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與中國對抗的同時,為何卻能與美國和俄羅斯左右逢源?

2020-12-09 文史不假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由一百多個民族所構成,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人口增速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它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隨著國力的增強,印度近年來屢屢與中國為敵,甚至一度發生了藏槍走火事件,極大地影響了雙邊友好關係。與此同時,印度卻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了非常和諧的關係,甚至頗有左右逢源的意味。

那麼問題來了,印度在與中國犯渾挑釁的同時,是如何與美國和俄羅斯都保持緊密關係的?

之前,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堅持表示不參與任何形式的結盟。但是,作為一個疆域廣闊和人口眾多的國家,印度始終都有自己的「大國情結」,其國父尼赫魯在《發現印度》一書中這樣表示:

印度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的角色,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徹底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間地位是可能的。

一心想做「大國」,結果卻屢屢碰壁,印度變得越來越務實。它帶頭進行「不結盟運動」,希望在當年的美蘇之間和現今的美俄之間坐收漁利,避免了在大國博弈中站隊。

伴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當年冷戰的雙方已經不復存在,「兩極爭霸」的格局換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這個「一超」自然是美國,而「多強」則包括俄羅斯、中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1991年,時任印度總理的拉奧就在新形勢下宣布了印度的外交政策,表示印度作為民主國家要與美國建立親密關係。作為回報,美國政府也開始扶持印度,民主黨人柯林頓上臺執政後,他比前任的共和黨人喬治·布希更加重視美印關係。

1993年,美國開始大幅度增加對於印度的援助力度,雙方進行頻繁的經濟貿易往來和政治軍事聯繫。而與此同時,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已經變成了以俄羅斯為首的十五個國家。

俄羅斯完全深陷經濟的泥潭,葉爾欽在焦頭爛額下根本無暇顧及印度,只是一味的討好美國和歐洲國家。由於極度缺乏外匯儲備,俄羅斯居然要求印度以黃金儲備來支付軍火貿易,一度鬧得不歡而散。好在,雙方還是希望能夠維繫數十年的傳統關係,最後進行了妥協。

1993年時,拉奧總理和葉爾欽總統代表雙方國家籤署了《印俄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取代了之前的《印蘇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在這份新條約中,印度和俄羅斯進行了極其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除了軍事外,還涉及了科技、航天、經貿、能源等領域。

但是,度過了短暫的蜜月期之後,葉爾欽很快發現俄羅斯根本沒有被西方國家所接納。到了任職的後期,葉爾欽開始轉變觀念,由之前更多的「合作」轉變為更多的「對抗」。

俄羅斯儘管還在自己的傳統領域深耕,比如白俄羅斯、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朝鮮、越南等國。但是,由於受到了美國的抵制,歐洲、北約等組織都極力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也迫切需要擴張自己的空間,而印度無疑就成了非常適合的選擇。於是,印度開始甘心被美國和俄羅斯雙方所利用,盡力攫取自己的利益。

