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高中各科全套思維導圖免費下載(強烈建議收藏使用)
停課不停學!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
停課不停學!高中歷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
來源:地理蹊 id:idilike
時事導讀
近日,四川涼山州連續發生幾場森林火災,3月28日晚,涼山州木裡縣項腳鄉發生森林火災,3月30日15時許,西昌市馬道鎮發生森林火災,並向市區蔓延。
2020年3月31日凌晨,有救援人員在趕往涼山西昌火場途中遭遇不測,截至31日15時,已有19人犧牲。去年木裡火場也是這個前後日期,一場火災中有30位英雄離去。
向英雄致敬!
據資料顯示:每年2月到4月是四川林火的高發季節,高發區域主要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南部、涼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內。為何這裡山林火災多發?今天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木裡火災多發的原因。
首先來了解一下西昌和木裡所在的地理環境:
△*西昌、木裡火場周邊地形示意。(中國天氣網製作)
這裡地處我國西南。
紅色圈中大致為兩地受火區,標註地理蹊@謝皆兵
涼山州地處川西南橫斷山系東部,界於四川盆地和雲南省中部高原之間,木裡縣多山地之中,西昌城則地處山河谷地段。
境內多高山河谷,境內相對高差達5633米,且在這裡有亞熱帶乾熱河谷現象。
標註地理蹊@謝皆兵
這裡乾濕季節分明,3-4月份又處於乾季,這個季節雲南、四川南部受越過雲南西部的橫斷山脈後的西風影響, 受山高谷深影響,此時氣流下沉增溫減溼明顯。
另外這裡山地中植被茂盛,也就是有著大量存在可燃物的可能性。再加上這裡多一些原始森林,一些森林地面植被的枯枝落葉長期堆積後,容易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一旦遭遇明火,就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火勢快速蔓延現象。
另外據資料查證涼山的主要樹種是雲南松,這種樹松節油含量高,燃點低,尤其是最近天氣乾燥,遇到火星就有可能燃燒,另外春季到來樹木生長,林區可燃物增多,一旦遇到高溫、大風等天氣狀況,極易引發火災。
通常認為,森林燃燒的條件中火源、森林植被、氣象條件三者缺一不可,植被我們已經有所了解。其中作為氣象條件的:氣溫、空氣溼度和風是影響森林火災頻次和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而空氣溼度是關鍵因素,風是助燃劑。
一般而言:
氣溫達到15℃以上時,火災會有顯著增多趨勢;
當氣溫超過20℃時,火災就有大量發生的可能;
而當氣溫低於5℃時,即使著火,也不會有特別明顯這種燃燒;
0℃度以下基本沒有火災。
大氣溼度的大小,不僅直接影響到可燃物的乾濕程度,還影響著可燃物的乾燥速度隨著溼度的減小,可燃物的乾燥速度會不斷加快。
大風不僅加速燃燒,隨風飛濺的火花還會擴大過火面積,熱氣上升後帶著火種還會使地面火變成樹冠火,加大撲滅難度,風夾帶著煙霧不利於撲救。
三月底四月份,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應是雨水開始逐漸增多,涼山木裡這裡雖然有乾熱河谷現象,可此時大的尺度來說天氣應該降水多啊,其實不是這樣,據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及四川省農業氣象中心研究結果表明,對四川氣溫和降水的分析表明,2月到4月上述區域是四川省氣溫最高、降水最少的區域。因為這個季節我國江南華南等區開始進入降水逐漸增多季節,可四川、雲南大區域這邊北部多山,北方冷空氣因為受山脈的影響,很難與南方的暖溼氣流在這裡匯合,因此這個季節降水量少。據我國氣象資料統計,在11月到次年4月的乾季,這一帶地區的降水量僅佔全年的10%~15%左右。
也就是說目前正處於雲南四川的乾季,降水少,但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太陽光照強,氣溫高,另外不要忽略這裡冬季持續少雨乾燥的氣候特點也易導致二三四月份林火多發。這樣氣溫和溼度我們就有所了解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風,這裡多風且風向多變化。由於這裡嶺谷相間,坡陡谷深,「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本來氣候就十分複雜,風向多變,再者很多地區分布著河谷,由於晝夜溫差熱力環流的影響,會在晝夜間形成風向截然相反的山谷風,「一會是吹上山風,一會吹下山風」,加大了風向的多變。此外,地面越起伏不平,湍流越易發展,增加了風的複雜性;複雜的山地地形還容易形成越山氣流,當大風越過山脊後會產生複雜渦流,導致局地風向更加難以判斷;山谷之間,還可能產生狹管效應,加大風力;還有當發生山火時,火場空氣溫度不均勻,冷熱氣團相遇後也會擾動風向。
以上是自然因素的影響,當然人為因素也會導致這個季節山火頻發,比如清明祭掃不正當的行為等,火源有自然的如雷擊、自燃,也有人為的。在了解了為什麼這裡山火頻發的原因後,我們還應該知道當山火發生時如果出現林火爆燃也會加劇山火的危險性。
地理題中的涼山林火
1、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森林覆蓋率超過45%,是四川三大重點林區之一。2019年清明小長假期間,涼山州發生森林火災3起。圖1示意涼山州地形概況,圖2示意涼山州氣候要素特徵。
(1)推測涼山森林火災多發的季節,並說明判斷理由。
(2)指出除森林火災外,涼山發生頻次較高的自然災害。
向左滑動找答案
參考答案:
(1)冬春季節。冬春季節降水少,晴天多,氣溫偏高,空氣乾燥;森林植被、林下雜草枯枝落葉等易燃物多,易發生火災。
(2)山洪、滑坡、泥石流。
2、四川省木裡藏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屬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乾熱河谷廣布,樹種以雲南松為主。2019年3月30日,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起火點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區域。31日,火場晴間多雲,風力5~6級,風向不定。圖示意木裡縣地形和氣候資料。
(1)試從氣候角度分析木裡縣春季森林火災多發的原因。
(2)簡述此次木裡火災撲救困難的原因。
向左滑動找答案
參考答案:
(1)春季氣溫回升快,氣溫高;降水少,空氣乾燥;多大風。
