牧民們一起操練起來,騎上駿馬,做一回彎弓射鵰的馬背英雄。

  開幕式時間:2012年12月30日11:30

  地點:克什克騰旗達爾罕蘇木

  首屆克什克騰燈火節

  紅山子撒燈習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每逢燈火節撒燈之夜,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喜慶的紅燈籠,伴隨著喧鬧的鑼鼓,村民圍繞自家的房前屋後,沿著村路、山脊、田間地頭撒下希望的燈火,寓意著新的一年好運連連,幸福平安。蜿蜒曲折的地貌,造就了美麗的燈火勝景。一堆堆、一串串,連成一個美環鏈條。遠遠看去,似一條條火龍,與皎潔的月光遙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五顏六色的許願燈徐徐升起,煙花鞭炮在夜空中綻放,更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整個村莊到處都是光的幻影、火的海洋,是了旅遊觀光、民俗體驗和攝影愛好者心儀之地。作為克什克騰旗旅遊節的主項目,將於2012年12月30日晚首次亮相,屆時的節日的詳情,還需要親歷者的自身體驗。

  活動時間:2012年12月30日晚上

  活動地點:克什克騰旗紅山子鄉

  烏蘭布統草原


冬季的烏蘭布統草原 作者:立志做米蟲

  位於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的最南端,是清朝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木蘭圍場主要由四大景區構成,分別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屬河北)、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屬河北)、紅松窪國家自然保護區(屬河北)和烏蘭布統草原風景區(屬內蒙)。冬季的烏蘭布統草原霜華浸染,一片銀裝素裹,別有一番風韻。且冬季為旅遊淡季,很多相關收費都會較旺季低不少。10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每年的這個時節壩上平均積雪達15公分以上,因壩上是高寒地區,此期間的積雪是不會融化的。冬天的烏蘭布統草原,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場面,那種荒涼空曠的美,那皚皚白雪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幻無窮的光影,無不令攝影家怦然心動。

  門票:60元/人

  景區電話:0476-7805207、0314-7805207

  阿斯哈圖石林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北大山上,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棚鎮105公裡,其南部與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相連,是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八大景區之一。阿斯哈圖為蒙古語,漢譯為"險峻的山峰",阿斯哈圖石林是世界上罕見的花崗巖石林,為第四紀冰川遺蹟,被專家稱為世界地質奇觀。冬季的阿斯哈圖石林尤其在雪後會顯得更為美麗,石林景區會如童話一樣明淨,是攝影創作的絕佳時節。

  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棚鎮東北105公裡處

  門票:100元/人(含景區內交通費)

  聯繫電話:0476-5070998

  當地交通:

  由於拍攝蒸汽機車需要機動性較強,寒冷的戶外等待過程中也需要休息場所,各方面因素都決定了旅行的最佳方式是自駕出行,或者組隊組團一起包車活動。

  自駕路線

  從北京到經棚:

  1.從起點出發,在北京市城區行駛12.9公裡,經馬甸橋進入京藏高速/G6;

  2.沿京藏高速/G6行駛141.7公裡(經清河收費站,康莊(市界)收費站),從張家口/宣化北/呼和浩特出口離開,進入京藏高速/京新高速/G6/G7/丹拉高速,收費30元;

  3.沿京藏高速/京新高速/G6/G7/丹拉高速行駛38.2公裡,從張北出口離開,進入張石高速;

  4.沿張石高速一直向前行駛162公裡,從錫林浩特出口離開,進入G207,收費125元;

  5.沿G207行駛5.8公裡,過頭支箭鄉約350米後稍向左轉進入X501;

  6.沿X501行駛31.8公裡,過加油站約100米後稍向右轉進入S105;

  7.沿S105行駛239.5公裡(經收費站,經棚收費站),左轉;

  8.進入克什克騰旗城區行駛3.9公裡,到達終點經棚。

  從瀋陽到經棚:

  全程在725公裡左右,用時9小時。

  1.瀋陽三臺子環城高速入G1113;

  2.從G1113-彰武併入G25;

  3.從北票馬友營下高速,通行費105元,並G101;

  4.從五間房轉G305;

  5.大黑山午餐,休息,大黑山沿G305-敖漢貝子府;經敖漢小四家收費站,5元;

  6.從薩力巴上G45高速,路標顯示到赤峰58Km,在792Km跨線橋上有「中國最大的蒙古王府」,794Km有「注意橫風」的提示,795Km處有赤

  峰停車區30Km;

  7.從G45轉G16,承德/大板方向,在路旁的提示牌上有「把路放在心上,把心放在路上」以及「注意橫風」的提示;在594Km有「契丹王朝的古都」引導牌;

  8.到達橋頭停車區(603Km),下高速,通行費60元,可在此地加油;

  9.返回高速公路入口,從烏丹入口上丹錫高速G16,在650Km處有烏丹停車區,可以加油;

  10.西拉沐淪出口,通行費25元。向左進行G303,進入新井收費站,15元。

  從呼和浩特市到經棚:

  全程約640.0公裡

  1.從呼和浩特市內出發進入機場高速公路行駛10.3公裡,直行進入S101;

  2.沿S101行駛50米,右轉進入呼包高速公路;

  3.沿呼包高速公路行駛119.3公裡,朝白音查幹方向,稍向右轉進入白集高速公路;

  4.沿白集高速公路行駛63.8公裡,過左側的白音察幹收費站(察哈爾右翼後旗),右前方轉彎進入S105;

  5.沿S105行駛441.6公裡,左後方轉彎進入G306;

  6.赤峰市內駕車方案

  1) 沿G306行駛1.5公裡,過左側的經棚第五加油站,直行進入G303;

  2) 沿G303行駛720米,左轉3) 行駛13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特別提示

