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入門之弄茶:6大弄茶手法,學會就算踏入茶藝大門了!

2020-12-14 百家號

茶藝就茶葉的品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今天的文章將給大家帶來茶藝的藝術操作手段知識——弄茶手法!前面我們講了茶藝的擇茶、選水、茶器介紹和烹茶過程要注意的基本常識,現在就開始和大家介紹烹茶技術相關的六大弄茶手法,只要將這6大弄茶手法學會,並能流暢操作,那麼你就算是踏入茶藝的大門了!一起來看看這6大弄茶手法是什麼吧~

茶藝手法

取用器物手法

別看就是泡個茶,但是從取用茶器時便有手法的要求,對於不同的器物就有不同的取用手法,一定要分清,可不要在展示茶藝的時候鬧了笑話!

捧取法:對於茶樣罐、箸匙筒、花瓶等物,我們在取用的時候都要採用捧取法。這個方法最重要的是雙手安放的位置,首先將雙手放在前方桌沿,或者搭於胸前。然後把雙手向兩側移至肩寬,雙手掌心相對捧住器物的基部,慢慢移到需要安放的位置,輕輕放下後收回。端取法:主要對於賞茶盤、茶巾盤、扁形茶荷、茶匙等物採用端取法。端取時要雙手手心向上,但掌心下凹,平穩的移動物件到需要安放的地方。

茶藝手法

溫具手法

看似多此一舉的溫具手法,其實作用很大!溫具之後,首先是器具得到了清洗,再有溫熱的器具就像被喚醒了生命力。這樣投茶的時候器具是溫熱的,搖香就能讓茶葉發出更好的香味!

溫杯法:對於大茶杯:右手提壺逆時針轉動把水沿茶杯壁衝進去,水量在杯子的三分之一就夠了,保證茶杯內外均能用開水燙到即可。對於小茶杯:在翻杯時把茶杯相連排成一字或者圓圈,右手提壺內把水杯倒滿,使茶杯內外均用開水燙到。溫蓋碗法:方法和溫大茶杯的方法類似,但是細節要繁瑣一些。燙碗時要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搭在碗身中間部位,食指抵住蓋鈕下凹處;左手託碗底,端起蓋碗,右手呈逆時針轉動,使蓋碗內各部位接觸熱水。倒水時右手提蓋鈕把碗蓋靠右斜蓋;端起蓋碗移到水盂上,水從蓋碗左側倒進水盂。

溫蓋碗

溫壺法:開蓋時需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在壺鈕上,揭開壺蓋,把壺蓋放到茶盤中。倒水時右手提壺,按逆時針方把水順茶壺口倒入,使水從高處衝入茶壺把水倒進茶壺的1/2時再低斟,讓開水壺及時斷水,輕輕放下。加蓋就是開蓋順序的顛倒。蕩壺是雙手取茶巾放在左手手指上,右手把茶壺放在茶巾上,雙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使茶壺各部分充分接觸開水。倒水是根據茶壺的樣式把水倒進水盂。溫盅及濾網法:揭開盅蓋,把濾網放到盅內,倒開水即可。

湯壺

提壺手法

因為茶壺的大小,外形不一,所以提壺手法就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茶壺有所改變。

側提壺,大型壺: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勾住壺把,而左手食指、中指按住壺鈕或蓋。中型壺:用右手食指、中指勾住壺把。小型壺:和中型壺不同的是把右手食指換成拇指,依然中指勾住壺把。飛天壺:右手大拇指按住蓋鈕,其他四指勾住壺把。提梁壺:右手除中指外四指握住提梁,中指抵住壺蓋。無把壺:右手握住茶壺口兩側外壁。

提壺手法

握杯手法

茶杯誰不會握?是,誰都會,但是你握杯的姿勢正確嗎?看著讓人舒服、優美嗎?在茶藝中握杯也是大有講究!

大茶杯,無柄杯:一般就是右手握茶杯底部,而女士通常用左手指尖託杯底更優雅。有柄杯:除了要用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女士最好還是左手指尖輕託杯底。聞香杯:用右手把聞香杯握在掌心,或者捧在兩手間。品茗杯:右手大拇指、中指握杯兩側,無名指抵住杯底,食指及小指自然彎曲;女士可以做蘭花指狀,然後左手指尖託住杯底。蓋碗:右手大拇指與中指扣在杯身兩側,食指按在蓋鈕下四處,無名指和小指搭住碗壁。女士雙手把蓋碗連杯託端起,放在左手掌心。

握杯手法

翻杯手法

翻杯禮是茶藝中的一個重要理解,有茶藝表演的性質,是一種茶藝禮儀,一般要經過專業培訓,這裡簡單說一下,大家可以找視頻練習。

無柄杯:握茶杯的左側基部,左手用大拇指輕託在茶杯的右側基部;雙手翻杯成手相對捧住茶杯。有柄杯:右手反手握杯,左手手背朝上用大拇指、食指與中指輕扶茶杯右側基部;雙手同時轉動手腕,茶杯輕輕放下。衝泡手法

茶水衝泡時,要坐正身體,保持頭正身直、目不斜視,雙肩齊平、抬臂沉肘。如果水壺較沉,可以雙手取茶巾放在左手上,右手提壺左手託住壺底;然後把水注入茶杯中。另外往杯中注水時還有注意力度,不同的茶葉要有不同的方式。比如緊壓茶的潤茶,衝泡普洱茶(生、熟)、黑茶等,需要定點低斟;而高香型的茶,例如芽型紅茶、球型烏龍茶等,就要定點高衝等。這些需要入門之後在茶藝練習中慢慢總結經驗!