(2)森林以松樹為主,燃燒劇烈,難以撲救;風力大,風向不穩,火勢難控制;海拔高,地形複雜,林木茂密,救火人員難以深入;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木裡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面積1.3萬平方公裡,人口較為稀少。全縣平均海拔3100米,相對高差4488米。縣政府所在地喬瓦鎮,距涼山州首府西昌 254公裡。木裡有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林,是我國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區。
材料二 3月30日18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為雷擊導致。著火點在海拔3800餘米左右。主要來自西昌的消防官兵因在滅火作業中遇到風向突變,導致此次嚴重災難。加上地方滅火人員共計死亡30人。
材料三 四川省木裡縣附近地形示意圖以及木裡火災現場圖
(1)請從地理視角分析3月30日木裡發生山火的自然原因。
(2)請從地理視角分析此次滅火過程中消防官兵需要面臨哪些困難。
(3)木裡山火後若隨即發生強降水,請用水循環的原理分析雅礱江的水文特徵有何變化。
(4)木裡縣地廣人稀,網上有人認為生命價值更高,著火點人煙稀少,應該等火勢減小或者讓其燃燒。你是否贊同此觀點,請表明你的態度並說明理由。
向左滑動找答案
參考答案:
(1)緯度位置較低,隨太陽直射點北移至北半球,太陽輻射不斷增強,蒸發旺盛,地表乾燥;降水季節差異較大,3月底雨季尚未來臨,加之森林面積廣大枯枝落葉較多,森林火險等級高;天氣異常,雷擊現象。
(2)海拔較高,空氣稀薄,山火加劇消耗氧氣;山上風大且風向多變;地勢起伏大,滅火設備及物資補給運輸較為困難;原始林區,腐殖質厚,火難以熄滅;路途較遠,需徒步到達著火點。
(3)植被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導致洪峰流量增大;匯流速度加快,降水導致雅礱江洪峰提前;地表裸露,徑流對坡面表土侵蝕能力增強,攜帶大量泥沙進入雅礱江,導致雅礱江含沙量增大。
(4)贊同:從打火難度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如風向變化、火勢強弱等);著火點人煙稀少,對當地人們生命威脅小;生命價值更高;
不贊同:森林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不及時撲滅對生態系統影響極大;森林還具有經濟價值,有寶貴的木材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燒毀後經濟損失大;消防員的職責就是要保護國家財產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有義務和責任及時救火。
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澳大利亞東南部(下圖陰影部分)是叢林火災(指在草地、灌木或森林地區的不受控制的火災)多發的地區。2015年1月16日發生在阿德萊德附近的一場叢林大火,燒毀了418000公頃森林,2400棟房子。下圖為該日澳大利亞附近海平面等壓線圖。
材料二 控制性燃燒是在野外人為的點燃較小的火,燃燒枯枝落葉和植被,但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控制性燃燒被認為能有效預防和抑制叢林火災的發生,減輕叢林火災造成的損失。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亞、美國西海岸等叢林火災多發地區,控制性燃燒還能增加生物的多樣性。
(1)分析此次叢林火災發生的原因。
(2)說明控制性燃燒能增加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3)指出減少叢林火災發生的措施。
向左滑動找答案
參考答案:
(1)1月份澳大利亞為夏季,氣溫高;處於高壓的控制之下,氣候乾燥,降水少;等壓線較密集,風力強;該地為地中海氣候,植被較豐富,可燃物質多;人口較密集,人類活動易引發火災。
(2)控制優勢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燒死病蟲害,減少森林疾病;改善大型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燃燒的灰燼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於植物生長;促進某些植物種子傳播和發芽。
(3)生物措施:種植不易著火的植物、營造混交林等,阻隔和控制火線的蔓延;工程措施:設置防火隔離帶、修建道路防火工程等;管理措施:加強火源管理;加強叢林火災預報預警;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提高公民防火意識。
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針葉林分布於北緯45°~70°的寒溫帶地區,向南延伸到我國大興安嶺北部。其群落結構極其簡單,林冠層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淺)及苔蘚地衣(無根)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貧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種數佔了總植被數的90%以上。某科考隊研究了林火幹擾對北方針葉林林下植被的影響,下圖示意過火後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的動態變化。
(1)高強度、大面積過火會燒毀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測高強度火後初期林下植被的優勢物種及原因。
(2)描述過火後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的變化規律。
(3)分析過火後的前15年林下植被生產力變化的原因。
向左滑動找答案
參考答案:
(1)灌木;與草本植物、苔蘚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較深,不易受到火的燒傷,火後快速生長成為優勢物種。
(2)在火後初期,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在短期內迅速增加;並分別在火後15、25年達到頂點;其後林下植被的生產力和物種豐富度逐漸降低並趨於穩定。
(3)林火消耗了林冠層、林下植被層和枯枝落葉,降低森林鬱閉度,使得林下部分獲得充足的光照;燃燒後產生的鹼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養分;導致土壤溫度上升,改變溫溼環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進了養分的循環,林下植被快速生長造成生產力迅速增加;病蟲害減少。
圖片來自百度搜圖
資料參考自 中國天氣網、四川在線、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