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水泥工太執著,同事講的一個傳說,下海撈出6萬件中國寶藏

2020-12-15 盤點新手

如果有個人給你講個傳說:這個地方據說埋藏著一個寶貝。你會信麼?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聽聽就過去了,就算傳說是真的,也難以下定決心去尋找。

但是有這樣一個德國人,就是執著的相信了傳說,並且真的下海前去打撈。這個人叫做蒂爾曼·沃爾特法恩。1998年47歲的蒂爾曼還是一個德國一家水泥公司的工人,在某天聽說了一個印尼同事講述的一件印尼當地傳說。

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勿裡洞島有一艘沉船,據說在沉船上有無數的珍奇寶藏。在印尼當地人都流傳著這個傳說的故事。但是沒有人去深究過這件事。雖然這個印尼同事只是隨口說說,但是蒂爾曼卻當真了,當天回到家中,就開始徹夜思考,如果真的是奇珍異寶,那麼就是一夜暴富了!

很快蒂爾曼就決定出發尋寶。專門辭去水泥廠的工作,還專門和印尼同事,一起回到了印尼。到達印尼之後,兩人買了套潛水設備,租了一隻小船。直奔勿裡洞島而去

蒂爾曼和印尼同事一起入海,並且在周邊海域尋找了很多天。最終蒂爾曼在一片類似珊瑚礁的地方,用手輕輕的扒開之後,看到了裡面露出的一些陶瓷碎片。蒂爾曼十分高興,兩個人將雜草扒開,看到堆積如山的奇珍異寶被堆積在這裡。

蒂爾曼上岸之後,迅速成立了自己的潛水打撈公司,然後和印尼報備之後,找到了一家印尼打撈公司合作,打撈行動開始了。

由於沉船中的寶貝太多,打撈很有難度,所以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別進行過兩次打撈,一共打撈出來6萬件奇珍異寶。這些都是中國唐朝時期的碗、茶具、陶壺等等,製作是風景美,有些連中國都極少出土。

這艘沉船被命名為「巴圖希塔姆號」,根據研究這艘船很可能是從杭州出發,載滿中國瓷器,雲送給阿拉伯國家的一艘貿易船隻。

打撈上來的6萬多件文物,除了餐具之外還有很多生活用品,甚至還有史上最大的唐朝金杯、銀杯。這些6萬多件生活品也體現出當時的對外貿易非常發達。一艘沉船就有這樣多的數量。可以想像當時西亞和歐洲國家的普通百姓使用的瓷器可能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最終這批6萬餘件寶貝,最終被蒂爾曼以3200萬美元一次打包出售給了新加坡。蒂爾曼也依靠著這次打撈直接從一個水泥工成為一個巨富。之後蒂爾曼的公司又連續的在世界各地打撈多艘船隻。

