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入門之小知識:頭道茶該怎麼處理?傳言有誤!

2020-12-21 茶藝手記

在茶藝方面大家被誤導最多的可能就是說頭道茶是不能喝,應該要倒掉,真的是這樣嗎?我之所以回想起來和大家來科普這個問題,是因為些日子我的小侄子來家裡做客,看到我的茶桌,就要興衝衝的給我表演茶藝。因為他最近剛被送去學茶藝,所以一看到茶臺就忍不住想練習一下。畢竟是剛學,整個過程的毛病問題都不少,尤其是關於頭道茶要不要倒掉,還跟我吵了一架!

茶桌

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他給我演示茶藝使用的是碧螺春,但是卻把頭一道茶倒掉了。我提示說,綠茶的頭道茶是不用倒掉的,而他堅持說老師教的就是要倒掉。為此,他還和我吵了起來,為了讓他相信,我強行讓他看有關於各類茶的衝泡方法的書。結果,他才覺得應該相信我。由此可見,關於頭道茶的處理方式,大部分人都是以訛傳訛!所以我認為非常值得給大家科普一下!

入宮

關於頭道茶必須倒掉這個誤區,大概要從這幾方面來說:

頭道茶倒掉可以洗掉茶葉在製作過程中的灰塵和雜誌;看茶藝表演都是這麼做的;為了保證茶樹生長正常,可能會對茶樹用農藥,頭道茶就可以清洗農藥殘餘。

注水

對於誤區一來說,這個可能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在古代的時候,茶葉的製作工藝等技術條件不高,加上舟車運輸,或許茶葉會存在衛生問題。但是現在只要適合吃穿用有關的東西,國家都有衛生標準的,所以這種情況可以忽略不計。誤區二真是害人不淺,其茶藝表演和茶藝是有區別的,茶藝表演更傾向於表演的性質,他們是為了完善茶藝的步驟。至於誤區三,如果真的有農藥殘餘,頭道茶也解決不了這問題!

第一道茶

說到底,頭道茶並不是說必須要倒掉的,而是根據不同的茶的特性來決定是否要倒掉!比如說綠茶類的茶,一般第一泡茶中析出的有益物質最多,如果倒掉的話十分可惜!除了綠茶還有白茶、黃茶、紅茶和條形烏龍茶等,頭道茶倒掉都是暴殄天物!而黑茶普洱茶的頭道茶就沒必要喝掉了,尤其是緊壓茶!另外陳茶的話,第一道茶就也是倒掉的。所以頭道茶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

