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瑪麗:她一生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2020-12-16 熊沾沾

在英語中血腥瑪麗Bloody Mary是女巫的同義詞。

這個充滿貶義的詞,來自英格蘭第一位真正的女王,瑪麗一世。

學生時代老師解釋這個單詞的時候,只說這個女王殺人如麻,人們才給她取個這個綽號。

當長大自行翻閱書籍,看遍瑪麗一世的成長曆程和登基後的所作所為,不禁發出疑問:「瑪麗一世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擔得起此等惡名?」

提起瑪麗一世,大多數人都認為她是一個失敗而令人恐懼的女王。為了維護天主教的信仰,她把300多個新教徒送上火刑架;對於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莉莎白,她感情複雜,嫉妒之下又把送進倫敦塔;為了討丈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歡心,她一度把英格蘭當做討好的籌碼,卻始終和丈夫貌合神離。

她坐在王位上五年,把英格蘭進入一個「恐懼和血腥」的年代。

只是,這是她人生的全部嗎?

一、被父母離婚大戰拖累的童年

在九歲之前,瑪麗備受父母寵愛。

亨利八世當時只有這麼一個存活下來的女兒,和凱薩琳王后感情很好。加上瑪麗本人聰明好學,精通音樂,是亨利八世的掌上明珠。

1525年,瑪麗的命運急轉直下。

這一年,凱薩琳王后四十歲。亨利八世認為凱薩琳不可能生育出健康的男性繼承人,決定離婚另娶安妮·博林。

凱薩琳憑藉多年的聲望和娘家強大的勢力,極力反擊亨利八世,維護自己和女兒的地位。

這一場離婚官司,前後打了八年。

父母離婚大戰中,瑪麗的生活受到巨大影響。

亨利八世不允許凱薩琳和瑪麗見面,母女倆身邊的侍女侍從都被驅逐,生活條件一落千丈。

除了物質待遇,瑪麗還要承擔父親亨利八世施加的精神壓力。

她之前定好的婚事被無限期擱置,亨利八世不停派人勸說瑪麗籤署文件,放棄公主的身份和權利。只要她同意這些,亨利八世就會讓她同母親見面,恢復她們的生活待遇。

凱薩琳能和亨利八世打八年的離婚官司,不僅是她娘家的助力,還在於她本身的固執和韌性超乎亨利八世預期。

瑪麗公主遺傳到這一點。母子倆的倔強如出一轍。

這令亨利八世大發雷霆。他一度打算把瑪麗公主送上審判臺,理由就是違背國王,犯下叛國罪。

這是要親生女兒去死的前奏。

凱薩琳死時,瑪麗公主二十歲。安妮·博林對待瑪麗公主非常刻薄,驅逐侍女,搶走飾品都是最低級的手段。

伊莉莎白公主出生後,安妮·博林讓瑪麗公主去當伊莉莎白的侍女,作為羞辱。

這導致瑪麗一世之後對妹妹伊莉莎白如何都親近不起來。

兩個人同為姐妹,在父親亨利八世的薄待下,前半生命運類似。但因為母親之間的糾葛,互相提防,心結難解。

始作俑者,亨利八世而已。

二、艱難為王

母親死後,瑪麗長期隱居。

1543年亨利八世娶了最後一任妻子凱薩琳·帕爾後,瑪麗的處境得到改善。

凱薩琳·帕爾為人善良,和兩個繼女,瑪麗公主和伊莉莎白公主的關係都很好。

亨利八世也允許瑪麗回到宮廷,經常出入公共場合。

凱薩琳·帕爾作為繼母,對於瑪麗和伊莉莎白二人最大的幫助就是,在她的勸說下,亨利八世經過反覆權衡,最終下定決心,在1544年恢復兩個女兒的王位繼承權。

這個安排成為瑪麗後來登基得到眾人支持的原因之一。

亨利八世1547年去世,瑪麗的人生危機沒有減輕,反而更重。

她的弟弟愛德華六世信奉新教。愛德華的輔政者也以新教徒為主。

歷史上的愛德華年紀雖小,卻頗為早慧,宗教差異導致姐弟倆政治上長期處於爭執狀態。

愛德華六世擔心瑪麗一世上位,會恢復天主教的地位,因此將曾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簡·格雷立為繼承人。

