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王朝 葉爾羌汗國 維吾爾文學藝術

2020-12-24 張旭聊娛樂

公元840年,西遷維吾爾人的一支來到喀什噶爾一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即喀喇汗王朝。喀什作為西域重鎮,自古以來便是絲綢之路要衝,各種古老文化的交匯之處。受惠於這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文化條件,維吾爾人在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又得以從古老的波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漢文化和古希臘文化中汲取營養。維吾爾文化發展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

喀喇汗王朝,正是維吾爾文化達到高度發展的時期,也是近代意義上的維吾爾民族的形成、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作為維吾爾文明的傑出的成果。他們幾乎同時向世界推出兩部孿生驚世巨著—即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於1069-1074年間在喀什噶爾完成的哲理性詩劇《福樂智慧》和著名維吾爾語言大師馬赫木德·喀什噶爾於1072-1074年間在巴格達完成的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式的《突厥語大詞典》。「這兩巨著的誕生,曾強烈地展撼東方文壇。猶如巨人般拔地而起的維吾爾文學引起世人的關注」。九—十三世紀的維吾爾文學藝術是維吾爾文學藝術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在這三百年間,維吾爾詩歌藝術發展迅速,詩人學者輩出,達到了很高的發展水平。

《突厥語大詞典》

在喀喇汗王朝後期的文學作品中,以《真理的入門》和阿赫買德·牙薩微的《篇言詩集》為代表,主要是講述知識的重要、慎言、慷慨與吝嗇、謙遜與驕傲、寬容與忍耐等勸喻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喀喇汗王朝社會生活和宗教對人們精神生活的影響,也反映出了該王朝日趨沒落的發展趨勢。

喀喇汗王朝時期,是維吾爾民族進一步發展,從佛教改信伊斯蘭教,從草原遊牧改變為農業定居的最重要的變革時期。維吾爾文學也正是以反映這種巨大的社會變革和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為己任,出現了繁榮、發展的景象。另一方面,由於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而在維吾爾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據統治地位,對前世的佛教文學藝術進行了大肆毀壞和消滅。

葉爾羌汗國時期的維吾爾文學可以分為前、後兩個發展時期。

前期是察合臺汗國時期。 察合臺汗國時期的維吾爾文學在維吾爾文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世紀的維吾爾人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喀尼亞文(朝廷語文)創製了察合臺文,察合臺文廣泛流行於塔裡木盆地的中部、西部和蒙古後裔所統治的其它地方,用這種書面語書寫的哲學、文學、自然科學著作浩如煙海。歷史上將這種書面語寫成的文學著作稱「察合臺文學」。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聖賢傳》,作者是14世紀人拉布烏孜。《聖賢傳》是一部包括72個回目的散文和詩歌集。文字優美流暢,在維吾爾散文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

以察合臺語創作文學作品的另一位大師是洛特菲。洛特菲的作品對維吾爾文學也生產過很大影響。他的作品,現存有280餘首詩歌、贊肚和一部敘事長詩《古麗與努如孜》。

另外,尼扎木丁·艾利希爾·納瓦依、賽卡克等作家的作品流傳至今,對後世影響較大。納瓦依的主要作品有《深邃的寶庫》和《五部詩集》。另外還有《兩種語言的研究》、《韻律的標準》及《藝壇薈萃》等。

察合臺汗國時期,維吾爾民間文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文學的形式有故事、笑話、幽默、諺語等。《阿凡提的故事》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形成,內容日趨豐富多彩,成了城鄉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

葉爾羌汗國後期包括公元十六世紀開始到十七世紀末的一百五十多年。這一時期,維吾爾文化藝術均有巨大發展,對以後維吾爾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文字著述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其中,葉爾羌汗國時期產生的歷史著作,尤其令人注目。

