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記者上午從市城管委了解到,今年,核心區背街小巷將有300座胡同公廁因地制宜進行「變臉」改造。西城區首先在三座公廁進行試點改造,除了龍爪槐胡同公廁外,另外兩個試點分別位於大柵欄和西四。為達到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的效果,首先在胡同公廁內加裝了冷暖空調,提高公廁的舒適度。
進入龍爪槐胡同公廁,記者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公廁的天花板上吊裝有一臺正方形的吸頂中央空調,廁所內十分涼爽乾燥。而且公廁內部絲毫聞不到一點臭味。
西城環衛中心基建科科長康勇解釋說,針對異味問題,通過改造,將過去的直排便器變成了如今防止反味的水封堵便器。考慮到北京是個缺水城市,還特別採用了氣水混合技術的節水增壓便器。
「這種技術,是將氣體和水混合在一起,對廁所進行衝洗。通常情況下,40%的氣體加上60%的水,就能夠保證達到100%的衝洗效果,將廁位衝洗乾淨。」
記者發現,胡同公廁內還貼心地增加了一些便民設施。比如,在廁位旁設置了便於老年人使用的扶手,安裝了太陽能照明燈等。
康勇表示,從8月份起,將在全西城範圍內進行大面積公廁改造,每平方米的改造費用大約在8000元左右。今年,西城區計劃啟動改造500座胡同公廁。到明年上半年,全西城724座胡同公廁將全部改造完成。改造將因地制宜進行,比如,有條件的公廁可以加裝吸頂式的中央空調和隔斷間,空間較小的公廁則會加裝分體空調和隔斷板。
據統計,全市公共廁所共計19008座,在特大城市中保有量世界第一。城市公廁等級達標率達到96.74%、農村達到76.35%。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廁所革命」將主要解決公廁髒臭、汙水橫流以及資源不能充分循環利用這一問題。
今年將主要在核心區背街小巷的公廁開展保溫除臭,在朝陽城鄉結合部地區在無管網地區利用真空導排技術改造三類以下公廁,海澱區主要試點除臭、溫控和自動消毒。今年試點完成後,將在全市全面鋪開「廁所革命」。在三年時間內,每年消滅1000個村的三類以下公廁;核心區背街小巷計劃今年初步改造完成300座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