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不該被遺忘的《滿江紅》,來自秋瑾,她擔得起一個「俠」字

2020-12-18 美詩美文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金庸先生對「俠」的定義。千年文壇,也出了不少能擔得起這個「俠」字的文人,如果非要類比一下大概是這樣的。範仲淹就像郭靖,他戍邊西北時西夏不敢進犯半步;辛棄疾就像楊過,少年就揚名天下,嬉笑怒罵似乎沒個正形,但卻心懷天下;嶽飛就像喬峰,一生肝膽,雖英雄末路不改平生之志。

而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鑑湖女俠秋瑾就像黃蓉,為了平生之志,她孤身留學。回國後,她就像一把利劍,扎向舊勢力。秋瑾一生義行天下,寫下了不少經典詩詞,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她的《滿江紅》。800多年前,嶽飛寫下了《滿江紅.怒髮衝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如今讀來仍令人振奮。而秋瑾的這首《滿江紅》,豪邁之處並不輸嶽將軍,筆者每一次讀都被感動到,只能感嘆:鑑湖女俠名不虛傳。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滿江紅》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這是一首不該被遺忘的經典《滿江紅》,寫到1903年中秋,當時秋瑾有意衝破束縛,有所作為,但丈夫家人都不同意,矛盾糾結之下她寫下了這首平生大氣磅礴之作。詞的上片寫自己如今的現狀,住在京城,又至中秋佳節,菊花盛開,秋意濃濃。此時秋瑾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放著好好的貴婦人不做,卻偏要和男子一樣投身事業,家人希望她好好地做一個女蛾眉,她卻「殊不屑」,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來形容自己此時的狀態十分貼切。

詞的下片是抒情。首句詞人用12個字寫出了自己的平生之志,雖非男兒身,卻心比男兒烈,一生肝膽,為天下蒼生而熱。這12個字是秋瑾一生的寫照,哪怕4年後她在紹興被抓時,也沒有退怯過。接下來的兩句,詞人連發兩問:第一問是反問,心胸狹隘的俗人怎麼會懂自己的心情;第二問是感慨之問,人海茫茫自己要到何處尋找知音。這兩問之後是「青衫溼」,打破家庭的束縛對一個女子來說是不容易的,鑑湖女俠英雄末路的慷慨和嶽飛將軍當年的怒髮衝冠,精神內核其實是一樣的。

