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出了許多有名的女王,為何法國從來沒有女性國王?

2020-12-21 勇哥讀史

3月25日,由於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被檢查出新冠病毒,使得人們對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健康狀態產生了關心。白金漢宮表示,伊莉莎白二世身體健康,如果疫情進一步擴散,她將與98歲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桑德林漢姆莊園進行自我隔離。

英國歷史上出許多有名的女王,如維多利亞、伊莉莎白一世、瑪麗一世等。伊莉莎白二世在位68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法國與英國一衣帶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和法國組建了聯合軍隊,並肩作戰。法國曾經也有國王的存在,長達1000多年,直到1870年才宣布廢除。不過,法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女性國王。

其實,法國曾經差點產生過一位女性國王。

那是1316年的事情了。那一年6月5日,法國卡佩王朝國王路易十世英年去世,年僅27歲。路易十世去世時,他的兒子還在母親匈牙利公主克萊芒的腹中。後來,路易十世的兒子出生了,被貴族們確定為新的法國國王,即約翰一世。

可是,約翰一世只在世界上活了短短幾天,就夭折了,被安葬於巴黎聖丹尼修道院。約翰一世的意外去世,留下了一道難題,誰來繼承王位?

有人提出,由路易十世的女兒、約翰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讓娜來繼承王位。如果這個建議被採納,那麼法國將誕生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國王。讓娜的外祖母是匈牙利女王,舅舅是勃艮第公爵,家族很有勢力,因此讓讓娜繼承王位的呼聲很高。

可是,路易十世的弟弟腓力五世對王位虎視眈眈,他當時擔任攝政王,掌控國家大權——有人甚至懷疑是他謀殺了年幼的約翰一世。在腓力五世的支持下,法國貴族搬出了一部古老的《薩利克法典》,來證明女性沒有王位繼承權。

《薩利克法典》由法國墨洛溫王朝的創始人克洛維一世頒布,源於薩利克部族中通行的各種習慣法,因而得名。《薩利克法典》規定,女兒不得繼承父親留下的土地,只能屬於男性。法國貴族據此引申為,女性沒有王位的繼承權。

隨後,腓力五世宣布以約翰一世叔叔的身份,繼承王位。

有意思的是,腓力五世其實也沒當幾年國王。6年後的1322年1月3日,腓力五世英年去世,年僅29歲。

腓力五世跟路易十世一樣,也沒有留下男嗣。王位繼承又出現問題。

當時,英國國王愛德華二世的妻子伊莎貝拉王后,是法國老國王查理六世腓力四世(腓力五世的父親)的掌上明珠。愛德華二世希望由伊莎貝拉王后去繼承腓力五世留下的王位,藉此來控制法國。法國貴族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現象發生,拒絕了愛德華二世的提議。

最終,法國貴族選擇由腓力四世的第三個兒子查理四世來繼承王位。

愛德華二世控制法國的計劃失敗了。5年後的1327年,伊莎貝拉王后和查理四世聯手,廢黜了自己的丈夫愛德華二世,擁立了兒子愛德華三世為英國國王。

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1328年,相似的一幕再次發生了。

那一年2月1日,法國國王查理四世也去世了,年僅34歲。查理四世不是一個好國王。為了增加王室收入,查理四世下令向老百姓徵收重稅,甚至還直接搶奪老百姓的土地。查理四世的突然去世,給繼承者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且慢,查理四世雖然有3次婚姻,但只生育了4個女兒,並沒有一個兒子,他哪裡來的繼承人?

於是,有人提出,能不能在查理四世的4個女兒中選擇一個來繼承王位?當然,這樣的提議註定會失敗。查理四世的堂兄、安茹伯爵腓力六世繼承了王位。這個舉動,終結了長達300多年的卡佩王朝的命運,開啟了法國歷史上的瓦盧瓦王朝。

由此可見,法國之所以沒有產生女性國王,與《薩利克法典》有關。其實,《薩利克法典》在歐洲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引發了多次王位繼承戰爭。腓力六世繼承王位,引起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強烈不滿,從此埋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隱患。