瑪麗此時已經處於政治成熟期。1553年7月6日,愛德華死後,瑪麗迅速組織起一批能幹忠誠的追隨者,九天後就拿下王位。同年10月1日,加冕成為英格蘭女王。

這一年瑪麗38歲。從此她是瑪麗一世。

瑪麗的應對非常及時高效。這是她在父親和弟弟手下忍耐了18年,才換來的政治成果。

但顯然,這頂沉重的王冠,瑪麗一世掌握不了。

三、血腥瑪麗

瑪麗一世的祖母是著名的武士女王伊莎貝拉一世。

伊莎貝拉一世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這種宗教信仰通過母親阿拉貢的凱薩琳傳給了瑪麗一世。

亨利八世一開始在英國掀起宗教改革,其私心是為了和安妮·博林合法結婚。但經過亨利八世的推動,新教徒在英國已經落地生根。

愛德華八世臨終前極力阻止長姐按照1544年的王位繼承法案繼位,就擔心瑪麗一世上位後,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間發生宗教衝突。

這一點,並非杞人憂天。

瑪麗一世即位後,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宗教衝突。

為了鞏固天主教的統治地位,瑪麗一世選擇和自己的表侄,西班牙的王子腓力結婚。

瑪麗不見得有多愛自己的丈夫。她最大的目的是儘快生下一位子嗣,來延續天主教在英國的權力地位。

這一舉動,遭到英國國內的強烈反對。英格蘭人認為,當時強大的西班牙選擇聯姻,目的是為了把英格蘭通過王室聯姻的方式納入西班牙天主教王國。

儘管遭到強烈反對,瑪麗依舊選擇結婚。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瑪麗一世死後,腓力二世曾經向伊莉莎白女王求婚,希望維持聯姻。看到瑪麗一世的前車之鑑,伊莉莎白一世拒絕了。後來伊莉莎白一世還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瑪麗遺傳自凱薩琳的倔強和韌性對她此時的行事風格有很大的影響。

為了捍衛天主教的正統地位,瑪麗在位期間,把300多名異教徒送上火刑架。這讓瑪麗一世變為「血腥瑪麗」。

這一點是瑪麗一世身上無法洗白的地方。

據說為了燒死這些異教徒,倫敦城的木頭一度「洛陽紙貴」。

只是,如果瑪麗一世是血腥瑪麗,人們又該如何稱呼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呢?

