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志| 廣平:漳南書院水陸長卷鑄就千年鵝城復興之魂 繒肘...

2020-12-25 澎湃新聞

CCTV-10

2020.8.24 23:26播出

《中國影像方志》河北卷 廣平篇

廣平篇 預告片

廣平境內自古以來就河流縱橫,還是中原兩大主幹水系漳河與古黃河的交匯地。

歷史上著名的廣平八景,有多處和水有關。

在廣平古八景中,最有名的是「鵝浦秋聲」。豐富的水資源,吸引天鵝在此落腳。人們便將廣平稱作「鵝城」。清代順治年間,時任廣平知縣高爽有詩吟詠廣平八景,其中「入耳秋聲非是雁,鵝城何日不聞秋」的詩句明確提到了鵝城。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金始置廣平縣。其後,廣平這一縣名一直沿用至今。據明嘉靖年間《廣平府志》記載:廣平意為「廣其仁惠、平其政刑」,這一地名寄託著人們對善政的希望。

漳南書院 引領風氣之先

康熙年間,廣平屯子堡村一座叫做漳南書院的義學,由於缺少名師,聲望一直不高。主辦者渴望邀請一位有分量的學者前來任教,三次派人到保定博野,聘請顏習齋主教義學。

顏元,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對當時人們空談理論的治學之道持反對態度,提倡「學而時習之」的實踐之風,並以實學著稱於世。

顏元來到廣平後,便全面改革書院規制和課程設置。透過書院規制,更能看到顏元的教育思想。他突破了傳統程朱理學的束縛,強調實學,本著「寧粗而實,勿妄而虛」的原則,把書院正庭設為「習講堂」,東面第一齋取名「文事齋」,用來講授禮、樂、書、數、天文、地理;西面第一齋取名「武備齋」,用來講授孫、吳兵法和攻、守、陣營、陸水戰法、射箭駕車、技擊等科目,對體育和軍事的強調與傳統書院迥異。

西面第二齋取名「藝能齋」,教授水學、火學、工學等類似現代科學的課目,其中包含了屬於流體力學和熱學方面的物理知識,他的弟子後來還把農政也列入其中。在此之前,這些科目從未在學校課程中佔一席之地,顏元突破傳統,引領風氣之先。他開創的分齋教學模式,更成為現代高等教育專業分科的雛形。

1917年,年輕的毛澤東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叫《體育之研究》的文章,對顏元的體育教育思想大加讚賞,顏元重實行的精神也深深地影響著毛澤東。

老民俗創新求變

郭東印,是廣平拉洋片技藝的第三代傳人。

清光緒末年,郭東印的祖父郭仁堂從山西學藝歸來,帶著師傅送的20多張洋片和一個表演箱,回到了老家,開始獨立表演。

百年傳承,表演方式沒有變,但廣平拉洋片還是被深深地打上了本地的烙印,郭東印表演用的是純粹的廣平鄉音老調,即使唱老天津,也是廣平人口中的天津。

目睹廣平縣的新發展,郭東印製作了表現廣平新八景的洋片——《東湖公園》。

郭玉生,廣平木鏇技藝傳承人。郭玉生所在的廣平縣南小留村,被稱為「手藝村」,一直保留著這項一個旋床、一把長弓就能旋出各種木製品的手工技藝—木鏇工藝。如今村裡的很多人家,還保留著製作木質手工藝品的旋床。

如今,郭玉生創新木鏇工藝,用上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做出了一些比較複雜的禮品木件。