  1. 北京到克什克騰走京張(京藏)高速,注意快到宣化時一定要走右側的張北線。

  2. 八達嶺高速經常容易堵車,早上儘量早點出門。如果可以,儘量早上5點或之前出門,能節省大量時間,如此下午2、3點就能到經棚。

  3. 經棚作為休息、餐飲的好去處,可以作為大本營,來去各個景點都可在此處短暫停留休整。

  4. 到克什克騰旗,除了拍攝蒸汽機車,還可以去的地方包括達裡諾爾湖的冬捕:303國道有一個口直接可以前往南岸,別上了303就放開了!左側的那個下坡路很容易錯過,開過了,你只有到北岸再往回返,有些耽誤時間。達裡諾爾湖附近的吃住都很貴,你可以選擇路邊的農家菜館,非常便宜,乾淨,而且味道好。

  公交路線

  赤峰距北京、天津、瀋陽均500公裡左右,鐵路直達北京、呼和浩特、瀋陽、錦州。定期航班往返北京、呼和浩特。

  火車:可由北京北站(西直門火車站)乘193次列車到赤峰站。也可由大連乘209次列車到赤峰站,由海拉爾乘194次列車到赤峰站,由瀋陽乘609次列車到赤峰站。到達赤峰站之後可從長途汽車客運站坐大巴到達經棚鎮,每天從早5:40到下午16:40都有班車發車,票價在28-45元不等,到達經棚之後可在當地租車進行拍攝活動。

  當地交通

  拍攝蒸汽機車從經棚至熱水段,沿著經棚到熱水的路段走拍就行,路邊有拍攝提示,還有專門的停車位置,整個拍攝行程有30公裡,往返約60公裡,具體可以參照「集通鐵路經棚至熱水段最佳攝影點示意圖」。因為冬季天冷最好能夠帶車去,或者在克旗當地租車。克旗租車行挺多,多種車型都可以租到,具體價位根據車況決定。

  租車推薦:

  天順租賃:13847678311

  平安租賃公司:13904764351

  租車價錢就根據車況,可以還價,一般租車按天(24小時)算,每天在一百多到二百多不等,另外路程超過200公裡,超出部分每公裡加0.5元折算。

  參加旅行社:

  由內蒙古集通鐵路傲都旅行社等當地旅行社組織的團體也是一個不錯選擇,路線行程安排的也是比較合理有序,五天行程在2500元/人左右,聯繫電話:0471-2209758。

  當地住宿:

  住在熱水是比較方便的選擇,四星的鑫悅賓館比較高檔舒適,旁邊的商務中心和集通賓館也是攝影愛好者比較多選擇的住宿地方。共同特點就是這裡每家酒店都在房間內有溫泉泡浴。據《經棚縣誌》記載,地熱溫泉早在清朝初期即被開發利用,清朝康熙皇帝和西藏班禪活佛,曾先後來此沐浴。使之成為聞名遐邇的療養勝地。其具有止痛消炎鎮靜作用。每年的12月底,1月初由於蒸汽機車節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來熱水鎮住宿,最好提前至少7天預訂,否則難免會有一房難求的情況發生。

  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克什克騰旗經棚鎮裡住宿,經棚鎮內住宿選擇較多,有應昌賓館,經棚賓館,星河賓館等大型賓館,交通條件便利,硬體設施也相當不錯。標準間住宿價格一般在120元/間-200元/間。

  推薦住宿

  克什克騰鑫悅賓館

  地址: 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熱水開發區

  價格:標準間308元/天  電話:0476-5104500

  推薦理由:位於克什克騰旗熱水開發區礦泉醫院附近,鄰近神樹公園,周邊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離幾個主要火車拍攝點很近,距離嘎拉德斯汰火車站3公裡,乘坐計程車約6分鐘;距離經棚火車站15公裡,乘坐計程車約20分鐘。

  集通賓館

  電話:0476-5101244  地址:克什克騰旗熱水商務會議中心

  推薦理由:交通便利,距離幾個最佳攝影地距離近。

  赤峰克什克騰旗應昌賓館

  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鎮應昌路中段

  價格:140元/標間  電話:0476-5200188

  推薦理由:克什克騰旗應昌賓館位於應昌路中段,經棚汽車站附近。建築面積為4000平方米(五層),應昌賓館目前是克旗最大的一所私營賓館。

  克什克騰旗賓館

  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

  價格:160元/標間  電話:0476-5200000

  推薦理由:克什克騰賓館位於經棚鎮應昌路中段, 是經棚鎮唯一一家涉外賓館。這裡的"客房"豪華、高檔、舒適;服務熱情、周到、衛生條件一流;"餐飲"真正稱得上"綠色"廚房。

  當地飲食

  一說內蒙,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奶茶和手把肉,而這兩樣食物也確實不孚眾望,雖然在克旗的飲食風味以內蒙古傳統食品為主。但一些當地特有的風味小吃依舊能夠帶給你克什克騰飲食文化裡最美味的享受。在經棚當地可以嘗到不少克旗當地美食,餐廳,賓館主要集中在應昌路和解放路一帶。在熱水塘鎮餐飲場所不多,可以在當地一些賓館就餐,熱水塘鎮不大,可以在街邊轉轉,尋找一下當地小吃。


克旗當地美食 來源:克旗旅遊官網

  推薦餐飲

  珠穆沁茶館

  這家店門臉不大,吃飯的當地人很多,屋內裝飾相當普通,菜量很大,味道相當正宗。

  手機:15048383955  地址:經棚鎮政府樓下  推薦菜:奶豆腐,手把肉,奶茶。

  內蒙古克旗當地美食

  赤峰對夾

  對夾是一種燒餅裡夾薰肉的特殊食品,吃起來香脆適口,味道鮮美,就餐時買上幾個,亦飯亦菜,十分方便,是人們喜愛的大眾化食品。赤峰對夾自1917年蘇文玉創建「復生隆」對夾鋪後而逐漸聞名四方。對夾源於一種「杈子燒餅」,這種燒餅與普通芝麻燒餅除了在和面和製作工藝上有所不同外,還在於從吊爐取出之後,再擺到一種鐵製杈子上,回爐以微火重烤一遍,這樣做成的燒餅,外脆內軟,別有風味。對夾內的燻肉也十分講究,精選十幾種配料調味,香而不膩。2003年,「福興樓對夾」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點」。

