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第一位女王,在生命裡大部分都在捍衛王位,並被譽為血腥瑪麗

2020-12-16 百家號

「血腥瑪麗」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偏執狂,她是半個西班牙的暴君,在宗教改革歐洲最殘酷的迫害時期之一,殺害了近300名新教男女和兒童。至少後來的(新教徒)作家是這樣描述她的。約翰福克斯(John Foxe)於1563年首次出版的經典殉道者著作《使徒行傳》(Actes and Monuments,俗稱《殉道者之書》)生動地描繪了「可怕的女王瑪麗時期」,並主宰了瑪麗統治近500年的歷史。

約翰·諾克斯(John Knox)在瑪麗去世前夕第一次吹響了反對女兵的號角,譴責瑪麗既是女統治者又是天主教徒:她是「可怕的魔鬼耶洗別」,「迫使(英國人)在撒旦的枷鎖下低頭」。傳統上從她的宗教的角度來看,瑪麗的五年統治被描述為災難性的,缺乏想像力的和無效的,沒有積極的成就。

然而,瑪麗是英格蘭第一個公認的女王:第一個戴著英格蘭王冠的女人。她的父親亨利八世(Henry VIII)曾竭盡全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瑪麗不僅僅是迎接了挑戰。在前所未有的情況下,她證明了自己的勇氣和政治成就。她的統治重新定義了英國君主制的輪廓,並證明了女王可以作為國王統治。

在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瑪麗一直在努力捍衛她的王位繼承權,甚至是保護她的生命。在她的母親,阿拉貢的凱薩琳和亨利八世的婚姻破裂後,她被從皇家公主降級為私生子。有一段時間,她被她的父親從繼承權中劃掉,雖然在1544年第三次繼承權法案和亨利的遺囑中恢復了繼承權,但她仍然是不合法的。當她九歲的弟弟愛德華六世在1547年繼承王位,面對瑪麗的天主教時,她宣稱她寧願「把自己的頭放在一個街區」,也不願放棄自己的信仰。她的支持者敦促她逃往國外,但瑪麗仍留在英國,決心捍衛她的王位繼承權。

爭奪王位

1553年7月她的弟弟去世後,瑪麗不顧一切,通過一場非同尋常的政變贏得了王位。愛德華寫信給瑪麗,要求她放棄王位繼承權,轉而任命新教的簡·格雷女士為王位繼承人。在國王的死訊公布之前,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John Dudley)已經控制了這座塔,並擁有皇家炮兵和金庫供他使用。由於倫敦顯然安全,簡夫人被宣布為女王。當瑪麗接到愛德華的死訊,諾森伯蘭計劃逮捕她時,她逃離了東英吉利亞。她的一位支持者稱這是一種「巨大的而不是女性的大膽」的行為。在薩福克的弗蘭克林厄姆城堡,瑪麗提高了她的標準,召集了當地紳士和平民來支持她的事業。7月19日,她被宣布為女王,她的即位受到熱烈歡迎。

她的成就常常被忽視。瑪麗領導了16世紀英格蘭唯一一次成功的反抗中央政府的起義。她躲過了抓捕,發動了一場反政變,在危機時刻證明了她的勇氣、果斷和政治手腕。通過貶低她的天主教信仰並宣布她的合法性,瑪麗得到了天主教和新教的支持。她還確保王室繼續遵循都鐸王朝的法定繼承權,以捍衛伊莉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地位(儘管直到她生命的最後幾周才正式宣布)。

獲得王位後,瑪麗不得不確立自己的女性君主地位。在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裡,這是前所未有的地位——事實上,許多人質疑女性是否能戴上王冠。君主被認為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一個捍衛和正義的人物——一個以軍事力量為前提的角色。英國君主制和王室的語言、形象和期望都是明確的男性,女王的權利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問題。

