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6大特產入選丨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出爐,將予以重點...

2020-12-26 澎湃新聞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了

「全省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共有112個縣(市、區)的165個項目入選

其中瀘州6個項目榜上有名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官網截圖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134個縣(市、區)上報了504個遺產項目,經會議審核、專家評審和反覆核查,12月21日,農業農村廳第20次廳務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第一批)》(名單附後),共有112個縣(市、區)的165個項目入選。

入選項目涵蓋傳統美食技藝、傳統調味品技藝、傳統服飾技藝(刺繡、紡織)、手工制茶、傳統釀酒、民間手工藝品(剪紙繪畫、雕塑、陶藝、編藝等)、傳統農業生產及建造技藝等7個類別。

瀘州上榜的6個項目↓

江陽油紙傘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

護國陳醋

先市醬油

堯壩黃粑

吊洞砂鍋

↑江陽油紙傘深受大眾喜愛

瀘州,至今演繹著精彩的歷史傳承

這些珍貴的人文瑰寶

都是酒城閃亮的城市名片

↓↓↓

江陽油紙傘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據《瀘縣誌》記載,四川省瀘州市分水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分水傘廠是瀘州油紙傘製作技藝的傳承者,它以傳統手工方式製造的桐油紙傘至今仍顯示出古老工藝的獨特價值。分水油紙傘選料精細,上油厚重,繪圖雅麗,呈現出民間傳統的藝術特色。

分水油紙傘以瀘州當地盛產的桐油、楠竹、水竹、巖桐木、皮紙等為原料製作完成,傘身輕便美觀,傘面詩畫兼備,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是民間舉辦婚慶、進行原始宗教活動時常用的物品。

瀘州油紙傘製作技藝流程複雜,一把油紙傘要經過鋸託、穿絞、網邊、糊紙、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終完成,缺一不可。製成的產品質量優良,反覆撐收三千餘次不壞,清水浸泡24小時不脫骨,頂五級風行走不變形。瀘州分水油紙傘深受用戶和民間收藏者的歡迎。

↑來源:四川非遺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200年前,創始人蔣宗明終其一生所學,在瀘州小市創立了「瀘州米羹羹」作坊,大米磨漿配以 「肥兒丸」古方精髓製成羹羹,不論是苦力出身,還是尊榮顯達,不論是大人、小孩還是老弱病瘦,或站著或蹲著或坐著,渴了餓了都能方便喝上一碗。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堪稱中國米粉製造工藝獨創,傳承至今已經歷了九代。2009年,在瀘州肥兒粉第八代傳承人歐陽錫川的精心打理下,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成功錄入第二批四川省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瀘州肥兒粉產品同年還被四川省商務廳評為「四川老字號產品」稱號,成為行業獨家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瀘州」地名商標的米粉製造企業。

護國陳醋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護國陳醋始創於清末民初,當時命名「福泰長」醬園廠。「福泰長」借著獨特的釀醋技藝,麩醋品質在遠近醬園業中獨樹一幟,並有「川南第一醋」的美譽。護國陳醋的釀造,均為傳統工藝,經採藥、制曲、煮熬、發酵、拌醅、裝罐、日曬、夜露、浸泡等10多道工序,醞釀四五百天後方出成品。醋通常添有醋酸或防腐劑,護國陳醋則以麩皮、大米、精鹽為原料,輔以近百種中草藥之祖傳秘方配製醋曲,靠自然發酵而成。不加醋酸自成酸味,不加防腐劑而不腐,其神奇之處令人驚嘆。

↑護國陳醋

先市醬油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先市醬油是瀘洲傳統的名特產品之一,距今已有140餘年的歷史。先市醬油以黃豆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具有色澤棕虹、味醇柔和、清香回甜、鹽度適當,無苦、酸、澀等異味,鍋煎不糊,久放無沉澱,不生花、不變質等特點。2007年,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在全省同行業中首獲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位於合江縣的先市醬油曬場

