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待客的過程中應該講究什麼呢?

2020-12-21 藝集

以茶待客有講究

我國是禮儀之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處處有禮儀,餐桌上、待客時、不同場合見面時等等,可以說在中國,講禮儀不僅是人們的習慣,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素養的關鍵。 

我們在家中有時需要接待客人,在公司需要接待顧客等等,在這些場合,以茶待客就成為了最為妥當的禮儀。那麼,以茶待客的過程中應該講究什麼呢?這裡就來說說以茶待客須知的三大講究。

一是茶具要清潔。在客人進屋或者進辦公室後,我們應該先給他讓座,在他坐好後再進行備茶及煮水的動作。這裡的第一步即是要做好泡茶的準備,除了讓座、備茶、煮水、準備好茶具外,就需要做好茶具的清潔工作。 

首先,在知道有客人來訪前,我們應該把久未用的茶具進行一個清洗。而在客人來訪後,我們就需要用煮好的開水衝燙一下茶壺、茶杯等茶具,這樣就能夠顯得有禮而衛生。而如果是在公司,茶杯多是用一次性杯子來替代,而一次性杯子在裝茶水時容易燙手,這時就要主要事先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託。  

其次,對於茶葉的用量,如果客人沒有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偏濃和偏淡,我們就自己把握,做到適度。

最後,就是茶葉的衝泡了。茶葉衝泡的整個過程應該流暢,讓人感受到從容不迫的美。 

二是端茶要得法。茶葉衝泡好後,我們就應該倒茶了。注意,無論是怎樣的茶杯,我們在倒茶時都不應該倒太滿,這樣不僅容易溢出,還容易燙傷自己和客人。當然倒茶也不能倒得太少,這樣會顯得沒有誠意,因而有茶滿八分的說法。 

在倒好茶後,就需要端茶給客人品飲了。對於端茶,我國的傳統習慣是:只要雙手不殘廢,都是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除了這個需要注意外,雙手端茶的姿勢也有講究,情況還分為兩種。  

一種是對待有杯耳的茶杯,可以一手抓杯耳,另一手託杯底端給客人;另一種對待無杯耳的茶杯,應儘量一手扶住杯身,一手託好杯底端給客人。  

三是要給客人添茶。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是否已經不滿,這時候你就要去添茶。喝茶時保持人人的杯子都有茶是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而添茶的順序當然是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最後才到自己。