瑪麗的加入改變了遊戲的規則,這種新的女性政治的性質還沒有被定義,但在許多方面,瑪麗證明她完全勝任這項任務。關於女王實踐和權力細節的決定成為未來的先例。1554年4月,瑪麗議會通過了《帝王權力法》,該法規定女王與男性前任一樣,「完全、完全、絕對」地擁有權力,從而確立了王室的無性別權力。

在瑪麗的加冕禮上,她接受了男性君主的全部王權,並承擔了神聖的角色,而這一角色至今僅限於國王。在此之前,正是由於這種從加冕禮中獲得的半祭司權力的行使,才使得女性無法繼承王位。通過延續以前國王的做法——為「國王的邪惡」(scrofula)提供治療的方法,以及相信可以治癒抽筋和癲癇的祝福戒指——瑪麗證明了加冕君王的職位不受性別的限制。

瑪麗曾表示希望保持單身,但她接受了結婚的需要,以履行她對信仰和王國的公共義務。每個人都同意需要一個丈夫來指導她的統治,並產生一個男性繼承人,從而確保繼承權。雖然傳統上認為瑪麗與西班牙菲利普的婚姻不受歡迎,但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聯盟在政治上是權宜之計。當然,《婚姻條約》「儘可能有利於維護英國的利益和安全,甚至有利於英格蘭的顯赫地位」,瑪麗作為女王的合法權利得以保留,而西班牙的影響力則保持在最低限度

但對一些人來說,這還不夠。1554年1月,瑪麗遭遇了託馬斯·懷亞特領導的新教叛亂,目的是阻止這場比賽,但女王再次挺身而出。儘管她的顧問們敦促她不要離開倫敦;然後,在市政廳的一次精彩演講中,她抨擊懷亞特是一個邪惡的叛徒,為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選擇丈夫的選擇辯護,並呼籲倫敦人堅定地支持她。瑪麗強調她的挑戰、勇氣和承諾,並不是通過聲稱擁有男人的品質,而是作為女人擁有這些品質。瑪麗激動人心的言辭如此鼓舞人心,以至於當託馬斯懷亞特(Thomas Wyatt)走近倫敦塔時,他發現路德蓋特對他不利。叛亂分子被迫放下武器,請求寬恕。瑪麗顯然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演說家,早在她的妹妹伊莉莎白贏得喝彩之前。

瑪麗的名聲幾乎完全由宗教所定義,臭名昭著的綽號「血腥瑪麗」可以概括。伊莉莎白時代的新教徒是第一個寫下瑪麗統治歷史的人,他們將這個政權描述為暴力鎮壓、精神上的垂死掙扎和巨大的失敗。然而,在許多方面,馬利亞使心靈和思想皈依羅馬天主教的計劃是創新和充滿活力的。在紅衣主教雷金納德·波爾(Reginald Pole)的領導下,復興天主教的計劃鼓勵布道,並利用印刷術製作說教和教義問答,促進天主教的教區復興。

甚至焚燒——當時被接受的對異端邪說的懲罰——也被認為是廣泛有效的。門外漢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偵查異教徒的工作中,到1558年,被燒毀的人數開始下降。事實證明,瑪麗安教會的使命是成功的——但是,瑪麗安在執政僅僅五年之後,沒有天主教的繼承人,就過早地去世了。

被遺忘的勝利

對瑪麗皇后地位的傳統評估,主要集中在她統治時期明顯的軍事失敗上,以1557 - 1559年英法戰爭中失去加萊為代表。這種失敗與1588年伊莉莎白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形成鮮明對比。儘管人們普遍認為伊莉莎白是一位凱旋的勇士女王,但瑪麗卻被嘲笑為只獲得了國家軍事上的恥辱。

當然,失去加萊給瑪麗的名譽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對瑪麗軍事實力的評估應該重新考慮。在失去加萊之前,她經歷了成功。1557年8月,英國和西班牙軍隊佔領了聖昆廷監獄,約有3000名法國士兵陣亡,7000人被俘,其中包括他們的指揮官,法國警察安妮·德·蒙莫朗西。