  哈達火燒

  哈達火燒又名槓子火燒,也叫火燒,在赤峰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哈達火燒的形狀似上下合在一起的小圓盒子。製作方法比較特別,主要用鹽和礬和面,再加黃油和白糖,反覆揉搓後,再用槓子去壓,直到結結實實,裝進模子,放到烤爐中烤熟。特點是不怕擠壓,不怕冷凍,不怕日曬,不發黴變質,裝在車上,馱在馬背上,放在搭漣裡都行。所以舊時到過哈達街的人,都要裝上一口袋「火燒」,或遠途充飢,或贈送親友,既方便又實惠,遠近聞名。

  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宴席名菜。選料精細,工藝考究,傳統的方法是選擇肥尾羯羊,用蒙古殺羊法宰殺,去皮,去內臟後,將佐料填裝羊的胸,腹腔,將羊吊在專用烤爐中,燒烤約4-5小時。出爐的全羊,色澤紅,皮酥脆,肉鮮嫩,味香濃。上席時將正羊以平臥狀置於大木盤中。脖子上系一紅帶以示隆重。烤全羊是啟位大菜,主人要先唱歌,獻哈達,敬酒,在克什克騰這個地區,主人先用刀將羊頭劃成幾小塊,首先獻給席上最尊貴的客人或長者,而後撤下羊頭,再將羊背上劃一刀後,從脊兩邊一塊一塊的割肉,逐個送給客人,客人品嘗過這種烤全羊,齒頰久久留香,終身難忘。

  奶茶

  奶茶是克什克騰旗乃至整個內蒙地區最常食用的飲品。奶茶一般在吃各種乾食時當水飲用,有時單獨飲用,則既解渴又耐飢,比各種現代飲料更勝一籌。牧民喝奶茶時,還要泡著吃些炒米、黃油、奶豆腐和手把肉,這樣既能溫暖肚腹,抵禦寒冷的侵襲,又能夠幫助消化肉食,還能補充因吃不到蔬菜而缺少的維生素。所以,在牧區有一句俗話說:「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確,蒙古族牧民的一天就是從喝奶茶開始的。這種嗜好在蒙古族是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表現延續至今。當你每天早晨吃早點的時候,新老朋友擁壺而坐,一面細細品嘗令人飴情清心的奶茶,品嘗富有蒙古民族特點的炒米、奶油和糕點,一面談心,論世事,喝得鼻尖冒出了汗,正是體現了俗話所說:「有茶之家何其美」的景象。假如你有機會來克旗做客,就能在茶香飄溢的奶茶館裡,享受這種歷史文化帶給人們的樂趣。當然在蒙古包裡就更是別有一番情趣了。另外常喝奶茶對健康十分有益,奶茶可以去油膩、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勞,也適合於急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人飲用。對酒精和麻醉藥物中毒者,它還能發揮解毒作用。

  華子魚

  瓦氏雅羅魚,俗稱華子魚。產自內蒙古第二大內陸湖,克什克騰旗達裡諾爾湖。達裡諾爾湖水含鹽5‰,還含有一定的鹼分,水分滑膩,獨特的水質,外來魚種難以存活,所以湖內只產兩種魚,即鯽魚、華子魚。這些魚都以肉鮮味美享譽四方。傳說當年康熙大帝幸臨草原,從達裡諾爾湖捕魚後,又在草原上採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製,鮮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開,並說吃了這裡的魚,朕便不想天下的魚了。回到京城後,仍念念不忘,以後又多次派人來捕魚,飛馬送入京城。

  奶豆腐

  奶豆腐,蒙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鬱,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軟韌牽絲,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也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這種草原牧區牧民們的傳統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據明《夷俗記·食用》中云:「其肉類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飢且養人也。」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將肉煮至半熟,可以儘可能保存動物從青草中吸收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份,人在食用後就可能吸收到最初級的營養成分。通常手把肉以在平原草場上放牧的、經常吃野韭菜、野蔥的羊,肉味最為鮮美。它的具體做法是選用肥嫩的小口羯羊,就地宰殺後,切開胸腔拉斷動脈,剝皮去內臟(血盛於器皿中以備煮製灌腸),然後洗淨,去頭、蹄,再把整羊卸成若干塊,不加任何調味品放入白水鍋中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盤中上桌。席間,大家各執蒙古刀一大塊一大塊地割著吃,或用手撕著吃,所以稱為「手把肉」。

  行程規劃

  本次蒸汽機車旅遊攝影活動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舉辦。採用蒸汽機車單機或雙機牽引列車。整個行程可以安排4-5天時間,主要攝影活動集中在12月30日至1月2日之間,包括蒸汽機車節,達裡湖冬捕節和銀冬駝文化節,其中達裡湖冬捕節和銀冬駝文化節開幕式時間較為接近,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二者選其一或者匆匆趕場拍攝。另外,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在克旗境內沿途多停留兩日,冬季的烏蘭布統草原和阿斯哈圖石林也絕對可以給旅途添加美麗的一筆。


小站經棚,最後的蒸汽機車 作者:行攝天下

  具體行程可以參考和當地政府合作的內蒙古集通傲都旅行社的活動安排。

  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赤峰接站,大巴送克什克騰旗,晚餐後,安排入住酒店。

  第二天:早餐後乘車赴達裡諾爾湖參加冬捕節開幕儀式,後參加銀駝節開幕儀式活動。

  第三天:早餐後,參加經棚站舉行的蒸汽機車國際旅遊攝影節開幕式(影友追拍蒸汽機車牽引列車)。中餐,據列車時間安排午餐時間、地點)下午,機車運行經棚至大板區間(影友全程追拍蒸汽機車牽引列車)。