廣平拉洋片和南小留木鏇技藝先後入選了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了非遺政策的支持。

繒肘飄香 八寶薈萃

李順清是《廣平縣誌》的編輯,他和廣平名吃繒肘之間有著特殊的情緣,一百多年前,就是他的祖父李鳳祿發明了這道美食。

將豬前腿扒出骨頭和肉,將精瘦肉切成大塊,放入20多種藥料精心醃漬。剝出豬肘皮,接著用繒線縫製,製成豬皮筒,這樣才能使煮製的繒肘成形且容易入味。

關於這些藥料的配製,歷代繒肘傳承人不斷創新,都形成了自己的秘方,這也成就了後來繒肘的不同味道。

八寶雞和繒肘的做法一脈相承:將雛雞掏空,填入八種山珍海味,再下鍋蒸煮。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要在雞脖處開一小口,從小口處取出雞骨頭及內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雞的原形。八種山珍海味醃製好的佐料,也要從雞脖小口處填入。這兩道工序也最能反映出廚師在這道菜上的真功夫。

經過縣政府的努力,廣平繒肘和八寶雞製作技藝已成為省級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水陸長卷 描繪盛世中華

這幅名叫《盛世中華龍》的畫長9米,寬2米,中間熊熊燃燒的火球,如同紅日,象徵著充滿生機的中國;56條巨龍形態各異,穿梭其中,象徵56個民族。周圍祥雲飄蕩,整體氣氛活潑熱烈。這幅畫由廣平水陸畫第七代傳承人張貞美用一年時間精心繪製完成。

水陸畫源自古代舉行水陸法會時繪製的宗教畫。在畫法上,水陸畫的線條勾勒、渲染十分細膩,毫髮入微,工穩謹嚴;用色更是十分豐富,敷彩濃重,是對中國傳統繪畫中工筆重彩的補充和發展。

張貞美的父親,廣平水陸畫的第六代傳人張錫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廣平水陸畫的內容進行了創新,使其從水陸道場的宗教畫走向民間。

2013年,《盛世中華龍》創作完成,這幅畫將藝術所要表達的情感聚焦到家國和民族。

最近張貞美又完成了水陸畫作《二十四孝圖》,並成為廣平縣弘揚孝德文化的教材。

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千年鵝城歷久彌新

賀俊玲是土生土長的廣平縣北張固村人,自小受家鄉陶瓷藝術的薰陶。2019年,在廣平縣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賀俊玲回到家鄉,開辦自己的陶瓷藝術基地。

北張固村很早就有燒制陶瓷的傳統,據說明代就有彩繪琉璃釉陶瓷在北張固燒制。但最初北張固村陶瓷並不上釉,得益於特有的紅色泥土,不上釉的陶瓷也有色彩。再後來發展到琉璃釉,再到三彩釉,如今賀俊玲則在北方原有的琺華彩基礎上,發展出了琺華綜合彩陶瓷工藝。

2016年,她的陶瓷作品《琺華傳承》入選「以慈化瓷」2016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

2018年,廣平縣就引進了大型夢幻實景劇《夢回邯鄲三千年》,極致呈現邯鄲悠久的文化底蘊和廣平作為邯鄲重要組成部分的輝煌歷史。

2018年9月,趙王印象城盛大開園,人們可以置身其間,感受戰國、漢代、魏晉、唐宋、明清等不同朝代的趙地文化韻味。

2012年,廣平縣引進了24對景觀天鵝,落戶東湖公園,鵝聲再起,千年鵝城期待覆興。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志