這個消息在英國引起了廣泛的慶祝。倫敦的編年史家們預言了「國王,我們的主人」的成功——瑪麗的丈夫現在被接受了。政治團體為菲利普國王的國家戰爭而努力。但是,幾周後,英國人經歷了恥辱性的失敗,這將給瑪麗的統治打上決定性的烙印。由於英國最後的殘餘勢力聲稱對法國擁有主權,加萊的象徵價值與其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不成比例。

儘管瑪麗在位時間很短,但她擴大了地方的皇室權力,管理了她的議會,重建了海軍,重組了民兵組織,並為貨幣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幾內亞、波羅的海和俄羅斯開發了新的出口市場,後者促成了1558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同年,政府對稅率表的改革也增加了皇室的海關收入。通過的法規規定了特定商品的適當生產,並規定了更有效和系統的生產措施。瑪麗重新捐助了五家醫院,包括倫敦的薩沃伊醫院。

瑪麗被證明是一個認真而勤奮的女王,她決心密切參與政府事務和政策制定。正如威尼斯大使所記錄的那樣,她會在「破曉時起床,在做完祈禱和私下聽彌撒後」,「不停地做生意,直到午夜之後」。

瑪麗以女王的威嚴統治國家,並完成了她的大部分任務。她贏得了合法的王位,嫁給了她的西班牙王子,並讓這個國家回歸羅馬天主教。西班牙人的婚姻是與歐洲最強大的統治集團的聯姻,高度有利的婚姻條約最終贏得了英國政府的支持。她打敗了叛軍,保留了都鐸王朝。她的天主教受到她的人文教育的影響,在她去世前顯示出許多廣泛接受的跡象。她是一位聰明、善於政治、果斷的君主——非常像她自己的女人。

重新定義君主制

瑪麗一度被認為意志薄弱,缺乏領導才能,但現在卻被認為勇敢而好戰,受過統治教育,政治意志堅定。她的早逝——在災難性的歉收和流感流行期間,在失去加來之後不久——確保了瑪麗的聲譽受到致命的打擊。如果她能活得久一點,她在宗教和金融領域的創舉就會結出碩果;如果她生了孩子,英格蘭天主教的未來就會得到保證。

然而,通過保住王位,瑪麗確保王位延續都鐸王朝的法定繼承權。作為英國第一任女王,她重新定義了皇室儀式和法律,從而確立了一個女性統治者,無論已婚還是未婚,都將享有與男性君主相同的權力和權威。瑪麗是都鐸王朝的開路先鋒,他的統治重新定義了英國的君主制。

她的繼任者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她是第二位掌權的女性。伊莉莎白雖然從來不承認,卻在她姐姐所奠定的基礎上,接受了寶貴的政治教育。瑪麗去世後,英國首位女王的加冕禮服被匆忙翻新——換上了新的緊身上衣和袖子——以與第二件禮服相配。這套服裝只是伊莉莎白從她的前任那裡借來的許多東西之一。