  第四天:早餐後,蒸汽機車運行大板至經棚區間。(影友全程追拍蒸汽機車牽引列車)中餐。(據列車時間安排午餐的時間、地點)下午參觀大板機務段。

  第五天:上午補拍個別遺留景點,下午送赤峰,結束愉快的蒸汽機車攝影之旅。

  其他信息:

  拍攝蒸汽機車的攝影技巧

  1.冬季是拍攝蒸汽機車的最佳季節。滴水成冰的天氣與滾燙的蒸汽形成強烈反差,能將蒸汽機車吞雲吐霧的磅礴之美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2.蒸汽機車起動或上坡時,為了保證足夠的動力,通常要增加蒸汽排氣量,因此更容易拍出蒸汽機車震撼人心的氣勢。相比之下,列車下坡時通常關閉氣閥,效果稍差。

  3.拍攝時應分析風向,因為風速與風向對蒸汽的走向影響很大。在拍攝時應儘量將蒸汽的整體輪廓包含到畫面中,保證畫面內容的完整。

  4.橋梁與隧道相對來說更富於變化與特點,更易創作出精彩的作品。拍攝橋梁時可以更多地體現山谷的氣勢,而隧道則可以更好地體現噴湧的煙霧和獨特的壓迫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橋梁和隧道空間有限,因此,在接近橋梁上和隧道裡拍攝時,應儘量選擇在避車臺和避車洞內拍攝,注意人身安全。

  5.在山頂俯拍可以更好地將列車與景色結合。但有時冬季風大,蒸汽機車放出的煙霧可能會將車身全部包裹,造成主體不夠突出。

  6.蒸汽機車攝影除體現機車本身外,更強調煙霧的氣勢和光影效果,很多攝影作品的視覺重心也是機車迸發出的滾滾煙霧。因此逆光時往往更容易拍出獨特的視覺效果。有時,在空曠的地區拍純逆光圖片,還可以拍攝剪影效果的迷人作品。

  7.日出與日落時分,由於日照角度低,可以拍以紅黃為主色調的低色溫作品。特別是金色的陽光可將蒸汽機車噴出的煙霧染色,能夠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

  8.由於蒸汽機車的原始與古樸,更能拉近人與機械的距離,因此蒸汽機車更適宜拍攝人與車之間的人文作品,以光影美感而動人……

  克什克騰旗國際蒸汽機車節由來及歷史背景

  1814年,英國人斯蒂文森把瓦特的蒸汽機裝在了火車上,時隔11年,這位被譽為「蒸汽機車之父」的英國人駕駛「旅行」號蒸汽機車行駛了31.8公裡。1825年於是被認定為是蒸汽機車正式誕生的年份。又過了4年,他製造的「火箭」號蒸汽機車承載了30位旅客。從此,蒸汽機車在鐵軌上開始了它的輝煌,那個時代是它的時代。

  1952年12月,中國仿造成功第一臺解放型機車,拉開了機車工業騰飛的序幕。1954年對勝利型進行仿製並於1956年投入批量生產。解放型以貨運為主,勝利型以客運為主。其間還相繼仿造研製了建設型、人民型等客貨運機車,解決了一時之需。

  1955年初,第一機械工業部決定由大連機車工廠進行和平型機車的設計,這是中國在吸取世界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首次自己設計的大功率機車,具有開創性意義。1956年國慶前夕,第一臺和平型機車試製成功。機車性能安全可靠,功率等級和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當時世界蒸汽機車的先進水平。結合中國國情對機車的牽引熱工性能方面幾經改進。終於,新和平型蒸汽機車於1964年9月試製成功,該車經過4萬多公裡運用考核,創造了中國機車鍋爐蒸發能力的先進水平。

  和平型機車就此定型,成為鐵路幹線運輸主力車型。從1965年4月由大同工廠作為唯一指定廠家開始批量生產。文革期間曾易名為反帝型, 1971年又更名前進型,取馬克思「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語意。此前生產的和平型無論新老都統稱前進型。據統計,截止到奉命停產時,該型車共製造4672臺之多,最高年產量達325臺,佔國產蒸汽機車總量的近一半。在1988年底,前進型配屬當時中國的18個鐵路局,計100多個機務段和40多個路外單位,其產量為世界蒸汽機車單一型號之最。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這段歷史:前進型機車達到世界蒸汽機車最優秀的巔峰,它是中國鐵路蒸汽機車的最後輝煌。

  20世紀70年代,中國進入蒸汽機車的鼎盛時代,最高峰是在1979年,共有7899臺蒸汽機在中國的鐵路上奔跑,主力軍就是前進型蒸汽機車。鐵道部老部長呂正操在《中國蒸汽機車世紀集影》一書的《序言》中說,蒸汽機車「在中國達到了它發展史上的鼎盛」,其效用「發揮到了極致」。蒸汽機車成為當時中國運輸業的功臣。

  1995年,一個和國家鐵路公司迥異的地方鐵路公司——集通鐵路公司成立了。集通鐵路,西起內蒙烏蘭察布市,東至通遼市,全長945公裡,是中國最長的地方鐵路。集通公司添置不起內燃機車,當時一輛內燃機車的售價300多萬元。而從國家鐵路公司轉讓一臺蒸汽機車只要20到30萬元。集通鐵路公司先後從全國各地收購了120臺蒸氣機車。經過修修補補後,這批本已退役的蒸汽機車在內蒙集通線上發揮餘熱,又繼續奔馳了10年,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蒸汽機車為動力的鐵路運輸線路。發揮「夕陽紅」精神的蒸汽機車給自己的一生找到了最後的舞臺。中國的集通線,這條鐵路註定成為運輸方式的「絕唱」。

