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第一次去過日本,東京已經成為我旅行時的首選目的地。不僅是因為路程足夠近、生活與交通便利、處處皆美食、購物豐儉由人等等眾所周知的優勢,在這個城市,你可以安排非常豐富的行程,古蹟、街景、自然風光、現代文明、發呆放空,都可以找到適當路線,完全能滿足省心高效的「一站式」需求。
剛剛結束了東京的跨年之旅,圓了經歷這個城市四季的心願,也積攢了很多新的tips想要分享給你們。
遊
北鎌倉· 建長寺
鎌倉距離東京一小時車程,既有能夠遠眺富士山的江之島,佔據很多人記憶的「灌籃高手」「海街日記」「鎌倉物慾」等漫、影作品取景地,同時又遍地名剎古蹟,可以花幾天時間仔細探尋,也可以悠閒漫步當日往返。
鎌倉的遊覽大多是從「江之電鐵」的「鎌倉站」開始,在熱鬧的鎌倉小町吃逛,參觀鶴崗八幡宮,接著去往鎌倉大佛、極樂寺、鎌倉高校前等著名景點。我想要建議你從JR線「北鎌倉」站下車,走去鶴崗八幡,這條山間小路遊客稀少、風景優美,最重要的是,你會經過非常值得一去的建長寺。
建長寺始建於1253年的幕府時期,在鎌倉的五大寺院中名列第一,規模極大,山門、佛殿、法堂等一應俱全。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幾幢木質結構佛堂的古色古香,也可以虔心參拜。如果體力夠好,你可以沿後山的小路,做40分鐘的短暫徒步,登上山頂的「勝上嶽觀景臺」。天氣晴好的時候,這裡是遠眺相模灣與富士山美景的絕佳地點。
自由之丘· 等等力溪谷公園· 二子玉川
自由之丘是東京西南部有名的高級住宅區,被選為最嚮往的居住區之一,靜謐秀美。街區周邊聚集了1000多家個性十足的生活雜貨店,是閒逛的好去處。這裡還是東京美食甜品的集中區域,有「甜點森林之稱」,是不可錯過的甜品聖地。
沿自由之丘乘電車向西兩站,便可到達等等力溪谷公園。這是東京23區內唯一的溪谷,被指定為東京都名勝。在這個公園裡,可以沿谷澤川步行綿延1公裡左右的小路徒步,感受被綠植和潺潺流包圍的輕鬆與治癒。
由等等力繼續向西漫步,便可到達位於東京世田谷區的「二子玉川」。這可是與下北澤、三軒茶屋一同列為「最美生活據點」的街區。這裡有大片大片的公園、綠地、河川,一望無際的遠方是看不盡的日出和夕陽,還有日式庭院,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隨意奔跑到累的草場和漫長的多摩川。「二子玉川」電車站周邊還有Rise、高島屋、蔦物電器(對!是電器!)等購物中心。
這三個街區是一條非常好的都市田園漫步路線,彼此相距不遠,在擁有現代都市生活的同時,還有讓人愛不完的大自然。既能感受都市內罕見的自然之美,也能融入美食與購物。哪怕腳力不夠,也可以隨時坐下來休息,感受時光流淌。
葛西臨海公園
葛西臨海公園位於東京都的東側,是東京都立公園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這裡有很多令人心曠神怡的元素:藍天,大海,建築;還設有水族館,摩天輪,和水上巴士觀光。
這個公園的一個重要景點,谷口吉生設計的展望臺,是座擁有迷人結構的白色玻璃建築,走向海邊時便會看到。趕上晴天,陽光灑進玻璃立面,可以坐在這裡望向海邊發呆半天,還能夠遠眺富士山。
走過觀景臺,便是非常廣闊的海岸線和大片沙灘。如果你喜歡大海,又沒有太多的時間,這個公園便是極佳去處。
丸之內
丸之內指的是東京站和皇居之間的一小塊街區,這裡高樓林立,遍地名店,是極具代表性的都市景觀,2017年的熱門日劇「人百分百靠顏值」便是在這裡取景。
皇居和二重橋當然是必達的景點。但繞過明治生命館,即是「三菱一號美術館」,不僅建築極為精緻,門前的小花園更是美不勝收,連路過的東京市民都會忍不住拍照留念。
再向東京站的方向走個幾百米,就會到達藝術氣息濃鬱的購物中心KITTE。它是由東京中央郵局改造而成的生活方式百貨店。商場整體以流蘇裝飾,非常有特色。而其中的GOOD DESIGN STORE專門售賣獲得日本「good design」設計獎的日常生活產品,從文具,日用品,食品,到室內裝飾品應有盡有,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百貨公司的二三層還設有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可以免費參觀各種動、植物標本,工業展品、陶器、織藝等等,布展和展品的水平不亞於任何一個收費的博物館。
KITTE百貨有一個觀景臺,可以俯瞰東京站紅磚廣場全景,有大量的影視作品在這裡取景。東京站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傑作,融合了歐式古典風格和英國的磚造建築,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紅磚煉瓦風格。
吃
鎌倉· 山路
蕎麥麵店在鎌倉遍地都是,這一家藏在小巷深處。雖然價格比周圍略高,但它擁有日式庭院的外觀,規模較大,環境極為優美,幾乎沒什麼遊客,省去了接踵摩肩之苦。
進店需要脫鞋,順便觀賞明廚裡的老爺爺手工制面。店內的菜單極為簡單,專營蕎麥麵,且只有冷蘸面和熱湯麵兩大類,分別做淨面、素食、鴨肉和天婦羅的處理,配以兩三種甜點的選擇,最貴的套餐也不過2000多日幣。
我們選擇的都是冷蕎麥麵。相信無論是制面、煮麵還是冰鎮的工藝,都相當的考究,保留了蕎麥麵特殊的香氣,去掉了苦,入口又滑又彈。鴨湯中有檸檬片,香氣濃鬱,口感清甜。炸蝦天婦羅一點也不油膩,肉質非常鮮嫩,和任何一家售賣天婦羅的店比,都絕對算是上品。
這家店就在鶴崗八幡宮前不遠,祝你們找得到。
二子玉川· 常彩
好吃的水產店在東京遍地都是,但如果你剛好逛到了二子玉川,又挑花了眼不知道該吃什麼,位於Rise百貨7樓的這家常彩是不錯的選擇。
這家店在日本Tabelog的評分高達4.5,主打江戶風格的手握壽司,所有的顧客留言都稱讚它食材新鮮,價格合理。我們趕上了它家的跨年雙人套餐,20幾貫壽司,還有天婦羅、蒸蛋、小菜等等,竟然5000塊日幣不到。單點的柚子醋蘸鯊魚皮、鰻魚燒和鱈魚子天婦羅美味到崩潰……
嗯,店裡有個做服務生的小男孩兒特別好看,這一點有加分麼?