衝泡手法

今天我們的弄茶手法就先分享到這裡,這6大弄茶方法一定要牢記,並且多加練習,這樣才能離茶藝的大門越來越近,等你可以如行雲流水般將弄茶手法一氣呵成,可以說就邁入茶藝的大門了!明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茶藝知識,不見不散~

茶藝入門之茶器:烹茶品飲的二十五器了解嗎?這要不懂何談茶藝?

茶藝入門之烹茶:這是最重要的茶藝環節,這些烹茶常識必須要懂!

相關焦點

  • 茶藝手法研修班,優秀的茶藝手法是茶葉的「恩人」,烏龍茶茶藝
    茶藝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主要是將品茶技術, 包括茶葉的產地介紹、茶葉的製作向客人作介紹, 其次還要向客人展現茶的衝、泡、飲技巧。這個過程看上去簡單, 但由於我國的茶葉產地分布全國不同地區, 每個地區的製作工藝不同, 衝泡技術也不同, 因此對茶藝的要求也不相同。作為一個學習茶藝的人必須要掌握不同地區茶葉的特點, 還需要了解這些地區的傳統文化。
  • 聞香·品茗|了草堂·弄茶邀您共享茶藝文化慢時光
    本周日(11月24日)下午,即將在了草堂普洱茶館舉行第六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聞香品茗茶藝體驗課。、一方美術館、容桂街道文化站、倫教街道文化站承辦單位:珠江商報社第六場「大藝術家」系列公教活動:聞香品茗茶藝體驗課中國茶藝愛好者招募令福利來了!
  • 茶藝,觸手生春!......茶藝、評茶開課公告
    早春二月,昆明已是春暖花開,雲南遠聲書院茶藝師、評茶師課程即將開課了:中高級茶藝班2月21-28日,中高級評茶師班3月3-10日;讓我們開啟春天的學茶之旅
  • 茶培訓 | 探尋師資系列——茶藝師資自創茶藝《茶和世界》欣賞
    原創 中國茶葉學會 中國茶葉學會 2020年9月,第六屆茶藝師資班學員們在畢業之際,發揮所學,呈現了一場以「茶和世界」為主題的畢業茶會,表達了「以和為貴、以和為善、以和為美」的中國茶道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茶藝入門之選茶:不知道這5大茶葉挑選技巧,怎麼好意思說懂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而選茗亦是一門學問。中國是茶的故鄉,其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飲,並且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可以延年益壽。因為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比如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等,所以喝茶的很多,但是真正懂茶的人卻很少!
  • 【茶世界】臺灣的茶藝及其發展
    「茶藝」的出現是在1977年,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先生提出來的,婁教授現在還健在,已經97歲了,是我們國寶級的人物了。是他提出「茶藝」一詞,因為在1970年以後,臺灣年輕一代的民族意識提升,要復興中華固有文化,很多中華的傳統文化被恢復起來,譬如放風箏、打陀螺、捏麵人、布袋戲,那個時期都很盛行。後來提到茶俗也應該來推廣,婁子匡先生就組織了一個「味茶小集」,大家來一起品茶。
  • 茶藝文化:剛剛入門茶藝的新手,掌握這五點知識才算合格
    茶藝文化:剛剛入門茶藝的新手,掌握這五點知識才算合格茶藝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靠著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了解它。但真正了解茶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一種藝術,一種行為藝術,所以有很多講究,難度係數也是很高的。
  • 少兒茶藝|兒童的茶啟蒙,從專注力開始
    習茶的孩子,心靜神凝。味因水覺甘美。心因茶而和寧。優雅從容。感芽葉水之美,不計寸心得失。學會衝泡一杯茶,奉香茗,敬親長。以茶學禮,以茶為媒,將『與人為善,以禮待人』的處世之道詮釋在茶藝操作和日常行為規範之中讓孩子逐步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周遭事物,
  • 茶藝入門之烹茶:這是最重要的茶藝環節,這些烹茶常識必須要懂!
    和大家分享了這麼多期的茶藝入門知識,今天終於講到了烹茶這一環節,作為茶藝中最重要的一環,你對烹茶又了解多少呢?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烹茶自然也不是簡單的燒開一壺水,泡上茶葉就行了,其中大有講究!從茶葉準備和選擇,烹茶用具,烹茶用火和水,以及水沸騰到什麼程度,中間要注意什麼,茶的衝泡次數等等,這些烹茶中所涉及的基本常識,都是我們要入門所必備的!
