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中,快餐業紛紛開起的智能化餐廳到底有多智能?

2020-12-16 好奇心日報

嗯,在所有行業都在大談「消費升級」的情況下,「1.0 」、「2.0 」這種最初用來形容網際網路產品迭代的術語也已經被廣泛普及了。快餐業也正在希望通過這種數位化升級改造重新吸引年輕人。

上周,被麥當勞稱為 2.0 的餐廳正式開張了。被改造的是位於深圳東門的光華餐廳,這是麥當勞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第一家門店,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當天他們請來全國一百多家媒體和自媒體,展示新的設備、菜品、服務和裝修,還承諾明年上半年 40% 的餐廳會完成「數位化基礎搭建」。

這是對全球數位化策略的響應。「麥當勞將會繼續拓展未來體驗,提升自動點餐機、手機 App 等數位化設施,實現以體驗為導向的策略。」麥當勞 CEO Steve Easterbrook 在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的中如此說道。投資者電話會議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麥當勞已經有了雙點式櫃檯(點單和取單分開,一些門店還有數字屏幕滾動取號)和觸屏自助點餐機,你可能會覺得 2.0 的變化並不是那麼大,不過要是和五六年前相比,在麥當勞用餐的體驗已經截然不同了。

雙點式櫃檯和動態電子餐牌

麥當勞不是唯一一個忙著讓餐廳智能化的快餐品牌,今年可以說是快餐業概念店扎堆的一年,4 月有肯德基的 「KFC Original+」 概念店,8 月德克士開了「舒食+」概念店,到了 11 月必勝客開了家 「ph+」 概念店。

看到了吧,「+」和「概念店」是這種智能化餐廳的命名標配,除此之外,我們還總結了以下這些共同點。

一、微信、支付寶、apple pay,當然都得支持啊

隨便在路邊買個煎餅果子,擺攤的大爺大媽都能熟練地告訴你支付的二維碼貼在哪並讓你給完錢讓他看一下的時候,連鎖快餐沒理由還不支持行動支付。畢竟,出門不帶錢包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了。

德勤《2015 中國移動消費者行為》報告顯示,餐廳是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頻率最高的地方,而且年紀越小的越願意用,年齡在 18-24 歲之間的受訪者中,高達 76% 表示願意用。

所以首先得支持行動支付。況且,無論是觸屏自助點餐機、通過對話向機器人點餐、第三方系統下單,總不能讓你掏出現金讓機器人數吧。

普通門店裡行動支付的存在感也越來越高,麥當勞稱現在 40% 的銷售額都是通過行動支付實現的。各個品牌支持的第三方支付系統也越來越豐富:微信、支付寶、QQ 錢包、百度錢包、Apple Pay、工商銀行二維碼……這背後也是行動支付大戰。

二、說是 DIY,聽上去讓你覺得可以隨心所欲,然而……

去年,麥當勞在王府井開了首家概念店,引入了自創漢堡(Create Your Taste,簡稱 CYT)。在北上廣深的一些麥當勞裡你也能看到這套系統,你可以通過專門的觸屏自助點餐機來自由搭配 24 種食材,通過 6 步創造自己的漢堡,不過起步價高達 42 元。

這看起來有點高級,最初出現的時候不少人還專門去吃和拍照傳朋友圈,不過沒幾個是衝著漢堡去的。在嘗鮮之後,點 CYT 的人就不多了,麥當勞員工都承認因為價格太高來吃的人並不是太多。

而在 11 月,麥當勞已經悄悄取消了美國地區的「自選漢堡」服務,取而代之的是「經典菜譜」。也就是從原來的 30 多種配料選擇縮減到 7 種(3 種肉類,4 種蔬菜)。麥當勞稱目前還不涉及中國市場。

不過麥當勞也沒輕易放棄 DIY,在「未來 2.0」 概念餐廳裡,他們選擇和米其林二星級大廚合作做了個「個性化定製星級漢堡」。而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對此的解釋是之前 CYT 運營的情況看來,消費者自由搭配的漢堡味道可能不太好。簡單來說,就是你不能隨心所欲搭配了,不過麥當勞想好了兩個他們覺得好吃的配方,你可以稍微調整一下。

「個性化定製星級漢堡」點餐過程

除此以外,麥當勞還新推出了個性化定製甜品,不過也是提供了三種甜品,顧客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

DIY 甜品的配料

芒果風味新地+草莓+ M&M 巧克力豆+棉花糖 22 元(融化之後有點醜……)