只是,剛剛舒服了幾年的印度開始「夜郎自大」,誤以為有美國和俄羅斯撐腰,開始在邊界、宗教、文化、軍控等方面都屢屢挑戰中國,甚至不惜越境滋事。

其實說到底,印度也就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棋子罷了。

相關焦點

  • 印度為了對抗中國投向美國懷抱,沒想到得罪了俄羅斯
    不管新德裡將限制進口中國設備的理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但《印度斯坦時報》卻直言不諱地指出,印度和日本正尋求建立聯盟對抗中國供應鏈的主導地位。在印度爆發大規模疫情之後,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輿論焦點,悍然對中國發起邊境挑釁。在邊境挑釁遭到慘敗之後,莫迪政府為了挽回顏面,對中國商品進行大肆抵制,給兩國正常的貿易關係造成嚴重的破壞。
  • 印度想拉俄羅斯一同對抗中國?印媒:他們不是蘇聯不能信賴
    眾所周知,俄羅斯作為北方大國其盟友眾多,其中俄羅斯與中國互為合作夥伴,俄羅斯與印度又是軍事夥伴。對此肯定會有人表示,為何印度不拉攏俄羅斯一起對抗中國呢?事實上,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印媒的打臉?圖為 俄印加強合作據《環球網》援引印度《歐亞時報》在11月5日的報導中稱,由於中印之間在邊境地區不斷緊張的情形之下,美國的趁虛而入已經讓印美之間的合作變得愈發緊密,同時這也引發了中俄之間的關係在不斷地加強
  • 周旋大國之間,印度是左右逢源還是被困圍城?
    周旋大國之間,印度是左右逢源還是被困圍城? 本期導視砸下145億美元軍購大單,印度和俄羅斯高調秀恩愛?用慣制裁的美國為何捨不得對印度下手?周旋大國之間,印度是左右逢源還是被困圍城?《軍事制高點》為您解答。
  • 俄羅斯公開站隊支持中國,印度媒體慌了:我們不可能對抗莫斯科
    文/貓頭鷹茄子 為了從巴基斯坦和中國的手上搶奪領土、從而晉升為"南亞霸主",現在的印度政府正在想盡辦法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其中就包括了和美國籤署軍用級GPS系統使用協議、加入美國主導的安全軍事合作協議等。但是,印度的最大盟友和靠山俄羅斯卻公開站到了中國一方,讓印度一票政客和媒體全都慌了神。
  • 俄羅斯和印度達成軍事協議,著急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莫迪政府滿世界緊急採購武器裝備,印度前高級將領這時候提出重建第17山地打擊軍的計劃,這說明在印度國內的有些人,為了對抗中國,不惜傾家蕩產,也要打造更加強大的軍事力量。另外,為了抵消中國對印度的軍事優勢,莫迪政府還通過拉朋友圈的方式,利用他國的軍事支持,增強自身對抗中國的能力。
  • 四國聯盟頻繁挑釁,俄羅斯發出最強音:需要和其他國家聯合對抗
    在這個全球最關鍵的時期,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卻頻繁釋放危險信號,俄羅斯媒體稱,在這種情況下,中俄或許會強強聯手,兩國將共同對抗。 面對美日印澳的頻繁挑釁,媒體介紹稱,俄羅斯一位評論員公開表示:中俄兩國將一起對抗。不得不說,這就是俄羅斯發出的最強音。不過,有一些網友非常好奇,俄羅斯為什麼會這樣說,畢竟對該國來說,印度是俄羅斯的最大客戶。這個被經濟困擾多年的國家,還指望靠出售武器賺錢。
  • 還想左右逢源!美國嚴厲警告印度:忍耐有限,必須做出最終選擇
    據海外媒體報導,自從去年下半年印度開始蓄意挑起邊界衝突後,多次利用局勢從中獲利;印軍一邊從俄羅斯進口先進的T-90坦克和SU-30MKI戰機,一邊又從美國採購裝甲車、無人機、軍用衛星設備;印度外長還通過多方努力,從以色列購置飛彈,從法國購置戰機,仿佛成為了一座世界軍事工廠。
  • 印度防長前往莫斯科,對俄羅斯提議一要求,俄:儘量滿足
    就拿印度空軍舉例,全軍800多架作戰飛機都是直接進口的。不是印度不知道購買的先進武器基本上都是猴版的,而是印度軍工體系的薄弱根本就沒有一絲可能支撐印度逐漸膨脹的野心。 這些年印度對俄羅斯親而不近,對美國疏而不遠,十分巧妙的利用美俄矛盾左右逢源。向英國、法國、以色列還有韓國都是印度合作的目標,並進口了這些國家大量的武器裝備。
  • 俄取消與印度年度峰會,美國:沒本事就別左右逢源
    早些年間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還是很好的,完全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可是如今的印度開始走上了和俄羅斯「唱反調」的道路。甚至於可以說印度是鐵了心要投入美國的懷抱,完全不念及和俄羅斯曾經的「情義」。本來印度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自從2000年開始就一直舉行著一年一度的年度峰會。
  • 左右逢源四面討好 印度成大國「寵兒」
    近來,印度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似乎成了大國的「寵兒」。美國和俄羅斯爭相與印度發展關係。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許多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的國家為保持或擴大自己的影響,都在運籌帷幄,明爭暗鬥,但似乎都感到力不從心,成效不大。然而,印度外交這幾年卻搞得有聲有色,印度政府在外交上似乎頗為得心應手,尤其是今年,可稱得上是印度外交的「豐收年」。
  • 普京公開力挺中國!印度媒體慌作一團:新德裡不可能對抗俄羅斯
