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鄭板橋的畫,先讀懂他這首經典詩,短短28個字道盡一生傲骨

2020-12-13 美詩美文

如果說畫竹子誰是天下第一,這個答案一定毫無爭議——鄭板橋!鄭板橋的「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不知道讓多少人茅塞頓開,卻原來,畫竹可不簡簡單單是畫竹本身。那到底怎樣才能畫好竹子呢?畫竹到底有沒有什麼要訣呢?鄭板橋有一首詩,解答了世間之人的這些疑問。這就是那首著名的《竹石》:

《竹石》

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是小學生必背古詩之一。詩的大意是說:竹子咬住青山那一點微薄的土壤和肥力,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無論狂風暴雨如何擊打,它依然巍然屹立,任憑酷暑嚴寒的東南西北風,絕不低頭!

竹子在鄭板橋心目中,早已經不是一種普通的植物,而是一種帶有精神生命和高尚氣節的靈動的生命。這首詩正是禮讚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詩表面上是寫竹,實際上是寫人,或者說就是寫作者自己。鄭板橋一生崇尚種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決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高風傲骨,全在這28字的詩中,要看懂他的畫,先要讀懂他這首詩。這首詩託物言志,託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鐵骨錚錚。難怪鄭板橋畫的竹子,無人能企及!

「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個「咬」字,寫出了竹子頑強,把竹擬人化。顯示了竹子與大自然抗爭,頑強生存的精神。緊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巖中」道出了翠竹的另一層堅韌。在作者鄭板橋詩、畫中的竹又往往與「石」是分不開的。他在另一首詩中解釋道:「畫根竹枝插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竹子和石的對比,更顯示出竹子比石頭更堅韌,更偉大

