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主流媒體人員參觀現代農業產業園黑茶成果綜合展示館。
參觀現場。
紅網時刻記者 劉志雄 鍾浩 益陽報導
車間裡茶香四溢,但不似傳統黑磚茶、花卷茶的「大塊頭」,這裡流水線上批量產出是均是小包裝。9月8日,記者隨全國主流媒體同行在安化採訪調研時發現,安化黑茶已不僅僅是茶,散發茶香的還有眾多品類的黑茶衍生品。
9月8日,全國主流媒體安化採風調研活動啟動。當天,記者先後參觀了安化黑茶現代農業產業園展示館、萬隆黑茶產業園等地,這些地方有個共同點,均是安化黑茶科技含量最集中的地方。
參觀人員通過顯微鏡觀察黑茶「金花」。
展示館內的自動生產線引得參觀人員紛紛拿起手機。
一館展風採,安化黑茶進入「智造」時代
單簷歇山頂的建築結構,紅青白配色的總基調,看似古風意濃的萬隆廣場裡「暗藏玄機」——現代農業產業園黑茶成果綜合展示館就置身於此。記者在這裡的得知,新基建早已應用於安化黑茶的生產,黑茶資源管理平臺、安化黑茶大數據可視化平臺、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平臺等安化黑茶全產業鏈大數據六大平臺的建設,使安化縣形成了「企業知天而作,政府知數而管」的現代智慧農業模式。
館內的全影息動畫能縱觀安化黑茶之鄉的人文景觀、地域風俗,領略中國最美小城的獨特風光。通過溯源體系能讓遊客在室內也可以觀看到茶園、生產車間、倉庫、茶產品展覽館、茶園風光等一系列地方的實時直播。
沿著金花之路,放大的冠突散囊菌懸掛於櫥窗內,似珠簾、似繁星。在這裡,還可攀上充滿奇幻色彩的樹屋體驗一場AR遊戲,喝茶的同時,可體驗種茶、採茶以及制茶的樂趣。
參觀萬隆產業園自動生產線。
袋泡黑茶無菌生產線。
一園擔重任,研發與質檢為生產提質增速
萬隆產業園作為安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的主要生產區,僅從產能上而言,是科技賦能安化黑茶的主要體現。這裡的湖南華萊GMP厂部擁有四條全自動化標準化清潔化的生產線,其中茯磚袋泡茶生產線和天尖袋泡茶生產線是集光、機、電、氣於一體的全國首條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可自動完成「物料輸送、產品包裝、產品檢測、產品標識、整體控制」等五大板塊的全部過程。
這個車間,僅需要幾名技術人員,便可完成從投放物料到產品包裝噴碼的全生產流程,每分鐘可生產420袋茶。
萬隆產業園研發中心(質檢中心)。
在萬隆產業園還有個質檢中心,同時也是黑茶產品研發中心。該中心建成了無菌準備室、培養室、精密儀器室等多個高科技實驗室的硬體設施及研發體系,擁有全套的研究試驗設施和完善的科研職能部門。這裡是安化黑茶科研創新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更承擔了安化黑茶的質量檢測重任,在此之前,安化黑茶的質檢均需在外地完成,需額外耗費人力物力。
在萬隆產業園供使用的黑茶牙膏。
一香成萬品,黑茶提取物成就衍生產業鏈
據安化縣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安化黑茶現已不僅是茶,因時間原因當天未能參觀的花萊膚化妝品生產車間,專門生產面膜、洗髮水、洗面奶等。這些日化用品均添加了黑茶提取物茶多酚,這是一種具有一定抗氧化、延緩衰老、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清除面部部分油膩等作用的水溶性物質。
據介紹,該日化用品的產線灌裝車間潔淨度達10萬級,實驗室潔淨度達到1萬級,車間具備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檢驗檢測系統,擁有8條標準化生產作業流水線及一支經驗豐富的化妝品技術管理和服務團隊,是安化黑茶衍生品的科研成果高地。
花萊膚化妝品生產車間投產時間不久,但意義重大,標誌著安化黑茶的衍生產品繼食品後向一個新的應用領域邁進。黑茶成分的提取再利用,是安化黑茶多年的科研創新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為安化黑茶實現全產業鏈的產品覆蓋提供了技術保障,注入了強勁動力。
記者注意到,隨著科研的持續深入,科技成果逐漸應用於產業生產,安化黑茶這一傳統茶產業經由科技賦能,也因創新創造了新的價值,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中,安化黑茶必有更廣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