相關焦點

  • 茶藝入門之弄茶:6大弄茶手法,學會就算踏入茶藝大門了!
    茶藝就茶葉的品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今天的文章將給大家帶來茶藝的藝術操作手段知識——弄茶手法!前面我們講了茶藝的擇茶、選水、茶器介紹和烹茶過程要注意的基本常識,現在就開始和大家介紹烹茶技術相關的六大弄茶手法,只要將這6大弄茶手法學會,並能流暢操作,那麼你就算是踏入茶藝的大門了!一起來看看這6大弄茶手法是什麼吧~
  • 茶藝文化:剛剛入門茶藝的新手,掌握這五點知識才算合格
    茶藝文化:剛剛入門茶藝的新手,掌握這五點知識才算合格茶藝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靠著自身的獨特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了解它。但真正了解茶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一種藝術,一種行為藝術,所以有很多講究,難度係數也是很高的。
  • 茶藝入門之烹茶:這是最重要的茶藝環節,這些烹茶常識必須要懂!
    和大家分享了這麼多期的茶藝入門知識,今天終於講到了烹茶這一環節,作為茶藝中最重要的一環,你對烹茶又了解多少呢?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烹茶自然也不是簡單的燒開一壺水,泡上茶葉就行了,其中大有講究!烹茶之水在前幾篇文章中,我有和大家分享煮茶的水,以山水最佳,這是《茶經》中所記載的,也是十分有道理的。但是現代其實很難找到這樣天然無汙染的山泉水,所以一般就是用比較好的礦泉水替代。另外還要多加注意水溫,尤其在採用衝泡方式上,根據不同的茶葉要用不同溫度的水。
  • 茶藝入門之選茶:不知道這5大茶葉挑選技巧,怎麼好意思說懂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而選茗亦是一門學問。中國是茶的故鄉,其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飲,並且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可以延年益壽。因為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比如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等,所以喝茶的很多,但是真正懂茶的人卻很少!
  • 茶藝和茶道入門該怎麼開始,有什麼基本要求和可靠渠道?
    最近這幾次逛夜市時,經常看到兩位十八歲上下的女孩子一直停留在賣鮮花的附近,小約雖是路過,但也發現了,這兩個女孩子在偷偷學東西。看著鮮花攤的老闆與客人之間的交流,只要講到一些鮮花的知識,她們兩個這種的其中一個必定會在筆記本上記下什麼。
  • 【茶屋薦書】《茶藝道論》| 藝通於道,道與藝合
    他簡約度日,對自己有信心,也具足了相當的勇氣,在動靜調柔的心境下,辦過「良心茶藝館」、「以茶為媒介,以喚醒現今社會之真實良心」,透過茶藝演繹實踐茶道的精神深入人心,改善人類空洞的心靈,他認為只要是利於眾生,他就甘之如飴的往前走,始終如一。「學茶藝的目的在提升一個人的生活品質」,要提升生活品質之前,不可或缺的是過程與經驗。
  • 茶書精選丨茶藝與茶道 能簡要快速了解茶文化精髓的圖書。
    中國人最早發明飲茶,茶藝、茶道、茶文化皆由中國人率先創造出來。 隨著茶文化的流傳,飲茶之風傳遍全世界。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當今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茶,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億人飲茶,形成了蔚為大觀的世界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之源,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 白茶、綠茶、紅茶、武夷巖茶、普洱茶,頭道茶到底該不該喝?
    養成這個習慣後,無論是喝老熟普,還是喝其他茶,都將頭道茶拒之口外。頭道茶,真的是如洪水猛獸般的存在嗎?其實不然!中華茶類何其多,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頭道茶該不該喝,得視情況而定。《2》頭道茶拿來洗茶,有必要嗎?在開始泡茶時,注入滾水後,快出倒出茶湯,將得出來的頭道茶湯倒棄,被視為洗茶之用。用頭道茶拿來作洗茶之用,真的有必要嗎?
  • 什麼是茶藝?
    「茶藝」一詞,始見於清代杞廬主人編纂的《時務通考》。該書「論種茶制茶之法」一節中寫道:「至於採、蒸、揉、焙、修、制等法,見於茶經茶譜者,固已詳備,尤須參以新法,見抵至精,此茶藝之大略也。」20世紀30年代,傅宏禎曾在《茶藝文錄》一書,也用了「茶藝」一詞。茶藝,原泛指種茶、制茶乃至茶的衝泡品飲的技藝。現代茶藝活動是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我國臺灣興起的。
  • 茶之道:茶之禮,茶之德,茶之文化
    封氏所說的茶道就是指陸羽《茶經》倡導的飲茶之道。《茶經》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中國茶道約成於中唐之際,陸羽是中國茶道的鼻祖。陸羽《茶經》所倡導的飲茶之道實際上是一種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鑑茶、選水、賞器、取火、炙茶、碾末、燒水、煎茶、酌茶、品飲等一系列的程序、禮法、規則。中國茶道即飲茶之道,即是飲茶藝術。