東京站 · 拉麵一番街
大概,拉麵,每次都是作為Plan B,最後,就,被忽略掉了……於是,在漫步丸之內街區的時候,我們專門跑去位於東京站地下廣場的「拉麵一番街」朝聖。
所謂的「拉麵一番街」,集中了東京都人氣最高的八家拉麵店(米其林不在其中……),每一家門臉兒都很小,人氣旺到中午11點半就大排長龍。最出名的幾家,比如「六釐舍」,隊伍要繞出好幾圈去,真的也不用想了……(這一家可以去羽田機場吃,不用排隊,而且,其實也沒多好吃。)
我們在「斑鳩」和「俺式純」當中糾結了一下,因為後者在表參道店排隊的陣勢太驚人了,於是,我們也想看看究竟有多好吃。不過,說真的,在我看來,日式拉麵都大同小異,區別只在於湯頭和配料。「俺式純」是魚骨湯麵,湯頭特別濃鬱,叉燒很薄,又Q又滑,倒是讓我驚豔了。其它的就……
「俺式純」的煎餃特別好吃,特別特別好吃,特別特別特別好吃……
神樂坂 · 五〇番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神樂坂走走,這裡的石板路有京都的味道,上上下下的小坡處處是驚喜,煙火氣息濃鬱。
從「飯田橋」電車站一出來,就會看到著名的布丁甜品店「紀之善」,再走兩步,是「不二家」的秘制鯛魚燒攤位,再走兩步,便是始創於昭和年間的包子店「五〇番」。
雖然這家包子店賣的是巨大的中華包子,但因為食材考究啊,麵粉和肉的香氣幾乎要喚醒我童年時對「包子」這種食物的記憶。肉餡兒不知道攪打了多久,Q到不行,加了很多的蔥和姜,把豬肉的鮮甜味兒全部提出來了。
可惜,熱食的只有肉糜和黑山豬兩種,冷食外帶的鮮蝦真的要饞死我了。
南青山 · Granny Smith
2016年秋天,我一個人在南京山周邊轉悠,看到這家店蘋果派專賣店大排長龍,心裡真的納悶兒,蘋果派,再好吃能有多好吃……後來偶爾看到一個東京的甜品店攻略,這家店排名非常靠前,號稱會顛覆吃貨們對蘋果派的所有想像。
OK,去試試吧。然而……1.3號下午,當我們結束了南青山周邊的購物行程,走到這裡的時候,它竟然沒開門…..一個不死心,第二天,我逛完表參道,跑去打包了……
離這家店幾十米遠,你就能聞到特別濃鬱的乳香味道。進店一看,難怪!不同於一般蘋果派的沙布列派皮或者甜酥派皮,人家是用的是千層派皮…….後來吃進嘴的時候發現,是用了正兒八經的「六次三折」法來製作,而不是一般酥皮派用的簡易法……麵粉、黃油、焦糖的香味層次分明,技藝太精湛了。
最值得誇讚的是蘋果的部分。因為用了卡士達醬(想想日本的牛奶和雞蛋做出來的卡士達醬的味道),所以蘋果選的是略帶一點點酸的品種,一下就把卡仕達的甜度平衡掉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蘋果塊切的很大,但沒有一點點邊角被烤的軟爛掉,擁有恰到好處的完整性和韌勁兒;用朗姆酒浸漬過,但是完全沒有蓋掉蘋果自己的香味。與此同時,千層派皮上色均勻,質地酥脆,卡仕達醬也一點點都沒有焦……怎麼做到的…….烤制的過程不知道分了多少步,太厲害了。
能把這麼普通的甜點做到這種程度,有嚇到我了。
錦系町· 船橋屋
如果你看過「只有吉祥寺是可以住的街道嗎」,那麼「錦系町」這一集裡出現過的船橋屋一定會讓你印象非常深刻。已有213年歷史的傳統日式甜品店,距離我們酒店只有20分鐘的步行距離,成了我們下飛機後的第一站……
灑了黃豆粉和黑糖汁的日式年糕,以及加了抹茶冰淇淋的餡蜜都很好吃,但不是我的菜。真正令我驚豔的是紅豆湯圓。沒有餡兒的糯米湯圓非常的軟,適度的粘,絕對唇齒留香。這個紅豆湯到底是怎麼煮的,你可以吃到煮的軟爛卻粒粒分明的紅豆,一點點沒!有!皮的口感。為什麼?!如果過濾掉了皮,紅豆的顆粒感就沒了啊;如果不過濾,皮去了哪兒?無解……
這家店的背後是龜戶神社,有個很漂亮的小池子,前往晴空塔亦可直接步行過去。真的,那碗紅豆湯值得你專門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