相關焦點

  • 以茶待客,不懂這些待客禮儀,肯定會出洋相
    喝茶時常見的三個待客禮儀,你都有做到嗎?沒有做到很可能會出洋相哦,趕快一起來看看。喝茶時,被招待的人可在主人給自己倒茶時行叩茶禮來表達自己對其的感激與尊重之情。叩茶禮聽得多了,那麼主人在喝茶時又可以做出什麼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待客禮儀呢?
  • 敬茶體現修養,我們在敬茶待客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茶葉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品,還被作為了待客的禮節,自古以來,我們就有為客敬茶的民俗傳統,在數千年前的周朝,茶葉就已經被奉為了禮品與貢品。而今,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許多講究與禮節都在快節奏中逐漸消亡,而人情味也因此慢慢淡薄了,生活情趣也漸行漸遠。
  • 「待客不上三道菜」是什麼意思?招待客人有講究,大多數人不懂!
    「待客不上三道菜」是什麼意思?招待客人有講究,大多數人不懂!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待客之道在傳統觀念中待客都是有很多規矩,很多講究的,除了飯菜的味道要儘量符合客人的口味之外,每個地方對於客人的接待方法都是不一樣的,用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以及歡迎,比如說蒙古人他們喝奶茶,喝鮮奶,獻哈達,等等。
  • 「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禮儀之邦,尤其對禮儀十分看重,而待客之道則是重中之重。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體面?待客之道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的,要遵從禮數,合乎一個「度」。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 俗話說:茶七飯八酒十分,為待客之道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十分」,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飯八酒盛滿」,這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
  • 實用貼,盤點十條茶桌待客禮節,喝茶、斟茶大有講究!
    到了現在,再提到「禮」的講究。 不少人覺得不重要,也不不在意。 其實,單就茶桌上的喝茶禮節而言。 這其中,有不少做法值得借鑑。 下文要提到的內容,就屬於以茶待客過程中,實際可用的講究。
  • 「待客不上三道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招待客人也有講究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都屬於禮儀之邦,我們中國待客之禮是非常講究的,在平時我們不管是走親訪友,還是有人來到我們自己家中都要準備食物來招待個人其實在招待客人的時候也是有一定講究的,特別是在給孩子準備飯菜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很有可能會惹得別人不開心,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待客不上三道菜」,
  • 以茶待客需要注意的7個細節,避免失禮!
    以茶待客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有各種以茶待客的茶禮,不同的地區茶禮又各有差異,因而同樣的茶禮,在不同地區會有迥異的意思。而以茶待客的最終目的乃是賓主盡歡,掌握以下細節相信你也能和你的賓客相處盡歡。
  • 說不完的民俗,為什麼待客茶不能倒滿?原來古人是這樣理解的!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國的很多傳統民俗就是古人窮講究,現在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會被忽視,其實不然,既然很多習俗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它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茶要淺,酒要滿」。前陣子,我在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女婿上老丈人家,被倒了杯「滿茶」,評論裡都是「滿茶就是送客的意思,你丈人這是攆你走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雖說只是段子,只為博人一笑,說明大家還是了解這個習俗的,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認為茶滿就是送客的意思呢?
  • 「待客不上三道菜」是什麼意思?原來上菜都這麼有講究,儘量知道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國人之間的待客禮可非常講究,生活中我們走親訪友的時候會留下來吃飯或者是別人來看我們,我們也要自己準備招待朋友。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招待朋友是非常有講究的,特別是在上菜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得禮儀,可能會有一些比較講究的人不高興,那麼現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餐桌上的一種禮儀——待客不上三道菜。「待客不上三道菜」是什麼意思?
  • 衰漫畫:學生應該怎樣待客?衰衰上演「爆笑代客法」蘿蔔當水果!
    同學們大家好,平常家裡來了客人如何待客也是一門學問,歷史上待客一詞初次出現是在《墨子·七患》中「民力盡於無用,財寶虛於待客。」隨著時代發展各方麵條件改善,人們待客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逐漸演變為了餐飲待客,菜餚講究豐盛,場面越熱鬧越好。
  • 在中國很多地方都講究「茶德」,究竟什麼是「茶德」,你知道嗎?
    所以,很多人會表示很好奇,究竟什麼是「茶德」?關於「茶德」背後的常識,你需要弄清楚這些。1.什麼是「茶德」?簡單來說,所謂的「茶德」,就是指飲茶人的道德要求。雖然說,喝茶是一件很普通、平常的事,如果只是單純講喝茶,而不注意去升華,那么喝茶是沒有意義的。
  • 「待客不上三道菜」是啥意思?招待客人有講究,否則很尷尬!
    下文轉載自作者:從指間到舌尖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所以說我們中國的可知道也是非常講究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有走親訪友的習慣,自然的也會留下來吃飯,或者是自己在家招待朋友,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招待朋友的時候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尤其是上菜的時候如果自己不知道,還可能會惹得朋友不高興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餐桌上的一種禮儀。
  • 茶斟七分滿,泡茶待客,喝茶時,這三點禮節您留意過嗎?
    正如同,泡茶待客時,茶桌上的禮節要求那般。《2》提到泡茶待客的禮節,茶斟七、八分滿這點,是不少茶友都熟知的。一次,有位外地的朋友過來喝茶。席間,話題聊到了這上邊。為了讓客人更舒心的喝一杯茶,茶席布置上講究四點,和、敬、清、寂。和,表示的是和諧的和。環境的布置,要能體現和美的韻致。在喝茶過程中,不論是嗅覺上、觸覺上、視覺上,要達到和與柔。
  • 茶,上草下木人在中
    閒來無事喜歡喝茶,茶為待客之禮,每每人來相聚多會泡上一壺茶,亦喝亦品。茶字,上草下木人在中。草木皆為自然產物,茶是草木中的精華。品茶時,如身在自然天地間行走的感覺。感覺就像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吸收大自然的新鮮之氣。就像在田野鄉間,走在長滿小草的路上一路尋影追風。
  • 菇涼說潮俗:普寧以「面線」為待客佳品,節儉中的盛情款待
    常常以工夫茶和一些潮汕小吃招待客人,這是我們所熟知的。但在舊時,生活貧困,甚至都有硬著頭皮到別家去借錢借米,以招待客人,但即使是貧困,但也能從其中看到潮汕人的盛情,比如,潮汕普寧的待客佳品「面線」。普寧面線,跟其他地方的拉麵,雞蛋面等等有所不同,特點就是不管什麼做法不用加鹽也是鹹的。
  • 漢服文化和茶的講究
    漢服文化和茶的講究平常家裡或者宴會來客人都會給客人倒茶,去別人家做客也會喝茶,古代時,客人來了也會倒茶,去主人家做客客人也會喝茶,今天我們來了解下茶的講究。倒茶順序的講究:當一個屋子裡坐了一群人,這是主人拎著個茶杯,應該怎麼倒茶呢,總不能東倒一下,西倒一下吧,給客人倒茶的時候可以先給長輩倒茶、其次是晚輩,先給客人倒再給主人倒。
  • 潮汕「工夫茶」,家家戶戶待客必備神器
    潮汕的茶文化歷史悠久,以前只是作為解渴和閒來消遣的茶水,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文化,能把茶做的精妙細緻,做足工夫的大概也只有潮汕人了。其實從「工夫茶」這個名就可見潮汕人在茶上是下了工夫的,一杯茶從種茶,釆茶到炒茶,再到泡茶,每一步都要講究。一杯好的「工夫茶」要色、香、味俱全。
  •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原來還有這些講究,你都了解過嗎?
    據考證,中國人飲茶的歷史已有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茶已經有最初單純的飲品慢慢的變成了了一種文化,在古代,瓷器、絲綢與茶就是中國標誌,可見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性!在我國,茶葉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而我們潮汕地區泡的工夫茶主要是烏龍茶,包括了鳳凰單樅、鐵觀音、大紅袍等等這些。
  • 中國茶文化,茶與文化的融合,民以茶待客的風俗,其精神內涵豐富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至今,中華同胞一直都有民以茶待客的風俗。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人草木茶禪文化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