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了
「全省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共有112個縣(市、區)的165個項目入選
其中瀘州6個項目榜上有名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官網截圖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134個縣(市、區)上報了504個遺產項目,經會議審核、專家評審和反覆核查,12月21日,農業農村廳第20次廳務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一批)》(名單附後),共有112個縣(市、區)的165個項目入選。
入選項目涵蓋傳統美食技藝、傳統調味品技藝、傳統服飾技藝(刺繡、紡織)、手工制茶、傳統釀酒、民間手工藝品(剪紙繪畫、雕塑、陶藝、編藝等)、傳統農業生產及建造技藝等7個類別。
瀘州上榜的6個項目↓
江陽油紙傘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
護國陳醋
先市醬油
堯壩黃粑
吊洞砂鍋
↑江陽油紙傘深受大眾喜愛
瀘州,至今演繹著精彩的歷史傳承
這些珍貴的人文瑰寶
都是酒城閃亮的城市名片
↓↓↓
江陽油紙傘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據《瀘縣誌》記載,四川省瀘州市分水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分水傘廠是瀘州油紙傘製作技藝的傳承者,它以傳統手工方式製造的桐油紙傘至今仍顯示出古老工藝的獨特價值。分水油紙傘選料精細,上油厚重,繪圖雅麗,呈現出民間傳統的藝術特色。
分水油紙傘以瀘州當地盛產的桐油、楠竹、水竹、巖桐木、皮紙等為原料製作完成,傘身輕便美觀,傘面詩畫兼備,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是民間舉辦婚慶、進行原始宗教活動時常用的物品。
瀘州油紙傘製作技藝流程複雜,一把油紙傘要經過鋸託、穿絞、網邊、糊紙、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終完成,缺一不可。製成的產品質量優良,反覆撐收三千餘次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頂五級風行走不變形。瀘州分水油紙傘深受用戶和民間收藏者的歡迎。
↑來源:四川非遺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200年前,創始人蔣宗明終其一生所學,在瀘州小市創立了「瀘州米羹羹」作坊,大米磨漿配以 「肥兒丸」古方精髓製成羹羹,不論是苦力出身,還是尊榮顯達,不論是大人、小孩還是老弱病瘦,或站著或蹲著或坐著,渴了餓了都能方便喝上一碗。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堪稱中國米粉製造工藝獨創,傳承至今已經歷了九代。2009年,在瀘州肥兒粉第八代傳承人歐陽錫川的精心打理下,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成功錄入第二批四川省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瀘州肥兒粉產品同年還被四川省商務廳評為「四川老字號產品」稱號,成為行業獨家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瀘州」地名商標的米粉製造企業。
護國陳醋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護國陳醋始創於清末民初,當時命名「福泰長」醬園廠。「福泰長」借著獨特的釀醋技藝,麩醋品質在遠近醬園業中獨樹一幟,並有「川南第一醋」的美譽。護國陳醋的釀造,均為傳統工藝,經採藥、制曲、煮熬、發酵、拌醅、裝罐、日曬、夜露、浸泡等10多道工序,醞釀四五百天後方出成品。醋通常添有醋酸或防腐劑,護國陳醋則以麩皮、大米、精鹽為原料,輔以近百種中草藥之祖傳秘方配製醋曲,靠自然發酵而成。不加醋酸自成酸味,不加防腐劑而不腐,其神奇之處令人驚嘆。
↑護國陳醋
先市醬油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先市醬油是瀘洲傳統的名特產品之一,距今已有140餘年的歷史。先市醬油以黃豆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具有色澤棕虹、味醇柔和、清香回甜、鹽度適當,無苦、酸、澀等異味,鍋煎不糊,久放無沉澱,不生花、不變質等特點。2007年,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在全省同行業中首獲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位於合江縣的先市醬油曬場
堯壩黃粑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在堯壩古鎮,必不可少的東西就是黃粑了,造型古樸的黃粑整齊擺在攤前,或者把蒸熟的黃粑存放在木甑裡,一打開,熱氣和清香就瀰漫在古鎮街道上黃粑造型樸素,撥開外衣才知其中醇香,也正如堯壩古鎮,走進它,你才會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人回味悠長。
黃粑配方古老工藝複雜,以糯米、粳米為主料,輔以冰糖、紅糖、茶葉等配料,用堯壩「喻嘴河」兩岸野生的良姜葉或楠竹筍殼包裹,系以棕葉而成。堯壩黃粑不含任何色素、香精、保鮮劑;色澤紅亮、黃潤;口感滋和、柔軟;具有獨特的糯香、葉香和竹香,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開。而且它食用方便:蒸、煮、油炸、煎炒或微波爐加熱均可。
吊洞砂鍋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砂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炊具,它以獨有的特質盛行於中華大地幾千年,寬湯文火正是其烹飪的特點。但由於砂鍋製作工藝繁瑣,利潤微薄,導致市場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即將成為消失的技藝,亟待保護與傳承。
在敘永縣兩河鎮,吊洞「龔砂鍋」的第七代傳承人龔開貴依然堅守傳統技藝,目前為川南地區手工製作砂鍋的唯一人。目前,兩河吊洞砂鍋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龔砂鍋製作工藝十分繁瑣,從備料、配料、踩泥、制坯、上釉、風乾、燒制等諸多環節。近年來,龔開貴潛心鑽研,逐步研發出砂鍋烙烤鍋、蒸飯鍋等10個品種,還將粗糙的原材料磨細,使燒制出來的砂鍋產品更加精緻,符合大眾的審美觀與實用性。
↑吊洞砂鍋燒制現場
據了解,為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加強農村傳統手工藝和生產技藝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的精神,農業農村廳2020年部署開展了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出臺了《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挖掘一批具有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於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建立《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對進入名錄的項目,予以重點支持,並向社會公布。
原標題:《瀘州6大特產入選丨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出爐,將予以重點支持》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