點睛之筆在最後一句,「任爾東南西北風」,何等瀟灑,何等氣魄。東南西北風不僅指的是自然的嚴苛和環境的惡劣,更指的是人間的各種磨難。此外,還暗指那些對正義構成威脅的風言風語。一個人立身正,就能夠無懼風雨,這一點,在竹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今天,我們看鄭板橋的畫,如果不明白鄭板橋畫竹到底在畫什麼,是很難讀懂鄭板橋的畫的。如果說竹子是自然界的脊梁,那麼鄭板橋就是這個民族的脊梁。只是他是用畫筆去勾勒並承擔起脊梁的重擔。如今小學生都必須背誦這首詩,說明這種精神必須在我們的後代中不斷發揚光大。畫如其人,鄭板橋的話就是鄭板橋心靈的呼聲和人格的外化,而竹子就是鄭板橋靈魂的樣子,真是美哉,偉哉,壯哉!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蘇軾得詩後,則以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與之想和,在詩中,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樂觀的姿態,來寬慰弟弟。《懷澠池寄子瞻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 鄭板橋想喝茶卻遭老者為難,當即寫首趣詩,短短28字令人拍手叫好
    「詩書畫三絕,一官歸去來」,這是揚州的繪畫同行對鄭板橋的評價;而他評價自己則是寫了4個字:難得糊塗。但在民間,鄭板橋或許是除了蘇軾後,百姓最愛說道的文人。在民間,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一員,明明畫著蘭、竹、石這般極雅之物,身上卻時常沒有文人雅士的影子。如果硬要將他比成誰的話,他就像活佛濟公,明明早就洞悉一切,但卻幽默、調皮,卻又不失真誠。正因如此,民間就有著各種鄭板橋的趣事,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鄭板橋寫的一首趣詩。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28個字,只要「煙花」二字讀懂了,妙不可言
    現代詩古體詩甚至文言文作品,他都能拿下來。這位老師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就是他經常說你們別看我天天喝酒,男人嘛,總是要喝幾杯的。你們沒聽說過嗎?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曾經送給孟浩然一首詩,這首詩廣為傳頌大家耳熟能詳。那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鄭板橋最經典的一首詠雪詩,只有短短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那麼鄭板橋就是其中翹楚,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寫得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鄭板橋一首很有趣的詩《山中雪後》,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詠雪詩,整首詩儘管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每一句都是經典。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把一生智慧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氣沖天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鄭板橋的七絕,也是他最出名的詩之一,在他把對竹子一生的情結,都寫進了這首詩裡,最後一句豪情沖天,這首詩就是著名的《竹石》。鄭板橋這首詩就是要一反世人對竹子的偏見,在他眼中竹子是剛毅的,它的剛毅在於它對青山的不放鬆,也在它能立於巖石中的力量,更在於它在風雨中的屹立不倒。這就是鄭板橋眼中,別樣的竹子。詩的第一句,一個「咬」字,十分傳神地把竹子在青山中的姿態描繪出來了,這一個字可謂一字之下有千鈞之勢,受到後世的一致好評。而「不放鬆」說的則是竹子的韌性,這是對青山和大地的緊緊相依。
  • 鄭板橋這首題畫詩寓意深刻,通篇充滿了哲理,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他的很多畫都是藝術佳品,到了現代早已是成為了無價之寶;其實他在詩方面,同樣也是有著極高的造詣,往往畫好了一幅畫之後,他就會在旁邊題寫上一首詩,久久而之,他的作品也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人們說菸酒不分家,那麼詩、書、畫,那也是不分家,一個藝術大家,他一定是全能型的天才,而鄭板橋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天才,作為一位典型的傳統文人,鄭橋橋也是受到儒家文化的洗禮,而他的作品也就顯得別具一格,特別是這首《竹石》,更是把傳統文化融合的最為成功,雖然這首詩看似平實卻又是令人回味無窮。
  • 鄭板橋的「三絕」是什麼,他畫的什麼最有成就
    清朝以「三絕」著稱於世的鄭板橋,現在可謂是家喻戶曉。 在「三絕」——畫、詩、書中,他的畫那是「金雞獨立」。早年,他有著學畫的料兒,他善於畫蛇,由於天長日久的勤奮練習,畫出的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惟妙惟肖。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其實在晚唐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也很有才學,卻經常被人遺忘,他就是羅隱。羅隱的才華十分出眾,著述甚豐,一生寫詩無數,但散落丟失的文稿也有不少,現存詩歌約500首,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羅隱的一生可謂是窮困潦倒,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次次都名落孫山。
  • 這是陸遊最經典的古體詩,最後一句氣勢十足,道盡南宋傲骨!
    南宋文學界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陸遊。陸遊生活的宋朝是一個填詞之風盛行的年代,而陸遊算是其中的一類,在他一生作品中,寫得最多的不是詞,存世量不到200首,而是詩則是極多,陸遊曾經自言有詩作上萬首,而今存世作品有人統計過,流傳下來的陸遊詩作有9300多首,其中古體詩佔量最大,有接近9200首,實在是了不得。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他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眼睜睜地看著那女子死在自己面前。他又是成功的,留給了我們許多的經典的情詩。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
  • 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上篇小覓分享了于謙的《石灰吟》,詩中那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確是于謙的人生的真實寫照。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青山不鬆口一樣。立根:紮根,生根。原:本來,原本,原來。破巖:裂開的山巖,即巖石的縫隙。
  • 我所喜歡的清代文學家鄭板橋的一首詩
    鄭板橋畫鄭板橋畫鄭板橋竹子,歷代被人文人雅士歌頌,不僅是竹子翠綠如玉,還是因為它氣質高潔,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除了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生性喜竹,還有一位知縣文人也愛竹,他就是清代的鄭板橋。鄭板橋是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他曾留下一個傳奇般的四個字,至今我們常引為經典「難得胡塗」。鄭板橋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有首詩是他在山東濰縣做知縣時所做: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 蘇軾在初冬寫給好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民國著名學者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軾這一生遭遇了很多磨難,尤其是在仕途上,一貶再貶,然而無論身處何境,身在何方,他總是那般從容淡定。 他一直以自己的樂觀瀟灑勉勵、感染著身邊的親友。
  • 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此經典之作
    賞 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是一首讚美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和它頑強的生命力;後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才長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從來不畏懼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的擊打。鄭燮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筆下的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青翠欲滴,兵權用水墨,更顯得高標挺立,特立獨行。
  • 鄭板橋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題寫在自己畫作上,成全了蘭花的美名!
    作為清朝時期的大才子,其實現實生活中的鄭板橋,他也是並沒有受到過重用,一輩子也只不過是做了地方上的小官,可是他的詩壇的地位,則是令他名垂青史,寫下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明清兩朝雖然是以小說為主,特別是到了清朝小說的創作更加的成熟,達到了一個高峰,尤其是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更是寫盡了人生百態,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 鄭板橋的一生,不僅僅有竹子,他還是一個被時代耽誤的「段子手」
    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他的畫的竹子,雖然鄭板橋是賣畫為生,擅長蘭花、竹子等等,但是個人最愛的就是他的竹子,因為當你從他剛開始畫竹,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所畫的最後一幅竹子畫,你能看出來,這並不是竹子,而且鄭板橋的一生,他畫的是自己的靈魂。不過啊,這鄭板橋不僅僅只會繪畫竹子,他還會段子。活脫脫的就是一個被竹子耽誤的段子手。要是鄭板橋有微博,認證上面肯定是毒舌段子手,兼職繪畫師。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之所以被叫做詩豪,是因為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泰然處之,無論被貶何處,總在找到安慰自己的樂趣。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清朝時期的「揚州八怪」,也是名氣很大,特別是其中的鄭板橋最具有代表性,而且他在文學和繪畫方面,那都是有著極高的造詣;一些經典的詩作,那也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地步,例如《竹石》、《山中雪後》、《新竹》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得很有韻味,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會難以忘懷
  • 陶淵明的這首詩借景抒情,短短的二十個字,寫得非常唯美!
    陶淵明可以說是中國山水詩人的鼻祖,他大部分的詩作,都是在描寫田園山水風光,而且描寫的非常的唯美,讓人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山水田園風光,這也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往往只用寥寥的數語,便是為我們呈現出了一派優美的風光,猶如一幅畫,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非常的傳神,讓人能夠感受到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