只說兩個數字:亨利八世在改革期間,處死大約7萬多人,佔當時英國人口的2%。

四、和伊莉莎白一世的複雜感情

和父母關係破裂那一刻起,瑪麗一世的人生就披上了一層灰色。

她的性格很矛盾。

一方面她同意大規模的處死新教徒,一方面她又在人性間遊走。

就拿她的政敵簡·格雷來說。

簡·格雷是瑪麗一世的表侄女。簡·格雷被囚禁到倫敦塔時,瑪麗一世前去看望過這位可憐的小姑娘,並允許她在倫敦塔自由活動。

瑪麗一開始不同意處死簡·格雷。但是簡·格雷的父親在外依舊謀劃叛亂。

瑪麗提出讓簡·格雷改信天主教,作為交換活命的機會。

簡·格雷拒絕了,坦然赴死。

瑪麗一世並非天生的嗜殺之人。

她的矛盾,在她與妹妹伊莉莎白的關係上,也有所體現。

瑪麗一世登基時,伊莉莎白一世陪伴在一旁。

同樣,她也要求伊莉莎白一世改信天主教。伊莉莎白一世表面服從,內心抗拒,瑪麗一世心知肚明。

瑪麗一世曾經假孕一次,就是出於強烈的心理作用有懷孕的跡象,但不是真實受孕。

瑪麗一世懷孕時,匆忙進宮陪伴她的是伊莉莎白公主。

愛德華六世一定要一位新教的繼承人,瑪麗一世則一定要一位天主教徒繼承人。

當確定自己無法懷孕時,瑪麗一世對伊莉莎白公主的打壓就升級了。

她不希望自己死後,虔誠的新教徒伊莉莎白一世上位。

於是,伊莉莎白公主被控告謀反,被送進了倫敦塔。

等到伊莉莎白一世的死亡行刑令送到自己案頭時,瑪麗一世死活不肯籤字。她下令把伊莉莎白一世囚禁家中。

無形中,瑪麗女王放過伊莉莎白一世。即使她隱約感覺到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五、後話

從個人經歷來說,瑪麗一世的一生說得上是坎坷複雜。

凱薩琳王后和亨利八世一開始是有感情的,奈何中年夫妻,亨利八世心思巨變,翻臉無情,她從人人尊敬的嫡公主變成大家都瞧不起的私生女。

為了報復倔強的女兒,亨利八世甚至從不談論她的婚事,以致於她38歲才嫁人。

所受到的心理衝擊,如果在今天,估計是要天天拜訪心理醫生的那種。

等到和父親關係有所改善後,她又不得不面對更強的權力風險。親弟弟繼位,對她更加防備。

好不容易苦盡甘來成為女王,獨掌大權,卻不能有效應對複雜的政治局勢。

一場政治聯姻,夫妻無愛,上天還和她開了一個假孕的玩笑,成為整個歐洲的笑話,以致於別人諷刺她「懷孕就像放了一個屁。」

面對異母妹妹,心不甘情不願,是留還是殺,她左右搖擺,最終還是選擇放過。

瑪麗一世死後,伊莉莎白一世繼位。她留下來的王國,除了大筆負債和日益嚴峻的宗教衝突,還在於她悲慘而又強勢的經歷,讓英國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女性君主執政的可能性。

亨利八世為何一定要一位男性繼承人?其中一個原因是在瑪麗一世之前,英國人從未接受過真正的女性君主執政。

接下來,伊莉莎白一世就要強化這種理念。而如今,世界上在位最長的君主,則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相關焦點

