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約翰:擁有半個法國的領地,為何還輸給了法王腓力二世

2020-12-07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無地王約翰是英格蘭歷史上的重要國王,他的父親亨利二世徵服了法國的一半地區,使半個法國成為英國的領地。但他在位時期卻將英國在法的封地輸給法王腓力二世。那麼約翰是如何將半個法國輸給腓力二世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王室內鬥

約翰

無地王約翰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與王后阿基坦的埃利諾最小兒子,有三個哥哥幼王亨利、理查、若弗魯瓦。因為約翰出生的晚而他父母很早就把家產分給三個哥哥,導致他沒有土地可以繼承,所以被其父戲稱為「無地王」。約翰稍微長大,亨利二世就決定把分給幼王亨利的家產中拿一部分分給約翰,幼王亨利對此十分不滿,聯合理查、若弗魯瓦一起反抗父親亨利二世。自此英國陷入長期的家產爭奪戰,亨利二世與幼王亨利、理查、若弗魯瓦衝突不斷。

英王亨利二世建立的安茹帝國

1189年理查投靠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利用法國的力量迫使亨利二世承認他為英國王位繼承人。約翰見理查勢大,於是背叛父親亨利二世,投靠哥哥理查。亨利二世氣憤不已,不久離世,其子理查成為英王。理查一世成為英王后不久,就與腓力二世一起參與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徵。理查一世害怕約翰趁他走後奪取王位,就封約翰為摩坦伯爵,並讓其迎娶富有的格洛斯特的伊莎貝爾(擁有蘭開斯特、康沃爾等大量領地)以保證約翰忠於自己。

二,繼承王位

英王理查

1190年理查一世出兵東徵,約翰雖得到蘭開斯特等大量封地,但這些封地的實際控制權仍在理查一世手中,使他無力反叛。英國太后阿基坦的埃利諾也極力調和兒子理查一世與約翰的矛盾,使約翰沒有反叛。約翰雖暫時沒有反叛,但極力拉攏英格蘭貴族,使他們承認自己為理查一世的王位繼承人,為他以後繼承王位打下了堅實基礎。

法王腓力二世

1191年理查一世宣布與貝倫加麗亞訂婚(二人若有孩子,將比約翰優先繼承王位),這使得約翰繼位的合法性受到動搖,引起了他的不滿。約翰於是同腓力二世秘密聯繫,承諾同伊莎貝爾離婚,娶法國公主阿莉絲(腓力二世姐),以共同對付理查一世。腓力二世為了削弱英國的力量,收回英國在法國的領地,因此同約翰結盟。埃利諾對此表示反對,迫使約翰放棄了這個圖謀。

英格蘭太后埃利諾

1192年理查一世在返回途中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扣押,埃利諾積極營救,約翰則再次與腓力二世結盟。約翰的圖謀引起了忠於理查一世貴族的反對,雙方的軍隊爆發了衝突。由於約翰的實力較弱,他被迫同意休戰。1194年理查一世返回英國,約翰的部隊紛紛投降,約翰於是逃往諾曼第公國。不久理查一世宣布原諒約翰,雙方於是和好,共同對付腓力二世,同他爭奪法國各地的封地。

三,英法大戰

阿爾蒂爾一世

1199年理查一世無子病逝,約翰於是同侄子布列塔尼公爵阿爾蒂爾一世(若弗魯瓦子爭位。約翰在埃利諾、英格蘭貴族與諾曼第貴族的支持下,加冕為英王。法王腓力二世、安茹貴族等大多數英國在法封地貴族則支持阿爾蒂爾一世為英王,反對約翰。腓力二世與阿爾蒂爾一世聯合,率領大批法軍攻擊英國在法封地的昂熱與圖爾,企圖將英國在法封地一分為二。約翰急忙進軍歐陸,對抗腓力二世。1200年約翰與腓力二世議和,最後雙方達成和解:腓力二世承認約翰為英王,放棄支持阿爾蒂爾一世;約翰則承認腓力二世為英國在法領地的宗主,向他宣誓效忠。

昂古萊姆的伊莎貝拉

1200年約翰宣布解除與伊莎貝爾的婚姻,迎娶昂古萊姆的伊莎貝拉,以獲得昂古萊姆伯國,加強英國在法封地間的聯繫。呂西尼昂家族的休·呂西尼昂早已與伊莎貝拉訂婚,見約翰強娶伊莎貝拉,於是率軍反抗約翰,但不久就被約翰鎮壓。休·呂西尼昂於是在1201年向腓力二世求助,控訴約翰的無禮行為。1202年腓力二世召開法庭,審判此次事件,但約翰拒絕出庭。腓力二世趁機指責約翰對自己不忠,宣布剝奪英國在法的所有封地,將除諾曼第公國外所有的英國在法封地交予阿爾蒂爾一世。