DIY 似乎是個很受歡迎的噱頭,除了麥當勞,必勝客也做了一個定製披薩。在他們的 「ph+」 概念店裡有一張 65 寸的桌子,它同時也是個屏幕,你可以想像成是用於點餐的 iPad 變得像張桌子那麼大。

在這個屏幕上,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改披薩配料,定製你自己的披薩,定製的過程基本就是戳戳戳以及用兩隻手指將披薩放大縮小。點好之後,你就只需要等著廚房做好送到這張桌子上。

不過這個定製披薩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它是 Windows 系統內的一個軟體,還時不時會崩潰,而且整家店只有這麼一張桌子,想嘗鮮的顧客都得預約,這就有點尷尬了。

當然,無論是哪個品牌都得想一件事:不是所有顧客都是烹飪天才,他們 DIY 出來的產品不一定好吃,而且他們最終很可能不是怪自己而是覺得所在的店沒能好好引導自己。

三、app 不管做的有多不好用,反正得有

得有多忠誠,才會專門去下載一個快餐的app,尤其是在外賣平臺如此便利的情況下?

但不管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都覺得 app 是必須要做的。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它們希望把更多的消費者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上。

每個品牌的 app 包含的內容都不太一樣,肯德基現在是功能最多的。消費者可以在他們的 app 上點餐,選擇在五分鐘之後取餐或者預約某個時間段來取餐。除此以外,優惠券、會員特惠、玩具、查詢附近門店,總之你能想到的各種功能都在 app 裡。

肯德基 app 截圖

不過這看似省事,但一旦定位錯誤而你又太信賴科技並沒有細看具體地址,過了一會你就會發現自己點的東西其實在幾百米外的另一家肯德基裡,你還得走去那邊拿,這就不是很愉快的事了。

必勝客的 app 功能要少一點,主要是取號、充值、支付和會員福利。實際上,充值功能對顧客忠誠度要求還挺高,充值金額分別為 200、300、500 和 1000 元,而且充值完錢是放在 app 裡,還不能退款。

已有 app 的麥當勞也打算做新的 app。現在已有的「麥樂送」 app 給人一種夢回十年前的錯覺,新的 app 界面要好一些,功能和類似,同樣會有手機訂餐和支付的功能,不過這個 app 還在測試之中,還沒確定全部功能。他們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準備推出的 app

麥樂送和新的麥當勞 app

在必勝客的「ph+」 概念店裡,他們選擇和二維火餐飲系統合作,顧客掃一掃桌上的二維碼之後,無需下載 app 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下單、加菜和買單,這可能反而是更實在和快捷的改進方式。

不過總地來說,這些快餐的 app 體驗都不怎麼友好。

四、不想和服務員打交道,那給你弄個大屏點餐機

現在,你在麥當勞、肯德基、以及剛在陸家嘴開出第一家門店的塔可鍾都有可能發現幾部巨大的點餐機器。

對很多社恐來說,觸屏自助點餐機這個東西成為了他們外出吃飯的救星,實現了全程不和人講話的夢想。操作熟悉的話,用自助點餐機就類似於在櫃檯隊伍那插隊,而且也不用因為收銀員催或者投來疑似不耐煩的眼神而隨便點個東西了。

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況。在實際應用中,你總能碰到有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用或者是陷入了選擇恐懼症中不知道該點什麼,他們可能點個漢堡就要花上五分鐘。

最廣泛用觸屏自助點餐機的麥當勞對此的應對策略是推行初期安排專門的員工在一旁協助顧客,張家茵表示一般而言教育用戶的時間為三個月,現在他們已經在 800 家左右的餐廳安裝了這種機器,堂食訂單裡有 20% 都是通過自助點餐機完成的。

不過,也有消費者不想被餐廳員工協助。深圳的一名消費者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上次去麥當勞的時候碰到有員工來教她使用,令她壓力更大了,「希望麥當勞不要教我這種年輕人如何用自助點餐機」。你看,年輕人就是這麼傲嬌。

五、還能打電子遊戲,看笨笨的機器人

當然啦,既然是概念店,總得有一些你在別的店裡基本沒可能看到的東西。

在肯德基和必勝客裡的是機器人。,你可以在特定的點餐區域,按住圓形按鈕,面朝「度秘」對它說話來進行點餐,在百度的設想中,未來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類服務員進行各種服務。不過在概念店裡,連機器人點餐這件事都還需要人類服務員來引導,這個未來大概還挺遠的。肯德基的機器人是百度開發的「度秘」

來源:肯德基

必勝客裡的機器人倒是可以引導顧客到餐桌就餐,在你進店之後它會在你前面帶著你走,在就座之後祝你用餐愉快。按照店內服務員的說法,他們的機器人還可以送菜,不過還在測試之中。