相關焦點

  • 最執著的德國水泥工:同事講個笑話,他盡下海撈出6萬件中國寶藏
    在成功交易的背後往往存在著更多的沉船事件,如果把所有沉船事故中埋葬於海底的寶藏全部打撈,其價值足以買下一個英國。「巴圖希塔姆」號沉船事件,這個發生在唐代時期的重大沉船事件卻因一個德國水泥工人的一時的一夜暴富的想法,再加上他執著的行動力,最終讓這個沉寂於海底幾百年的寶藏展現到人們的眼前。這個德國水泥工人是誰?他又是如何得到寶藏的?
  • 22年前,德國水泥工聽同事講了個傳說,出海打撈出6萬件中國珍寶
    不過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也有這樣的一艘「鐵達尼號」,它就是唐朝的「巴圖希塔姆號」。一、說者無意,聽著有心1998年的某個深夜,繁星點點。 某德國水泥公司,燈火通明。在一個車間,兩個水泥工正在閒聊。「哎,我昨天買的彩票又沒中。」沃爾特法恩暢談一聲。「什麼年代了,你還想著依靠彩票致富?」同事笑道。「隔壁老王上個星期不就中了八萬塊錢嗎?」「他是託兒!」
  • 寧波萬工轎即將亮相《國家寶藏》
    1月底或2月初,央視綜藝頻道《國家寶藏》欄目將走進浙江省博物館。屆時,該館的三件鎮館之寶——清末民初寧波萬工轎、良渚文化玉琮王和唐「彩鳳鳴岐」七弦琴將在節目中一一亮相。說起來,萬工轎和唐「彩鳳鳴岐」七弦琴這兩件國寶都與寧波有淵源,其中唐「彩鳳鳴岐」七弦琴在鎮海珍藏多年,萬工轎則由阿拉寧波人一手打造。    為什麼寧波人造的萬工轎會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 大洋深處的訪客︱讓世界重新認識唐代的德國水泥商人
    正如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印度和東南亞館館長約翰·蓋伊(John Guy)所說,這艘唐代沉船的發現極大地拓寬了我們的知識範圍,考古學家們對中國古代的海外貿易史有了重新的認識。也就是說,在12個世紀之前,除了廣為人知的陸上絲綢之路以外,中國對海上貿易之路的開拓也已經非常成熟。而發現這艘船的「功臣」則是一名德國的水泥商人。
  • 印尼海底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我國想索要回來,對方:一口價3.5億
    除了因戰爭而在國外丟失的中國珍寶,還有一種方式可以丟失大量以前在中國沒有發現的珍寶。這種方式與一個組織有關,那就是探寶公司。許多探寶公司已經在外國成立,其中有許多探險者公司。他們的任務和目的是每天在世界各地尋找寶藏,然後通過貿易賺錢。 印度尼西亞周圍有一個美麗的島嶼。俗話說,島上的人們每天都靠在海裡捕魚為生。
  • 神秘寶藏何處尋?黃金列車藏山洞 海底沉船文物多
    據專家初步估計,涉案文物中有多件一級以上珍貴文物,其中有金獅、金印、金冊子等,其價值估計過億。  價值上億的寶藏隨即被聯繫到300多年前的一個傳說。相傳1646年,清軍入川,張獻忠「攜歷年所搶」的千船金銀財寶率部向川西突圍。但轉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裝楊展,張獻忠的運寶船隊大敗,千船金銀沉入江底,張獻忠只帶少數親軍突圍成功。  當然,這一傳說並非沒有依據。
  • 《國家寶藏》「萬工轎」的工藝 這場展帶你飽覽
    2018-05-19 14: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胡慧媚萬工轎亮相央視《國家寶藏》欄目的「萬工轎」想必大家仍印象深刻,作為寧波「十裡紅妝」的代表,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現存工藝最精湛的寧波花轎
  • 特洛伊寶藏被發現,王后金頭飾造型奇特,想要製作需要二十年時間
    著名遊吟詩人荷馬寫了很多特洛伊城的故事,傳說中,神秘的特洛伊城藏有大量金銀珠寶。這些寶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嗎?為了找到寶藏,富翁施裡曼在希薩爾利克山發掘出一個銅罈子,竟是真的特洛伊城的財寶,其中一件金頭飾,引起了世界轟動。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國家寶藏 聽專家細說「世上最豪華轎子」寧波萬工轎
    範珮玲說,這頂花轎還有一個非常好記的名字,叫「萬工轎」,又叫「百子轎」,是一頂清末民初時期的寧波朱金木雕花轎,也是浙江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它高3米,寬2米,有7層樓閣,5座主亭,稱為「五嶽朝天」,四周用朱金雕刻層層裝飾點綴,再襯以繡片、珠翠、流蘇、鏡片、玻璃彩繪進行裝點,整個轎子金碧輝煌。  為什麼叫「萬工轎」?
  • 中國十大寶藏傳說之古樓蘭寶藏傳說
    自19世紀中葉以來,樓蘭古城時不時地出現西方冒險家影子,打破了沉寂了千年的沙漠,而關於埋葬在樓蘭古城中的寶藏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越傳越神奇。 樓蘭古國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 它位於羅布泊(Lop Nur)的西部,是西部地區的樞紐。 該王國範圍從東部的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