四,喪師失地

法軍佔領諾曼第公國

1202年腓力二世聯合阿爾蒂爾一世大舉進攻英國在法封地,約翰則以防禦為主。8月約翰率軍在米爾博擊敗阿爾蒂爾一世,將其俘虜,形勢對約翰大為好轉。腓力二世見阿爾蒂爾一世被俘,只得放棄圍攻諾曼第公國,親自迎戰約翰。約翰得勝後大肆處決反對他的貴族,引起了部下威廉·德·羅歇(與許多叛亂貴族是親戚)的不滿。威廉·德·羅歇同許多貴族轉而投靠腓力二世,反抗約翰,形勢對約翰再次不利。

英國在法領地變化(紅色)

1203年約翰處死阿爾蒂爾一世,使支持他的法國貴族更加減少。約翰又試圖救援蓋亞德城堡失利,使他的處境更加艱難,被迫退回英格蘭。1204年腓力二世攻克蓋亞德城堡,還佔領整個諾曼第公國與安茹伯國等地,自此約翰二世在法國的封地只剩下阿基坦公國。1214年約翰率軍攻法,企圖收回諾曼第公國等地,但最後失敗。不久英國爆發內戰,約翰於1216年病逝。

總的來說英國王室出身法國貴族,所以在法國擁有大片領地,亨利二世時期英國在法封地達到頂峰,半個法國成為英王領地,對法王構成嚴重威脅,所以法王腓力二世竭力挑動亨利二世與兒子的矛盾,打擊英國勢力,最終他擊敗約翰,收回了英國在法的大部分封地。約翰因為喪失大部分在法封地,實力與威望大為下降,遭到英國貴族的反對,在內戰中病死。