葉爾羌汗國文學藝術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詩歌、音樂舞蹈藝術非常發達。賽依德汗和拉施德汗都深諳音律,精於樂器。這對於葉爾羌汗國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無疑將起很大作用。據十九世紀寫成的《樂師傳》記載,拉施德的妻子阿曼尼莎王妃是一位音樂大師。她不但親自演奏《十二木卡姆》,而且還編寫優美的歌詞。作為這一時期維吾爾音樂最高成就的大型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正是經過拉施德汗等汗王、王妃們的整理、加工定型,才流傳下來的。

維吾爾文學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在維吾爾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人在社會生產、生活中還創造了大量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文體嚴謹的民間傳說、故事、詩歌、歌謠、諺語、神話、寓言、笑話、童話、謎語等,組成了維吾爾文學藝術史的豐富多彩的內容。維吾爾文學藝術誕生的土坡是聞名於世的古絲綢之路的要衝、東西文化交流的樞紐、世界古老文明交匯之處-塔裡木盆地各綠洲。因此,維吾爾文學藝術更具有「中西結合」、「取長補短」的特點。在世界各民族文學藝術史上也因「獨具特色」、「豐富多彩」而得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喀喇汗王朝曾經視本為同宗的維吾爾為異教徒?
    《突厥語詞典》的作者馬赫默德·喀什噶裡被認為是喀喇汗王朝的王族成員。他在《突厥語詞典》裡曾經寫到:「有一個異教徒維吾爾人向我衝來。我把他殺死了,為了讓禿鷲和野狼能夠把他們當成食物吃掉,我把他剁成碎塊。」「當地居民是兇殘的異教徒,也是技藝高強的射手」。
  • 20萬帳齊入教,維吾爾的喀喇汗王朝全民信教,聖戰徵服佛教于闐國
    喀喇汗王朝副汗奧古爾恰克之侄、大汗巴爾茲之次子阿布杜.克裡木(博格拉汗薩圖克)受薩曼王子納爾斯的影響,最早接受了伊斯蘭教。阿布杜.克裡木是個很有能力富於計謀之人,他運用縱橫捭闔之術,拉一個打一個,先是在薩曼王朝的支持下,先擊敗了奧古爾恰克,稱博格拉汗。
  • 喀喇汗王朝 的 發展歷程
    在喀喇汗王朝長期進行對外戰爭中逐漸建立、完善了一支直接受可汗支配、統帥的武裝力量。這是汗王即王朝統治權力及統治體系得以存在的重要條件。當朝著名作家麻合穆德·喀什噶爾在其《突厥語大辭典》中記錄了喀喇汗王朝軍隊的情況,認為是一支組織完善、結構嚴密的軍隊。
  • 塞爾柱王朝與西遼、喀喇汗王朝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
    喀喇汗王朝得以崛起,是伴隨著原控制中亞河中地區的薩曼王朝的衰敗而出現的,在毀滅並瓜分薩曼王朝遺產的過程中,喀喇汗諸汗得到了伽色尼王朝蘇丹馬赫穆德、馬斯烏德父子的有力支持,在打垮中亞軍閥勢力阿里特勤的戰爭史,雙方進一步鞏固了聯盟。
  • 這個女人是喀喇汗王朝的公主,為把伊斯蘭教傳入新疆戰死於英吉沙
    這頭會跳舞的大象讓宋朝人感到非常驚奇,但當時的趙匡胤並沒有能力可幫于闐這個西域的城邦一把,乃至于闐最終被喀喇汗王朝滅國了。喀喇汗王朝與于闐王朝的戰爭從10世紀晚期開始至11世紀初結束,持續了一個多世紀,最初的時候,于闐王朝是佔了上風的。公元971年,于闐獻於宋的那頭會跳舞的大象就是于闐軍隊的戰利品。
  • 葉爾羌汗國(一):葉爾羌汗國的前世今生,不幸的薩亦德王子!
    葉爾羌汗國相對於察合臺汗國,類似於漢朝之於蜀漢,雖是一脈相承,王統相繼,但畢竟只統治其疆域的一部分,所以被後世史家算作另個政權。而實際上,葉爾羌汗國的名號,被稱為"南察合臺汗國"更為準確。因為其統治區域,正是當年察合臺汗國的南部地區。
  • 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擴張過程中,為什麼一直沒能佔領敦煌