《廣平篇》

播出時間:8月24日 23:26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原標題:《中國影像方志| 廣平:漳南書院水陸長卷鑄就千年鵝城復興之魂 繒肘飄香八寶薈萃化成百姓家園中國之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是邯鄲的鵝城廣平?
    水,至善至美,入年秋聲非是雁鵝城何日不聞秋廣平!一座充滿魅力的水韻之城!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君主趙雍在邯鄲正式稱王,即趙武靈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趙王,從此,邯鄲以一國之都的形象登上了歷史舞臺;時過境遷,當一代王侯隨風而逝,在廣平這片土地上,趙王的故事仍在傳唱......
  • 廣平七靚:古城今生——鵝城水街
    廣平古稱「鵝城」,這個名字源於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一是說廣平出產的大鵝肉質鮮美,名揚四海,曾作為貢品向朝廷進貢,人們便把廣平稱為「鵝城」。另一種版本的說法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武將夫人葛鵝,率眾修築趙南長城,長城的最東端就在廣平縣境內。
  • 廣平七靚:古城今生——鵝城水街
    廣平古稱「鵝城一是說廣平出產的大鵝肉質鮮美,名揚四海,曾作為貢品向朝廷進貢,人們便把廣平稱為「鵝城」。另一種版本的說法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武將夫人葛鵝,率眾修築趙南長城,長城的最東端就在廣平縣境內。葛鵝夫人非常受人尊敬,人們把她住過的村莊稱為「鵝城村」,把她修的長城稱為「夫人城」「葛鵝城」,後來演變成了廣平縣「鵝城」的別稱。
  • 中國影像方志 | 雲和:六百年古村重煥青春 千年...
    本文原標題:《中國影像方志 | 雲和:六百年古村重煥青春 千年青瓷技藝傳承》CCTV-102019.8.1920:50播出《中國影像方志》浙江捲雲和篇雲和篇預告片浙江雲和,括蒼山餘脈與甌江上遊水系合抱之處,孕育著中國華東地區最美的一片雲海
  • 廣平名勝古蹟景點介紹,到廣平旅遊還怕不知道逛哪裡?
    廣平,一個充滿驚喜與活力的小城,很多人來廣平旅遊不知道逛哪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3個景點。1、漳江煙雨清順治年間,廣平知縣高爽所寫的《廣平八景》詩就有《漳江煙雨》一首:「一漳霧雨鎖寒煙,短笛橫吹扣渡弦。人去臺空何處是,西陵襄草自年年」。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水上城市的優美畫卷。唐代詩人王之渙在《宴詞》中也寫道: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道聲聲催去棹,桃花淺處不勝舟。
  • 第五屆邯鄲市(廣平)旅發大會宣傳口號,LOGO設計和吉祥物發布
    第五屆邯鄲市(廣平)旅遊產業發展大會LOGO設計第五屆邯鄲市(廣平)旅遊產業發展大會LOGO設計由廣平拼音首字母G和P組合而成的天鵝造型。天鵝是廣平的象徵,字母的延展形成了天鵝振翅欲飛的圖形,形態優美,柔中有剛。
  • 中國影像方志| 南豐:白舍窯瑩潤如玉千古名家文脈傳承 儺舞古樸...
    CCTV-102019.12.30 15:38播出《中國影像方志》江西卷 南豐篇南豐篇 預告片也許是一方水土的慷慨饋贈,南豐物產之盛,使得這裡的地名,自古就與「豐」字相連。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 【時間:2020-12-11 11:12:59】【來源:巴中晚報】【編輯:賈洪博】   12月7日,《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開機儀式在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舉行。
  • ...央視10套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 西昌:絲路天燈 照亮...
    CCTV-102020.1.19 15:38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西昌篇西昌篇 預告片絲路天燈 照亮禮義之州 禮州作為西昌首鎮,在西南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帶動下,商貿繁榮,文化昌明。攻堅克難 鑄就中國航天夢 西昌地處大涼山腹地,地形隱蔽,水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8℃,氣候變化小,一年的日照有300多天,幾乎沒有霧天,交通、通信條件便利,具有「天然發射場」的優越條件。 自1982年正式啟用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便成為我國首個對外開放的航天發射場。
  • 【方志四川•影像】中國影像方志 | 江安:明樓古院記載移民往事...
