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發源地是古印度,之後傳入我國。在歷史上有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佛法的描述,最著名的就是《西遊記》,至今佛教在我國都佔有重要位置。由於佛教在我國備受推崇,所以自古以來出現了許多得道高僧,他們傳播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時刻懷有一顆菩薩心腸。
上世紀有一位得道高僧名叫虛雲禪師,他崇尚佛法並潛心修學,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高僧。虛雲禪師活到了119歲的高齡,在他圓寂之前已經預感到自己即將去世,於是便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字,至今都引得人們無限聯想。
01出身不凡,立志修行佛法
虛雲禪師出生於福建,他一生下來就註定不平凡。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樣貌異於常人,並不像一個普通的孩子,而是一個肉球。當時他的母親剛把他生下來,就因為身體虛脫而去世了。當時家裡人看見這個肉球都嚇壞了,沒有一個人敢上前。
此時家門口突然來了一個賣藥的老人,他看起來瘋瘋癲癲的,二話不說上前直接就把肉球破開了。此時眾人才看見,原來肉球裡面還藏了一個嬰兒。由於生母早早過世,所以虛雲禪師是跟著他的庶母長大的。父親從小對他的管教就十分嚴格,虛雲禪師長大之後發現,他對於佛法很感興趣,於是便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
父親聽到的時候十分憤怒,堅決不同意他學習佛法。為了斷絕兒子這個念頭,父親強迫他娶妻生子。雖然父親為他娶了兩房妻子,但是虛雲禪師對她們並不感興趣,只是一心向佛。之前由於年紀小,父親對他看管又十分嚴格,所以虛雲禪師幾次出逃都失敗了。無奈之下他只好表面聽任父親安排,讓他對自己放鬆警惕,方便日後再尋機會離開。
待他十九歲的時候,父親漸漸放鬆了對他的約束,於是虛雲禪師趁此機會出逃。為了避免被家裡人找到,他選擇了隱居深山,並且每日堅持誦經打坐、研習佛法。在學習了一年之後,他已經大有所成。隨即他要求師傅給他剃度,真正的成為了一名和尚。
02四處遊歷,臨死前留下一字
為了提升自己的見識,虛雲禪師選擇下山遊歷,他身著僧袍、頭戴鬥笠,憑藉著雙腳遊歷了全中國。眾所周知佛法是從外國傳入的,於是虛雲禪師想去它的發源地印度遊歷一番,於是他從中國出發,途徑緬甸以及斯裡蘭卡等國,最終終於抵達印度。經過此番學習之後,他的修為大大提升,最終成為了一代高僧。
建國之後,我國成立了佛教協會,在大家的推選下,虛雲禪師成了協會會長,由此可見他在我國佛教領域有很高的地位。虛雲禪師當時是從家中出逃的,一開始沒有做出成績的時候並不敢回家,現在他小有成就想回家看看。
他回家之後發現,他的庶母年歲已高,滿臉都是滄桑,而自己之前所娶的兩任妻子也都已經離開,重新改嫁他人。虛雲禪師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做兒子的義務,於是內心十分愧疚。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他曾經三叩一拜走了一千多公裡,以此來緩解自己的愧疚。此舉不僅讓他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孝子,而且還有效地傳播了佛法,讓更多人對佛教有了深入了解。
據說只要是得道高僧是可以預知到自己壽命的,在1959年的時候,119歲的虛雲禪師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作為高僧他早就看淡了生死。他把弟子提前叫到了他的身邊,並且和他們說了一個字"戒"。
簡單的一個字蘊含深刻的哲理,不禁引得人無限遐想。虛雲禪師這是在警醒弟子和後人,一定不要貪婪,否則將會陷入深淵。相傳每一個高僧圓寂之後都會有一顆舍利子,但是人們從虛雲禪師的身上發現了數百顆,由此可見他的修為極為深厚。
03小結
虛雲禪師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一生遊歷四方,鑽研佛學奧秘,並且將所學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的弟子,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佛教人才。即使在他即將圓寂的時候,他思慮的也是別人,生怕後人以及自己的弟子不懂得約束自己而犯下大錯,於是才給他們留了這個"戒"字。雖然只有一字,但是很多人卻需要用一生去參悟,才能夠理解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