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2020-12-20 凸覓

上篇小覓分享了于謙的《石灰吟》,詩中那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確是于謙的人生的真實寫照。

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

今日小覓分享: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

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注釋】

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鬆口一樣。立根:紮根,生根。

原:本來,原本,原來。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他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畫家。且他一生只畫蘭竹石,現如今不少鄭板橋所畫的竹石圖依然留存於世。

鄭板橋早年家道中落,雖生活困苦,但一直立志於科考,無奈屢試不中,只能以賣畫為生。過了10年,終於高中,卻只在山東做了兩任縣令便辭官歸了家。

鄭板橋在任縣令期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實事。曾經山東境內發生大饑荒,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鄭板橋大刀闊斧,開倉賑災,甚至免去了百姓所借糧食,免去了百姓流離失所,顛沛之苦,救活了無數百姓。

但站在百姓立場上的鄭板橋,卻因賑災濟民一事,得罪了官場上的利益集團,慘被排擠。於是鄭板橋憤然辭官,回到揚州。

但鄭板橋為官清廉,沒有多少積蓄,所以回到揚州後,依然以賣畫為生。

從壯年到晚年,走了一圈最終還是回到了起點,鄭板橋卻並不氣餒,一排「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姿態。

據說這首《竹石》是鄭板橋題在70歲時作的竹石圖上。

17歲時于謙寫下《石灰吟》,70歲後鄭板橋作下了《竹石》,兩個擁有同樣的堅韌和精神追求的人,才能在面臨磨難時,依然百折不撓,笑對風雨。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的「三絕」是什麼,他畫的什麼最有成就
    清朝以「三絕」著稱於世的鄭板橋,現在可謂是家喻戶曉。 在「三絕」——畫、詩、書中,他的畫那是「金雞獨立」。早年,他有著學畫的料兒,他善於畫蛇,由於天長日久的勤奮練習,畫出的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惟妙惟肖。
  • 鄭板橋的8米長卷《蘭竹圖》你見過嗎?
    揚州八怪鄭板橋,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下面就是鄭板橋長達8米的《蘭花竹石圖卷》,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請把手機橫過來,開開眼吧!
  • 蘭花畫的一代宗師鄭板橋
    鄭板橋有三絕:畫、詩、書。他的書法自成一體,稱「六分半書」;他的詩形象,通俗;且他的詩書配在蘭花畫上,更有意趣。他的蘭花畫,具有真摯而強烈的感情,鄭板橋畫中的蘭花有盆蘭、壁蘭、叢蘭。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蘭竹石圖,是他的創造,他的突出成就。他在蘭竹畫中常添石,認為「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蘭竹石,相繼出,大君子,離不得」。
  • 鄭板橋墓: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
    墓前立墓碑一通,上有著名作家周而復所書「鄭板橋之墓」五個大字。墓碑高1.9米、寬0.65米、厚0.18米。碑前有長1.4米的祭臺和一對石燭臺。墓區向南有一通往園中的通道直通門樓。門樓前聳立一座三門牌坊,中國書法協會主席沈鵬先生為牌坊上額書「板橋陵園」題字。陵園四周有波浪形圍牆,牆的左右內側嵌有板橋書畫石刻八塊。
  • 畫家少白湯發周趣談:鄭板橋的竹石蘭蕙和齊白石畫的相比誰會贏?
    如果有機會把鄭板橋的竹石蘭蕙和齊白石畫的相比,你覺得誰會贏?>《鄭板橋書畫集全2冊》中收錄的《竹石蘭草圖》構圖奇絕,曾參加重要展覽。板橋畫作存世雖富,又以蘭竹石為主要題材,卻鮮有如此尺幅之大、筆墨精絕的。其珍貴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 鄭板橋書畫造假多 有四種作偽手法
    詩書畫三絕  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世籍蘇州,明洪武年間遷居興化。少孤貧,天資奇縱,超越流輩。4歲喪母,由乳母、姑母撫育。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乾隆七年任山東範縣,十一年調濰縣,乾隆十七年底去官。為官期間,「愛民如子,絕苞苴,無留牘」,是一位加澤於民的清官。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我們今天來看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寫的三首蘭花詩。鄭板橋是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曾經擔任範縣、濰縣縣令,後來客居揚州,以賣文為生。他的詩書畫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他是揚州八怪之一,性格有點古怪,一般的事物入不了他的法眼。
  • 鄭板橋真跡書畫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
    鄭板橋書畫真跡《嶠壁蘭圖》 應妮 攝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應妮)「清官板橋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4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鄭板橋真跡書畫《嶠壁蘭圖》《春風十裡》等三件國家一級文物亮相。
  • 鄭板橋以畫竹稱道,他畫的竹有何不同?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的獨特風格和傑出成就。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進士身,學聞淵博,工詩詞,善書畫。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小央美美術品牌加盟: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鄭板橋的一生
    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倪雲林畫竹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為何鄭板橋最有名?
    五代後唐李夫人首創臨摹窗上竹影的墨圖,繼之詩書畫三絕蘇軾創作《枯木竹石圖》,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雲林筆下之竹更是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之法。 到清朝時風格更為多樣化,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淳樸而拙厚,現代黃賓虹、齊白石等皆為一代畫竹大師。
  • 鄭板橋「三絕之一絕」的十首詩:「一種清孤不等閒」的高冷詩意
    鄭板橋「三絕之一絕」的十首詩:「一種清孤不等閒」的高冷詩意「揚州八怪」最富盛名的,當屬鄭板橋。鄭板橋詩書畫,世稱「三絕」。鄭板橋畫的蘭、竹、石,均達到超一流的水平。尤其是畫竹,更是罕有對手。鄭板橋書法,亦是自成一體。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
  • 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
    提起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鄭板橋,人們很容易想起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在濰坊市博物館有一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碑,下方就刻著這幾行小字。石碑深受遊客喜愛,由此開發的文創產品也備受追捧。 那麼,這塊碑為何在濰坊? 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
  • 「資訊」22張絕妙精品,讀懂鄭板橋的書畫和人生
    本期人物鄭板橋 (1693--1765),字克柔,江蘇 興化人,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知縣,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作官前後,鄭板橋均居揚州, 以書畫營生。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
  • 鄭板橋清風竹韻不糊塗
    生於興化東門外古板橋,兩度賣畫揚州,自刻印章一枚,曰「二十年前舊板橋」。彼一時賣畫,乃一無所有——「鄭生三十無一營」;此一時賣畫,則功成名就——「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但風骨未變,都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自食其力——「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 你以為鄭板橋只會寫「六分半書」,那是你沒見過他的楷書!
    鄭板橋(1693-1765),別名鄭燮,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漢族,江蘇興化人。 鄭板橋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 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是個性情中人,他的性情表現在哪裡?
    鄭板橋作了《將之範縣拜辭紫瓊崖主人》一詩,詩云:「我朝開國於今烈,文武成康四聖人。」板橋如願步入仕途,在詩中大讚清王朝統治者。 于敏忠任山東學政時,贈詩板橋,向板橋索畫。鄭板橋和詩《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于敏忠乃乾隆丁巳(1737)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官侍講、學政、侍郎、尚書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