相關焦點

  • 以少女之血沐浴的英國女王——血腥瑪麗
    提起血腥瑪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血色的雞尾酒另一些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對血腥瑪麗的第一反應是電影中的紅皇后其實無論是濃烈的雞尾酒,還是殘忍的紅皇后,都是取材於本文中要說的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女王
  • 因母親未再生育,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終進化成「血腥瑪麗」
    就這樣,瑪麗從備受溺愛的長公主成為了灰姑娘。從此刻開始,瑪麗一路朝著「血腥瑪麗」的方向進化。而這一切,竟是因為其母親不能再生育。 「血腥瑪麗」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死於被斬首的瑪麗一世
    >狀況下,還是個嬰兒的瑪麗·斯圖亞特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蘇格蘭的瑪麗一世,也是整個英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王。這時的英格蘭王室內部發生了許多動亂,已繼承英格蘭王位的愛德華六世在1553年去世,他的遠親簡·格雷被推向王位,執政僅9天,就遭到英國議會的廢黜。英國議會擁戴瑪麗·斯圖爾特的表親——英格蘭的瑪麗一世成為英格蘭新的國王,英格蘭的瑪麗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教徒,她容忍不了新教在英格蘭的傳播,並下令實行了殘酷的鎮壓政策——用火刑殺害了三百多位新教教徒。
  • 隨風說史:殘酷女王的可憐一生 「血腥瑪麗」難以啟齒的另一面
    瑪麗·都鐸稱王,繼位是為瑪麗一世,一般來說史學界認定瑪麗是英國首任女王(由於珍·格雷在位時間過短),這位女王有著更為讓人恐怖稱號「血腥瑪麗」。但是,我們今天來嘗試一下用另外一種視角,重新審視這位讓曾經的英格蘭瀰漫著恐怖氣息的女王。
  • 英國第一任女王,被稱為血腥瑪麗,實際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恨的女人
    大家提到英國,就會覺得英國似乎有很多女王。現在英國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當政,所以英國女王可以當作是英國的象徵之一。不過在英國早期時候,事實上很長時間也是男的國王當政,一直到1553年的時候,英國才有第一個女王出現,這就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女王。在瑪麗女王之後,英國出現了多位女王。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悲情英女王的變味兒傳說
    旅讀時間 | 第7期坐標:英國一杯「血腥瑪麗」背後的故事閱讀時間:5分鐘,血腥瑪麗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傳說?瑪麗也從名正言順的公主一夜之間跌落凡間,成了私生女「瑪麗都鐸」。宮廷裡上演了一出職場小三上位的大戲碼,女侍官安妮·博林一步登天,成了正牌王后,並生下了後來大家都知道的女王「伊莉莎白一世」。
  • 被殺妻狂父親耽誤青春的瑪麗女王
    說起外國女王,最出名的莫過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但如果沒有她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女王的話,伊莉莎白一世根本當不上女王,王位是屬於七日女王簡格雷的。是瑪麗一世發動政變推翻了簡格雷的統治當了幾年女王病逝後,把王位傳給伊莉莎白一世。若不是瑪麗一世,都鐸王朝要變為格雷王朝了。
  • 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當長大自行翻閱書籍,看遍瑪麗一世的成長曆程和登基後的所作所為,不禁發出疑問:「瑪麗一世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提起瑪麗一世,大多數人都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而令人恐懼的女王。
  • 英國史上第一個正統女王瑪麗的血腥一生,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為了與她結婚,他發動了宗教改革,在英國廢除了天主教,改信安立甘教,且成功地將凱薩琳王后趕出皇宮。父母的婚姻裂痕在瑪麗心中留下了創傷。同時父親還將她當作政治籌碼先後同法國王儲及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訂婚,雖然後來都沒有成功。西班牙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在母親的教育下,瑪麗十分信仰天主教。
  • 瑪麗一世出生於血統高貴的皇室,為何卻有個「血腥瑪麗」的稱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蘇格蘭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的真實故事
    從她執政之初,伊莉莎白就敏銳地意識到她對王位的脆弱掌握。作為一名新教徒,她面臨著來自英格蘭天主教派系的威脅,該派系支持蘇格蘭天主教女王瑪麗的王位繼承權。在天主教會看來,伊莉莎白是非法婚姻的非法產物,而亨利八世姐姐瑪格麗特的孫女瑪麗是合法的英國繼承人。