  • 印尼海域撈出7萬件中國珍寶,我國欲圖買回,對方揚言:先出3.5億
    一八六○年,英法聯軍更把我國的國寶,乃至全世界的珍寶——圓明園洗劫一空,甚至縱火焚毀,大批文物因此而離開中國,流落海外。在這一百多年間,無數艘船將中國的珍寶從馬六甲海峽運往西方世界。而且過剩的欲望也讓一部分船隻沉入了無邊的大海。八九十年代,一股淘金熱興起,許多打撈公司都盯著這些沉船和沉船中的珍寶。
  •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
    我國近代流失的1000萬件國寶在何方,這6個國家最多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化古國。從8000年前的石器時代,跨越了數十個朝代,中國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上長期領跑世界。中國古人創造了輝煌絢爛的中華文明。
  • 來杭州旅行必逛博物館,曾上過央視的國家寶藏,這4件文物不可錯過
    夏天的時候,因為杭州城很熱,於是總會躲進博物館一邊吹著空調,一邊欣賞著國家寶藏,如果說杭州哪個博物館可以讓我逛上一個下午的話,那麼一定非浙江省博物館莫屬,畢竟這可是中國一級博物館以及館藏豐富。浙江省博物館主要分為兩個展區,分別是地處西湖文化廣場的武林展區,另一個就是地處西湖旁的孤山館區。
  • 來杭州旅行必逛博物館,曾上過央視國家寶藏,這4件文物不可錯過
    早前的時候,大家總會覺得博物館這個地方太過於莊嚴,以至於很多人總覺得只有考古愛好者才能夠來到這裡。但其實在我看來,隨著這兩年《國家寶藏》和《如果國寶會說話》等關於博物館的綜藝節目熱播之後,讓很多曾經不喜歡博物館的遊客,也紛紛的步入博物館中去欣賞這些古代的遺存,相信未來全民逛博物館的狀態會逐步推廣。
  • 江口沉銀傳說證實「張獻忠寶物」出水 探索世界上被埋藏寶藏的七大...
    新華社成都3月20日電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布,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後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文物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將發掘環境從水下變成了陸地。
  • 南海發現唐代沉船,撈出7萬件文物,打撈公司:2.6億元賣給中國
    南海發現唐代沉船「黑石號」「黑石號」是德國一打撈公司於1998年在印尼勿裡洞島海域的黑色大巖礁附近發現的一艘沉船,船上載有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其中瓷器數量最多,高達67000多件,此外還有不少的金銀製品,全部文物將近7萬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 日本巨輪沉入福建海底,中國花費4年撈出大量寶藏
    當時沉沒的這艘巨輪名為阿波丸號,二戰期間被日本軍隊徵用,它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正是被用來協助大批日本人撤離東南亞,當然,除了船員和乘客以外,當時船上還載有至少12噸白金、15萬克拉的寶石、40噸黃金、3000噸橡膠以及大量其他物資,整艘船上所有財富加起來足以打造一個商業王國,當時的日本節節敗退,急需這批物資緩解壓力,但不幸的是,在路過中國福建省平潭縣周邊海域的時候
  • 不會主動幫忙、周五提早下班,在德國工作多年,6大職場生存法則
    德國和國內的職場文化大不同。(示意圖/Unsplash)跟德國人共事,是怎麼回事?他們好相處嗎?工作真的很有效率嗎?開始工作後,發現很多「傳說中的傳說」,有的真,有的假。首先,德國人工作很有效率嗎?這麼說好了,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五個步驟完成,會自行研究出,能省略其中一兩個的工作模式;而德國人會依照五個步驟走。以速度來說,效率當然比較高;以事情的完整度來看,可能就是德國勝出。是我們太靈活有彈性?還是他們太古板不知變通?各有各的擁護者。
  • 講古:蘇十萬與龍門灘巨大寶藏傳說!
    蘇十萬留下許多傳奇故事,其中,最為吸引人的莫過於幼帝與蘇十萬曾在龍門灘一神秘洞穴內留下巨大寶藏的傳說!名號「十萬」壯軍威十萬自幼聰穎,長習騎射,熟諸武略。秉性高標拔俗,慷慨豪爽,平生忠肝義膽,誠以待人,常能溫恤鄉鄰,人皆樂與交遊。
  • 二戰結束時,德國掠奪的一百多列車財寶,被藏在什麼地方
    二戰的硝煙已消逝了70多年,但圍繞著納粹德國的諸多謎團還未曾完全解開。眾所周知,希特勒在近6年的侵略戰爭中,每佔領一個國家,首要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地掠奪這個國家的財富,包括搶劫這個國家銀行中儲存的黃金、外匯,甚至是博物館中的各種價值連城的古董、藝術品、珠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