為了迴避《薩利克法典》,1384年,波蘭女王瑪麗亞在繼承王位時,只能玩起文字遊戲,宣稱自己是國王,而非女王。

相關焦點

  • 英國歷史上一共41位國王,7位是女王,為何會有這麼多女王
    如果放到整個英國的歷史中,女王其實也不算多。到現在為止,英國的王一共是41位,其中女王只出了7位,這還要算上一個只當了9天的簡格雷夫人在內。這一點足以讓歷代的中國女性羨慕了。 英王室的王位繼承順序是有法律規定的,而不是國王一個人說了算。這算不算是一個制度上的進步呢?可是這樣的進步,是靠流血拼出來的。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孫女,為何被秘密安葬在北京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孫女,為何被秘密安葬在北京要說起歐洲王室,有個話題是怎麼也避不開的,就是歐洲王室之間的通婚,除了為保持血統的純正性,更多的是為了將權力牢牢握在這些皇室的手上,既然是通婚,在血緣上互相便有著親戚的關係,國王之間互相是叔侄或表哥表弟的比比皆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弟,因為兩者的母親曾是親密的姐妹關係。
  • 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國紛紛遣使到英國求親,為何英女王始終堅持不嫁
    當時,法蘭西和西班牙的爭霸還沒有結束,而隨著上一任英女王瑪麗一世的故去,實際上,英格蘭與西班牙的關係已經解綁。此時的伊莉莎白一世希望與法國就加來港重新回歸英格蘭的問題達成議和,而西班牙則希望再次拉攏英格蘭去對付法國,於是,急不可耐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在瑪麗一世死後,伊莉莎白還未加冕前,西班牙國王就派人去英格蘭提親。
  • 英國女王是英國元首,為何她的安保費要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出
    這讓人不禁疑惑了,哈裡王子是英國的王子,與加拿大毫不沾邊,為何加拿大要出他的安保費用?其實理由很簡單,英國女王不僅是英國名義上的女王,還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名義上的女王,既然她是大家的女王,所以英國女王的安保費由大家出,自然英國皇室成員的安保費用,也由大家出,而哈裡王子脫離英國皇室後,他就不是英國皇室成員了,加拿大政府自然不願出他的安保費了。
  • 英國最特殊的三塊領土:屬於英國女王,不屬於英國
    這3塊皇室屬地最特殊,它們屬於英國女王所有,但是不屬於英國建制領土。嚴格說,這三塊地也不屬於英國女王,它們各有自己的君主,只是它們各自的君主都由英國女王兼任。這種無尾貓只有曼島才有,據說是上世紀30年代一場瘟疫讓島上所有的貓都沒有了貓。這個島上還有一個特產,四角羊,平常所見的牛羊都是兩隻角。曼島是一塊獨立的自治區,它有自己的收入稅、進口稅和消費稅,這個島上的人不用向英國交稅,到這個島上的投資者也不用向英國交稅。英國和曼島的關係,是共主邦聯的關係,形象地說,英國和曼島是兄弟,不是父子,所以曼島並沒有隨著英國一起加入歐盟。
  • 你知道英國未來國王姓什麼嗎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將其再分成瓦盧瓦、奧爾良和波旁等幾個不同的王朝,這些王朝的改變是指君權由於沒有男嗣繼承人而轉移到了別的旁系,因此法國「王朝」的意思基本上也就是中文裡同一家人裡「長房」「二房」的意思。而英國「王朝」的概念和法國又有點不一樣。
  • 法國政治思想中「祖傳」排斥女性,為何歷史上還有大量女性攝政?
    但是,在主流社會卻遭到了大力支持,所以女性攝政在法國機會是非常少的,但為何法國史上又有大量的女性攝政存在。一、丈夫不在,妻子上戰場女性涉足朝政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在中世紀法國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在王朝裡女性雖然沒有大眾居民身份那麼低,但是卻不能參與朝政。
  • 法國史上最牛國王,建一座最好的宮殿,卻為何沒廁所
    親們都知道,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1952年時繼位,那年她25歲,首相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邱吉爾。現在大半個世紀過去了,英國首相已經換了十多任。可謂是流水的首相,鐵打的女王。
  • 法國曾想主動加入大英國協,領土也送給英國,英國為何還拒絕
    可是英國方面卻拒絕了法國的主動投靠。後來,摩勒又提出,既然不願合併,那法國就加入大英國協,以英國女王作為兩國的共同元首。為表誠意,法國還願意把大部分主導權交給英國。然而英國在經過慎重考慮後,仍然拒絕了法國的提議。按說一個是歐洲最強陸軍,一個是全球海洋霸主,兩強結合,成為超級強國,重振輝煌指日可待。
  • 加拿大原是法國殖民地,後來為何變成英國的?因法國有個昏君國王
    加拿大在地圖上的位置 加拿大作為法國殖民地的歷史長達一百多年,但眾所周知,加拿大後來變成了英國殖民地,之所以發生這個情況,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國有個昏君國王,在位期間的法國與英國爆發戰爭
  • 亞洲最富有國王,比英國女王有錢80倍,他的收入來源是啥?
    提到最有錢的王室,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英國女王,畢竟這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女王,並且曝光率也非常高,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也很大;也有人會想起中東的很多酋長,中東因為石油而非常富有,王室更是奢侈無度,是公認的有錢,但根據報導,全球最富有的王室,位於榜首的卻並非中東或者英國的國王,而是泰國國王。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是全世界職業女性的終極夢想
