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2020-12-14 騰訊網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 竹

1、鄭板橋詠竹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鄭板橋 蘭竹圖

濰縣署中畫竹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畫竹別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鄭板橋 竹石圖

籬 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鄭板橋 墨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洒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鄭板橋 竹石圖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捲來,竹枝翻回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鄭板橋 竹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 蘭竹石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筆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鄭板橋 幽谷蘭竹圖

2、鄭板橋詠蘭

鄭板橋 蘭竹圖 上海博物館藏

詠蘭

(清)鄭板橋

烏皮小几竹窗紗,堪笑盆栽幾箭花。

楚雨湘雲千萬裡,青山是我外婆家。

詠蘭

(清)鄭板橋

身在青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清)鄭板橋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採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

鄭板橋 蘭石圖

題破盆蘭花圖

(清)鄭板橋

春雨春風寫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

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烏盆更入山。

題盆蘭依蕙圖

(清)鄭板橋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清)鄭板橋

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

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

鄭板橋 蘭石圖

(清)鄭板橋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蘭譜壓風騷。

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擔挑。

題畫

(清)鄭板橋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鬥群芳?

得意寫之

(清)鄭板橋

蘭草與三臺,無人敢筆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來。

鄭板橋 墨蘭圖

題蘭

(清)鄭板橋

東風昨夜入山來,吹得芳蘭處處開。

唯有竹為君子伴,更無花卉許同栽。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片青山一片蘭,蘭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雲夢三千裡,吹滿春見不覺寒。

鄭板橋 蘭花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題畫

(清)鄭板橋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註: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不代表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分享學習