相關焦點

  • 3.6腓力二世!狐狸的笑容
    「無地王」約翰繼英國王位後,腓力二世故伎重演,找到「無地王」的侄子布列塔尼公爵亞瑟,慫恿他造反。也不知道是因為當初亨利二世勾引別人老婆活該遭報應,還是埃莉諾生下的兒孫都遺傳了她那種不安分守己的基因,腓力二世這一招是屢試不爽,亞瑟傻不拉幾地起兵向叔叔約翰宣戰。腓力二世打著擁立亞瑟為英王的旗號,對約翰步步緊逼。
  • 因為未能奪取英格蘭王位而只能回家繼承法國王位的路易八世
    政治聯姻在15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英王亨利五世娶了法王夏爾六世的女兒卡特琳公主,並迫使他籤訂條約以自己為繼承人。雖然亨利五世因病早逝,但他和卡特琳的兒子亨利六世仍然按條約繼承了夏爾六世的法國王位,成為英法兩國國王。事實上,早在13世紀,也曾有一位法國國王,在登上王位前,先在英格蘭過了一把國王的癮。他就是路易八世。
  • 中世紀的法國從什麼時候真正開始崛起?
    他拓展了王室領地,與目無王室的貴族對抗,使自己的王權免於受制強大的諸侯。同時,腓力二世還與自己的姻親——英國金雀花王朝的3任國王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一點一點地將大部分的英佔土地收復了。最後,腓力二世還將金雀花王朝在法國的所有領地「沒收」了。不甘失敗的英國,遂與歐洲大陸上的另一位重要君主——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託四世結盟。
  • 海峽群島:與法國海岸近在咫尺,為什麼卻是英國的領土?
    ▲金雀花王朝的擴張因此也不難推斷,法王對此的反應,會比威廉加冕時更加劇烈,只是此時失去了大量封臣和土地的法王暫時還無力與金雀花王朝對抗,而是不斷在國內進行中央集權,收回封臣領地以加強王室力量。至法王腓力二世時期,法國王室實力大大加強,腓力開始著手「收復」諾曼第的事業。而此時的英格蘭則剛經歷了一場內亂,英王此時也因參加第三次十字軍而不在國內,這給了腓力可趁之機,對英格蘭在大陸上的領地發動了進攻。經過十數年的戰爭,法軍在1204年攻佔了諾曼第全境,英格蘭幾乎失去了在北法的全部領地。
  • 英王愛德華二世:被燒紅的鐵條插入肛門而死
    其開國之主亨利二世夫妻父子之間的故事就很有戲劇性。亨利二世因娶了法王路易七世的妻子埃莉諾而成為龐大的金雀花朝的開國之主,疆土之大,橫跨海峽兩岸。而金雀花的君主也從此和法國的君主開始了世世代代糾纏不清的過節。亨利二世的兒子都不白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獅心王理查。他於1189年到1199年在位十年,基本上都在外作戰。
  • 法王和屬下阿基坦公爵的矛盾,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
    大家慢慢看來……英國金雀花王朝早在12 世紀便在法國擁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由於金雀花家族在法國擁有土地,他們據此自認為屬法王諸侯,但法王則並不信任他們的這些英國表兄弟。相反他們認為英國人的存在使他們無法獲得英國人所佔領的土地,進而無法進行領土擴張以及有效地進行中央集權統治。1314年被譽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逝世,由此觸發嚴重的王位繼承危機。
  • 腓力二世為何不能維持西班牙帝國的霸權?
    腓力二世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國王,和葡萄牙國王菲利普一世。他的執政時期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菲利普二世治下,西班牙帝國的國力達到顛峰,歷史學家們常以這段時間為哈布斯堡王朝之稱霸歐洲。腓力二世是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的兒子,母為葡萄牙的伊莎貝拉。
  • 世界史:腓力二世
    腓力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的思想境界大大超過了他那個時代的範圍。」英國著名史學家赫· 喬· 韋爾斯曾這樣評論。的確,他那傑出的政治才能、獨特靈活的外交策略,使馬其頓扶搖直上。他的軍隊兵鋒所指,所向披靡;聚斂的財富,堪與波斯帝國比肩,帝國輝煌的篇章由此揭開。
  • 「中世紀的海倫」:讓英國失去法國半壁江山的女人
    這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歐洲貴族女性普遍擁有相對獨立的財產權利,家資豐厚、坐擁龐大地產的女人,即使又老又醜,也會有大把的追求者,再加之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和蔑視肉慾的基督教觀念影響, 因此中世紀純粹以美貌著名的女性不多。但昂古萊姆的伊莎貝拉是個例外。
  • 英法都是歐洲強國,為何關係卻不友好,這都是因為一場離婚鬧的
    埃利諾離婚後,接盤的人是當時英格蘭的國王亨利二世,二人婚後陸續生了五個兒子。這也證明了一個事實:生不出兒子不是埃利諾的問題,而是路易七世的問題。這讓路易七世很沒面子,白白丟了老婆,還丟了領地。 按照歐洲王室的婚姻制度,路易七世娶了阿基坦的公主埃利諾後,阿基坦這個地方也就成了路易七世或者說法國的領地。
  • 世界史: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管理國家事務事無巨細,兢兢業業
    百家原創作者:慈心觀歷史西班牙歷史上有很多的國王,也有很多國王名留青史,今天我們來說說西班牙極具影響力的國王腓力二世。自1556年繼位成為西班牙國王到1598年逝世,腓力二世統治西班牙這個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長達40多年。
  • 英國出了許多有名的女王,為何法國從來沒有女性國王?
    那一年6月5日,法國卡佩王朝國王路易十世英年去世,年僅27歲。路易十世去世時,他的兒子還在母親匈牙利公主克萊芒的腹中。後來,路易十世的兒子出生了,被貴族們確定為新的法國國王,即約翰一世。可是,約翰一世只在世界上活了短短幾天,就夭折了,被安葬於巴黎聖丹尼修道院。約翰一世的意外去世,留下了一道難題,誰來繼承王位?
  • 腓力二世,靠才華和能力當上馬其頓國王的人
    因此說,馬其頓人是與希臘人擁有共同祖先,同時也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個族群。因為希臘諸城邦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毗鄰希臘的馬其頓邦國長期浸淫在希臘文化中,受到它的薰陶和滋養。馬其頓人講希臘語,崇拜希臘的神。但是,在國家構建方面,馬其頓人又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 疑似腓力二世的陵墓是真的嗎?專家至今難下定論
    18歲的他回國後,集合軍隊,從他叔叔手中奪回了本應屬於自己的王位,建立了強盛的馬其頓王國,他就是腓力二世。腓力二世生前的功績是被全世界考古學家所肯定的,但兩千年後關於發現他陵墓的定論,卻遲遲未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就和小夥伴們說一說關於腓力二世陵墓的一些爭論。
  • 腓力二世改革:馬其頓全面崛起的序幕,亦是亞歷山大東徵的奠基石
    那麼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馬其頓為何能從希臘世界邊緣的蠻夷小國一躍成為拉開亞非歐希臘化序幕的霸主呢,這還得從腓力二世改革開始說起。 ※ 馬其頓王權專制與科林斯同盟 ※ 腓力二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曾作為馬其頓王子於公元前367年前往底比斯(即忒拜,是當時的希臘霸主)作為質子。
  • 「獅心王」理查一世:「壞國王」為何更受愛戴
    理查一世為何會得到如此兩極化的評價?不愛江山愛徵戰:橫徵暴斂的勇士理查一世是英格蘭金雀花王朝國王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兩個哥哥離世較早,他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因為自幼經過嚴格的騎士訓練,雄武過人,他得了個「獅心王」的綽號。理查家族的領地包括了法國的一部分,即位前他就生活在這裡,對英國了解很少,甚至有記載稱他不懂英語。
  • 希臘史:馬其頓的崛起與腓力二世
    直到公元前4世紀的後半葉,馬其頓在希臘的政治中扮演的角色都非常有限。儘管馬其頓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他們在政治上是軟弱的。其國力的發展一方面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君主政體的影響。王國主要分為兩部分,阿克西奧斯河和哈利亞克蒙河之間的低地和多山的內地,後者很不安定,經常被北方、東方和西方的敵人劫掠。君主制雖然實行中央政府,卻非常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