縱觀秋瑾這首詞,無論是意境上還是遣詞上,都不輸兩宋名家,哪怕今日讀來都能感受到她心中的悲與義。在寫完這首詞後,秋瑾做出了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其間她吃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知道。4年後,秋瑾於紹興從容就義,她擔得起一個「俠」字。伊人已逝,但這一首首經典詞作卻留在了歷史長河中,感動著我們。嶽飛的男版《滿江紅》和秋瑾的女版《滿江紅》,大家更喜歡哪首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秋瑾的一首滿江紅,盪氣迴腸,讓人肅然而生敬意
    秋瑾,人稱鑑湖女俠。她自小酷愛讀書,還善於騎馬、射箭和武術。她在20歲時嫁給了湘潭富紳之子王廷鈞,並隨其遷居北京。當八國聯軍入侵後,秋瑾義憤填膺,立志要衝破家庭的羅網,投身於改造社會的鬥爭。這是對秋瑾很好的評價,也抒發了人們對這位傑出才女的無限崇敬與懷念之情。下面介紹秋瑾的一首滿江紅,盪氣迴腸,讓人肅然而生敬意。滿江紅·小住京華清代:秋瑾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秋瑾《滿江紅》卻入選,網友:憑什麼?
    可是《滿江紅》一首愛國詩,充滿了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滿滿的正能量,又為什麼會被課本剔除呢?更讓人不解的是,還被另一首名氣不大的《滿江紅》卻入選,它的作者就是清代末期的女豪傑秋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對比一下新舊《滿江紅》。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
    滿江紅·小住京華 [近代]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 八年風味徒思浙。
  • 嶽飛的《滿江紅》被刪除,同時清末秋瑾的《滿江紅》被選中
    嶽飛是光榮而不平凡的一生,他對於宋朝有滿腔熱血,即使南宋的江山早已岌岌可危,但嶽飛仍然有光復理想,熱血的寫下這首《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一個臣子對於破碎國家最真實的願望。在中小學教科書中,這首詩一直都是老師教學嶽飛形象的重要詩篇,但是如今這篇《滿江紅》卻被教科書移除,而被秋瑾的《滿江紅》替代,這是為何原因呢?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可是原本在課本上的這首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首秋瑾所寫的《滿江紅》。精忠報國"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愛國女英雄秋瑾代替嶽飛的這首《滿江紅》詩的是一位愛國女英雄,秋瑾所著的《滿江紅》。秋瑾是為了民族大義而獻身的一位女英雄,總理曾題詞"勿忘鑑湖女俠之遺風,望為我越東女兒爭光。"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豪情不輸嶽飛《滿江紅》,女兒心比男兒烈
    提起《滿江紅》,我們首先就會想起南宋抗金名將的那首經典名篇,那首詞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熱血豪情,令人動容。不過,今天我們要讀的是秋瑾的《滿江紅》,這首詞的豪情不輸嶽飛,尤其當這首豪情從一介女子中迸發出來時,更讓人動容。
  • 嶽飛名作《滿江紅》被移出課本,替代的是一首近代同名作,是什麼道理?
    嶽飛是一個讓人十分敬佩的英雄,當時南宋受到了金軍的騷擾,嶽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是南宋時期最出名,功績最大的統帥。在20歲起,嶽飛就已經先後有過4次從軍的經驗了。可以說,他是南宋難得的人才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一名氣不大的《滿江紅》入選,有道理嗎
    公元1132年前後,嶽飛寫下了這首《滿江紅》,至今已有800多年。在這800多年裡,這首詞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膜拜」,而它也穩穩噹噹地入選了中學課本多年。可是近幾年,有心的網友發現,這篇《滿江紅》被移出了課本。其實名篇被移出課本的情況不少。擁有名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涉世家》被刪,杜甫的《石壕吏》被刪,但這兩篇其實都是說得過去的。
  • 古詩文學習080:九年級下冊,秋瑾《滿江紅》
    滿江紅[清]秋瑾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滿江紅,詞牌名。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號競雄,別署鑑湖女俠,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革命烈士。本詞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時作者與丈夫寓居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尋求救國之道,後於1904年東渡日本留學。②〔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過一般明淨。拭,擦。
  • 嶽飛《滿江紅》被移出課本,秋瑾《滿江紅》卻被請入,誰之過?
    《滿江紅》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滿江紅·怒髮衝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秋瑾:願恃鐵血為俠女——由《滿江紅·小住京華》說開去
    但她偏偏不與尋常蛾眉同,有著一顆叛逆的心,一副比男兒烈的肝膽。她從小就有豪俠之氣。因為在一個相對寬鬆民主的家庭中,她不但能夠學習文化知識,還得以和兄弟們一起練習練拳騎馬擊劍,能幹且有主見。後來秋家漸漸衰弱,作為女兒的她卻自覺擔當起家族復興的責任。而王廷鈞自幼嬌生慣養,雖然沒有紈絝子弟的惡習,也一直習文參加科舉考試。
  • 嶽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被另一首同名作取代,這合理嗎?
    所有的英雄都應該被銘記,而作為英雄的他們也許會將心中的熱血化作文字,這些文字雖然有力量,卻鮮少能被放到教材裡,嶽飛便是其中的例外,但是近年來,嶽飛的《滿江紅》卻成為了教材書上的過去式,它被同名的詞所替代,這究竟合不合理呢?
  • 嶽飛《滿江紅》被同名詩詞替換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嶽飛是個有文化的將軍,他寫了一首《滿江紅》入選了語文課本。詩中「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應該是很多人讀書時的座右銘吧。嶽飛《滿江紅》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首詩退出了語文課本。其實《滿江紅》不受人待見也不是頭一回了。
  • 一代革命女將秋瑾 中秋賞月填詞滿江紅 俗子胸襟誰識我
    秋瑾,一個有著花樣年華的女子,一個懷揣夢想的女子,一個從追尋自己的自由到追尋國家自由的女子,一個從追尋自己的幸福到追尋國家幸福的女子,最終走上追尋真理的革命道路……一百多年前,秋瑾在京城小住不久,轉眼間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開了,秋色明淨,分外迷人,這時她飽含深情寫下了《滿江紅
  • 革命烈士秋瑾最著名的兩首詩詞,不失男兒氣魄,皆是愛國名作
    同樣擁有濃烈愛國情懷的秋瑾也曾面對丈夫王廷均的無心國事與麻木不仁,於1903年中秋憤而寫下了一首愛國名篇《滿江紅》。而她的這首詞也因為感情真摯,胸懷極為開闊而被世人讚譽為是繼嶽飛之後最著名的一首《滿江紅》 那麼我們就先來欣賞一下秋瑾的這一首《滿江紅》。 滿江紅 近現代: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 宋詞丨精選6首滿江紅,每首都是千古佳作,最少也要背會其中一首
    文/詩詞歌賦匯滿江紅,詞牌格調沉鬱激昂,古時文人墨客多用以抒發愛國情懷,古代代表作有滿江紅 嶽飛,第一句「怒髮衝冠」,給人第一直覺非常的震撼人心,近代則有滿江紅秋瑾,詞中有雲「心卻比,男兒烈!」抒發了一種木蘭從軍誓死報國的情懷。
  • 課本裡滿江紅已從嶽飛變秋瑾,看另外一首宋代壯志滿江紅
    有一年兒子的校本教材發下來,其中有一篇要求背誦的《滿江紅》,我也沒仔細看就讓兒子背給我聽。結果他背的是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華》,我趕緊翻他的校本教材才發現他沒背錯。但是在我的腦子裡最具有代表性的滿江紅仍然是嶽飛的《滿江紅·寫懷》。
  • 讀古詩詞一起《滿江紅》,唱不出英雄的激情和愛國主義
    遙感歷史,那首歌《滿江紅》,讓多少人流淚,讓多少人感慨。他總是「壯懷激烈」,或「躊躇滿志」。熟悉《滿江紅》當然從嶽飛開始。當我年輕的時候,我不太明白,但我也感到興奮,我搖搖頭,背誦了一首歌《滿江紅》,令人耳目一新。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可以隨時脫口而出,不是為了別的什麼,而是為了愛國的熱情和驅趕韃靼人的野心。
  • 嶽飛的《滿江紅》家喻戶曉,卻被另一首詞取代,這樣做合理嗎?
    每當讀起那些慷慨激昂的句子時,仿佛身臨其境,與大英雄一起上陣殺敵,金戈鐵馬,豪情萬千。 另一首《滿江紅》入選 嶽飛的《滿江紅》雖然名氣很大,但另一首《滿江紅》名氣也不小。這就是著名的愛國女英雄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