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危機管理:疫情之下有所為

2020-12-25 中國民航網

疫情導致航空客運需求驟減,客運航班大幅減少,世界各地機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疫情危機,機場要如何幫助旅客重拾信心,減少疫情傳播的風險,並規劃未來發展呢?

搶抓貨運發展機遇

今年1月~4月,儘管旅客吞吐量幾乎跌至谷底,但由於醫療用品和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增加,一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猛增。卡達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美國安大略國際機場、芝加哥羅克福德國際機場,以及俄羅斯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均在此列。

今年第一季度,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增長了4.7%。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卡達航空和哈馬德機場在疫情發生後搶抓貨運發展機遇,以滿足全球市場對普通貨物及醫療用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卡達航空努力保持空中通道暢通,並通過其貨運部門卡達航空貨運公司滿足市場對進出口貨物的運輸需求。哈馬德機場5月初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剛剛過去的4月,卡達航空與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密切合作,通過定期航班和包機服務的形式向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運輸了超過10萬噸醫療及救援物資,大約相當於1000架次滿載的波音777貨機的運量。」

據悉,卡達航空貨運公司執飛至多個國家的貨運包機,包括中國、印度、伊朗、法國等。4月底,該公司還創下了一天運營147班的新紀錄,包括78個貨運航班、69個「客改貨」航班,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其運送的物資包括對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至關重要的緊急醫療物資和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在美國,安大略國際機場聲稱,其在確保加州南部供應鏈不中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今年3月和4月,該機場的貨郵吞吐量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22%、26%。「我們機場位於美國最重要供應鏈網絡的心臟地帶,它在疫情發生後已經成為重要的網購生活用品轉運樞紐。」安大略機場執行長馬克·索普說。

疫情導致旅客需求大幅減少,全球多家航企將客機用作貨機,給機場帶來了新的業務量。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報告稱,不包括集成商業務,其4月的貨運航班量增長了60%,5月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截至目前,該機場已經保障了來自20多家航企的200多個「客改貨」航班。此外,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今年5月的貨運航班量增加了1318班,同比增長108%。不過,客運航班減少導致腹艙運力減少,該機場的貨郵吞吐量仍同比減少了22%。


旅客在美國洛杉磯機場與遠程的客服人員實時對話。

技術助力無接觸出行

為有效遏制病毒傳播,如何利用技術在出行各環節減少人員接觸成為各機場的重要考量。運營挪威44座國有機場的Avinor公司正在實施端到端的無接觸出行計劃,以應對疫情的影響,並在夏季到來之際幫助旅客重拾出行信心。從挪威各機場出發的旅客無須接觸工作人員,也不用接觸服務設備,便可辦理值機手續、託運行李、通過安檢並登機。

據了解,挪威機場的旅客遠程辦理值機手續後,會在智慧型手機上收到一個登機牌條形碼。一旦到達航站樓,旅客在自助服務設備上掃描條形碼,即可列印行李標籤,並自助託運行李。Avinor公司對自助行李託運裝置進行了重新設計,以實現無接觸式服務。

Avinor公司首席信息官布雷德·尼爾森表示,考慮到挪威獨特的地理位置,許多挪威市民都通過當地機場出行。在歐洲最繁忙的20條航線中,有好幾條都在挪威境內。「我們會根據挪威衛生當局的建議採取必要措施,將旅客暴露於新冠病毒的風險降至最低。我們相信,無接觸出行將很受旅客歡迎」。

無獨有偶。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在2號航站樓旅客問詢處推出了虛擬助理試點計劃,允許旅客通過安裝在問詢處的免觸摸平板電腦系統與遠程的專業客服人員進行實時對話。「洛杉磯機場致力於成為提供安全、健康和清潔機場體驗的領導者,這包括儘可能創造一個無接觸的環境。我們利用創新技術,在保證旅客安全的同時,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務,虛擬助理試點計劃只是其中之一。」洛杉磯機場執行長Erbacci說。