堯壩黃粑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在堯壩古鎮,必不可少的東西就是黃粑了,造型古樸的黃粑整齊擺在攤前,或者把蒸熟的黃粑存放在木甑裡,一打開,熱氣和清香就瀰漫在古鎮街道上黃粑造型樸素,撥開外衣才知其中醇香,也正如堯壩古鎮,走進它,你才會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人回味悠長。

黃粑配方古老工藝複雜,以糯米、粳米為主料,輔以冰糖、紅糖、茶葉等配料,用堯壩「喻嘴河」兩岸野生的良姜葉或楠竹筍殼包裹,系以棕葉而成。堯壩黃粑不含任何色素、香精、保鮮劑;色澤紅亮、黃潤;口感滋和、柔軟;具有獨特的糯香、葉香和竹香,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開。而且它食用方便:蒸、煮、油炸、煎炒或微波爐加熱均可。

吊洞砂鍋

(滑動下方區域查看簡介)

砂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炊具,它以獨有的特質盛行於中華大地幾千年,寬湯文火正是其烹飪的特點。但由於砂鍋製作工藝繁瑣,利潤微薄,導致市場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即將成為消失的技藝,亟待保護與傳承。

在敘永縣兩河鎮,吊洞「龔砂鍋」的第七代傳承人龔開貴依然堅守傳統技藝,目前為川南地區手工製作砂鍋的唯一人。目前,兩河吊洞砂鍋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龔砂鍋製作工藝十分繁瑣,從備料、配料、踩泥、制坯、上釉、風乾、燒制等諸多環節。近年來,龔開貴潛心鑽研,逐步研發出砂鍋烙烤鍋、蒸飯鍋等10個品種,還將粗糙的原材料磨細,使燒制出來的砂鍋產品更加精緻,符合大眾的審美觀與實用性。

↑吊洞砂鍋燒制現場

據了解,為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加強農村傳統手工藝和生產技藝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的精神,農業農村廳2020年部署開展了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出臺了《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挖掘一批具有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於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項目,建立《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對進入名錄的項目,予以重點支持,並向社會公布。

