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2020-12-20 文化學徒

前幾天出差到了一個廣西比較偏遠的小鎮,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過夜住所,就在附近民居找一個阿伯問路,但是熱情的阿伯就叫我直接睡他家了,我拗不過,也就厚著臉皮呆了一夜。

我進門的時候剛好是晚餐時候,大伯自己煮了一些菜,正準備吃飯,恰巧碰到我上門,就拉著我一起吃。

期間大伯拿了兩支白酒,兩個小酒杯,就和我喝了起來。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

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酒滿斟我是真實體驗到了,也許是生活中經常喝茶吧,就沒注意到「茶倒七分」的真實性,不過想來不假吧,畢竟俗語總是有著它特定的含義。

說來這句話是有出處的:蘇東坡有次去三峽遊玩,王安石叫他在中峽取水回去泡茶,但是蘇東坡因為太專注於遊玩了,就忘記了,最後在下峽取了水回去。

王安石收到蘇東坡取回的水,很是高興,就叫蘇東坡一起試新茶,茶是皇帝賜下的蒙頂茶,極為少有。茶泡好,王安石給蘇東坡倒了一杯,七分滿。

蘇東坡見了,眉頭微皺,心裡頗有不滿,王安石就慢慢說道:長江的水來之不易,水是你自己取的,你也知道取水的困難,而這茶也是來自皇上御賜,極為少見,我給你斟茶七分,正是因為這水、這茶的珍貴啊。東坡聽到之後,心裡有點慚愧。

故事真實性已經不可考究,但是「茶倒七分」倒是流傳了下來。

其實茶倒七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茶水倒滿會燙手,而留下三分就會比較適宜,同時留下的三分就能裝住三分的茶香,品茶才有意義;而酒斟則是體現了主人的待客之誠意,盛意拳拳,斟滿的酒即便溢出來也只是手微涼,而不會像茶那樣燙手。

所以當人家給我們倒七分茶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指責他吝嗇,當主人給我們斟滿酒的時候,也不要責怪他過於浪費,因為這是主人家對我們誠摯的情誼。

