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怎麼做?這些重頭文章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編者按:

10月17日是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也是第二十七個國際消除貧困日。這一天,離中國人擺脫絕對貧困的目標已近在咫尺。

剛剛,新華社發布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響脫貧攻堅戰,全黨全國上下同心、頑強奮戰,取得了重大進展。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將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習近平指出,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堅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著力補齊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短板,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要採取有效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關於脫貧攻堅,2019年全新改版的《求是》雜誌刊發了一批重頭文章,現再次集納推薦給大家。

習近平:

《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

精彩內容:

我們在扶貧脫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表示希望分享中國減貧經驗。在發展中國家中,只有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間奇蹟。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奪取全面勝利還要繼續付出艱苦努力。我們要一鼓作氣、越戰越勇,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求是》編輯部:

《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精彩內容:

行百裡者半九十。越到衝刺階段,越需全力以赴;越是勝利在望,越需專注用心。脫貧攻堅戰的最後階段,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巨力:

《新中國70年創造人類減貧奇蹟》  

精彩內容:

說到中國的扶貧經驗,一位外國政要直言:中國在減貧事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歸功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幹部」,「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群眾對此深有感觸。

鹿心社(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精準脫貧調研手記》

精彩內容:

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強調「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尹力(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

《奮戰大涼山脫貧攻堅這一年》

精彩內容:

自己是不是真正把脫貧攻堅任務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是否實踐了對黨和人民的諾言,履行了自己應盡之責?遇到困難和問題是繞道走,還是迎難而上?有沒有保持咬定目標不放鬆的勁頭、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工作到位了沒有,實際成效怎麼樣?

求是雜誌社、貴州省委聯合調研組:

《為了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貧困標籤》

精彩內容:

在戰略層面,貴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在戰術層面,全力打好以農村「組組通」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的「四場硬仗」,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實施「四個聚焦」主攻深度貧困地區。

求是雜誌社、雲南省委聯合調研組:

《七彩雲南的歷史性跨越》

精彩內容:

獨龍族整個民族徹底擺脫貧困令人震撼,雲南的脫貧成就令人欣喜。但是,對雲南來說,脫貧攻堅的任務還面臨艱巨挑戰,最困難的,仍然是深藏大山深處、歷史皺褶裡的「死角」,這樣的「死角」是脫貧攻堅戰場最頑固的「堡壘」。

新華社記者 孫波 沈虹冰 梁娟 陳晨 張斌:

《延安脫貧了》

精彩內容:

20年,延安人用1077萬畝退耕還林的成績單,讓衛星遙感圖上的綠色邊界一路北上400多公裡,植被覆蓋率從2000年的46.3%提高到如今的81.3%。昔日千溝萬壑的荒涼之地,在2016年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延安人總說,沒有生態的根本性改善,脫貧是不可想像的。

新華社記者 劉雅鳴 陳聰 李亞楠 宋曉東:

《蘭考:會它千頃澄碧》

精彩內容:

「三年脫貧,七年小康」,蘭考人下定決心,向國家「要飯」的帽子必須扔掉!幹部不領,水牛掉井。115個扶貧工作隊奔向115個貧困村,「不脫貧不脫鉤」變成了「脫貧也不脫鉤」。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不光在何莊,在每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都成為脫貧不可或缺的「領頭雁」。

《求是》記者 王兆斌:

《銀川市閩寧鎮扶貧協作調查》

精彩內容:

閩寧鎮的農民大多是自發從西海固搬遷來的,他們能讓昔日的戈壁荒灘變成今日的特色小鎮,靠的就是「能下苦」的創業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閩寧鎮的創業奮鬥史闡釋了同樣一個道理,「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

精彩內容:

黃文秀「用腳步丈量民情」,時刻將百姓冷暖掛在心間,同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懷著真情解民所難,帶著真心幫民所需,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把口碑深深刻印在群眾心坎上。「心繫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來,正是一代代像黃文秀一樣的共產黨人始終心繫人民、忘我奮鬥,我們黨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帶領人民創造彪炳史冊的偉績。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怎麼做?這些重頭文章值得一讀再讀!
    剛剛,新華社發布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響脫貧攻堅戰,全黨全國上下同心、頑強奮戰,取得了重大進展。
  • 資料包:決戰脫貧攻堅 這些文章質優量足!
    對我們國家來說,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自2019年《求是》雜誌全新改版以來,圍繞「決戰脫貧攻堅」,先後刊發了一批重頭文章,這些文章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一起來看!
  • 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本報記者  朱海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取得決定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州貧困人口剩餘2219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64%;貧困村剩餘14個,貧困村脫貧任務已完成98%。
  • 諾貝爾文學獎值得一讀再讀的8部作品,看看你都讀過了沒有?
    諾貝爾文學獎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這一百多年來,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都有著高超的藝術水平,非常值得大家一讀再讀,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5部,最值得一讀的作品,第一部都有著非常的藝術水準。8、《荒原狼》《荒原狼》是德國作家曼黑塞最為著名的作品,黑塞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小說,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這部小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那都是他最為重要的作品,所以非常值得一讀。諾貝爾文學獎給出的獲獎理由是:「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徵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 陵水開展「為人民讀詩」脫貧攻堅感恩教育活動
    6月23日晚,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首場「為人民讀詩」脫貧攻堅感恩教育活動走進本號鎮軍昌村。活動以「感恩,伴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為主題,聲情並茂的朗誦、獨具風情的歌舞融入脫貧攻堅和感恩意識教育知識,既為當地村民送去了一場豐富的詩歌文藝盛宴,又進一步加強了廣大農村群眾的感恩意識。
  • 脫貧攻堅要在精神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11月16日 中國新聞網)張世光成功脫貧的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值得我們借鑑。張世光之所以成功脫貧,分析其原因,一是國家脫貧攻堅政策得力,為了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地走進小康社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脫貧攻堅好政策,這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國家保障。
  • 為脫貧攻堅放歌 為全面小康立傳——讀《大國小康路》有感
    為脫貧攻堅放歌 為全面小康立傳——讀《大國小康路》有感 2020-10-28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茅盾文學獎四部值得一讀再讀的作品
    茅盾文學獎作為長篇小說最高的文學獎,產生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但是這些優秀的作品,也並不盡然全是優秀的作品。自從1982年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出來設立這麼一個獎項以來,儘管這個獎項,遭到了很多的非議,但是也不可否認,的確是有很多的精品,把讀者提供了一份很不錯的書單。
  • 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本報記者  朱海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取得決定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州貧困人口剩餘22197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64%;貧困村剩餘14個,貧困村脫貧任務已完成98%。
  • 杜牧的兩首禪詩,深邃悠遠,值得一讀再讀
    下面介紹杜牧的兩首禪詩,深邃悠遠,值得一讀再讀。贈終南蘭若僧唐代:杜牧家在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禪師都不知名姓,始覺空門意味長。詩人形象地將自己的這些經歷比作兩棵仙桂開花,而且花香四溢。親戚朋友、周圍鄰居都來祝賀,甚至很多陌生人也都非常羨慕。詩人應該是驕傲了一把,如此大才也確實值得大家讚賞。他與一二同年城南遊覽,至文公寺,有禪僧擁褐獨坐。杜牧上前與其交談,其玄言妙旨鹹出意表。然後高僧又問杜才子姓名、修何業?旁邊人都交口稱讚,大師卻說,這些我都不知道。
  • 德江縣交通運輸局做好「四好農村路 」文章助力脫貧攻堅
    一是抓好「四好農村路 」產業發展文章。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圍繞「2 N」產業布局,在全縣各鄉(鎮、街道)建設特色產業公路,通過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助推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讓每一條農村公路連接國省幹道,通向田間地頭,成為農村群眾的產業路、發展路、脫貧路、幸福路,為地方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道路交通保障。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全詞語言清麗,意境廣渺,韻味深遠,值得一讀再讀。《行香子·過七裡瀨》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鑑,鷺點菸汀。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七裡瀨,又名七裡灘、七裡瀧,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城南三十裡。由於錢塘江兩岸山巒夾峙,水流湍急,連綿七裡,故名七裡瀨。蘇軾這首詞的開頭六句,所描寫的便是七裡瀨流域清澈寧靜的江水之美。
  • 劉伯溫經典之作,曠世奇書,值得一讀再讀
    他的經典之作《鬱離子》更是一本奇書,值得一讀再讀。《鬱離子》,鬱,有文採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鬱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內容以道為本兼與儒家相結合。立意與行文變幻奇詭,頗得莊子精髓,我從中選了我喜歡的兩則故事與大家共讀,願你喜歡。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構思獨特,寓意深刻,值得一讀再讀
    下面介紹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構思獨特,寓意深刻,值得一讀再讀。《弦》作者:賈平凹我捧著琴到庭院正襟危坐,要聽它的歌聲。四鄰都覺得稀奇,來院裡靜聽,但什麼聲音也沒有,就嗤之一笑,「畫觀色,琴聽音;這無弦無音之琴,有什麼可聽的?」
  • 《小王子》法文原著,為什麼值得一讀再讀
    關於這本書我曾問過自己無數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題目中寫的:為什麼要讀《小王子》,而且要一讀再讀?
  • 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的大地上
    5月20日,省委宣傳部召開理論創新工作座談會,深層領悟兩篇文章所體現的貴州脫貧攻堅的理性決策成果和感恩奮進的內在動力成就,深刻領會省委希望全省專家學者善用所長,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偉業的要求和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的發展成為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而在脫貧攻堅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則是這個縮影的重要組成。聚焦於這一成就的總結,立足於這一成就的思考,聚力於這一成就的延展,是全省宣傳思想工作者增強「四力」,自我提升、自我發展的重要陣地。  從腳力來看,宣傳思想工作者只有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才能心裡有時代、有群眾、有感動、有底氣。
  • 看透的人生,寫滿關於你的句子,值得一讀再讀!
    看透的人生,寫滿關於人生的句子,值得一讀再讀!
  • 蘇軾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短短的28字中,卻是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便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即竹林外初放的三兩枝桃花。
  • 脫貧攻堅做得頂呱呱!安慶這些個人和單位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表彰
    脫貧攻堅做得頂呱呱!安慶這些個人和單位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表彰 2020-10-16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同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強調了這些重點…
    張吉福指出面對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全市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中央、省委部署,緊密結合大同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探索出了一系列精準管用的「大同戰法」,形成了整體聯動、協調並進的「系統工程」,大同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