機器人看著挺可愛,不過走路非常慢,有些顧客看到店裡比較空,就直接走到餐桌邊上了,機器人反而在後面跟著。而且它不會和人說話,被其它顧客擋住的時候也只會強調自己在工作,感覺只是個沒什麼實際作用的吉祥物。

父母小時候帶你去吃快餐的時候,可能店裡會有專門給小孩子玩耍的區域,有滑滑梯之類的。現在麥當勞兩家概念店裡都有電子遊戲互動區,有點像是玩耍區域數位化了,不過這顯然需要不小的空間,很難推廣。

這些都是為了能夠重新吸引年輕人,快餐業的整體業績這些年都不怎麼好看。百勝分拆中國業務之前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不過百勝將其歸咎於南海爭端引起的抗議,CEO 說如果沒有這事 「中國區將會實現連續五個季度的增長」。肯德基和必勝客在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 1% 和 4%

麥當勞,不過他們沒有公布中國區的數據。在美國的全日早餐挽救了麥當勞的業務,不過華爾街依然認為麥當勞還是得改變品牌印象。第三季度全球同店銷售增長 3.5%

無論是哪個品牌,都在努力提高門店的數位化程度,張家茵希望未來 2.0 模式能夠把麥當勞的模式「顛覆」,而肯德基中國 CEO 屈翠容也說,。他們將繼續在數字營銷及菜單開發上投入