  1996年,集通公司的貨運量只有504萬噸,但是,到了2004年,集通公司的貨運量已突破1300萬噸,並在不斷增長。2005年,僅內蒙古的勝利煤田每年就有1000萬噸的貨運需求,再加上我國第三大的黃崗梁鐵礦,集通公司的運輸能力面臨著市場需求的巨大考驗。

  蒸汽機車由鍋爐作動力 ,整個裝置又大又笨,車身長296米,重168噸,龐大的機車頭由長長的倒掛式鍋爐和水箱組成,狹小的駕駛室裡到處是管線和拉杆,還有撞球那麼大的紅色獲綠色按鈕,一個巨大的爐膛擋住了 火車正前方的全部視線。蒸氣的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而排氣壓力又不能太低,熱能消耗很大,雙機牽引一次拉2000噸的貨物,每行駛200至300公裡就需要加煤加水。蒸汽機車有司機、副司機和司爐,三個人一組,在鍋爐後3平方米多的狹窄空間裡緊密合作。在這個三人小組裡,司機負責把握車輛的前進、後退、停靠。而副司機則既要幫司機觀察路況,還經常要和司爐一起給機車加煤。一臺蒸汽機車一次要加22.5噸煤,都是副司機和司爐工一鍁一鍁加到鍋爐中的。

  1998年大同機車廠停止生產蒸氣機車後,蒸汽機車的配件無處可買,小毛病還能對付維修,大毛病只能當作廢鋼爛銅處理掉。曾經叱吒風雲的巨輪再也追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2005年底,內燃機車一統集通鐵路線,世界上最後一輛蒸汽機車在內蒙古草原光榮退出歷史舞臺。

  「人類歷史上最後27輛尚在運營的蒸汽機車,將於2005年10月30日在中國內蒙集通線正式停運。」《國際先驅導報》刊登的這則報導吸引了全世界無數蒸汽機車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蜂擁而來,他們都想把握住這最後的機會與蒸汽機車告別。

  於是,在中國內蒙集(寧)通(遼)線上,經常有外國人從霧氣中突然冒出來,當地人對此並不感到奇怪。這裡每年都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蒸汽機車迷,他們在集通線的各個站點出沒,拍攝甚至駕車追逐蒸汽機車這個歷史巨人的雄姿。在他們眼裡,這些喘著粗氣的蒸汽機車是一道無比亮麗的風景線。

  世事大多如此,當它消去或行將消去時人們才悟其彌足珍貴。當中國的鐵路加緊提速換型時,國外因為蒸汽機淡出歷史而早就興起了蒸汽機車熱,且日漸火熱。尤其在它的祖籍英國,每年要舉行蒸汽機車節來紀念這位對人類社會作出卓越貢獻的功臣。集通鐵路因為蒸汽機車多、沿線環境有山有水有坡有橋有草原,而且雙機牽引氣勢恢宏,在空曠的內蒙草原上,當你聽到一聲響徹雲天的汽笛、聽到鏗鏘有力的排氣聲時,便會看到鋥黑閃亮的蒸汽機車,拖著一列鋼鐵巨龍在祟山竣嶺中奔馳。它噴著長長的黑煙、夾雜著白氣直衝雲霄,蔚為壯觀,這就是在世界鐵路上飛奔了180多年的蒸汽機火車。

  集通鐵路自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間,共接待了約6000多前來參觀蒸汽機車的外國遊人。每年都有來自美洲、歐洲的旅行者和攝影家趕來觀看、拍照,有的外國人還專門用錄音機錄下火車運行的聲音,蒸汽機車上的零件、牌子、工人用過的筆記本都成了遊客高價收買的對象。

  為了滿足國內外蒸汽機攝影愛好者的創作需求,把蒸汽機車作為一道永遠的風景留給世界,2007年,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與集通公司決定:從2007年開始把每年的12月24日至第二年的元月1日舉辦克什克騰國際蒸汽機攝影節,屆時全世界的蒸汽機車愛好者可匯集集通鐵路克旗段觀光攝影,讓喜愛蒸汽機車的人,在蒸汽機車已退出歷史舞臺的今天,仍能在蒸汽機車攝影勝地——克什克騰的鐵路線上看到真實的、飛奔的蒸汽機車,感受那段磅礴雄渾、盪氣迴腸的歷史場景。

  國內火車,機車,蒸汽機車的著名攝影地點

  南京浦口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位於南京長江北岸,又稱南京北站,建於1914年,是當年津浦鐵路的終起點,歷來為南北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近代史上,浦口火車站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地名,孫中山靈柩運達南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鏡頭皆發生於此,具有獨特的民國特色,蘊含著深厚的民國歷史底蘊。近年來逐漸成為以民國為背景的電影及電視劇的重要外景基地。熱播一時的《情深深雨濛濛》、大製作《國歌》等均在此拍攝過大量場景。


南京浦口火車站 作者:小藝

  歷史上的浦口車站

  1918年冬,朱自清去北京上學,在浦口火車站與父親話別,寫下了散文名篇《背影》。1919年春,毛澤東送湖南留法學生去上海,在浦口火車站丟失了一雙布鞋,陷入困頓,幸遇老鄉,解了燃眉之急(見斯諾的《西行漫記》)。

  1919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裡,把這裡列入建設重點。

  1927年,郭沫若在浦口火車站中轉渡江,到南昌去尋找革命同志。

  1929年5月,孫中山的靈柩由北京運抵浦口火車站,然後過江至中山陵。

  1949年4月25日,鄧小平和陳毅由合肥到達浦口火車站,當夜過江,驅車進駐總統府,迎來南京解放的曙光。偉人和名人的足跡,給浦口火車站增添了那麼多傳奇色彩,一場戲劇應該演繹得更加淋漓酣暢。