    女王的婚姻在歐洲從來都是難事,選擇身份相當的強國王子,英國會成為這些強國覬覦的目標,因為歐洲歷史上通過婚姻獲得土地甚至國家的事情太多了,選擇國內頂級貴族呢,也很容易皇權旁落,說白了,王夫這個職位太重要了,呵呵。
  • 歐洲歷史上,同樣有過重男輕女的思想,為何近代歐洲有很多女王?
    然而歐洲的很多國家,例如,西班牙和英國,都曾產生過許多著名的女王,像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更是號稱讓全歐洲匍匐在她的腳下,這些女王在重男輕女的歐洲,所產生的原因是複雜的。這其中基督教對婚姻和繼承人的態度,女性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這些都是女王產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將歐洲區別對待也是有必要的,畢竟法國這個傳統歐洲強國就從來沒有產生過什么女王。
  • 《伊莉莎白女王》:三個出人意料的舉措開闢了英國的「黃金時代」
    愛德華六世時期,真正的宗教改革興起,英國出現了要求進一步改革的新教徒。於是在英國形成了新教和羅馬教兩個不同的陣營。到了瑪麗女王統治時期,宗教改革的傳統被顛覆,瑪麗女王瘋狂鎮壓新教徒,羅馬教在英國重新確立起權威,許多新教徒逃到了國外。新舊教派之爭暗潮湧動,愈演愈烈,。
  • 英國第一位女王,在生命裡大部分都在捍衛王位,並被譽為血腥瑪麗
    獲得王位後,瑪麗不得不確立自己的女性君主地位。在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裡,這是前所未有的地位——事實上,許多人質疑女性是否能戴上王冠。君主被認為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一個捍衛和正義的人物——一個以軍事力量為前提的角色。英國君主制和王室的語言、形象和期望都是明確的男性,女王的權利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問題。
  • 國家並不富有,卻造就了全世界最有錢的國王,資產超英國女王80倍
    至於我們熟悉的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資產只有5.2億美元,連泰王的八十分之一都不到。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財產只有2000萬美元,和其他國王比起來顯得更為寒酸。 說穿了,一個國王有沒有錢,關鍵看他有沒有權。 雖然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國家實行君主制,但國王與國王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此後的瑪麗·斯圖爾特一直成長於法國王室內,受到法蘭西最好的教育。16歲的她接受婚約安排,嫁給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成為了法蘭西的王后。這時的英格蘭王室內部發生了許多動亂,已繼承英格蘭王位的愛德華六世在1553年去世,他的遠親簡·格雷被推向王位,執政僅9天,就遭到英國議會的廢黜。英國議會擁戴瑪麗·斯圖爾特的表親——英格蘭的瑪麗一世成為英格蘭新的國王,英格蘭的瑪麗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教徒,她容忍不了新教在英格蘭的傳播,並下令實行了殘酷的鎮壓政策——用火刑殺害了三百多位新教教徒。
  • 英國女王為啥要去溫莎城堡避難?原來這裡才是英國皇室的老家
    近日,讀書君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因英國疫情緊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近日已經暫時遷離白金漢宮,在倫敦以外的溫莎城堡躲避。」很多小夥伴問了,為啥英國女王要到溫莎城堡避難呢?今天讀書君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溫莎王朝」在一般人的眼裡,伊莉莎白二世作為英國女王似乎應該住在皇宮,也就是白金漢宮裡面。然而作為英國女王來講位於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的家。
  • 她讓英國成為歐洲強國,「英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終身未嫁?
    縱觀歷史,世界上的女性統治者不多,中國只有一個武則天成為女皇。唐朝在她的統治下,為之後的盛世打下了基礎。伊莉莎白一世,被稱為「英明女王」,在她的統治下,英國逐漸成為歐洲強國。次年,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任王后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莉莎白和她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都成為了愛德華的傭人,姐姐並沒有善待有幼小的伊莉莎白。後來,她的父親娶了第六任王后凱薩琳·帕爾,王后對兩個公主很好,她才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 英國去世最離奇的國王:拉屎太用力擠爆大動脈,導致大出血猝死!
    在這一千五百多年誕生了許多的國王,其中有許多的國王去世都非常的意外, 如:諾曼第王朝的亨利一世因為太喜歡吃鰻魚了,結果一口氣吃太多不新鮮的鰻魚給吃死了。來自德國的英國國王算了一下,英國一千五百多年的君主制歷史中共產生了10個王朝,出了40個國王(女王),但都不是英國人,也可以換句話說他們根本沒有多少盎格魯撒克遜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