    他們人人憂心忡忡,羞愧使他們把頭低……」雖然唱著這樣的歌,但喀喇汗王朝卻沒能將西夏怎樣,而西夏也因此有力地阻止了東喀喇汗王朝東擴和伊斯蘭教的東進。今天,在研究這段歷史時,有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西夏進至敦煌就不再向西了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喀喇汗王朝,中國古代西北地區操突厥語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亞建立的封建政權。
  • 喀喇汗王朝桃花石錢幣為何如此引人注目?原來背後有這層含義!
    喀喇汗王朝為10—13世紀初回鶻人在中亞及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區建立的伊斯蘭王朝,亦稱「黑汗王朝」或「蔥嶺西回鶻」。喀喇汗王朝的錢幣有玉素甫·阿爾斯蘭汗錢、桃花石汗錢和穆罕默德·阿爾斯蘭汗錢三大類,以上錢幣正背面銘文均為科斐體阿拉伯文,沿襲中亞、西亞制錢傳統,採用打壓法造錢。錢幣正面銘文漢譯為:「除了安拉,別無他神,是至高無上的。
  • 歷史上的新疆:喀喇汗朝同于闐王朝的戰爭及《福樂智慧》的價值
    喀喇汗朝自薩圖克布格拉汗執政以來,一直堅持強制推行伊斯蘭教的政策,對不願改宗者進行迫害。這種做法不僅引起國內佛教徒的不滿和反抗,也引起了信奉佛教的于闐李氏王朝和高昌回鶻王國的不滿。當喀喇汗朝的佛教徒暴動時,于闐便給予支持,對因遭受迫害和暴動失敗逃往于闐的喀喇汗朝的佛教徒,予以收留和庇護。
  • 西域三十六國——衰落變遷史
    漢昭帝時,樓蘭叛變,於是被下令滅國,強制改名為鄯善。東漢末年,莎車被疏勒吞併。(東漢年間西域主要大國)于闐李氏王朝唐朝年間,于闐、疏勒被吐蕃徵服。9世紀,吐蕃、回鶻、唐朝相繼走向衰亡。于闐再度崛起,吞併了疏勒,發展成為西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907年,唐朝滅亡,中原出現割據狀態;西域也呈現喀喇汗王朝、于闐、高昌回鶻三足鼎立的局面。
  • 法國文學中的王朝幻想
    在近代早期的歐洲,德意志長期處於分裂狀態,雖然德意志各邦的君主願意為文學和藝術花錢,卻往往力不從心;英國的君主雖然有錢,但要麼非常吝嗇,要麼就信奉新教,視文學和藝術為墮落,伊莉莎白一世就公開表示不會為頌揚自己的作品付一分錢;只有法國君主既有心扶持藝術、又有足夠的力量,同時還有這樣做的客觀需要。
  • 西州回鶻、甘州回鶻、黃頭回紇、黑汗王朝到底什麼關係
    文/寂寞的紅酒喜歡宋朝歷史的朋友經常會接觸到幾個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政權,比如西州回鶻、甘州回鶻、黃頭回紇、黑汗王朝等。他們是宋朝時期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大票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由於這些小國的出鏡率不高,歷史又比較複雜,所以給人們一種非常亂的感覺,很多人乍一接觸往往是一頭霧水。
  • 西遼西徵擴土前的中亞局勢——三大突厥王朝將中亞帶入伊斯蘭時代
    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始于波斯薩曼王朝,但突厥化則源自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以及後來的塞爾柱王朝。2、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的歷史,應當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黑汗」。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來自哪裡?眾說紛紜,但一般認為是唐朝時期的回鶻,其被黠戛斯所滅之後西遷至我國新疆地區所建。喀喇汗王朝是一個突厥化的伊斯蘭王朝,但其最初信仰的其實是薩滿教與拜火教,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蘭教是受薩曼王朝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