對他們來說,想在中國市場保持增長,年輕人是他們必須要爭取的消費者。他們都聲稱這些數位化的設備有助於業績增長,這也是他們都強調未來會持續投入的原因。

這可能會在短期內換來更好的財務數據,但和年輕人想要的那種酷,可能還是差得有點遠。

題圖來自麥當勞及記者拍攝,如無註明其它圖片來自截圖及記者拍攝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轉型中 快餐業希望通過數位化升級吸引年輕人
    快餐業也正在希望通過這種數位化升級改造重新吸引年輕人。   上周,被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稱為 2.0 的餐廳正式開張了。被改造的是位於深圳東門的光華餐廳,這是麥當勞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第一家門店,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當天他們請來全國一百多家媒體和自媒體,展示新的設備、菜品、服務和裝修,還承諾明年上半年 40% 的餐廳會完成「數位化基礎搭建」。
  • 蘇州市印發工作方案 加快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
    昨天,蘇州市工信局制訂並印發了《加快推動全市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工作方案》,引領製造業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項目。《方案》提出,全市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從2021年起,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市11000家左右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全覆蓋,其中,2021年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項目5000個,2022年完成3500個,2023年完成2500個;到2022年,完成大市範圍5G基站全覆蓋,其中,2021年累計建成5G基站27000個,2022
  • 探索高階智能,企業數位化已經到來,智能化還會遠嗎?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不少企業紛紛推行數位化建設,通過對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實現了對傳統管理模式的改進與優化,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歷經信息化、數位化之後,已經逐漸進入智能化階段。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有哪些內容?
    數位化轉型的主要內容有數位化認知、數位化轉型戰略、數位化架構調整、數位化組織變革等22項內容。 4、 推動數位化組織變革 全面開展企業的組織變革,建立數位化的組織變革領導小組,調整組織架構,建立適應數位化轉型的組織體系,構建起以業務為核心,靈活機動、分布式、扁平化、網狀化的組織體系,形成適應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新的組織體系。
  • 百度智能雲知識中臺落地南方電網 打造「南網智搜」助力智能化轉型
    百度智能雲正攜手南方電網,打造「企業智搜」盤活企業數字資產,促進南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9月25日,百度智能雲智慧能源行業峰會在廣州舉行。南方電網數研院高級經理沈宇紅出席峰會,分享南方電網攜手百度智能雲建設「南網智搜」,助力公司實現全業務、全類型、全時態數據和信息的精準查詢與便捷獲取。
  • 後疫情時代,攜程商旅賦能企業財務數位化轉型
    上海2020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步伐,「數字基建」之下,運用智能採集、智能識別等技術來實現企業財務信息化、自動化與智能化,成為當前企業管理和創新的雙輪驅動,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持。
  • 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工藝創新
    所以我特別強調,智能製造是我們的一個目標,而推進到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們要實現製造業的智能化,通過製造業的智能化來逐漸逼近智能製造這樣一個目標和方向。這樣我們製造業當中的大量企業都有事情可做了,否則95%的中小企業覺得智能製造離他們太遠了。而我認為並不遠,你可以實現製造智能化,然後你就有可能做到智能製造。
  • 範大勇: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之間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當前ICT領域和網際網路行業,常常出現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三個詞,國內以華為、BAT為代表的巨頭天天高唱「數位化轉型」,海外以IBM、微軟、英特爾等公司都在紛紛提出「數位化重塑」等概念,同時,AI、5G成為了熱詞,那麼如何區分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呢?看這篇就夠了。
  • 國資委頒布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指引
    日前據悉,國務院國資委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等決策部署,促進國有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頒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有關事項。
  • 國企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有這些經驗可以借鑑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中對信息化管理的內容進行了明確:一是要結合「十四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規劃制定和落實,以企業數位化智能化升級轉型為主線,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二是促進業務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進信息系統的平臺化、專業化和規模化,實現業務流程再造
  • 被加速的數位化,企業艱難轉型背後的評估難事
    如果企業想要儘快從數位化轉型中獲得他們期望的收益,需要快速適應。 一 丈量企業數位化的標尺 如今,隨著AI的普及,85%的高管都知道AI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業務。在麥肯錫2020年AI狀況調查中,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至少在一個項目上採用了AI。
  • ...日:加快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北京將超前布局6G量子通信
    ·趨勢洞察工信部:加快推動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近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江蘇南京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提出加快推動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 一文讀懂實驗室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
    「業務驅動+數據創新」是未來企業智能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尤其針對實驗室而言,業務+「人、機、料、法、環、測」的多維度發展,勢必要求實驗室需要更完善、更智能的數位化體系來滿足其發展的需要,實驗室數位化轉型在實現「中國製造 2025"中,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如何理解實驗室數位化轉型?
  • ...智能訂單、掃雷、盯盤……數位化引領券業轉型,部分小券商仍在...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智能化是今年券商APP更新的重心之一。從功能更新的類型上看,智能盯盤、個股掃雷等交易端的功能更新被更多中頭部券商所關注,一些小券商則在APP基礎框架方面繼續迭代。值得一提的是,有40家中小券商僅僅在APP上進行基本的維護。
  • 亞東國際會展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新技術的出現衝擊了傳統會展業的發展,較少企業在參展技巧和手段方面有創新,使得展會的功能發揮不完善。亞東國際意識到會展智能化的重要性,為參展各方主體提供更高效、更專業的服務,優化其參展體驗,提高展會的辦展效果十分重要,在此智能化的浪潮中,亞東國際正通過以下方式順應時代,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進程:1、加快會展智能技術的開發應用。亞東國際在會展活動中以提高效率、提升效果為目的的新技術加持。
  • 國壽副總裁楊紅關於壽險運營升級的內生邏輯:模式變革是數位化轉型...
    楊紅提出,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要實現兩大關鍵連接:○ 多觸點連接客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化服務。○ 多機構數據互聯,在充分保障客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為客戶帶來「入院即報案、出院即結算」的理賠服務體驗。
  • 烽火FitIN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烽火通信以國內通信電子製造行業領軍企業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務商的雙重身份受邀出席會議,由戰略與市場部總工程師李鏗發表了題為《FitIN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演講,分享了烽火FitIN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以及母公司中國信科在5G智慧工廠建設、產線智能製造升級、國際標準引領和行業生態夥伴建設等應用實踐。
  • 轉型中的蘇州,如何中流擊水?
    接著以小場景、現實痛點、管理難點為基礎,培養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意識,以及具有數位化思維的企業管理人才。有一次,一家無紡企業找聯盟做數位化轉型方案。原本企業只想簡單上一個系統。專家在診斷過程中發現管理團隊對於數位化認知不夠,於是先請了管理諮詢專家和兩化融合專家到現場做詳細診斷,又請了日本的精益管理專家給企業做了精益標準化管理方案。
  • 百度李瑩:百度如流智領工作方式變革 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當智能化轉型席捲千行萬業,企業內工作方式的智能化變革也悄然而至,並逐漸成長為推動企業轉型的重要力量。12月10日,百度旗下新一代企業智能工作平臺如流亮相2020數位化轉型世界論壇,展示了百度以AI技術優勢賦能企業工作方式,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強大「推動力」。
  • 數位化時代,為什麼說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轉型的「密碼」?
    新冠疫情無疑催化了中國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步伐。面對著整個行業的數位化浪潮,行業佼佼者瞅準了先機,早早布局了數位化轉型,也得以在疫情期間,順利抵禦風險,甚至逆勢突圍,實現了業務增長。而那些還沒有採取變革的零售商超,在後疫情時代,受到疫情倒逼,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布局數位化轉型。然而,到底什麼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仍舊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行業內公認的是,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