  1968年10月,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津浦與滬寧鐵路連成一線,列車直過大橋,溝通浦口與下關的火車輪渡停運,浦口火車站的客運中止。一個火車站,沒了客運,便不可避免地進入低谷。

  1985年5月,浦口火車站又恢復部分客運,開通了到齊齊哈爾、成都、蘭州、徐州、新沂和連雲港的列車。柳暗花明中,浦口火車站更名為「南京北站」。有了客運,火車站就復活了!它又燈火輝煌地迎來了繁忙的熱潮。

  2004年10月,浦口火車站再次停辦客運。各項客運設施全部封存。售票窗口關閉,候車大廳關閉,進出站口關閉,客車車廂關閉,月臺上的燈和回家的路也關閉了。浦口火車站與杏花春雨的江南岸隔絕,一場大戲閉幕,月臺只是一個人去樓空的舞臺。

  昆明米軌火車

  米軌線叫滇越鐵路,是1901年由法國人修建的,1910年正式投入運營。最早的臨時客車車廂是一種車身較短的木製車廂,外殼是木製的,車內座椅也是木條製成的,但不是排列形式,而是像一些老式公交車上的座椅一樣,兩排靠在邊上的,中間是過道。最早時候,牽引動力還是蒸汽機車,後來才改為內燃機車。現在能看到的一些車,是80年代初製造的。雖然不是最老的那種米軌火車,但也算是火車中的『老爺車』了。據了解,現在運行的米軌火車有7節車廂,每節車廂重26.6噸,長度只有16.7米,載重量也只有7噸,定員為58人,以柴油為燃料。而大家目前常見的客運列車是準軌列車,電力驅動,軌距在1.435米左右(寬軌軌距在1.52米到1.524 米之間),每節車廂長23.6米,自重45.5噸,定員為118名(22型車硬座車)。


蒙自的碧色寨車站 作者:碧斕朵

  最後的米軌火車

  從昆明火車北站進站,一天兩趟昆明—呈貢—昆明  北站—西山馬街—昆明火車北站的米軌火車,至今還保留著上車購票的方式。這條百年米軌鐵路如今依然穿鬧市而過,在擁堵不堪地面,它暢通無阻。很多時候成了家長帶孩子遊覽城市的專列,全程票價不足10元。你可從一較高的不快不慢的不擁擠且視線寬闊的車廂裡從容地欣賞城市。鄉村不斷變換的風光。

  坐上這趟行程不足30公裡的古董,會讓你思想萬千。它身上還保留著你曾經經歷過或你未經歷過的許多唯一。例如列車駛入嘛園段,列車會載著你穿過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準軌與米軌的平交口。米軌列車車廂很小,看車廂裡也就3米視線,行程特段,你不及時把視線放遠點,身體調試得自然自由舒服點小火車就到站了。

  小站碧色寨

  碧色寨有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車站之一,火車經這裡北上可以到達昆明,南下可以直達越南。碧色寨車站佔地約2平方公裡,至今仍在運營中。對研究滇越鐵路和中國鐵路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小山村碧色寨是眾多旅遊者和攝影家們的絕好去處。碧色寨車站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犁耙山東麓,碧色寨子原名坡心,1903年開始動工修建,1909年6月2日滇越鐵路鋪軌至碧色寨後修建碧色寨車站,1910年全線通車。1913年,個舊礦商與滇蜀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集資,官商合辦籌建個舊——碧色寨——石屏寸軌鐵路。碧色寨車站成為換裝站,滇南進出口貨物都由碧色寨中轉。其時,碧色寨商人云集,貨倉、店鋪林立,是滇越鐵路滇段一個大站、一個特等車站,是當時雲南鐵路交通的樞紐,有"小香港"之稱。

  四川嘉陽小火車——工業革命活化石

  1938年,四川省最早的中英合資煤礦落戶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芭蕉溝。誕生於1958年的嘉陽小火車至今仍然是當地人進出芭蕉溝的唯一交通工具。

  嘉陽小火車現有能運行的蒸汽機車6輛,是石家莊動力機械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仿製機車,型號為ZM16—4(窄軌、燃煤、重量16噸、4擔輪對),牽引力3168公斤,鍋爐工作壓力13公斤,最大時速35公裡,現載客時速控制為20公裡。


四川嘉陽小火車 作者:佚名

  小火車運行的芭石鐵路地處犍為縣芭溝鎮、石溪鎮境內,距犍為縣城12公裡。鐵路全長19.84公裡,軌距762毫米(約為準軌1435毫米的一半);隧洞6個,弧線109段,最小轉彎半徑70米,最大坡度36.14‰,爬升高差238米。每列車拉7節載人小車廂,車廂之間相對獨立,每車座位18個。全線設停車站點8個,風景觀光點4個。站點由外到內分別是:石溪站、躍進站、蜜蜂巖站、菜子壩站、仙人腳站、焦壩站、芭溝站、黃村井站。嘉陽小火車每天固定運行客運班車4趟:6:00、9:30、14:00、17:30,每趟往返約兩個半小時。節假日另增開旅遊觀光專列。

  新疆哈密三道嶺的蒸汽機車

  2012年新疆哈密三道嶺作為中國最後的蒸汽火車服役地,又一次走進國人視野。由於三道嶺是「疆煤東運」鐵路運輸的起點,蒸汽火車承擔的任務是通過運煤專線,將裝滿煤炭的車皮從煤礦送到十幾公裡外的火車站,由鐵路貨運部門運往甘肅河西走廊。因蒸汽火車已十分罕見,近幾年有不少國內外遊客專程到這裡觀賞,聆聽蒸汽火車特有的汽笛聲……