為減少人員接觸,日本東京羽田機場為行動不便旅客提供自動駕駛服務。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將引入由WHILL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優化行動不便旅客的出行體驗,並遏制疫情傳播。到達羽田機場的行動不便旅客,可以使用自動駕駛服務前往3號~7號登機口。雖然此類試驗已經在全球11座機場進行,近400名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已使用過類似服務,但應用此技術減少人員接觸和遏制疫情傳播尚屬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安檢體驗並幫助旅客恢復信心,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將試行預約安檢時段服務。曼徹斯特機場鼓勵旅客在航班起飛前大約兩小時免費預約安檢時段(時長15分鐘)。在預約時段內到達機場的旅客可直接進入安檢專用通道,快速通過安檢。該服務還將使曼徹斯特機場更有效地管理通過安檢的旅客數量,並縮短旅客排隊時間。

優化基礎設施

當然,客運航班的減少還為機場進行例行維護、推進建設項目或完成機場建設的收尾工作等提供了契機。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方面表示,儘管疫情影響了一些建設項目和維護工作的推進,但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的減少為其實施其他項目以提高航站樓、停機坪和跑道的運行效率騰出了時間與空間。這些項目包括升級3個停機位,在2020年5月完成對下客區路面的定期維護,增加航站樓內的安檢通道和新的CT掃描儀。

奧地利維也納機場投資5億歐元的擴建工程也在持續推進。其2號航站樓正在重建,3號航站樓到2023年底將增大7萬平方米。維也納機場聯合執行長朱利安·雅格近日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我們的機場為未來而建。在疫情結束後,航空業將重啟,我們正在各個層面上進行積極準備。2號航站樓的重建正在全面推進,將增加新的安檢點和休息室,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疫情期間,英國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選擇在白天進行跑道維修。

英國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則抓住這段時間,將夜間跑道維修工作改在白天進行。該機場3048米長的跑道每隔10年~15年就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重新鋪裝,但每年要在春季和秋季的周末夜間進行兩次定期大修,以儘量減少對航班運營的幹擾。疫情導致航班量減少,使得該機場能在白天中的部分時段關閉跑道進行維修。

在大洋洲,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機場近日慶祝了新跑道的竣工。該機場執行長格特-賈恩·德·格拉夫表示,雖然跑道竣工對布裡斯班機場來說是一件裡程碑式的大事,但這只是機場發展新階段的開始。「我們有合適的基礎設施和相應的機制來幫助這座城市從疫情中復甦,而布裡斯班機場和這條新跑道將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雖然現在可能還不需要,但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在今年6月啟用了第5條跑道,機場容量得以增長50%,其國際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這還使得伊斯坦堡機場成為土耳其第一座、歐洲第二座擁有3條獨立平行跑道的機場。