  • 蔡瀾:血腥瑪麗
    另有人說是在巴黎麗池酒店的海明威酒吧首創,更有人認為是諧星George Jessel在21 Club發明。最後,還是瑞吉的Fernad Petiot出來澄清:「是我開始了瑞吉的血腥瑪麗,Jessel說是他的創作,但是他調出來的只不過是伏特加和番茄汁。我做的是在調酒器中撒了四小撮鹽、兩撮黑胡椒、一層Worcestershire汁。
  •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 悲情英女王的變味兒傳說
    ,血腥瑪麗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傳說?從那時起,「血腥瑪麗」的名號不脛而走一個女人何以變得如此殘暴一言不合就搞大屠殺?而今天,血腥瑪麗是作為一種雞尾酒出現的,鮮紅的番茄汁,伏加特、檸檬片、芹菜根、胡椒粉等,因為番茄汁的原因,看起來像鮮血一樣讓人不安,故而得名。
  • 瑪麗一世為什麼會被稱為「血腥瑪麗」?她究竟殺了多少人?
    說起瑪麗一世,人們給她貼上了「血腥瑪麗」的標籤。那麼,究竟瑪麗殺了多少人就被人們稱為血腥瑪麗了呢?說出來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呢!其實瑪麗一世是後期才黑化的,她出身高貴,是亨利八世與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女兒,就是純血統的子嗣了。
  • 瑪麗一世出生於血統高貴的皇室,為何卻有個「血腥瑪麗」的稱號
    瑪麗一世出身高貴,她的祖父亨利七世開創了都鐸王朝,她的父親亨利八世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王,她的外祖父外祖母裴南迪與伊莉莎白則締造了西班牙,她的丈夫菲利普也是西班牙國王,她的公公查理五世是羅馬帝王……總之,她是血統極為高貴,真正的女王。然而,她卻有個和她高貴出身極為不相稱的稱號——血腥瑪麗,這是怎麼回事呢?
  • 因母親未再生育,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終進化成「血腥瑪麗」
    而連同信仰一起拋棄的,自然還有那不能再生育的瑪麗的母親凱薩琳以及瑪麗。 就這樣,瑪麗從備受溺愛的長公主成為了灰姑娘。從此刻開始,瑪麗一路朝著「血腥瑪麗」的方向進化。而這一切,竟是因為其母親不能再生育。 「血腥瑪麗」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 以少女之血沐浴的英國女王——血腥瑪麗
    提起血腥瑪麗,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血色的雞尾酒另一些看過《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對血腥瑪麗的第一反應是電影中的紅皇后其實無論是濃烈的雞尾酒,還是殘忍的紅皇后,都是取材於本文中要說的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女王
  • 經典雞尾酒:粉紅佳人、瑪格麗特、馬天尼、龍舌蘭日出、血腥瑪麗
    19世紀下半葉,金酒加入義大利馬天尼.羅西公司生產的Martini Vermouth,此雞尾酒因色澤澄清呈淺金黃色,口味幹洌,頗合泡吧族。於是,就被調酒師和泡吧族稱為Martini Cocktail馬天尼雞尾酒。龍舌蘭日出特基拉日出,又稱龍舌蘭日出,少量墨西哥產的龍舌蘭酒加大量鮮橙汁佐以紅糖水調製而成。
  • 英國第一任女王,被稱為血腥瑪麗,實際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恨的女人
    不過在英國早期時候,事實上很長時間也是男的國王當政,一直到1553年的時候,英國才有第一個女王出現,這就是被稱為「血腥瑪麗」的瑪麗女王。在瑪麗女王之後,英國出現了多位女王。 瑪麗雖然生於帝王之家,不過她一大半的人生都是過得相當悲慘的,父親不喜歡她,連和母親見面的機會都很少,一度甚至取消了王室成員的身份,也沒有繼承權。
  • 隨風說史:殘酷女王的可憐一生 「血腥瑪麗」難以啟齒的另一面
    瑪麗·都鐸稱王,繼位是為瑪麗一世,一般來說史學界認定瑪麗是英國首任女王(由於珍·格雷在位時間過短),這位女王有著更為讓人恐怖稱號「血腥瑪麗」。但是,我們今天來嘗試一下用另外一種視角,重新審視這位讓曾經的英格蘭瀰漫著恐怖氣息的女王。
  • 英國第一位女王,在生命裡大部分都在捍衛王位,並被譽為血腥瑪麗
    「血腥瑪麗」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偏執狂,她是半個西班牙的暴君,在宗教改革歐洲最殘酷的迫害時期之一,殺害了近300名新教男女和兒童。至少後來的(新教徒)作家是這樣描述她的。她還確保王室繼續遵循都鐸王朝的法定繼承權,以捍衛伊莉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地位(儘管直到她生命的最後幾周才正式宣布)。獲得王位後,瑪麗不得不確立自己的女性君主地位。在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裡,這是前所未有的地位——事實上,許多人質疑女性是否能戴上王冠。君主被認為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一個捍衛和正義的人物——一個以軍事力量為前提的角色。