    尤其是當印度選擇加入由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之後,俄羅斯方面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印度公開選擇加入QUAD的舉措十分不妥,因為該集團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中國的發展,而這極有可能會破壞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因此有不少印度媒體認為,俄羅斯已經表明了自己支持中國的態度,而這給印度未來的武器採購帶來了很大的不不確定性。
  • 指望俄羅斯幫助對抗中國?印媒:他們不是蘇聯不能信賴
    在美印兩國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後,印度的很多政治精英開始擔心,作為印度第一武器進口國的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友誼會不會走向終結,如果中印衝突加劇,印度還能不能指望俄羅斯幫助對抗中國,俄羅斯還值不值得印度信賴。
  • 中國印度,俄羅斯誰也不幫?不選邊站隊的俄羅斯外長,警告了印度
    而長期在西方世界封鎖中生存的中國,也逐漸養成了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的好習慣,最終成長為亞太崛起的一支新興力量。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崛起並沒有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認可,還成為了他們炒作「中國威脅論」的理由。即使是身為中國戰略合作夥伴的俄羅斯,也在想著拉攏印度來遏制中國力量的發展。
  • 美國為何害怕中國崛起,卻扶持印度?詳解美國的世界戰略
    近年來,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如臨大敵,從各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然而對於另外一個謀求世界大國地位的印度,美國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不僅不擔心印度的崛起,還在背後大力支持印度。為何美國擔心中國卻不擔心印度呢?
  • 印度為何「反華」?俄羅斯外長早已看透
    中國已經與世界逐步融合,「孤立」中國其他國家的發展也會遇到阻礙。印度也一直是美國對抗中國的籌碼,想要拉攏印度站隊美國,這樣美國就能實現在亞太地區的控制,壓制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所以美印關係發展一直都比較密切,殊不知,印度正在把自己國家引入一條危險的道路。
  • 中印關係現狀令俄羅斯左右為難?拉夫羅夫表態:支持印度反華的是美國
    而在12月14日,作為同時與中印雙方交好的俄羅斯突然發聲——俄外長拉夫羅夫公開表示:是美國在背後支持印度的反華運動。 6月15日的流血衝突之後,不管印度當局曾有什麼算盤,現在的印度對外都只能表現出全面反華的強硬姿態,一邊立刻退出有中國參與的RCEP協議,一邊則宣布參加於10月6日由美國帶頭召開的美日澳印四國安全會議。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中印同是10億級的人口大國,美國支持印度的發展,卻千方百計地阻止中國的發展,這是為何呢?其實,這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美國擔心中國遲早有一天會超越自己,而不用擔心印度會超越自己。出於冷戰對抗的需要,美國一開始對印度的政策也是拉攏,美英試圖拉攏印度加入美英主導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央條約組織》以阻止蘇聯南下,但是由於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所以印度拒絕加入。
  • 投靠美國才正確?越南和美國為何能從宿敵變成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美國和越南的關係,一度相當尷尬。明明昔日打得不可開交,儼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金牌宿敵,僅僅過了幾十年不到,就穿上了同一條褲子,像極了異父異母的親兄弟。那麼,為何會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靜夜史認為無非「利益」二字罷了(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 新德裡衝到對抗中國的最前線,美國是高興了,倒黴的卻是印度自己
    作者:刺客據彭博社最新報導稱,印度計劃邀請澳大利亞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巴爾海上軍演。迄今為止,只有日本和美國參與印度所主導的這次演習。預計印度下周將會正式邀請澳大利亞。對此,有外媒分析稱,「加勒萬事件」吹響了四國聯盟軍事合作的「號角」。
  • 俄羅斯經濟差,為何敢和美國硬碰硬?強大的底氣在哪裡?
    我們知道,美國是當今全球二百多國中綜合實力最大的國家,無論是科技、經濟還是軍事都是如此。因此美國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擴張,也因為這種擴張讓美國獲得了更大的利益。但是美國的擴張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會損害到其他國家的利益,俄羅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當兩個熱衷於擴張的大國、強國彼此相碰撞時,必然會產生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