新疆哈密三道嶺蒸汽機車 作者:佚名

  現有的十七臺蒸汽機車,每天負責將上萬噸煤運出礦坑,像這樣大規模還在運行使用的蒸汽機車,全世界也就剩這裡了,現在經常有外國遊客來此,感受工業革命時代的氣息。蒸汽火車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上世紀中後期已被內燃機車、電氣機車取代。而在這裡,蒸汽機車仍然承擔著煤炭開採和運輸任務,這也是全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蒸汽機車組。


新疆哈密三道嶺露天煤礦,火車司機在列車加煤的時候可以休息片刻 作者:趙鋼

  如今在三道嶺礦區,依舊忙碌的礦坑是西坑,開採了四十多年的東坑已經廢棄回填,而西坑的開採狀況也明顯不如前些年,按現在的開採量,這座總儲量8000萬噸的露天煤礦已經步入晚年,要不了幾年也就開採完畢,而這些古董級蒸汽機車也將走到歷史的終點,隨之謝幕。

  出遊參考相關書籍

  《中國蒸汽機車世紀集影(1876-2001)》

  價格:192元

  編者:嚴介生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第1版 (2001年7月1日)

  《中國蒸汽機車世紀集影(1876-2001)》全書集納400餘幅照片,展示了中國大地自1876年出現第一條鐵路起至2001年的125年間,在中國鐵路運行過的外國(11國)和中國製造的177種型號的蒸汽機車並作了相關的簡要介紹,同時輯錄了有關介紹中國蒸汽機車型號變革、中外主要蒸汽機車技術概要、輪軸分類和名稱對照等多方面的資料,極具知識性、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世界蒸汽機博覽》

  價格:69.3元

  作者:王忠良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第1版 (2009年1月1日)