    CCTV-102020.10.21 23:26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江安篇江安篇 預告片因江而興 安世濟民夕佳山民居保留了傳統中原四合院式布局,隨處能看到以中國傳統故事為題材的精美木雕。南廊建有學館、讀書臺。文魁門前立著象徵取得科舉功名的「雙鬥桅杆」。客廳門楣上掛著「三鳳聯飛」的巨匾。
  • 廣平旅發大會宣傳口號、Logo、吉祥物正式發布,主題曲結果揭曉
    另外,廣平歷史上書法名家雲集,和聖書院位列第五大書院;安安:彰顯著廣平作為國家級園林縣城,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打造了新鵝城生態文旅示範區,以遊樂、購物為主的各種商業旅遊綜合體,都是廣平優化旅遊業結構的最新展現;
  • 【方志四川•影像】央視科教頻道今晚播出:中國影像方志 | 鄉城...
    CCTV-102020.6.23 23:06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鄉城篇鄉城篇 預告片 鄉城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側,青藏高原的東南緣。 縣城以東這座名為「那拉崗」的地方海拔3810米。在有些家族,這種特殊的服飾還會在女性中代代相傳,從而成為傳家之寶。紅軍長徵到鄉城 漢藏相處日相親 1936年5月,在蕭克、王震帶領下,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自滇西北中甸地區出發,北上甘孜,途徑定鄉城,即今天的鄉城縣,因人員非常疲憊,且物資缺乏,於是決定在此做短暫停留整休。
  • 中國影像方志| 乳源:過山瑤之鄉西京古道溝通南北 瑤繡豔麗奪目瑤歌傳唱千年
    CCTV-102020.1.9 15:38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廣東卷 乳源篇乳源境內的地貌峰巒環峙,溝壑縱橫,豐沛的水源和石灰巖地質,使這裡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溶洞。其城北三千米處的豐崗嶺,形如一頭靈氣十足的神象,頭朝南,尾向北,一直是探險者的樂園。這裡的石鐘乳,關聯著乳源地名由來的一段傳說。
  • ...中國酒魂鑄就民族之魂」——汾酒亮相「品牌之光耀未來」跨年夜...
    2019年12月31日夜,「品牌之光耀未來」跨年夜燈光秀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青島、重慶七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築群閃亮登場,汾酒等十家中華老字號企業聯袂獻上一幅流光溢彩的華美「畫卷」。在2020年新年到來之際,民族品牌之光綻放在華夏大地,中華老字號品牌攜科技硬核力量閃耀於寰宇天際。 「汾酒天光,源遠流長」。
  • ...書院眾多, 肥桃香甜味美,牛山國家森林公園山清水秀,桃木雕傳承...
    CCTV-10 2020.3.28 15:38播出 《中國影像方志》山東卷 肥城篇 在肥城市政府的主持下,新的書院在白雲山拔地而起,千年的文化底蘊滋養著這片古老的土地,也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肥城人,揮毫潑墨,書寫著家鄉的文化延續。
  • 穿越時空的歷史畫卷一一詹明榮創作古代絲綢之路長卷《絲路瓷魂》
    詹明榮在創作長卷詹明榮,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景德鎮市瓷都美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訪問學者,中國藝術大師作品推介中心註冊大師。詹明榮歷時2年,先後到北非和東南亞採風收集素材,幾易其稿,傾心創作反映古代絲綢之路的長卷《絲路瓷魂》和《碧海青花》。《碧海青花》長卷21米,高1.76米,畫面上有100多個中外人物,滿掛風帆的鄭和船隊,生動地表現了來自大明的使者在海上絲綢之路受到歡迎,精美的絲綢和陶瓷受到各地人們的喜愛。《碧海青花》將放大製作成40米X4.8米的彩色陶瓷壁畫,安裝在景德鎮昌南新區。
  • 央視《中國影像方志》展現桂陽之美 在我縣引起熱烈反響
    國有國史,地有方志。12月14日晚,《中國影像方志》湖南卷桂陽篇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紀錄片從地名、礦冶、文脈、戲曲、美食、當代六個篇章,全面展示了我縣的人文歷史和社會發展。節目播出後,在我縣社會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 火紅的七月,「學習強國」平臺「曝光」了廣平14次
    記者 李清波影像記錄丨邯鄲廣平:農村娃暑期學習非遺烙畫送羊」忙「六月送羊」是河北傳統民俗,取「羔羊跪乳」之意,旨在教育孩子孝敬母親,報答養育之恩。河北廣平水陸畫:筆尖上的非遺>水陸畫是佛、道、儒三教題材內容融合而成的一種藝術創作,是中國歷史畫卷園地中的一朵盛開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