-END-

相關焦點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清)鄭板橋 春雨春風寫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
    他是揚州八怪之首;他擅長畫蘭、竹、石、松、菊;他的一幅「難得糊塗」讓我們知道了身處官場的無奈和嘆息,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安靜的主人公——鄭燮,鄭板橋是也。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號板橋。康熙三十二年出生在魚米之鄉江蘇興化。父親是一名教書先生,老實本分,好讀古書。
  • 鄭板橋這首詩前三句平平無奇,全靠最後一句撐場子,竟成經典!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時人謂之「詩書畫」三絕,為「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初到揚州,生活上窮困潦倒,一天風雪交加,鄭板橋穿著粗布衣去拜訪友人,路上遇見一群讀書人正在賞雪吟詩,他們見鄭板橋衣衫襤褸,以為鄭不通詩詞,便有意為難。
  • 揚州天寧寺將建鄭板橋紀念館 直觀解讀鄭板橋藝術人生
    原標題:天寧寺內將建鄭板橋紀念館 方案已定 有望明年春節前開放  天寧寺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均將此作為行宮,這裡還接納過一批窮困潦倒卻志向高遠的書畫大家,其中就有  天寧寺結緣「揚州八怪」  鄭板橋曾因讀書寄居於此  天寧寺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均將此作為行宮。除此之外,天寧寺還接納過一批窮困潦倒卻志向高遠的書畫大家,這其中就有「揚州八怪」。據悉,當年「揚州八怪」初到揚州時,因生活所迫,基本都先後在天寧寺寄宿過。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把一生智慧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氣沖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他和竹子的緣分一結就是一輩子。人們問他為什麼這麼愛竹,他總能說起竹子的不少好處來,不可否認,當年做了縣令的他,選擇畫竹也是為了貼補家用,畢竟做為一個大清官他確實一貧如洗。但他選擇竹子最大的原因,沒有花草的豔麗,只有一腔的正直。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
    作為清代最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鄭板橋卻寫出了一部大智若愚的《糊塗經》。鄭板橋是江蘇興化人,為乾隆年間進士。但官運不濟,只做過山東幾個縣的縣令而已。他一生以竹鳴志,是一個高風亮節的謙謙君子。只是,鄭板橋早年困苦,三歲喪母,十四歲又失去了繼母,好在他有一位乳母給了他一些母愛。成家後由於家庭負擔重,生有兩女一男,不得不以賣畫為生。直到四十歲才中舉人,幾年後趕上候補官缺,境況才稍微好一點。他為官清廉,在縣令任上為老百姓做了一些實事。只是為人剛正不阿,得罪了一些官場上的人,所以受到了打擊和排擠。
  • 鄭板橋這首詩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寫得很是有趣,值得我們一讀
    現在提起清朝的詩人,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龔自珍,其實除了他之外,還有例如袁枚、黃景仁、鄭燮(也就是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那同樣也是當時著名的詩人,特別是鄭板橋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在繪畫方面也是有著過人的天賦,尤其是他的竹子和蘭花堪稱一絕,到了現在他的作品成為了收藏家寵兒,價格更是居高不定下
  •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疊疊」,鄭板橋3首詠竹詩,寫竹更寫人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疊疊」,鄭板橋3首詠竹詩,寫竹更寫人「梅蘭竹菊」是花中四君子,自古以來就得古文人偏愛,特別是清代文人畫家鄭板橋,作畫只畫蘭、竹、石,曾自陳其中原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清鄭板橋《懷濰縣二首》立軸紙本濰坊鄭板橋紀念館內鄭板橋雕塑草長鶯飛三月天,又到了放飛風箏的時節。說起風箏,不能繞過濰坊。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
  • 要看懂鄭板橋的畫,先讀懂他這首經典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一生傲骨
    如果說畫竹子誰是天下第一,這個答案一定毫無爭議——鄭板橋!鄭板橋的「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不知道讓多少人茅塞頓開,卻原來,畫竹可不簡簡單單是畫竹本身。那到底怎樣才能畫好竹子呢?畫竹到底有沒有什麼要訣呢?鄭板橋有一首詩,解答了世間之人的這些疑問。
  • 「堅」「清」「情」——由三首詩窺探鄭板橋的為官之德
    鄭板橋的這首《竹石》是典型的詠物詩,詩人託物言志,通過描寫讚美生長於「破巖」中的竹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形象表達了自己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和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而這種樂觀堅定也正是鄭板橋優良官德的一種具體表現。立場之堅。不同的立場體現了一個人為官的不同態度、追求以及價值取向。
  • 鄭板橋這首題畫詩寓意深刻,通篇充滿了哲理,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裡最著名的一位,可謂是詩、書、畫三絕,尤其是他的筆下的竹子,當真是無人能出其右,那種皴裂的筆畫,讓我們見識到了山水畫的魅力。人們說菸酒不分家,那麼詩、書、畫,那也是不分家,一個藝術大家,他一定是全能型的天才,而鄭板橋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天才,作為一位典型的傳統文人,鄭橋橋也是受到儒家文化的洗禮,而他的作品也就顯得別具一格,特別是這首《竹石》,更是把傳統文化融合的最為成功,雖然這首詩看似平實卻又是令人回味無窮。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筆者今天要重點與大家聊一聊《新竹》這首詩,雖然這首詩在名氣上不如前面的兩首,但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另外通篇還富含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讀懂了,同樣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鄭板橋,是"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後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他曾"開倉賑貸""捐廉代輸",引起了貪官汙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後唯有賣畫維生。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
    他是揚州八怪之首;他擅長畫蘭、竹、石、松、菊;他的一幅「難得糊塗」讓我們知道了身處官場的無奈和嘆息,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安靜的主人公——鄭燮,鄭板橋是也。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號板橋。康熙三十二年出生在魚米之鄉江蘇興化。父親是一名教書先生,老實本分,好讀古書。
  • 正說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可又有誰知道,那些以識時務為俊傑的當代人和那些為官為政經綸世務者,卻是反其意而用之,來一個真真切切的糊塗,他們往往只是把鄭板橋的這句話當作是自己道德淪喪、官德泯滅的擋箭牌而已,這可是鄭板橋始料未及的。於是,一句經典名言一個完整的鄭板橋整個地被曲解了。那,豈能行?這,萬萬也糊塗不得。
  • 鄭板橋:難得糊塗 一生坎坷 積極向上(二)
    大家好,歡迎回來,今天我接著介紹鄭板橋的故事。康熙五十四年,鄭板橋與徐氏女結婚。兩人先是生有一男,名槨,不幸早夭,之後又生有兩女。為了養家餬口,他就到儀徵江村開辦私塾授徒。於是,鄭板橋就來到揚州,一邊讀書一邊賣畫。後來,幸得朋友的資助,參加了科舉考試,康熙朝中秀才、雍正朝中舉人、乾隆朝中進士。鄭板橋在四十九歲時出任山東範縣和濰縣的知縣,也就是七品的縣官,歷時十二年。他在任期間,勤政於民,被百姓尊稱為親民之官,好評如潮。
  • 胸中有風雨——鄭板橋詩詞的意境與審美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世。論詩詞創作成就,鄭板橋不僅是「揚州八怪」中最高的,也是進入中國文學史的一位大家。1985年出版的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家評傳》中,鄭板橋是赫然入選的,可以說是書畫著稱者中唯一入選的。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我們今天來看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寫的三首蘭花詩。鄭板橋是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曾經擔任範縣、濰縣縣令,後來客居揚州,以賣文為生。他的詩書畫都有自己獨到的特點。他是揚州八怪之一,性格有點古怪,一般的事物入不了他的法眼。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