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埔女子漢樂團赴香港展演國家級非遺

2020-12-18 鳳凰網

中新網梅州3月3日電(唐林珍 丘佳納)2日,廣東大埔縣女子漢樂團一行10多人,在該縣政府和宣傳部門領導的帶領下,正式啟程赴香港,屆時將在香港展演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樂。

據了解,廣大大埔女子漢樂團此行是應香港大埔同鄉會邀請前去演出。「在香港的許多大埔鄉賢都是廣東漢樂的粉絲,他們每次回家鄉都會前來欣賞漢樂,此次邀請我們前去演出,主要是想讓更多香港人了解漢樂,喜歡漢樂。」帶隊的大埔廣東漢樂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羅啟煊說。

廣東漢樂是廣東的三大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 其傳入廣東大埔縣至少有700多年歷史。2006年,大埔廣東漢樂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08年,大埔縣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漢樂之鄉」。

為了使廣東漢樂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大埔縣於2010年成立女子漢樂團,成員主要是18歲至40歲的中青年女音樂教師。新成立的女子漢樂團嘗試在表演形式上創新,如在漢樂的表演中增加舞蹈,給部分漢樂填詞,使單純的漢樂曲變成了可以演唱的漢樂等。(完)

相關焦點

  • 共赴非遺盛宴!大埔西湖公園燈火通明,喝彩連天
    廣東漢劇表演。(連志城 攝)  本報訊 昨日,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開幕式——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演在大埔縣西湖公園萬人廣場舉行。  「咚咚咚……」晚上7時30分,西湖公園燈火通明,展演現場座無虛席,伴隨著漢樂大鑼鼓《喜迎賓》的登場亮相,展演正式拉開序幕,緊接著《軍長買雞》《望見阿妹在花叢》《原生態客家山歌即興表演》《落地金錢》《沙家浜》選段「智鬥」、《廣福船燈舞》等12個節目精彩上演,節目類別包含我市國家、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涵蓋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民俗類展演。
  • 大埔舉辦廣東漢樂匯演比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朱其佳、丘佳納):10月9日至11日,第八屆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在廣東大埔舉行。期間,一場精彩而激烈的廣東漢樂匯演比賽在大埔客都影院上演。來自大埔縣14鎮的漢樂代表隊和縣樂齡廣東漢樂漢曲藝術協會及大埔小學少兒漢樂團同臺競技進行激烈的角逐,展示客家人昂揚的精神風貌和過硬的漢樂藝術表演技能。
  • 非遺動態 | 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昨晚開幕!
    、傳習中心和傳習所;客家山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非遺文藝精品登上了北京世園會大舞臺,受到國內外遊客和國家、省領導高度肯定。 大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致辭 陳偉平常委在致辭中向與會嘉賓與觀眾介紹到,當前,大埔是廣東省內非遺代表性項目與文保單位數量最多的縣,有國家、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共76項,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共66人,文物保護單位113處。
  • 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活動21日晚在大埔開幕
    本報訊 (記者林婉萍)昨日,記者從市文廣旅遊局獲悉,2019』梅州市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活動開幕式將於21日晚在大埔縣西湖公園萬人廣場舉行。這是該活動首次設點「基層」,將持續至24日。
  • 北京東城非遺文化展演走進臺灣高雄
    新華社高雄4月18日電(記者 李建華 劉剛)被譽為「古代音樂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樂演出、「燕京八絕」非遺傳承人現場獻藝教學……18日上午,北京東城非遺文化展演在位於臺灣高雄的佛陀紀念館開幕,吸引當地眾多民眾參觀體驗。
  • 張家界:非遺展演展示周預熱元宵
    2月24日,資深戲迷張家界市民趙先生在觀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界陽戲後,被其獨特魅力所深深折服而由衷感慨,兩個小時的演出,和趙先生一樣為陽戲所吸引的千餘名市民、遊客幾乎無人離開。當晚,為期一周的「文明張家界·歡樂元宵節」2018年元宵燈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專場演出在張家界市民廣場鳴鑼開演。
  • 廣東臺山浮石飄色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廣東臺山浮石飄色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08年06月18日 00: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江門六月十七日電(陳浩光 臺宣)中國著名僑鄉——廣東臺山市浮石飄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山西大平美固德民族樂團赴臺灣新竹成功演出
    日前,襄垣縣山西大平美固德民族樂團一行60餘人受臺灣新竹市邀請赴該市參加竹塹國樂節,並成功舉辦了兩場專場演出,得到了臺灣觀眾的高度評價。 竹塹國樂節自臺灣新竹市2011年創辦以來,已逐漸成為臺灣國樂樂壇的領導品牌之一,今年又適逢竹塹城建城185周年紀念,整個國樂節以「金馬奔騰、樂動風城」為主題,特邀來自臺灣國樂團、小巨人絲竹樂團、甄藝樂場、山西大平美固德民族樂團、香港青少年國樂團等近40個團隊獻藝,並匯聚中央民族樂團指揮劉沙、廣東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張列、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暨臺灣國樂團首席客席指揮閻惠昌等近30位名家登臺,