  王忠良,以「中國畫火車第一人」聞名,1957年生於北京,擅畫鋼筆畫,尤其擅畫火車。他用樸素直覺的繪畫語言,描繪了世界鐵路機車的發展歷程。透過他的畫,我們可以感受到蒸汽機車從誕生到退出歷史舞臺的脈動,從中解讀出百年蒸汽機車承載的豐厚工業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最後的蒸汽機車內蒙古「退役」
    最後的蒸汽機車內蒙古「退役」   中新網烏蘭察布10月1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寧機務段院內,一臺名為前進型蒸汽機車在退役20年後,作為歷史的見證如今正引發當地市民紛紛關注,甚至一些中外遊客還專程趕來拍攝並了解該輛老式蒸汽機的過往。
  • 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
    集通鐵路線上的經棚路段,冬季,列車採用重聯蒸汽機牽引穿行於起伏的山巒之中,雙機車在爬坡時,兩股蒸汽噴薄而出,氣衝霄漢,場面蔚為壯觀,這裡被譽為「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集通,蒸汽機車最後的天堂「嗚——」一聲幽遠悅耳的汽笛劃破冬日長空,隨著汽笛聲由遠而近,視野盡頭驀然升騰一股白雲狀的蒸汽。未幾,那流動的蒸汽便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地覆蓋了眼前的景物,伴著節奏強勁的機器轟鳴聲,從翻滾著的蒸汽裡穿行出一列鋥黑閃亮的機車,帶著強大的動力和懾人心魄的轟鳴,呼嘯而過。
  • 去草原追尋最後一輛蒸汽機車
    (原標題:去草原追尋最後一輛蒸汽機車)  導語:一場開著汽車追蒸汽火車的浪漫之旅(來源:愛自駕 作者:子胥)但冬天前往,寒氣逼人,沿途看不到草原美景,驅使人們前往的,只有那些蒸汽火車。  到達熱水鎮  經過赤峰時可以稍作休整,然後繼續向經棚及熱水進發,沿路內蒙古高原坦蕩開闊,地面和緩起伏,視線和路況出奇的好,只是車窗外寒風瑟瑟,更顯荒涼,有點伊朗攝影大師阿巴斯作品「路」系列的意境。
  • 追尋蒸汽機車時代,學開蒸汽火車
    人類是尋求意義的動物,所以2019年1月17日的鐵嶺聚集了很多攝影人。這一天,第12屆蒸汽機車旅遊攝影節在鐵嶺市調兵山隆重拉開帷幕。調兵山市原稱鐵法市,遼寧省鐵嶺市下轄縣級市,位於遼寧省北部,鐵嶺和法庫之間,丘陵地帶。從1960年到2002年,蒸汽機車是鐵嶺鐵法礦區、鐵法市主要的運輸工具。
  • 【攝影人看株洲】最後的蒸汽機車
    【攝影人看株洲】最後的蒸汽機車 2020-06-02 0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蒸汽機車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記錄中國最後的蒸汽機車(組圖)
    與此同時,另一個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目前,國內僅有黑龍江省富拉爾基、內蒙古的平莊、遼寧阜新、四川的嘉陽、新疆哈密的三道嶺等地還有為數不多的蒸汽機車在工作,由於缺少配件及維修繁瑣,大多蒸汽機車都已退役或報廢,在國內運行的蒸汽機車將會越來越少。
  • 【視覺】最後的蒸汽機車
    為此,株洲日報社攜手株洲市攝影家協會、株洲市藝術攝影協會聯合主辦「攝影人 看株洲」視覺欄目,用以推介本土攝影人記錄的株洲影像,記錄城市變革,留下歷史印跡。 株洲,作為「火車拖來的城市」,百年前因株萍鐵路修建而興,蒸汽機車拖著株洲向前發展。
  • 內蒙古舉辦蒸汽機車旅遊節
    12月27日,「集通號」草原旅遊蒸汽火車駛過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經棚—嘎拉德斯太段的司明義特大橋。當日,由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團與克什克騰旗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蒸汽機車旅遊節在經棚火車站拉開帷幕。    12月27日,「集通號」草原旅遊蒸汽火車駛過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經棚—嘎拉德斯太段的司明義特大橋。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 最後的蒸汽機車!
    黎明時分,三道嶺煤礦剝離站,一臺蒸汽機車釋放出部分存儲的蒸汽,整裝待發。「2005年集(寧)通(化)鐵路的蒸汽機車全部退役,從此中國幹線鐵路的蒸汽機車告別歷史舞臺。而三道嶺煤礦的這些蒸汽機車,算是中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蒸汽機車組了。」
  • 中國最後的蒸汽機車,工業的美令人窒息
    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推動了世界的發展。本世紀初,全國各地的蒸汽機車逐一的推出了歷史舞臺,而在這裡,蒸汽機車仍然承擔著煤炭開採和運輸任務,這裡也是全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的蒸汽機車組。由於三道嶺是「疆煤東運」鐵路運輸的起點,蒸汽火車承擔的任務是通過運煤專線,將裝滿煤炭的車皮從煤礦送到十幾公裡外的火車站,由鐵路貨運部門運往甘肅河西走廊。因蒸汽火車已十分罕見,近幾年有不少國內外遊客專程到這裡觀賞,聆聽蒸汽火車特有的汽笛聲。
  • 中國最後的蒸汽機車一本Steampunk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裡維西克發明了世界首臺蒸汽機車本世紀初,我國也逐步讓蒸汽火車退出歷史舞臺,對於許多80、90後的年輕人來說,除了兒時的一點點模糊記憶外,「蒸汽機車但是在哈密地區,由於新型機車還沒有完全到位,蒸汽機車仍承擔著煤炭開採和運輸任務,這也是全國最後的大規模、成建制的蒸汽機車組。
  • 這個英國人,目睹了中國蒸汽火車的最後之美
    2017年底,他關於中國蒸汽火車的攝影集《中國蒸汽火車——最後時代》(Chinese Steams: Last years)在英國出版了。《中國蒸汽火車——最後時代》以前進蒸汽列車為封面 本文圖均為 Amberley Publishing提供Kitching對蒸汽火車的興趣可以追溯到童年,那時他會和小夥伴們一起,跑到架在鐵道上的天橋上,等待每一次蒸汽火車的光臨。但到了1968年,蒸汽火車在英國就已不再運營,銷聲匿跡。
  • 蒸汽機車的記錄者——赤峰攝影家劉樹山
    在世界蒸汽機車協會總部德國漢堡的博物館內,收藏著全世界各地的蒸汽機車攝影家們拍攝的頂級作品。其中,下面這張拍自克什克騰旗境內集通鐵路蒸汽機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裡的蒸汽機車正翻越高高的興安嶺,火車盤旋在塞外寒冷的大地上,噴薄而出的蒸汽衝向藍天,機車龐大鋥黑的身影與周圍冰天雪地形成了巨大的色彩反差,給人強烈的震撼。
  • 最後的蒸汽機車(組圖)
    今年我國的鐵路主幹線將全部淘汰蒸汽機車4月,為了目睹蒸汽機車最後的風採,記者驅車千多公裡趕到內蒙赤峰大板鎮採訪現存蒸汽機車最多的大板機務段,這裡運行的全是大同機車車輛廠生產的前進151型蒸汽機車,車身自重達160多噸。
  • 攝影基地景區 | 鐵煤蒸汽機車景區
    攝影:吳乾隆  編輯:羅麗平  在鐵嶺調兵山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此處保留了最古老的蒸汽機車。景區位於遼北歷史重鎮、金文化濃鬱的煤城調兵山市。  博物館擁有當今世界上僅存不多並且能正常運行的21臺多種型號的蒸汽機車、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蒸汽機車陳列館、1500平方米的蒸汽機車博覽園,還有豪華型老式旅遊客車專列、自製的小型蒸汽火車,被譽為「流動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 蒸汽機車 時代的記憶[組圖]
    而如今,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蒸汽機車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蒸汽機車的出現使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並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而如今,這劃時代的標誌已悄然失去,蒸汽機車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蒸汽機車由蒸汽鍋爐、汽機、車架、行走部、制動設備以及貯存燃料和水的煤水車等組成。
  • 我國最後一批蒸汽機車將退役[組圖]
    12月7日,最後一批「前進」型蒸汽機車在內蒙古集通鐵路大板機務段整裝待發。12月6日,內蒙古集通鐵路大板機務段工人為最後一批「前進」型蒸汽機車整裝保養。目前,運行在內蒙古集(寧)通(遼)鐵路上的中國最後一批「超期服役」的蒸汽機車將被新型內燃機車所取代,並於今年內全面退役。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集通鐵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條以蒸汽機車作為牽引動力的鐵路正線。
  • 餘江蒸汽機車供應商
    餘江蒸汽機車供應商哪裡還有蒸汽機車河北鐵路公司專業收藏鐵路老火車,建設,上遊,前進,國內現在大部分都是作為景觀展覽,博物館,大企業收藏。特別稀有。「蒸爺」——這是火車迷們給蒸汽機車起的敬稱,資歷與派頭盡在其中,同時透露著一種對英雄末路的感慨。
  • 為什麼火車沒有「火」? 蒸汽機車為什麼被淘汰了?
    為什麼火車沒有「火」? 蒸汽機車為什麼被淘汰了?時間:2017-05-07 11:1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火車沒有火? 蒸汽機車為什麼被淘汰了? 1804年2月21日,英國發明家特裡維西克在威爾斯展示了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
  • 火車迷體驗我國最後的蒸汽機車,網友:充滿年代感
    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記憶中都會有蒸汽機車的印記——冒著白色蒸汽的火車頭轟鳴著,由遠及近開來,或者載著歸來的親人,或者送你去夢想的遠方。現如今中國僅有的三臺蒸汽機車火車頭都在遼寧省,而且還成了一個著名的旅遊項目:蒸汽機車之旅。這不,鞍山小夥謝濤幾天前就剛剛體驗了這趟懷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