  • 辣醬油、魚豆腐、花椒……邵萬生小酒館的「血腥瑪麗」,喝出江湖菜...
    就算對雞尾酒知之不深,你或許也對Margarita(瑪格麗特)、Bloody Mary(血腥瑪麗)、Long Island Iced Tea(長島冰茶)這些常見雞尾酒並不陌生。 ■邵萬生小酒館的雞尾酒,是以血腥瑪麗為靈感,進行改造的一款雞尾酒。可以說是本土血腥瑪麗~ 基酒是調酒師特製的。
  • 血腥瑪麗:曾經飽受冷落的私生女,最終成為都鐸王朝的浴血玫瑰
    16世紀的歐洲,出現過兩個著名的瑪麗女王,一個是英格蘭的瑪麗·都鐸,另一個是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她們年齡相差26歲,人生中鮮有交集,但她們的命運同樣充滿了波折和坎坷。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是英格蘭瑪麗女王,她更廣為人知的稱號是「血腥瑪麗」。
  • 英國史上第一個正統女王瑪麗的血腥一生,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011516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迎來了他的孩子——公主瑪麗,這是他與王后凱薩琳所生的眾多孩子中,唯一存活下來的一個。小瑪麗十分早熟,作為公主,她所接受的是最良好的教育,凱薩琳王后親自教她學習拉丁語,她還學習希臘語、科學和音樂。
  •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
    血腥瑪麗與伊莉莎白女王的不婚之謎!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部網絡小說,是以英國都鐸王朝為背景的,這個作者十分熟悉英國的歷史和一些名人典故。這部小說算是我的英國史的啟蒙。但是凱薩琳再給亨利八世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瑪麗公主後,就很難再生育了,畢竟年紀大了,所以亨利找了個理由就把這個可憐的女人送上了斷頭臺。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皇后還是比較好的,起碼不用因為生不出來兒子就被殺掉。
  • 如何做血腥瑪麗啤酒雞尾酒
    想想這款清爽的飲料,是一款充滿泡沫的啤酒,可以替代血腥瑪麗,用一品脫中等辛辣的番茄醬做成,加入牛排醬。它是超級碗辣椒或玉米片的完美伴奏 - 或者是第二天你正在護理頭痛的狗的頭髮。
  • 「血腥瑪麗」的真傳?澳洲兩個最有權勢女州長之間的比剛戰爭
    6「血腥的瑪麗」? 經歷一番惡戰後, 帕拉選擇了越戰越勇。 首回合較量的人物是澳洲最極右、沒有之一的內政部長彼得·達頓(Peter Dutton),他因昆州關閉邊境而批評帕拉是「幼稚」,帕拉的回應是那你放馬過來我們較量一番。
  • 血腥瑪麗,一杯番茄鍋一樣的酒
    比如……血腥瑪麗!血腥瑪麗,光聽名字這種雞尾酒就很有攻擊力,但實際上這種酒喝起來根本不像酒,甚至不少人稱之為一杯加熱變番茄鍋的酒,因為它的配料實在是太魔幻,雖然看上去是血紅色,但實際上卻是用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成!
  • 被殺妻狂父親耽誤青春的瑪麗女王
    瑪麗一世是有著貴族式的傲骨,她拒絕承認自己是私生子,惹惱了亨利八世,在安妮博林的慫恿下,亨利八世甚至想處死瑪麗一世。九歲的瑪麗一世曾經被亨利八世授予了威爾斯女親王的身份,以前威爾斯親王的頭銜都是屬於王儲的,這說明亨利八世對她的鐘愛至極,甚止想把王位傳給她。
  • 一首不該被遺忘的《滿江紅》,來自秋瑾,她擔得起一個「俠」字
    千年文壇,也出了不少能擔得起這個「俠」字的文人,如果非要類比一下大概是這樣的。範仲淹就像郭靖,他戍邊西北時西夏不敢進犯半步;辛棄疾就像楊過,少年就揚名天下,嬉笑怒罵似乎沒個正形,但卻心懷天下;嶽飛就像喬峰,一生肝膽,雖英雄末路不改平生之志。而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鑑湖女俠秋瑾就像黃蓉,為了平生之志,她孤身留學。回國後,她就像一把利劍,扎向舊勢力。
  • 同樣都是女鬼:美國的叫瑪麗,日本的叫貞子,而中國的她最迷人!
    同樣都是女鬼:美國的叫瑪麗,日本的叫貞子,而中國的她最迷人! 首先就是美國比較經典的女鬼形象叫做瑪麗了,看過的小夥伴應該對她印象比較深 ,很多人都喜歡稱呼她為血腥瑪麗,因為她很喜歡解剖,所以在黑暗的道路上也越走越遠,當時看這個的時候還覺得非常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