  • 福建將組團赴高雄佛光山展演「非遺」
    福建將組團赴高雄佛光山展演「非遺」 2015年03月05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5日福州消息 應臺灣高雄佛光山寺邀請,福建省擬於今年5月組織300人的大型文化交流團組赴臺,開展「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走進高雄佛光山」活動,並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研討會等。
  • 40項非遺項目在廣州同臺展演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啟動文/ 金羊網記者 黃宙輝圖/ 金羊網記者 鄧勃6月7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暨主會場展演活動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舉行
  • 內地與香港共續非遺傳統 中華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非遺普查、編制非遺清單和代表作名錄、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香港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保護措施。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這10個項目成為國家級非遺。
  • 中山:「非遺」之美展演7月6日鳴鑼 市民可免費觀賞
    中山:「非遺」之美展演7月6日鳴鑼 市民可免費觀賞金羊網  作者:林翎  2019-07-02 「非遺」之美展演即將鳴鑼 金羊網訊  記者林翎、通訊員鍾軒報導:灣區花正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山分會場「非遺之美」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將於7月6日19時30分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舉行。
  • 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推廣展演在蘭精彩上演
    12月11日晚8時,春綠隴原·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推廣展演在省隴劇院百姓戲曲劇場精彩上演,為金城寒冬帶來別樣藝術之夜。
  • 【文化遺產】從「三棟屋」到「文化節」,感受香港非遺魅力
    目前,香港已有10個具有高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包括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粵劇則於2009年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向記者表示,香港非遺起步比內地晚,且多是由民間自發啟動,特區政府從旁資助扶持項目發展。
  • 青海開展50多場非遺展演及民俗活動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16日電 大美青海土鄉非遺放光彩。近日,青海省「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文化惠民季活動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啟動。據介紹,2020年青海「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文化惠民季活動,以互助土族自治縣等8個國家級貧困縣為重點,開展非遺展示展演慰問活動,旨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和影響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香港市民赴大埔林村許願樹祈福:願社會和諧穩定
    香港市民赴大埔林村許願樹祈福:願社會和諧穩定 2017-01-281月28日電 題:香港市民赴大埔林村許願樹祈福:願社會和諧穩定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家和萬事興!
  • 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
    中新社高雄9月11日電 題:貴州「非遺」佛光山展演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我已報名參加姜文英老師的剪紙教學班。」來自臺灣臺南縣的顧菊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小時候學過剪紙,姜文英老師的剪紙做工細膩,構圖精巧,看她的作品是一種美的享受。
  • 3月7日,到東蘭赴一場壯族的非遺盛宴
    巴英螞拐節習俗特色鮮明,每年都有使用銅鼓隆重舉行壯族螞拐節活動的習俗,是通過找螞拐、祭螞拐、葬螞拐來預測年景、祈求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民俗活動,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曾有泰國、日本、法國、香港、臺灣等各地記者專家到過該村錄製、研究和探索。
  • 僑鄉廣東大埔800年青花古瓷展現新活力
    僑鄉廣東大埔800年青花古瓷展現新活力 2018-06-01 09責任編輯:李歡     獲得第十四屆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的中國最大青花骨質瓷「聚寶盆」 鄭小紅 攝   中新網梅州6月1日電 題:僑鄉廣東大埔
  • 【菲律賓·聯合日報】貴州利用5G展演非遺 促非遺傳承與保護
    刊於菲律賓《聯合日報》  巴西《南美僑報》  中新社貴陽6月8日電 (記者 張偉)「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臺非遺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場活動」8日在多彩貴州文創園舉行。  本次活動恰逢中國農曆端午節,現場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