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十分」,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飯八酒盛滿」,這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
說起我國的茶文化還要追溯到幾千年之前,最初茶只是在我國境內廣為流傳,後來經絲綢之路傳到亞洲、歐洲等地,並且茶葉只有歐洲的貴族才能享用,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
那麼為什麼倒茶時只能倒七分滿呢?這還要從兩方面說起。
一方面是人們在喝茶時,不只是單單的喝茶還要享受喝茶的過程,懂得喝茶的人都會在喝茶前觀其色聞其香,茶水倒七分滿就會在杯口處留下一點空間,使茶的香氣留下,不易流散。
而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茶水太燙,茶水倒得太滿溢出燙傷客人,倒七分滿就免得出現這種尷尬情況。
俗話說得好:「茶滿欺客,話滿欺人」,「七分茶」是中國大多數地方都遵循的一個待客禮儀。
所以才會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情」,而這「三分」的情,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
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不驕不躁,不可鋒芒畢露,要謙和含蓄,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中國是禮儀之邦,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諸多講究。
給客人盛飯的時候也是這樣,飯盛八分滿就剛好。盛得太滿,客人可能吃不下,但又不好意思剩飯,只得勉強吃完。
太滿以至「冒尖」了,吃起來掉了飯粒不雅觀,夾的菜也沒地方放,讓人很不方便。
如果客人沒有特殊要求,主人在給客人添飯時,八分為宜。少了,「飯都捨不得給人吃飽」,有小氣之嫌。
在農村還有個非常貼切的說法叫「碰鼻梁」,就是形容飯盛的過滿,吃飯的時候鼻子會碰到碗中米飯,這樣其實會顯得對客人不尊重。
盛八分滿既表達了對客人的熱情,也充分考慮了客人的處境,是高情商的體現。
中國人請客講究「無酒不成席」,酒,是待客的上乘之物。
依然要從俗語—「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說起。與倒茶不同,倒茶須給人留有三分餘地,這是人情,而酒倒滿則能顯出對來客的敬重。但是這個「滿」也要注意,一定要「滿而不溢」。
把酒杯斟滿代表主人對客人的誠意和熱情,讓大家開懷暢飲。
但這並不是指過度勸酒,飲酒時還是要充分體現「能者多勞」的原則,善飲者多飲,不擅飲者不強求人飲,這才是尊重客人的表現。
在南方地區,酒是冷著喝的,把酒滿杯是表示敬意和誠意的象徵,即使灑落一些在地、在身、在桌,席間的酒氣更濃,義氣也更濃,人們是不以為意的。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流傳不息,自古講究禮儀之法,迄今一直樹立大國風範彰顯著它的光芒。
這些待客之道它是我們的民族特色,是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積累下來的經驗,是一種風度,一種品味,一種成熟,也是一種文化。
視頻| 廣州品真味典藏館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