茶與酒還有很多文化值得鑑賞,我們多了解一點就會多一分喜愛。

相關焦點

  • 「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禮儀之邦,尤其對禮儀十分看重,而待客之道則是重中之重。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體面?待客之道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的,要遵從禮數,合乎一個「度」。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 俗話說:茶七飯八酒十分,為待客之道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十分」,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飯八酒盛滿」,這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
  • 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茶七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如果說倒滿茶水迎接客人,其實「潛臺詞」就是在趕客人走,如果無意之間拿斟滿的茶給客人喝,很容易讓雙方的關係急轉直下,因此斟茶時一定要慎重,不要斟滿。
  • 茶斟七分滿,泡茶待客,喝茶時,這三點禮節您留意過嗎?
    正如同,泡茶待客時,茶桌上的禮節要求那般。《2》提到泡茶待客的禮節,茶斟七、八分滿這點,是不少茶友都熟知的。一次,有位外地的朋友過來喝茶。席間,話題聊到了這上邊。茶為什麼只斟七分滿?因為按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茶與酒不同,往往剛剛沏出來的茶,溫度還處於比較高的狀態。如果給客人斟茶時,茶斟得太滿,容易溢出來。並且,會讓客人覺得難堪。
  • 廣東桑之寶:「茶七、飯八、酒十」,從斟茶倒酒到為人處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在待人接物之道,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講究「茶七、飯八、酒十」。「茶七」,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處,處世淡泊從容。茶倒七分似乎也在提醒人們,為人做事一定要虛心謹慎,不驕不躁,不可鋒芒畢露,要謙和含蓄,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
  • 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酒滿茶淺」,但為了什麼,卻並不確知。直到有一天,同一位精於茶道的朋友一同飲茶,聽他邊斟邊說:「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所謂「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給客人倒茶斟酒時,茶杯、酒杯滿到七八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則以倒七分為敬,不宜過滿。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廣受人民群眾的歡迎,經過人們的口耳相傳,流傳至今。我國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可謂源遠流長,有著很多的講究,自然在我們的俗語中,也有著很多描述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就比如這句「茶滿欺人,酒滿敬人」,這句俗語相信很多朋友們都聽自家的老人說過這句話,那麼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說不完的民俗,為什麼待客茶不能倒滿?原來古人是這樣理解的!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國的很多傳統民俗就是古人窮講究,現在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會被忽視,其實不然,既然很多習俗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它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茶要淺,酒要滿」。前陣子,我在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女婿上老丈人家,被倒了杯「滿茶」,評論裡都是「滿茶就是送客的意思,你丈人這是攆你走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雖說只是段子,只為博人一笑,說明大家還是了解這個習俗的,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認為茶滿就是送客的意思呢?
  • 品茶之道:倒茶為什麼不得倒滿,你認為呢
    時下, 咱們總能聽到一些關於「茶滿欺客,酒滿敬人」這樣的話,這是為什麼呢?品茶就是品人生茶滿欺客:對於待客之道,用茶來招待客人,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最大的尊敬。倒茶也是非常有講究的。一直都有「倒茶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的說法。因為,茶是熱的,如果倒滿了,那整個杯子也都是熱的,很容易燙著客人的手。要讓杯子留出一些位置可以用手握住。所以,給人倒茶的時候不能倒滿。
  • 什麼是茶七飯八酒十分?
    這蒙頂茶進貢,一年正貢365葉,陪茶20斤,皇上欽賜,也只有論錢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葉的珍貴,也是表示對送禮人的尊敬;斟滿杯讓你驢飲,你能珍惜嗎?」蘇東坡頓時清醒,一句也不敢回應,只能默默點頭表示贊同。歷史故事,口口相傳上千年,幾分真假不好判斷,但民間茶只斟七分,避免「茶滿欺人」的講究卻是實實在在的。
  • 茶倒七分,酒須滿杯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滿杯。其實,「茶七飯八酒滿杯」的意思很好懂,就是給客人倒茶以七分為限,給客人添飯以八分為準,給客人斟酒則要酒滿杯盈。按照現代茶道的說法,茶倒七分,是有禪道意味的,即所謂「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仔細想想也是這個理,七分,在恰到好處的存在」。太滿則虧,太盈則洩。不太圓滿的人生,或許才是真的圓滿。茶倒七分:講的就是做人的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心,處世淡泊從容。
  • 茶,淺的是高雅 酒,滿的是誠摯
    中國人對待客之道頗為講究,接人待客的禮儀貫穿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了下來。
  •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在家裡,有客人來了,父母會吩咐我們給客人倒茶;家裡設宴的時候,父母有時候也會讓我們給賓客倒酒。所以,我們可能會聽到「茶倒半杯酒倒滿」這句話。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嗎?「茶倒半杯酒倒滿」就蘊含著很多禮儀文化。用熱水泡了茶葉的飲品叫茶。給客人敬茶的時候不能倒滿,一方面是怕燙到客人,另一方面也有留客之意。給客人端茶的時候,要雙手敬上,以示尊敬。茶水一般有六七分滿即可,當客人端起茶碗飲用一兩次之後,要及時適量添茶。添茶的時候,要站在客人的右側,茶壺嘴不能挨著茶碗,也不能離得太高,同時左手要輕輕扶著茶碗又不能碰到碗口。
  •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
    1.酒滿茶半是古代禮儀文化的基本定式,有其獨特的文化內蘊古代中國的茶文化和酒文化都比較豐富,因此在人們交往中形成了約定俗稱的交往定式。但這種稍顯世俗化的程式中並非是拘囿或者食古不化,而是茶文化、酒文化中固有的文化內涵。茶滿酒半,簡單理解就是招待客人,酒一定要斟滿,但茶不要倒得太滿。
  • 「茶堪酒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個人都該學一學
    禮的範圍很廣,日常的待客禮儀也是其中內容。待客當然就離不開敬茶和斟酒了,我國歷來有「客來敬茶」和「宴客上酒」的習俗。在南方,長輩們常常教導待客之道,有句待客語叫茶堪酒滿,在其他地方或為「茶七就十分,」就是說待客時茶必須堪,通俗的講就是給客人敬茶,要半滿或是七分,敬酒,則要溢滿,要十分。其實,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也一些生活中對於美滿生活,祝福等習慣成自然的一種慣例。
  • 龍川人的食茶禮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客家人長年生活在山區,日常生活中自然是少不了種茶、做茶、食茶。▲客家山歌:《會閒來食茶》「食茶」是客家的方言,茶不僅是用來解渴的,更是熱情好客一種方式。「進來,食一碗茶嘞!」這是普遍客家人待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當然,不管客人喝的是酒,還是茶,或者白開水、飲料,哪怕是小坐一會兒,都可以說成「食茶」。所以,「食茶」不僅是「喝茶」,更是客家好客淳樸的邀請。
  • 民間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給人倒茶不要倒滿,而給人敬酒卻要滿滿的一杯呢?這裡面其實暗含很多為為人處世的深刻道理,讀後還真長見識了! 我國的茶酒文化,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一種文化,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茶酒文化的影子。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啥意思?過年了家裡來客人要注意
    從古至今,我們都很講究待客之道,有客人來到家裡的時候,我們總要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對於宴請,待客一直以來都有著十分講究的學問。古語云:「不學禮,無以立」,在招待客人時禮是很重要的,這樣不但能反映出主人的識大禮,也能讓客人得到應有的心裡滿足。
  •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茶七酒八」,主要講述的是茶酒的文化和禮儀,意思是茶要七分滿,就酒要八成滿。茶七分滿很多人都知道,酒八成滿很多人都有所誤解。下面就說說為什麼要茶七酒八?1、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茶滿欺人」,意思是茶倒滿了就是趕人走,一種不用言語的逐客令。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茶倒七分是為了方便品茶,茶是用來品的。茶都是趁熱品茶,倒太滿容易燙嘴,灑出來。品茶就是品鑑茶的香味,端起茶杯吹吹茶湯,聞聞茶香,品一小口,沁人心脾的茶香在身體遊蕩。茶湯距離杯口有一定的空間,更能很好的保留茶的香味。