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茶七飯八酒十分,為待客之道

2021-03-03 品真味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十分」,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飯八酒盛滿」,這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

 

 

說起我國的茶文化還要追溯到幾千年之前,最初茶只是在我國境內廣為流傳,後來經絲綢之路傳到亞洲、歐洲等地,並且茶葉只有歐洲的貴族才能享用,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

 

那麼為什麼倒茶時只能倒七分滿呢?這還要從兩方面說起。

 

一方面是人們在喝茶時,不只是單單的喝茶還要享受喝茶的過程,懂得喝茶的人都會在喝茶前觀其色聞其香,茶水倒七分滿就會在杯口處留下一點空間,使茶的香氣留下,不易流散。

 

而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茶水太燙,茶水倒得太滿溢出燙傷客人,倒七分滿就免得出現這種尷尬情況。

 

俗話說得好:「茶滿欺客,話滿欺人」,「七分茶」是中國大多數地方都遵循的一個待客禮儀。

所以才會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情」,而這「三分」的情,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

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不驕不躁,不可鋒芒畢露,要謙和含蓄,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中國是禮儀之邦,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諸多講究。

給客人盛飯的時候也是這樣,飯盛八分滿就剛好。盛得太滿,客人可能吃不下,但又不好意思剩飯,只得勉強吃完。

 

太滿以至「冒尖」了,吃起來掉了飯粒不雅觀,夾的菜也沒地方放,讓人很不方便。

 

如果客人沒有特殊要求,主人在給客人添飯時,八分為宜。少了,「飯都捨不得給人吃飽」,有小氣之嫌。

 

在農村還有個非常貼切的說法叫「碰鼻梁」,就是形容飯盛的過滿,吃飯的時候鼻子會碰到碗中米飯,這樣其實會顯得對客人不尊重。

 

盛八分滿既表達了對客人的熱情,也充分考慮了客人的處境,是高情商的體現。

 

 

中國人請客講究「無酒不成席」,酒,是待客的上乘之物。

 

依然要從俗語—「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說起。與倒茶不同,倒茶須給人留有三分餘地,這是人情,而酒倒滿則能顯出對來客的敬重。但是這個「滿」也要注意,一定要「滿而不溢」。

 

把酒杯斟滿代表主人對客人的誠意和熱情,讓大家開懷暢飲。

 

但這並不是指過度勸酒,飲酒時還是要充分體現「能者多勞」的原則,善飲者多飲,不擅飲者不強求人飲,這才是尊重客人的表現。

 

在南方地區,酒是冷著喝的,把酒滿杯是表示敬意和誠意的象徵,即使灑落一些在地、在身、在桌,席間的酒氣更濃,義氣也更濃,人們是不以為意的。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流傳不息,自古講究禮儀之法,迄今一直樹立大國風範彰顯著它的光芒。

 

這些待客之道它是我們的民族特色,是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積累下來的經驗,是一種風度,一種品味,一種成熟,也是一種文化。