  • 湖南交通職院舉辦茶藝表演晚會 豐富學生茶藝知識
    ( 為了豐富學生的茶藝知識,晚會結束後)  紅網長沙11月29日訊(記者 黎鑫 通訊員 王軍英)昨晚,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內佳朋滿座、茶香四溢,一場主題為「天泉之夜•你若盛開」的茶藝晚會不僅讓全體師生欣賞了一場全面、典雅的茶藝表演,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茶文化的熱情。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在中國已有五千多年歷史,它發於神農,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
  • 茶藝手法研修班,優秀的茶藝手法是茶葉的「恩人」,烏龍茶茶藝
    茶藝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主要是將品茶技術, 包括茶葉的產地介紹、茶葉的製作向客人作介紹, 其次還要向客人展現茶的衝、泡、飲技巧。這個過程看上去簡單, 但由於我國的茶葉產地分布全國不同地區, 每個地區的製作工藝不同, 衝泡技術也不同, 因此對茶藝的要求也不相同。作為一個學習茶藝的人必須要掌握不同地區茶葉的特點, 還需要了解這些地區的傳統文化。
  • 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
    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在奉茶中先長後幼,先人後己,恰是儒家倡導的長幼有序的人倫之舉,這也是傳承至今茶藝遵循的禮節。我國各個地方的茶藝異彩紛呈,雖然技法存在著區別,但是每道茶藝所凸現的精神內涵首要是以茶敬人的禮節。「敬人」不僅為茶道境界之一,而且與儒家其它的修身規範為一體被歷代統治者樹為醇化民風、植善習俗的思想教化工具。在漫漫民族生息繁衍的長河裡,客來敬茶早已成為民俗,並且形成了「禮儀之邦」的民族品格。毋庸置疑,敬茶是我們民族待客、交友、尊長不可或缺的禮節。
  • 茶培訓 | 探尋師資系列——茶藝師資自創茶藝《茶和世界》欣賞
    茶的聲音在世界的角角落落響起,而中國,是最初的起點,講述著茶葉的前世今生。 她,從中國的西南地區走來,一路芳香,仿佛帶著魔法,每走過一個地方,便根植於當地,形成她的萬種風情。 「它步入了唐朝詩人的殿堂,它成為遊牧民族的生命之飲。它藏進僧侶的行囊,與佛法一起東渡日本,並在那裡上升為一種生活的信仰。
  • 茶藝,觸手生春!......茶藝、評茶開課公告
    早春二月,昆明已是春暖花開,雲南遠聲書院茶藝師、評茶師課程即將開課了:中高級茶藝班2月21-28日,中高級評茶師班3月3-10日;讓我們開啟春天的學茶之旅
  • 走進茶藝 感受茶文化—介休市醫療集團婦聯茶藝課堂
    國家高級茶藝師、國家高級評茶員、介休沐心茶空間創始人、沐心文化《茶企培訓課程》專業授課講師霍彩萍從以下五個方面給大家講解了茶的相關知識:1、茶的歷史與起源—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2、茶葉基礎知識與分類—中國六大茶類了解;3、器物鑑賞美學—茶具認知與科學使用方法;4、行為美學修習—泡茶儀軌實操練習;5、時尚健康茶調飲。
  • 茶文化之茶藝,茶道,茶俗,泡茶的概念
    以茶藝、茶禮、茶境、茶修為四大要素。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的重點在藝 ,重在習茶藝術,主要給人以美的感受,茶道眾多在道,大家通過飲茶來尋求自己內心的道,然後來悟道,超脫自然。
  • 泡茶之人要注入對茶的情感,有鮮活的生命態意,才能讓茶藝有雅趣
    泡茶之人要注入對茶的情感,有鮮活的生命態意,才能讓茶藝有雅趣茶,葉香芽嫩,茶葉作為一種植物,有著優美的姿態,或扁平挺削、捲曲緊結、自然舒展都是茶的姿態。茶作為自然物,有著自然之美。(出自《白虎通·禮樂》),「雅」對於茶藝來說,就是要泡好一杯茶,必須先「正」,也就是茶藝人員需要學習好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要有端正的心智,這樣才能端穩一壺水,泡好一杯茶。要有一顆「雅」心,會泡茶、品茶、鑑別茶,才能有精進。「趣」指的是生動之美,泡茶之時的動作如果僵硬死板也就談不上「趣」了,所以「雅趣」對泡茶之人要求極高。
  • 茶藝的基本知識!
    茶藝基本知識中國茶的藝術,萌芽於唐,發展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個系統。中國茶藝實為一門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選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程式和技藝,其過程要求形式和精神的高度統一。
  • 茶道與茶藝,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茶人習茶,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感受茶的形態、色澤、滋味、香氣,靜心領悟滌器、煮水、點茶、品飲諸過程的節奏韻律之美。同時要在用具、衣著、環境、情緒、舉止、修養、品位等多個方面不斷自我約束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