這座投資100多億美元新建的機場希望在疫情結束後航空業恢復正常時,能依託更好的基礎設施保障更多航班的日常運營。IGA機場運營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卡德裡·薩姆松盧表示:「對航空業來說,這是艱難的一年。但我們希望利用這段時間,優化伊斯坦堡機場的旅客出行體驗。在航空業復甦時,我們的新跑道將非常有用。」(《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 航空公司管理的航班的戰略取捨
    在OAG(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全球旅行數據提供商)管理著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數據網絡。它每天處理超過12萬個航班時刻表變更,跟蹤11萬個航班,處理超過140萬次航班狀態更新,以服務於旅客和航司的利益。我們從未見過航空公司像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的時刻表變更和調整,以應對危機。
  • 疫情之下優行商旅破局之道:危機中堅守,創新中求變
    (原標題:疫情之下優行商旅破局之道:危機中堅守,創新中求變) 2020
  • 論壇|「危機是一面鏡子」 物業管理行業要在疫情中找到運營大道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報記者 何欣 | 北京報導「千萬不要浪費一場危機。」這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說的一句話。在這場新型肺炎疫情「危機」中,有人化「危」為「機」,補短板總結經驗;也有人在大浪淘沙之後被拍死在沙灘上。
  • 疫情之下 韓國仁川機場空空蕩蕩
    疫情之下 韓國仁川機場空空蕩蕩
  • 波音VS空客:疫情危機之下的難兄難弟
    在新冠疫情危機中,最受傷的可能就是航空業。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第二季度全球航空需求將下降82%。預計到6月底,全球範圍共取消航班450萬架次。航空業全年損失將高達3140億美元。 作為航空公司運輸工具的主要製造商,波音與空客兩大巨頭,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
  • 荷蘭物流行業在疫情之下的壓力不降反升
    作為「歐洲門戶」的荷蘭,在疫情之下又是如何肩負起連通歐洲的全球樞紐作用?在這一方國土上築起的,是歐洲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阿姆斯特丹機場,以及歐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僅是鹿特丹港,每年的貨物吞吐量便高達4億噸,超過歐洲總量的40%。
  • 疫情之下,全球旅遊業如何挺過「寒冬」?
    而愛彼迎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只是疫情下旅遊行業的一個縮影。陷入重大危機疫情之下,現實面前,人們對詩與遠方的期待,只能化為囿於家與城市的安穩。於是疫情下旅遊需求的驟降,引發了一連串的行業危機。對航空業的影響疫情導致旅遊業遭受重創,航空業也因此受到影響。由於世界各國開始實施旅行限制,關閉了邊界和機場,導致國際旅行航班大幅減少。航空業所經歷的是有史以來最為嚴峻的一場危機。
  • 滿記甜品CEO潘冠鶴:危機管理下思考餐飲與資本的關係
    「危機是推動零售業發展最好的動力。」二戰之後,全球消費變革,通常發生在重大危機之後。結構性消費變化,催生了新商業機會的出現。   2020年疫情之下,全球性衰退被按下了確認鍵。但危機中的,中國消費與零售業也出現了許多創新性機會。路徑分化、業績分化、認知上同樣出現了分化。
  • 疫情之下,日本觀光廳的對應手冊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示?
    此次疫情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天,對各行各業的衝擊已經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體現。旅遊業本身是一個高敏感性、高關聯性的服務行業,其發展極易受到各類破壞性強的非預期性事件的影響,所以疫情之下旅遊業受到的影響可謂是首當其衝。此次疫情也可以被稱為一次旅遊危機事件。
  • 疫情之下企業生存樣本調查|春秋航空:空中戰「疫」
    編輯有話說:疫情之下,比拼的是企業的應對力、學習力、變革力和領導力,沒有企業願意向這場意外妥協,誰的反應夠快,誰就在新形勢佔領一席之地。為此《商界》推出「疫情之下,企業在行動」企業生存樣本調查特別報導,採訪了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初創公司創始人、創業者,得到了他們積極響應與支持,並在此後以連載的報導形式陸續刊載,希望給更多企業帶去不同的啟發。
  • 砂之船奧萊,危機之下依然瘋狂吸金的秘密
    此般盛況,在年初疫情恢復開業首日已有上演。當日,砂之船(重慶)奧萊實現564萬元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32%;砂之船(璧山)奧萊銷售額同比增228%至192萬元。奧萊,作為一種獨特的商業形態,在時下中國正展現出強勁生命力。而砂之船無疑是此間幹練玩家,這種幹練的另一表現形式則是其玩得溜起的資管模式。
