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掌控好習慣,輕鬆跑個馬拉松。
這節課是張展暉教練在樊登【讀出生產力】訓練營的大咖分享課,他曾幫助十萬人健康減肥,幫助幾千人實現從不運動到輕鬆跑個馬拉松,看似奇蹟的背後,有著你所不知道的技巧和方法,讓這一切發生地異常輕鬆。
這次我們重點分享輕鬆跑馬背後的習慣養成方法,分別是:消除壓力,增加動力,決定時刻和具體技巧。
消除壓力
人們常常覺得建立新習慣好難,跑步好累,更別說跑馬拉鬆了,而往往這樣的認知就如同自證預言一般,你越是覺得難,它真的就如同泰山壓頂一般,讓你覺得高不可攀,壓力山大。
「5公裡都沒跑過,跑馬拉松?我肯定不行。」「天吶,太累了,我才不要跑。」「這是有毅力的人才能幹出來的事兒,我就算了吧。」
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正是這些想法制約了你。
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想,你首先放棄了自己,所以,首先要從認知上擯棄這些舊想法,建立新的認知,跑馬人人都可以。
採用95%舒適+5%挑戰模型,跑馬輕鬆又簡單,每個人都能輕鬆達成,成為跑步達人。
阿德勒說:「每個人可以做所有事兒。」
別人可以,你,同樣能行。
增加動力
想要做成任何事情,都要有內在驅動力,這個驅動力不是金錢,不是名利,而是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是你的源動力,從源頭上增加動力,它既是你的初心,也能源源不斷地給你提供能量。
跑步也好,讀書也好,學習也好,寫作也好,在這些行為背後,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不只是跑步,你想成為擁有健康體魄,能為家人保駕護航的愛人;你不只是讀書,你想成為學識淵博的讀者;你不只是學習,你想成為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踐學者;你不只是寫作,你想成為像連嶽一樣的專欄作家;
請找到你的源動力,讓這一切輕而易舉。
決定時刻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
習慣養成過程中的那些決定時刻,就是你的支點,有了這個支點,就可以讓接下來的事情自動化發生,無需消耗你的意志力。
什麼是決定時刻?
對於跑步來說,是下班回家換上跑鞋那一刻;對於讀書來說,是手機不進臥室,枕邊放本書,睡前打開書,那一刻;
這些決定時刻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固定時間開啟,而且壓力小,沒門檻,你學會了嗎?
具體技巧
有了戰略支持,還需要具體技巧,好讓方法落到實處,利於行動。
首先,給自己制定清晰明確的強烈提示,比如:我將在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點(Where)做什麼事(What)。
我要在晚上10:00,當鬧鐘響起,我就關上手機,打開一本書。我要在早上起床後,在做咖啡的時候,做正念呼吸練習。
其次,減少阻力,把開始變得簡單易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例如,跑步的開始,是跑2分鐘走4分鐘;寫作的開始,是每天寫50字;讀書的開始,是每天看2頁;每日正念的開始,是1分鐘冥想。
第三,給自己制定二分規則,把習慣拆解成成細小步驟,最小行動只需2分鐘,接下來是大概率的自動化執行。
例如,跑步的最小行動就是穿上跑鞋,寫作的最小行動,是打開電腦。從細微處著手,開始習慣的雪球效應。
第四,謹記二次原則,任何習慣如果破功兩次,可能就會一瀉千裡,記住,只給自己一次破例的機會。
總結一下,習慣養成很簡單,你要做到就是改變認知,找到源動力,發現支點,妙用小技巧,豈止是輕鬆跑個馬拉松,很可能帶來人生大改變。
希望這一篇復盤文章給你帶來啟發,記得給我點讚鼓勵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