原標題:《瀘州6大特產入選丨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出爐,將予以重點支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出爐:郫縣豆瓣等165項入選
    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包括郫縣豆瓣、北川羌繡、富順豆花、中江掛麵、樂山甜皮鴨、名山蒙頂山茶、綿竹年畫、青神竹編、滎經砂器等一批耳熟能詳、享譽省內外的傳統製作技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 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出爐!郫縣豆瓣、樂山甜皮鴨等165個...
    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包括郫縣豆瓣、北川羌繡、富順豆花、中江掛麵、樂山甜皮鴨、名山蒙頂山茶、綿竹年畫、青神竹編、滎經砂器等一批耳熟能詳、享譽省內外的傳統製作技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 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本次公布的名錄,是從全省134個縣(市、區)上報504個遺產項目中精選而來,涵蓋傳統美食技藝、民間手工藝品等7個類別,本次入圍名錄共分布在全省112個縣(市、區),合計165個項目。其中,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該名錄。
  • 青川兩項美食入選四川省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有沒有一種傳承 讓你想起家鄉的模樣 有沒有一種傳統遺產 讓你想起家鄉的味道
  • 四川僅2個!瀘州入選「中餐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名錄
    1月22日,記者從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獲悉,中國烹飪協會於2021年1月6日-8日派出專家組,依據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列入「中餐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名錄」項目進行調研、評估。專家團隊的專家們經過三天緊張的實地考核與驗收,通過對瀘州國寶窖池、瀘州市職業技術學校、瀘州市佳樂金街、夜知味美食廣場、堯壩鎮特色美食街、合江先市醬油廠以及酒城賓館等相關餐飲企業的考察,中烹協專家組一致認為:瀘州市美食餐飲市場發達,食材豐富優良,風味特色顯著,美食健康營養,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豐厚的民間基礎,市場前景良好,具備列入中餐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名錄的條件。
  • 大竹縣觀音豆乾和手撕鴨製作工藝成為四川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在全省啟動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其中,首批確定20個縣(區)為四川「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項目實施單位。達州市大竹縣的觀音豆乾和手撕鴨製作工藝上榜!
  • 瀘州6地入選「四川十大特色古鎮」
    近日「四川十大古鎮特色鄉鎮」名單開始公示,瀘州共有6個古鎮(街村)入圍。活動由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四川省旅遊協會等主辦,為全省首屆。經過前期推薦報名,我市這6個古鎮(街道)成功入選——彌陀鎮、方山鎮、太平鎮、堯壩鎮、樂道古鎮、玉蟾街道。
  • 武夷山莊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福建新聞網武夷山10月1日電(吳婧怡)9月29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布的「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在北京公布。武夷山莊與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上海外灘建築群等項目一同入選。  武夷山莊是武夷山市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84年,佔地8萬平方米,建築4萬平方米。
  • 雲南13地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原標題:雲南13地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7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的公告》,對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截至7月16日。
  • 四川僅8個,全市唯一!瀘州這個地方入圍全國「美麗榜單」
    瀘州美麗的地方太多但這裡就被「看上」了今年,農業農村部繼續開展了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工作。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擬推介260個村落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四川有8個村落入選,其中包括瀘州這個村落。
  • 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兩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領銜多個項目排隊
    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能夠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定是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3類。截止2019年7月,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廣西目前有2項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2019四川「平安農機」示範縣、鄉(鎮)及示範崗位名單出爐
    10月10日 農曆九月十二導讀◆2019四川「平安農機」示範縣名單出爐◆(四川日報 肖雨楊 攝)全國★近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公告(第3號)公布了一批符合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要求的產品,「涪城蠶繭」被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是此次四川唯一入選,也是綿陽市首家入選的名特優新農產品。
  • 瀘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一項民間的傳統技藝,它源於生產生活,發展於人們不斷的要求,所以對瀘縣太伏火腿的傳統技藝的傳承發展,不但有很現實的人文價值,而且能夠反映瀘縣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求進的生活情態。太伏火腿製作技藝已列入瀘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江門葷豆花江門葷豆花是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江門鎮的特色小吃。
  • 柯拜船塢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
    1月27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正式公布,這批名錄覆蓋了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是具有代表性、突出價值的工業遺產。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漢陽鐵廠、京張鐵路等100個項目入選。是不是感覺很高大上?重點來啦——咱大黃埔的柯拜船塢位列名單榜首!(Ps:第一批名錄廣東只有3個項目入選哦)厲害了我的黃埔必須為你打call!
  • 首批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出爐
    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四川省文物局供圖 四川新聞網樂山6月13日訊(記者 戴璐嶺)2020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活動在樂山大佛博物館廣場舉行。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不僅僅是人美景美還有源遠流長的璀璨文化。活動現場四川省營地與自駕遊協會推出首批六條四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
  • 瀘州入選「中餐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名錄,你喜歡瀘州的哪道菜呢?
    1月20日,記者從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獲悉,中國烹飪協會於2021年1月6日-8日派出專家組,依據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申請列入「中餐特色美食地標城市名錄
  • 你知道嗎——四川省十大特產
    四川省會成都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榮譽稱號。(三)閬中張飛牛肉張飛牛肉產於四川省閬中市,是具有濃厚的四川風味的特產。張飛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幹、不燥、不軟、不硬,食之鹹淡適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張飛牛肉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馳名,已有二百年歷史。
  •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2020年08月21日 15: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華夏 曾江 鄧爽 字號 內容摘要: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
  • 5個「川籍」工業遺產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新華網
    近日,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名單,共涉及100個工業遺產。其中有5個工業遺產,是我們四川的。
  • 「品非遺 遊瀘州」路線推薦:先市醬油+周姚黃粑+油紙傘+瀘州老窖
    先市醬油天然曬露發酵場和釀造作坊被譽為中國的醬油天然博物館,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作為中國醬油傳統釀造活化石,於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國醬油行業唯一擁有「雙國寶」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