  • 美國疫情之下,出現百年難得一見的一幕!這可能才是美真正的危機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截止8月29日,美國疫情確診人數已經超609萬人,不少美國民眾被疫情影響丟失工作,更嚴重的是有些人無法維持生活開銷。
  • 日本各地機場受疫情影響面臨經營危機 政府將出臺相關援助政策
    人民網東京3月31日電(鄭瑾)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日本各航空公司經營狀況急劇惡化。日本政府計劃於下周出臺的相關財政政策中也囊括了對航空業界的援助措施,包括延長機場使用費的支付期限等。據報導,受疫情影響,乘客大幅減少,各航空公司被迫停運航線、減少航班,面臨嚴重經營危機。日本政府計劃於下周出臺相關財政政策,針對在羽田機場等國屬機場的各航空公司,最長可延長半年繳納機場使用費。此外,日本政府還將通過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等特別設立不設融資上限的「危機應對融資」制度。
  • 泰國駐南寧代總領事:祈禱中國早日度過疫情危機
    4日接受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從政府單位到企業,從醫務人員到普通民眾,泰國各界都在積極配合中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相信中國定將度過疫情危機。符萬信介紹,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中國於1月23日起關閉武漢、黃岡、鄂州機場,大量在泰中國遊客因此無法按期回國。為減輕滯留旅客的焦慮,泰國國家移民局決定免除因上述原因滯留泰國遊客的滯留罰款費用。泰國企業及泰國華僑華人各大商會紛紛向中國捐款以及捐贈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物資。
  • 明略科技CEO吳明輝:疫情之下企業戰略決策怎麼做?
    近日,明略科技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明輝在一次戰略會上分享了他對疫情之下企業管理和疫情對於企業決策影響的思考,指出疫情之下的機遇,面對當下VUCA的環境企業如何更好的制定戰略決策,打造強大的企業精神。疫情之下「危中有機」當下疫情肆虐,餐飲、旅遊等行業收到重大打擊,線下服務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果只看眼下,整個服務業的業務拓展似乎也失去了機會。
  • 疫情之下 廚衛家居建材經銷商的自救方案密碼
    就是,在疫情之下,能少損失一分錢,都是賺了。首先我們先來做出基本的分類:對於門店規模較大的賣場而言,停業月支出有多少?對於門店規模較小的綜合店而言,兜裡還有多少錢?這是疫情之下最現實的問題,無法避免。對於家電、廚衛、五金及建材家居行業實體店經銷商而言,如何止損?
  • 廣西機場管理集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把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副總經理孫輝介紹,根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總體要求,以「控得住,不輸入」「控得住,不輸出」「控得住,不交叉」為原則,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制定並實施25項近40條措施,嚴格落實體溫檢測、掃碼登記、環境消殺等工作,特別是在掃碼登記工作中,針對無手機的老人、小孩等特殊旅客,自主研發了利用身份證識別登記的小程序,得到旅客稱讚。
  • 金融危機時叱吒風雲的華爾街「空神」保爾森,疫情之下卻衝無可衝
    騰訊證券8月22日訊,人稱為「華爾街空神」、「對衝基金第一人」的約翰-保爾森(John Alfred Paulson)是當年美國金融危機中的最大贏家,因在2007年次貸危機中大肆做空而獲利,一戰成名。
  • 有所為,為則極致 有所不為,獨善其身
    有所為就是要瞄準一個方向堅持到底,並且做到極致。 有所為是修的一份堅持的成功,而有所不為則是修的一份獨善其身的淡然。 所謂有所不為,而後有所為的就是通過堅守原則的「不為」而獨善其身,最後達到更高層次的成功。周國平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這個世界是無限廣闊的,「誘惑永無止盡,但屬於每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因此,要善於分清善惡,堅持原則和底線。 所以,有所為,為則極致;有所不為,獨善其身。
  • 疫情之下!又一運動巨頭跌下神壇,曾比肩耐克
    疫情之下!從家族式管理到現代化管理制度出生於1900年的阿迪達斯創始人阿道夫·達斯勒,早在1978年就已經離世,值得一提的是,自從與自己的長兄分道揚鑣後,他們之間的間隙至死都沒能化解,而阿迪達斯這家公司很早就傳承到了後代手中,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無力應對危機,阿迪達斯被一家投資公司收購,整個公司都經歷了一次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