視頻| 廣州品真味典藏館宣傳片

更多精彩內容禪茶 | 白酒| 書畫 | 藝術品 | 原創設計服飾 | 多功能會議室

相關焦點

  • 「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禮儀之邦,尤其對禮儀十分看重,而待客之道則是重中之重。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體面?待客之道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的,要遵從禮數,合乎一個「度」。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 什麼是茶七飯八酒十分?
    這可不是對古人習慣的盲目繼承,而是中國人待客禮數的體現。此外,「茶七」風俗還可以引申為: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
  • 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茶七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啥意思?過年了家裡來客人要注意
    從古至今,我們都很講究待客之道,有客人來到家裡的時候,我們總要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對於宴請,待客一直以來都有著十分講究的學問。古語云:「不學禮,無以立」,在招待客人時禮是很重要的,這樣不但能反映出主人的識大禮,也能讓客人得到應有的心裡滿足。
  • 廣東桑之寶:「茶七、飯八、酒十」,從斟茶倒酒到為人處世
    在待人接物之道,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講究「茶七、飯八、酒十」。「茶七」,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好比「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處,處世淡泊從容。
  • 茶七飯八酒十分,這些待客之道你做對了嗎?
    王茅,嫡傳巴拿馬金獎配方,傳承古法釀造,嚴格按照節氣,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堆積發酵),七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王茅原料,全部自種、自採專供。從源頭、原料保障酒的品質並採集63味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中草藥入曲後高溫蒸煮而成,五年陳釀,方可出廠,因此不上頭,易醒酒,更健康。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茶和酒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篇幅,上至文人雅士,下到販夫走卒,都離不開茶酒,再沒有一個文明如我們對茶和酒有如此眷戀和數不盡的詩篇。茶聖陸羽、酒鬼劉伶,關於茶和酒,有不少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
  • 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 茶倒七分,酒須滿杯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滿杯。其實,「茶七飯八酒滿杯」的意思很好懂,就是給客人倒茶以七分為限,給客人添飯以八分為準,給客人斟酒則要酒滿杯盈。按照現代茶道的說法,茶倒七分,是有禪道意味的,即所謂「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仔細想想也是這個理,七分,在恰到好處的存在」。太滿則虧,太盈則洩。不太圓滿的人生,或許才是真的圓滿。茶倒七分:講的就是做人的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
  • 襄陽待客九大怪:怪酒不怪菜,酒量再大都喝趴下
    主人立刻會意,趕緊準備幾道菜,拿出最好的酒招待客人。 在襄陽,除了這種臨時會客吃飯,更多的是請客吃飯。 請客吃飯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俗稱為「辦酒席」。 主人要辦酒席,需提前給客人打招呼,當家人親自登門請客。客方倘若答應主人家邀請,一定得到場赴宴,否則就是看不起主人家。
  • 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在迎賓待客上,分別都有哪些禮節?
    好客不僅要禮貌待客,更要做到賓至如歸。因此,古人十分重視賓客之禮,遇有賓朋到來,熱情迎於門外,相互施禮,互致問候,然後引入堂室,入門也有禮規。古禮規定:「凡與客人者,每門讓於客。」凡遇門則讓客人先進,這是主人向客人表達的一種敬意。入席之後,在安排座次上也講究禮節。中國古代一般以東方、南方為尊,帝王於殿堂之上,往往坐北朝南,意為自己尊於群臣,在萬民之上。
  •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主要講述的是茶酒的文化和禮儀,意思是茶要七分滿,就酒要八成滿。茶七分滿很多人都知道,酒八成滿很多人都有所誤解。下面就說說為什麼要茶七酒八?1、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茶滿欺人」,意思是茶倒滿了就是趕人走,一種不用言語的逐客令。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茶倒七分是為了方便品茶,茶是用來品的。茶都是趁熱品茶,倒太滿容易燙嘴,灑出來。品茶就是品鑑茶的香味,端起茶杯吹吹茶湯,聞聞茶香,品一小口,沁人心脾的茶香在身體遊蕩。茶湯距離杯口有一定的空間,更能很好的保留茶的香味。
  • 美食:清酒的冷知識,以後可別再被日料店忽悠了,茶七飯八酒十二
    美食:清酒的冷知識,以後可別再被日料店忽悠了,茶七飯八酒十二。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夏娟說美食,希望這篇文章大家能夠喜歡,在茶道文化中,有一句諺語說,酒充滿敬意,茶充滿欺騙,葡萄酒和涼茶很熱,熱茶只需要灌滿七分鐘,這樣水就不會溢出或燙傷手,剩下的三點是人情,然而,葡萄酒與茶相反,葡萄酒通常會被裝滿,如果溢出,那就更好了,這是展示熱情的一種方式。
  • 銅官人的待客之道 | 豆子芝麻茶
    豆子芝麻茶在銅官可以說是待客的標配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銅官的豆子芝麻茶...銅官人的待客之道 | 豆子芝麻茶文字:月如水    配圖 | 排版:雙華嶺二毛    編輯:胡一刀銅官人都愛吃豆子芝麻茶。豆子芝麻姜鹽茶簡稱「姜鹽茶」。聽說港嶽飛當年駐軍湘陰,與洞庭湖匪首楊么戰,將士們不服南方水土。
  • 「老派」上海人的待客之道
    上海人待客,熱情周全。自己平時再節儉,待客卻一點也不肯馬虎。這份南方人少有的豪爽,就叫海派。只要日子過得去,上海百姓人家總常儲備有一些待客的糖果乾點之類。今日說的清茶一杯待客,對老派上海人來講,是十分不滿足的。有客來,清茶一杯之外,怎麼著都要裝一隻盆子出來。
  • 為什麼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座」?看完總算明白了
    為什麼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其實這句話是說農村人一般喜歡串個門走個親戚,人到老年後不同年齡段與親戚朋友及鄰居交往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也是待客之道。 也屬於人生經驗之談。那我們來看看是說的什麼意思?
  • 說不完的民俗,為什麼待客茶不能倒滿?原來古人是這樣理解的!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國的很多傳統民俗就是古人窮講究,現在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會被忽視,其實不然,既然很多習俗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它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茶要淺,酒要滿」。前陣子,我在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女婿上老丈人家,被倒了杯「滿茶」,評論裡都是「滿茶就是送客的意思,你丈人這是攆你走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雖說只是段子,只為博人一笑,說明大家還是了解這個習俗的,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認為茶滿就是送客的意思呢?
  • 茶,淺的是高雅 酒,滿的是誠摯
    中國人對待客之道頗為講究,接人待客的禮儀貫穿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了下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啥意思?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啥意思?文/猿飛日月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不為人所熟知,這些俗語既然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我們可不能隨意的去揣摩其中的意思,若是揣摩錯了,被村裡人察覺的話,那可真的是貽笑大方,說實話,有些俗語說得十分精闢,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其中的意思,甚至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受益無窮。
  •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酒文化和茶文化幾乎代表了古代傳統禮儀中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規程,而有一個基本的熟語便是「酒滿茶半」,無論是是酒文化還是在茶文化中,都認為酒一定要斟滿,而茶則不要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