  • 茶藝、茶俗與觀光農業
    茶藝美學與觀光農業 從美學的角度探索出,茶藝表演是一個茶藝文化中最直接最能體驗茶的精髓和精神。 茶藝文化的意境之美是從它的器具、水、茶中所表現出來的,茶藝表演從審美的角度能夠將美的行為藝術來表現出來,茶藝表演是一個過程的呈現,這個過程就是整個連貫動作的美的展示以及茶魅力的展示
  • 【茶界關注】當代中國茶藝復興的希望在哪裡?
    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也正迎來茶文化的大復興!在福建對岸的臺灣島上,茶連兩岸,藝亦同根。茶藝首先在臺灣興起,拉開了中華茶藝的序幕。緊接著,得到大陸茶界的熱烈響應,尤其是大陸十幾億人的大市場和日漸提升的消費能力,為茶藝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 國家級茶藝技師的茶事美學基礎課--茶事入門,素色器皿的百搭法則
    茶席設計是茶藝、茶道的基礎環節,好的茶席設計既能烘託出主題,又為茶事營造舒適的氛圍,更助茶興。 △ 範俊雯  世界茶聯合會理事 國家級茶藝技師 評茶師 點茶非遺傳承人隱山堂的創始人是一對夫妻,他們以古典器物為靈感,由獨特的專業視角,將古代器型以現代手法來創作呈現。
  • 六羨茶藝:因茶而美
    茶藝是一種修為,以茶養生,以茶悟道,在茶藝的妙曼中蘊蓄你的修養,培育你的優雅!茶藝師,實現輕鬆就業,優雅就業,爛漫就業!喝茶,追求的是一種精緻生活。沏一杯茶,靜靜坐下,思緒在茶香中慢慢沉澱,輕抿杯中的香茶,看茶葉在杯中舒展、輕盈與曼舞,就這樣享受茶的世界,在茶香中沉澱自己
  • 茶藝課程:茶藝表演之普洱茶茶藝
    用來品茶,以及聞取茶的香氣,茶藝用品組又稱竹器六件,在臺灣被稱為酸枝六寶,茶則——用來提取幹茶。茶夾——用來代替雙手清洗杯子,茶漏——放在壺口防止茶葉外濺,茶匙——用來撥茶,理茶,清理茶渣。茶針,用來疏通壺口,茶巾——用來吸拭多餘的茶水。普洱茶以沉香明顯而著稱,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普洱幹茶外形。
  • 茶文化之茶藝,茶道,茶俗,泡茶的概念
    對於許多愛茶人來說,什麼是茶藝什麼是茶道什麼是茶俗等這些問題一直都難以區分明白,這些之間又有些什麼聯繫呢茶藝:這裡的茶藝講的是中華茶藝,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它包括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等一系列技藝和程式
  • 茶和世界,茶情永敘——中茶所第六屆茶藝師資班 「茶和世界」畢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仁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所原所長、中國茶葉學會原理事長程啟坤,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所原副所長、中國茶葉學會原秘書長俞永明,中國茶葉學會監事
  • 茶書精選丨茶藝與茶道 能簡要快速了解茶文化精髓的圖書。
    茶書庫 茶藝師網 最新/人氣/經典/文化/教材 茶書精選每天推送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深深地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中國人最先發現茶樹並對其加以利用,人工栽培茶樹、制茶也始於中國。
  • 茶藝入門之小知識:頭道茶該怎麼處理?傳言有誤!
    在茶藝方面大家被誤導最多的可能就是說頭道茶是不能喝,應該要倒掉,真的是這樣嗎?我之所以回想起來和大家來科普這個問題,是因為些日子我的小侄子來家裡做客,看到我的茶桌,就要興衝衝的給我表演茶藝。因為他最近剛被送去學茶藝,所以一看到茶臺就忍不住想練習一下。
  • 泡個茶也有證書考試?怎樣才能上手茶藝!
    茶藝,現在也是一種技能了,茶藝師與花藝師一樣,學好了之後也可以進行相應證書的考試。花藝師的基礎就是要懂花,茶藝也一樣,就是一個了解茶、學茶的過程。有的人因喜愛花而去了解花,從而學習花藝,也有的是為了一技之長而去學習,茶藝同理。
  • 什麼是茶藝?
    「茶藝」一詞,始見於清代杞廬主人編纂的《時務通考》。該書「論種茶制茶之法」一節中寫道:「至於採、蒸、揉、焙、修、制等法,見於茶經茶譜者,固已詳備,尤須參以新法,見抵至精,此茶藝之大略也。」20世紀30年代,傅宏禎曾在《茶藝文錄》一書,也用了「茶藝」一詞。茶藝,原泛指種茶、制茶乃至茶的衝泡品飲的技藝。現代茶藝活動是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我國臺灣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