  • 英國女王瑪麗一世,被世人稱為「瘋狂女王」,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英國女王,一個代表了權力的稱號,是多少人嚮往的職位。但是,真正的能夠做到這個位置的熱門,除了在身份上做到契合之外,在能力上同樣要做到徵服其他的人。在英國的歷史上,就出現了這樣的一位女王,她被人們稱為是」血腥瑪麗「,今天,就跟隨小編共同來走進她的世界。
  •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部網絡小說,是以英國都鐸王朝為背景的,這個作者十分熟悉英國的歷史和一些名人典故。這部小說算是我的英國史的啟蒙。1953年,伊莉莎白的姐姐登上了王位,就是後來史書中所說的"血腥瑪麗",這個姐姐和伊莉莎白的命運其實很相似,但是伊莉莎白是新教徒,瑪麗是狂熱的天主教徒,這個女王對自己父親的宗教改革十分不滿。於是她殺了很多的新教徒。本來就仇視自己妹妹的瑪麗,以莫須有的藉口把伊莉莎白關進倫敦塔,所以,伊莉莎白的青春期都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唯恐自己的姐姐一個不高興就把自己做了。
  • 他向女王求婚卻失敗了,後來他繼承了女王的王位成為國王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因安妮女王的斷嗣而結束,取代它的是漢諾瓦王朝,而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喬治一世曾經向安妮女王求過婚卻失敗了,沒想到他居然能繼承安妮女王的王位。可惜的是,安妮公主成為安妮女王,卻沒有後代繼承王位,這是因為安妮公主的十幾個孩子都在幼年夭折,最後只能選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瓦公爵夫人索菲亞為繼承人。而索菲亞就是喬治王子的母親。
  • 歷史上最不幸的女王:蘇格蘭女王瑪麗的14個悲慘事實
    她是在法國長大的蘇格蘭女王,是一個天主教的統治者,王國的新教程度越來越高,而她對男人的判斷也很糟糕——似乎每一次都對瑪麗不利。她無法保住自己的王位,而她的表妹伊莉莎白一世也沒能讓事情變得更容易。蘇格蘭女王瑪麗透露,她是亨利七世的直系後裔,因此是伊莉莎白一世英國王位的索求者。這一事實影響了他們的關係:瑪麗·斯圖亞特和伊莉莎白女王是最初的表親亦敵亦友。
  • 英國史上最悲情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被表親伊莉莎白送上斷頭臺!
    1503年,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士四世與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女兒結婚。其後裔斯圖亞特家族的詹姆士六世在1603年繼承英國王位,成為英王詹姆一世(1603~1625年在位)。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我們所熟知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有蘇格蘭的瑪麗一世和她的孫子查理一世,他們的結局都很悲慘。
  • 血腥瑪麗:曾經飽受冷落的私生女,最終成為都鐸王朝的浴血玫瑰
    16世紀的歐洲,出現過兩個著名的瑪麗女王,一個是英格蘭的瑪麗·都鐸,另一個是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她們年齡相差26歲,人生中鮮有交集,但她們的命運同樣充滿了波折和坎坷。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是英格蘭瑪麗女王,她更廣為人知的稱號是「血腥瑪麗」。
  • 這位少女成為英國女王僅9天,便以被秘密斬首而告終
    愛德華和他的顧問們,試圖阻止他姐姐們合法的繼承王位,但沒有成功。瑪麗和伊莉莎白最終各自掌權,簡是三位都鐸女王中的第一位:瑪麗1553年到1558年,然後是伊莉莎白1558年到1603年。半個世紀以來,都鐸王朝都是由堅強、聰明、兇猛的女性領導的。
  • 瑪麗女王為何失敗?與西班牙聯姻介入對法戰爭,損害民族榮譽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是英國向現代轉型的重要階段,國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等都是受人尊敬和褒獎的君主,這些君主的豐功偉績使後人為都鐸王朝貼上了「明智」的標籤,但這一王朝中仍有一個例外的君主,即瑪麗女王。瑪麗一世被稱為「血腥瑪麗」,在位期間,極力復闢天主教,打擊新教徒,與西班牙王子菲利普聯姻,將英國綁上了西班牙對法國戰爭的戰車上,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 蘇格蘭瑪麗女王親筆題寫的祈禱書,預計將以43.4萬美元的價格拍賣
    瑪麗·斯圖亞特(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18日),又稱瑪麗一世,蘇格蘭瑪麗女王,法國王后,以美貌著稱。1567年王位遭廢黜,次年起被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囚禁達十八年之久。最後以企圖謀殺伊莉莎白一世的罪名被處死。享年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